1.凡事不要着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因为能力还不到,一时又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这时他们可能会着急、发脾气,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萌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阶段。
萌萌的性格天真可爱,亲戚朋友一直都很喜欢他,每次家里有人来访的时候,都会给他带来很多礼物。有好吃的东西,也有玩具,让他十分开心。亲戚朋友看到他快乐的样子,都很高兴,可是,这在无形之中助长了他的坏脾气,让他觉得:哦,天底下,我就是老大,谁都得听我的,不管什么事情我都能做好。
在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位亲戚从外地来,给他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一列漂亮的轨道火车。轨道是用塑料做成的,由很多分散的零件组成,只要把它装好,就可以让小火车在上面跑,要经过桥梁、山洞、平原等等,看上去很好玩。但是要想把它装好,还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行。
萌萌一开始觉得这太简单了。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我做不到的吗?客人刚走,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玩具,想把它装好。可是,安装起来就发现没那么简单了,轨道车大大小小几十个零件,每一个零件都要放到正确的位置并且固定住才能够行,萌萌试着装了一会,就对不上了,不是把桥梁接到山洞上,就是小火车的轮子安不上了。
我在一旁看着他,他着急了,不时地抬起头看着,看到我并没有出手帮助他的意思,他越来越委屈,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把玩具往地上扔,说:“我再也不玩了,它太坏了。”
孩子就是这样,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应该是美好的,不应该有任何的困难,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来让自己烦恼呢?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按照自己所想的来才行啊。
我急忙走过去,问:“怎么了?”
他委屈地说“我装不上它,它不好。”
我说:“怎么会呢?我到别人家看到别的小朋友都玩过,不可能装不好的啊?”
他说:“就是不行,我就是装不好。”
我又问:“是哪里装不好呢?”
他指了指桥梁和山洞相连接的地方。
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只是连接位置的锁扣没有扣上,我说:“哦,这么简单,这样不就可以了吗?”我试着扣好给他看。
他在那里认真地看着,过了一会儿,果然装好了,他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下,我们都笑了。
现在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对孩子过于关注,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我比谁都重要”的感觉。他们会觉得自己地位特殊,比谁都聪明,什么事情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他们可能会想:“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为什么这件事情偏偏不行?”别人夸他,他就很高兴,别人一说他不好,他就不高兴,稍微有一点事情做不好,他们就会感到委屈,发脾气,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固执任性的性格脾气。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重视,否则对他们的成长会很不利。
萌萌练画画一直很努力,别的小朋友还在学习基本色彩的使用方法时,他的画已经能够在班里展览了。有一次,幼儿园举办画展,家长们都去了,萌萌的画摆在很显眼的位置,老师们都夸他画得很好。他也很高兴。
因为孩子在美术方面有兴趣,也有一定的特长,正好区里开了一个幼儿的美术特长班,正在招生,每周六以及寒暑假的时候上课,授课的内容不仅有铅笔画、蜡笔画,还培养孩子色彩运用等能力。得到这个消息,就问他,他一听,也想试一下。
就这样,给他报上了名,可是,过了几天结果却让我们大失所望,老师对萌萌的评价是:“想象力很丰富,但是画得还不够细致。”最后的建议是“暂不入班,经过一定的基本功训练后,再考虑入学。”
得知这个消息,一家人都很沮丧,萌萌当然是更受打击。要知道在园里,所有的老师都夸他画得好,小朋友们也都把他当成楷模。因为这件事,他的心情很不好,画画也不积极了,画笔丢在一边,好几天都没动。
在一家三口人之中,还是我最先冷静下来,两天之后,我看到孩子吃过饭后,把画笔丢在一边,没精打彩地玩着玩具,我想了想,对他说:
“萌萌,这次没选上,不代表下次没机会啊。”
“嗯——”他用老长的声音回了一句,显然并不高兴。
我知道他心里还是觉得难过,又说:“虽然没选上,但是老师说的也有道理啊,想想老师是怎么给你提的意见?”
