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写作陪伴了我大半辈子。编文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文学生涯做一次小结。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我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是我的人生。万变的是世事,是永远花样出新的时尚,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写作者的心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所谓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求纯真。这几十年,我努力让自己保持这样的心境。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在乡村“插队落户”时的日记。在一间狭窄的茅屋中,在一盏飘忽幽暗的油灯下,一颗年轻的心抒写着对自然的迷恋,对人生的憧憬。那时的写作,不为发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写成一个作家,只是感觉文字和我有缘,写作驱赶了我的孤独,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我在困苦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四十年来,我的人生曲折起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然而文学一直是我亲密友善的旅伴,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编文集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回溯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套文集共五卷,选自我已经出版的数十种散文集,也有一部分近期新作。卷一《遗忘的碎屑》,是我对历史、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和描绘,其中有我曲折的人生轨迹;卷二《记忆和遐想》,大多为抒情和哲理意味较浓的散文,包括一些散文诗,撷鸿爪片羽,咏风花雪月,是我对天地万物的谛察和赞叹;卷三《异乡的天籁》,是我云游天下的屐痕,我不想简单地把这些文字称之为游记,因为我的情感和思绪常常比笔下的风景飞翔得更远;卷四《为石头流泪》,收入谈论艺术的散文,内容兼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曲等,是一个门外汉对艺术之美的追寻和向往;卷五《又见故人来》,是读书随笔,汇集我数十年来的读书感想和各类序跋。我一直以为,我的所有专业,都是临时的,唯有作为一个读书人,是永远的,一息尚存,读书不止,此卷文字,是一个读书人的收获。这五卷文集,只是我四十年来写作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很多文字无法收入。原本应有诗歌卷,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已出版我的两卷诗选,所以本套文集不包括诗歌,也没有收入我的报告文学、小说和剧本。
关于文学和写作,四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也时有表达,在这篇短序中,不想再啰嗦,读者自可在我的文字中窥得作者心迹。
2010年4月4日于四步斋
(《赵丽宏文集》五卷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