他想了想,点了点头。
我说:“你虽然在幼儿园里画得好,但是比你画得好的还有很多啊,以前也给你提出过这样类似的建议,你都觉得自己画得已经很好了,这次,遇到比你画得更好的小朋友,你就不如他们了,是不是?”
“嗯。”这下他答得比较肯定,终于接受了。
就这样,他的委屈渐渐地平复了,又重新高兴起来。不久之后,我发现他又重新拾起了画笔,开始画画了。
孩子们由于年龄和经验所限,对事情的认知常常是片面的,他们往往会觉得一件事情很简单,应该很容易做到,但是实际上一下子又达不到目的,他们可能会显得不耐烦,着急,生气,发脾气,这时,我们不要着急,要帮助他们去了解怎样把事情做好,等他们的能力提高了,能够把事情做好了,坏心情就会消失,又会重新高兴起来。
要让孩子形成客观的评价
在很多家庭中,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受到过度的关注,孩子们往往容易形成骄傲自大的情绪: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一旦发现事情不如自己所愿,或者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就会感到不高兴,会生气,这时我们要保持冷静,要从容不迫地对待他们,让他们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要让孩子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进步。
要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
要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你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不努力,别人也会比你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另外不要给孩子过多物质奖励,应该避免让孩子以为“只要我做得好,父母就会给我买东西”,要让孩子明白,把事情做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发自内心地去努力。
要积极地鼓励孩子
让孩子意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实际上孩子有时候事情做不好,就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窍门,比如玩具玩不好可能是因为对玩具还不够了解,数学题做不出可能是因为对其中的方法还没了解,故事书看不懂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故事中叙述的主线。只要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能够解决。
总而言之,当孩子事情做不好的时候,不要着急,要培养孩子的耐心,让他们慢慢地去发现做事情的窍门,当他们发现经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发生改变、事情就可以做好时,他们就会变得高兴,做事情更认真,坏脾气也会消失了。
2.只有把小事情做好,才能够长大
人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松懈怠慢的情绪,做事马虎。这时我们要注意,要培养他们从小事做起的习惯,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长大。
从前萌萌有个坏习惯,就是粗心,对一些小事不放在心上。
比如有一段时间,起床都是一个大问题。闹钟闹不醒他,我去叫,他还赖床,一定要再睡两分钟,只好拿着表给他掐着时间。好不容易起来了,揉着眼睛,坐在那里发半天呆,好半天衣服也穿不上。好不容易穿好了,一看,不是扣子系错了,就是袜子穿反了。终于起了床,洗脸,刷牙,每一样都得督促半天。但是洗完脸刷完牙一看,不是耳朵后面有香皂没洗干净,就是嘴巴上还有牙膏沫。
平时也是,要他练字的时候,经常丢一横,少一撇,要他算算术的时候,不是丢一个0,就是多一个1;说了他很多次,每次都是很响亮地答应,但事后又忘了。
他好像知道这一切,却又不愿意改变,该怎么办呢?
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故事,我对萌萌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萌萌一听要给他讲故事,顿时来了兴致:“好啊好啊,快说吧!”然后迫不及待地坐在我身边。
我说:“这个故事叫做小猪医生看病。”
孩子一听,觉得这个题目挺有意思,兴趣更浓了。
我说:“小猪去学治病,学了很久,终于学会了,当上了一名医生。想到能够给别人治病,他心里很高兴。”
刚上班的第一天,就有人来看病。他坐在那里,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小鹿来看病了。
小鹿打着喷嚏,流着鼻涕,看上去无精打采的样子。
小猪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小鹿说:“我感冒了。”
“这个简单。”小猪想都没想,随手拿起一盒药给了小鹿,他都没注意,那不是治感冒的药,而是治头痛的药。就这样小鹿走了。
不一会小马又来了,他捂着头,看上去也很痛苦的样子。
小猪又问:“你怎么了?”
小马有气无力地说:“我头很痛。”
“这个也容易。”小猪又随手拿起一盒药给了小马,他都没注意,那不是治头痛的药,而是治感冒的药。
第二天,小猪医生又来上班了,一大早它就看见小鹿和小马跑过来,以为它们的病好了,是来感谢自己的,一问,才知道因为自己的粗心,给他们拿错了药,他们的病不但没有好,反而更重了。看到这样的结果,小猪感到很难过,说:“对不起,是我不好,太粗心,如果我不粗心的话,就不会耽误了你们的病情,下回我一定注意,改掉这坏毛病。”
就这样,小鹿和小马拿着正确的药走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病情也好转了,小猪也改掉了自己粗心的毛病,终于成为了一个好医生。
孩子听得很入迷,听到故事的结尾,他的脸突然红了,好像明白了什么。想了一会儿,他忸怩地说:“我明白了,我以后会注意,再也不那么粗心了。”
从那以后,他做事认真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粗心大意了。
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当我们发现孩子做事情不认真时,不要忽视,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因为孩子的成长,正是从这些小事开始的。发现孩子对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够认真时,我们要督促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能随意应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慢慢去做,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督促孩子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好
像吃饭、穿衣、整理床铺、如厕、洗脸刷牙、整理书包和文具等等,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对于培养孩子认真、有耐心的习惯却很重要。有的家长则认为这些生活琐事,即使现在做不好,长大自然也就会了。其实不然,小事做不好,大事更难以做到。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太劳神,弄得不好,又得自己重新做,还不如替他做来得省心。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孩子虽小,但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将来也是很难成功的。在生活中就要督促孩子,比如洗自己的手帕的时候,看看孩子是不是洗得干净;洗脸的时候,是不是耳朵后面、脖子也都洗干净了;整理书包的时候,是不是笔、本、文具都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平时注意这些,孩子就会形成好习惯,对每一件事都认真。将来做别的事情也会认真、仔细,容易取得成功。
发现孩子有坏习惯时要及时纠正
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如果他们在无意中形成了一些坏习惯,我们一定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去改变。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在写作业的时候一边写,一边咬铅笔;有的孩子喜欢在看书的时候吃东西;有的孩子喜欢晚上一直玩到很晚,结果到了上床的时间睡不着等等。这些不好的习惯平时就要注意纠正过来。好习惯一旦形成,他们的生活就会有规律,做事就会专注,成长就会更快乐。
要注意我们对孩子的态度
有些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毛病,就不能容忍,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责骂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让他们对父母产生不信任。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做得不好了,就挖苦他:“你真差劲。”“真没用。”这样做对孩子一点都没好处。对孩子要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耐心地说服他们,这样孩子往往很容易接受,即使是“屡教屡犯”,也不要责备他们,要让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才会帮助他们改变。
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在纠正孩子时,要求不能太高,要切合实际,更不要操之过急,不要指望孩子在短期内把坏习惯完全纠正过来。家长要多一些宽容心,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只要孩子每次都有一些改变就可以了。在很多时候,以前的坏习惯可能又会在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要有耐心,多督促孩子,让孩子一点一点地发生转变。
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做得不对了,就大吼大叫。孩子知道自己不对,可是却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父母又没有告诉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产生畏惧心理。这时,应该从行动上去帮助孩子改变,比如我们发现孩子穿衣服穿不好时,应该告诉他们怎么穿。比如先把左边的袖子套上,然后再把右边的袖子套上,扣扣子的时候要两边对准,从最上边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扣,就不会扣错了。这样,孩子知道怎样做了,就不会再感到害怕了,也容易把事情做好。
我们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
有的父母,自己有不少坏毛病,还总是要求孩子改变,这样就很难。萌萌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乱丢东西,玩过的玩具,穿过的衣服,丢得到处都是,尽管批评过他很多次,他还是我行我素,小房间也弄得一塌糊涂。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原因,有一次孩子对我说:“你也是乱扔东西啊。”想想也是,我平时用过的书本,有时不注意,也会放得到处都是。从那以后,我注意了不少,不再乱搭衣服、乱放书本了,孩子也跟着改变了许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家长作好榜样,天长日久,孩子的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改正了。
在平时的小事中要去注意改变孩子,让他们形成好的习惯。当习惯成自然以后,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去做,不用我们不停督促,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总和我们闹别扭、发脾气了,这样,无论对于我们的家庭还是孩子的成长来说,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有畏难情绪怎么办?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有畏难情绪,不想做,想逃避、推托,这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过多批评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
一位家长跟我说起她的女儿。女儿七岁半了,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钢琴、舞蹈等一些特长学习,只要遇到稍难一点的,就有畏难情绪。
有一次,吃完晚饭,女儿看完动画片,妈妈要她开始练习钢琴了。
“今天又要练习新曲子呀?”女儿第一句就问。
妈妈回答:“对呀,该继续往下练了。”
这时女儿就带着哭腔地说:“我不会怎么办?”
在妈妈的鼓励之下,女儿终于开始练习了,可是看上去状态不太好,一个劲说“累”,还说“不知道该怎么弹”。
看着孩子难过的样子,妈妈也很难受,可是,总想让孩子知道一点学习的苦处,这样才能够成长。以前女儿也故意发脾气,不想练,看到女儿不高兴的样子,有时她也想发火,但是又觉得那样也没什么用,可是,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这样做,将来做别的事情怎么办?总不能遇到一点事情就推托吧,这让这位妈妈很苦恼。
谁都知道做事情辛苦,可是孩子要想成长,就不能什么都害怕。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稍微有点难的,就想推,这样,又怎么能够成长呢?
可是,怎样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快快乐乐地去学习、生活呢?
这时,就要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克服消极的情绪,鼓起勇气,去把事情做好。
萌萌很喜欢画画,画得也不错,但是由于不注意基本功的练习,总是天马行空的,画了很久,还是停留在儿童画的水平,没进步了。我想让他画得更专注一些,再多练习一些,但他觉得太枯燥,每次到了练习的时间,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或者练一会儿就不想练了。
有一次,他画着画着又开始乱涂鸦了,一会把苹果画成蓝色的,一会又把河马画成在岸上睡觉。我问:“为什么不好好画呢?”
他想了半天,说:“太累了,我不想画了。”
我又问:“可是,不好好画,没进步,做别的事情也做不好啊。还有,你不是说自己将来想当画家吗?”(画家是孩子很多理想中的一个)
萌萌有些不好意思,他想了想说:“我是想当画家,可是我觉得累,很难。”
想当画家,不打好基础怎么能行呢?我想起达·芬奇画蛋那个故事,就给他讲了,这个故事他以前也听过,不过他不相信,不相信一位大画家连个鸡蛋都画不好。我就用“激将法”,对他说:“要不你画一个鸡蛋试试,看你能不能画好?”
出于好奇心,在我的注视之下,他拿出蜡笔,试着画了起来。结果,果然是歪歪扭扭,鸡蛋不像鸡蛋,鸭梨不像鸭梨。这下他服气了。
就这样,孩子明白了做事情要专心,不能因为单调、难就不去做的道理,以后再画画的时候用心了很多,他画画的能力也渐渐地提高了。
我喜欢打乒乓球,有时候会带着孩子一起去,一开始他只能够在旁边看着我玩。后来,去的次数多了,他也想试试,我就让他和我一起玩。他拿起拍,试着和我隔着桌子一个一个打。
可是他毕竟刚学,经常打不到一个回合,球就打丢了。他感到有些泄气,就对我说:“这么难啊,我怎么总也打不好呢?”
我说:“你打得太少,当然就打不好了。”
他又玩了一会儿,还是觉得不行,就有些生气了,把拍子扔在一边,不想玩了。
我急忙说:“你看,才玩了一会儿,就不想练了,不坚持下去,怎么能够练好呢?”
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之下,他又拿起拍子,重新练了起来。
这一次,我也想了别的办法,为了让他更好地练习,我告诉他,怎样握拍,用什么样的部位打球。他听得很认真。从那以后,每次我打球都会带上他,和他玩一会儿,每次练的时候都很专注。
回到家里,闲着的时候,他会拿着球拍对着墙打,虽然墙壁上都是一个一个的球印,但是他的水平确实提高了很多。
所以,别看孩子小,也要鼓励他们挑战自己,当孩子有畏难情绪时,要帮助他们克服害怕困难的情绪,迎接挑战,这样他们才能够取得成功。
鼓励孩子有一个目标
人活着都要有目标,孩子更是从小就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他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做事。如果没有目标,遇到困难就总想躲,做事情会不专心,不能保持专注。生活中可以鼓励孩子有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问孩子:“今天你想要做什么?”“你能够把自己的手帕洗好吗?”“把作业写完了再玩,好不好?”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要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才可以做别的,他们就会克服畏难情绪,坚持下去。
有了目标,还要坚持下去。
孩子有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当我们发现孩子想逃避,不想做了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怎么不想做了呢?再坚持一会儿,我觉得你一定能行的。”“我觉得你做得很好啊!”“你这次做得比上一次好多了。”听到这样的鼓励,他们会感到很高兴。要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不要轻易言退,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
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了兴趣,孩子才能够钻研进去。有的父母,只是整天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却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其实心里一点都不喜欢。即使勉强去做了,也是应付我们。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花费许多时间在上面都不觉得疲劳,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则相反,过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乐在其中,这样才能够快乐又专心地把事情做好。
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只是孩子有目标还不够,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有目标。爸爸、妈妈生活有目标,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我们自己整天过得很盲目,孩子也就会跟着不知所措。爸爸妈妈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表现得很坚强,孩子受到影响,也会变得坚强,如果父母整天唉声叹气,孩子也会感到很无助,遇事逃避,爱发脾气。
总之,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这不仅是对孩子恒心与耐心的一种培养,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他们将来成长的过程中,才能“知难而进”,不断克服困难,直到成功。
4.哭?把孩子“扔到一边”,试试不理他
孩子发脾气,又哭又闹,还不听劝,该怎么办?
有时候,我们要“冷处理”。
萌萌还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如果你拿掉了他正在玩的东西,他就会“啊啊”地冲你大叫,好像和你吵架似的,非得把东西还给他,他才会罢休。渐渐萌萌长大了,可是脾气却没变。有时候,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经常为了争夺玩具而发脾气,还经常要向我求救。我觉得如果去帮助他,就会助长他的坏脾气,而且,和别人争抢玩具总不是一件应该的事,就装作没有看到,故意不理他,他就渐渐地明白,有些要求是不能够提的,和小伙伴们慢慢也好起来了,有时候也会主动把玩具分给别人玩。这样,他的性格就改变了很多。
在六七岁的时候,萌萌更加淘气了,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经常趁着别人不注意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一次,他把家里种的一盆很好的花给淹到水里了,说是要给花“浇水”,可是浇水也不是这样浇的啊?还有一次,把整瓶的洗洁精倒进刚煮好的饭里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想知道在饭里加上洗洁精会是什么滋味,害得那天我们很晚才吃上饭,像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一开始我总是耐心地说教,但是渐渐地发现说得多了,他就不高兴了,有时还会闹,发脾气。有一次,他又淘气了,把洗衣粉放到牙缸里,还说这样可以帮助把牙齿刷得更干净。我批评了他,他又争辩,还哭了起来。这次我没有理他,因为我决定尝试一下“冷处理”。
我好长时间都没说话,假装不高兴,任凭他在我身边跑来跑去、故意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我都没理他。
一开始萌萌很高兴,觉得我不管他了,后来见我真不理他,又急了,抱着我的腿,黏住我,一会儿说要吃苹果,一会儿又说要和我玩游戏,总之是想和我“套近乎”,看到他急于和我亲近的样子,我适时地说:“你看,你在牙缸里放了那么多洗衣粉,别人刷牙的时候不小心吃到肚子里,肚子疼了怎么办?”
这时他乖巧地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然后他还很知趣地把牙缸洗干净了。
孩子自尊心强,不爱接受批评,我们一说他们就有逆反心理,这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冷处理,在他们发脾气时暂时“不予理睬”,让他们自己渐渐地明白:“这样的行为是不受鼓励的,以后不能再这样做。”当他们在内心里意识到我们对他们的做法是“不满意”的,他们就会想:“我这样做真的对吗?是不是以后应该改变。”这样,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孩子发脾气时要注意一些要点。
不要总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强,就不要总在很多人面前批评他们。在幼儿园里,老师正在组织集体活动,让孩子们排成队齐步走,其中有一个孩子一时没理解老师的话,在老师喊“齐步走”的时候,他还站在原地,结果人群中的妈妈大喊:“冬冬错了,快点跟上……”还上前一把拉住孩子,试图让孩子快点回到队伍中去,虽然妈妈是好意,可是孩子觉得在这样的场合里被妈妈纠正,感到很丢面子,当众大哭起来,让这位妈妈感到束手无策。纠正孩子要选择适当的办法,尤其不要让孩子当众受到指责,以免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才便于他们接受。
在批评孩子之前要问清原因。
孩子们做事有自己的原因和动机,我们如果不了解,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通,很可能会误解他们。有一次,我教萌萌写字,教他写“大灰狼”三个字。教他写过几遍后,看到他好像掌握了,就让他自己练一会儿。可是,等过一会儿再去看,孩子写的都是“大灰狠”,我觉得他太粗心,就批评了他,孩子委屈地解释说:“那一点原来很重要啊,我以为有没有都行呢。”其实,孩子有时候犯错,并不一定都是有意的,我们要问清理由,然后再帮助孩子改变,以免因为批评不当引起孩子不满。
不要因为孩子的天性过度地批评他们。
放学了,在住宅区前的大型器械旁边,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往“高空”荡秋千呢,家长一把拉住秋千,骂道:“不要玩了,这么高会有危险!”孩子听了,只好下来,不过没一会,又跑到滑梯处,爬上去又滑下来。等孩子从上面滑下来时,家长又站在面前喊:“这么滑是不对的,摔倒怎么办?”结果面对总跟在自己后面的家长,孩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有的时候,在我们批评完孩子之后才发现:孩子最近怎么啦,怎么讲也不听?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听我们的,只是因为他们天性中有好奇的成分,面对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要批评太多,他们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批评而改变自己的天性,要适当地引导他们,把他们的天性释放出来,这样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
等到孩子平静下来后再解决问题。
孩子正是赌气的时候,我们又急于要他们改正,双方顶起牛来,结果常常是孩子大哭大闹,我们在一边束手无策。不要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批评他们,等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再耐心地讲道理,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在批评时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回忆过程,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再回忆一遍,让孩子认识到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正确的,这才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如果时过境迁再让孩子去回忆,孩子往往很难想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时,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适当地承担“后果”。
萌萌是个粗心的孩子,经常会在起床的时候把背心穿反,给他纠正了很多次,他也不在意。有一次,他又把背心穿反了,我说了他几句,他赌气了。这次我决定换一个办法。第二天,当他再次把背心穿反的时候,我没提醒他。结果,当他从幼儿园回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责备我:“怎么不告诉我,我把背心穿反了啊?”原来,他穿着这样的背心做游戏,让小朋友们和老师看到了,被小伙伴们笑了好久,他感到很没面子。
我对他说:“这怎么能责怪我呢?为这个已经说过你很多次了,你都不接受批评,这是你自己的责任啊。”萌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会自己跑到镜子面前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把背心穿反。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对我们的批评一概不理,而是开始细心地去想我们说的是不是有道理了。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用马上纠正,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当他们意识到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对的时候,往往更愿意改正。
总而言之,当孩子发脾气,不肯认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一些办法,不一定是马上批评要他们改正,适当的冷处理,让他们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冷静下来,重新开始
孩子们由于思考能力所限,遇到自己不高兴的事情,常常以闹情绪来表达他们的不满,面对一个又哭又闹的孩子,我们大人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那么,这时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冷静。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情绪也不稳定,孩子就可能更加失去控制。我们要冷静下来,与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我们的家庭也才会更和谐。
一个周末,本来前一天我答应了萌萌跟他一起去麦当劳,但因为临时有事,必须得出门。可是萌萌因为这个很早就准备了,早早起床不说,还穿戴得整整齐齐,高高兴兴地坐在那里等着,突然听到不能去了,他的难过溢于言表。看着我在那里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出门,他撅着嘴,眼泪在眼眶打转,眼看就要哭出来了。我因为着急走,没有考虑到他的情绪,在我要出门的那一刻,萌萌终于没忍住,哇地哭出来了,边哭还边喊:“带我一起去吧。”
我这才意识到他的失望情绪,可是,马上就有别的事情要做,怎么能带着他呢?我走到孩子面前,抱了抱他,安慰他说:“今天我有事,下次一定带你去好吗?”听到我含糊的回答,萌萌仍然不依不饶,哭得更厉害了。
因为着急走,我只好说:“今天真的不行,下次好吗?”可是,我的安慰一点作用也没起。
这时,我才冷静下来,想想原因,主要还是在自己,毕竟已经答应了他,中途又变卦,孩子哭闹,也是有原因的啊。于是我尽量用最平和的语气对他说:“今天是我不对,等回来一定补上,下次一定带你去好吗?回来以后送你一件小礼物。”在我的安慰之下,他终于止住了哭泣。
可是孩子还是感到委屈,一连好几天,都不想和我说话。但我后来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送给他一件小礼物,还在下一个周末带他去了麦当劳,这样,他终于重新高兴起来。
孩子闹情绪,做父母的都十分苦恼。孩子情绪一上来,说什么都不听,又哭又闹,其实,这时只要你冷静下来,往往会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以解决。
当孩子闹情绪时,我们一定要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在商场里不只一次看到,家长领着孩子一起逛商场,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是孩子看到了新奇的东西,就想要,家长觉得没有必要买,孩子就哭、闹,赖着不肯走,甚至在地上直打滚。看到这种情况,家长的火气也起来了:你非要,我就偏不给,你要哭,就哭个够,针尖对麦芒,谁都不让谁。结果闹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都围着看。
坏情绪是相互传染的,孩子们的情绪起来了,我们急于制止他们,结果因为态度过于严厉,反而让孩子的脾气更坏了。所以,这时我们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实在是闹得凶,我们要有耐心,在一旁安静地等待。孩子们虽然在闹,但实际上他是在偷偷地观察我们,如果他发现我们心平气和,他们就会渐渐地平静下来;如果他发现我们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要胜利了,就会变本加厉,好让我们早点让步;或者,他们发现我们对他们态度严厉,不肯退让,他们会感到更委屈,很可能会把心一横,跟我们对抗到底。所以,控制好我们自己的情绪很重要,不让坏情绪相互感染,这样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不要在孩子闹情绪时教育孩子。
当孩子伤心、生气的时候,坏脾气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我们再说什么他们都很难听进去,要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与他们讲道理。可以在一旁等着孩子,孩子虽然在哭,但看到你并没有离开他们,而是耐心地等待,他们心里就会明白你是在为他们好,就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流于说教,不要用这种方式去说教:“你看!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应该这样……”孩子的思维还不成熟,不能理解我们的许多大道理,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用形象化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接受,比如用故事,用寓言,用他们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改变。
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要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孩子哭闹,总是有一定的原因,对此,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分析是不是合理,合理的要求,要适当地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满足。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到公平。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一律一刀切,甚至威吓孩子,“以暴制暴”,对孩子说:“再闹,我就不理你了!”“你真不听话”之类的话,不仅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还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
当然,也不能够对孩子的要求不加分析,一概满足。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闹情绪了,不问理由,就哄他们:“不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不哭我就买玩具给你。”这样的方法虽然能够让孩子一时平静下来,但是没有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还让他们学会了“情绪勒索”。以后,他们很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总之,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冷静下来,在他们平静下来之后,再耐心地与他们讲道理,孩子就会变得理解、宽容,学会用协商的方式处理问题。如果一味地对孩子发脾气,不仅会阻断我们与孩子的亲子沟通,让孩子与我们疏远,对于改变他们的性格也没有好处。要采取正确的办法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改掉他们的坏脾气,让他们回到正确的生活轨道上来。
6.让我们一起想想该怎么做
孩子由于知识和能力所限,对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对此我们应该注意。当孩子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应该与他们一起想办法。
萌萌很喜欢小动物。正好外婆家的豚鼠生小崽了,就送给我们一对。豚鼠的毛色是黑、白、灰杂色的,眼睛像黑豆一样,尖尖的嘴巴,胖胖的身子,胆子很小,吃东西的时候,总是抱着食物蹲在角落里吃,轻轻一碰它,它就缩成一团,看上去很可爱。
萌萌很喜欢它们,每天回到家里,都要围在笼子边上看。我想用这个办法培养他的观察力和耐心,就对他说:“萌萌,你看它们这么可爱,要好好喂它们啊。”
“好的!”萌萌一口答应了。
到了吃饭的时间,饭已经做好了,萌萌还蹲在笼子那里,趴着看。我过去一看,他正在给豚鼠喂食。看见他喂的食物,我忍不住惊讶道:“咦?萌萌,你给豚鼠喂的是什么啊?”
萌萌:“我给它们喂的是肉。”
我:“啊——?可是,豚鼠是不吃肉的。”
萌萌却并不理会:“我喂它们就会吃了。”然后低头继续鼓励那两个对肉毫无兴趣的小家伙:“快吃啊,快吃啊!”
可是小动物们仍然毫无兴致,萌萌很生气。
我说:“它们吃素的,你怎么不喂些菜叶啊?”冰箱里早有给它们买的菜叶和胡萝卜。
萌萌:“我想让它们快点长,光吃菜怎么行?”
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笑了,这不正是我常说他的吗?
可是,不管他怎样努力,豚鼠们还是不买账,对着香喷喷的肉毫无兴趣。萌萌生气了:“你们要不吃,我今天就不喂你们了。”
看到萌萌的样子,我觉得是该自己出面的时候了。
我对他说:“萌萌,你的想法虽然是好的,可是,豚鼠不吃肉。它们是吃草的,如果吃肉了,消化不了,会坏肚子的。就像我们,吃了消化不了的食物,肚子也会疼一样。”
听了这样的解释,萌萌终于明白了。
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是天真的,对生活中问题的认识总是既简单又片面的,往往会用很可笑的方式去解决。当他们发现问题解决不了时,又可能会感到困惑、着急,这时我们要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
要带着孩子去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也是最可靠的,孩子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但要他们改变,他们也很难接受,这时,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去实践一下。就比如给豚鼠喂食的这件事,孩子一开始以为吃肉能够让豚鼠快点长大,当他发现豚鼠肉食不感兴趣时,很生气、很失望。这时,我就告诉他尝试着去喂各种食物,看看哪种是它最喜欢的,孩子尝试过肉、米饭、馒头、胡萝卜、白菜等,最后发现,还是胡萝卜、白菜是它们最喜欢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既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又加深了他对我们的信任,还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要多与孩子讨论
孩子有时候会有许多天真的想法,这是他们思考能力的萌芽,我们不可简单的一句“别瞎想”把他们拒绝在一边。要知道,孩子的思考能力正是通过这些天真的想法培养起来的,而我们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他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让他们更好成长。
有一年冬天,下雪了,孩子觉得很好玩,拉着我们一起出去玩,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很开心。出于好奇,他拿了一个雪团,放在嘴里尝了一下,然后大声对我说:“呸,呸,原来是冰。”他突然又问:“为什么天上不能下白糖呢?”面对他奇怪的问题,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还是在回来之后,我才想好了怎么对他说。我说:“白糖是长在甘蔗里的,经过提炼才能够得到。雪是天上的水蒸气凝结的,所以天上不能下白糖。”有了这样的答案,孩子很满意,对我们的信任也增加了。
与孩子一起分享知识
生活中,只要有时间,应该与孩子一起看书、看报、学习知识。当孩子对一个问题感兴趣时,往往是让他们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最好时机,比如萌萌就曾对月亮为什么会有圆有缺十分的好奇,为了解决他的疑问,我查了好多的资料,最终弄明白了月亮圆缺的变化是因为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我还买了一些书籍让他看,最终才让他明白。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能力,以后再遇到问题时,也会想办法看书去解决,不是再乱发脾气了。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我们要与他们一起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知道了遇到问题不能发脾气、闹情绪,而是要积极地想办法,这样,他们就会更有耐心、更认真,当然也就会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