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表情是什么?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同的时代,这个城市在人们的眼里自有不同的风景。上海是一个海,波澜起伏,雪浪飞溅,她的风云变幻折射着人间的万千气象。历史,现实,憧憬和梦想,交织成上海丰富多彩的表情。上海是我的故乡之城,我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我曾经用自己的文字追溯她的往昔,记录她的现实,思考她的未来,描绘她的喜怒哀乐。我写于不同时期的这些文字,大概只能录下上海几个瞬间的表情,只能录下她的几个脚印、几声感叹。一个上海人,虽然熟悉自己的故乡,但观察的目光也常常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角落。要想完整精确地写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很难。这应了苏东坡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这篇短文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童年八岁时的记忆画面。那时我家住苏州河畔,离外滩很近,离南京路也不远,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也是这样炎热的夏天,夜晚在家里热得无法入睡。朝南的窗外,是一栋大楼,挡住了凉风,拼命摇一把小蒲扇,越扇越热。那个时代还不知空调为何物,有一台老式摇头电风扇也算是奢侈品,晚上散热全靠手中的蒲扇。实在睡不着,我便一个人偷偷跑到晒台上,晒台上也没有风,怎么办?爬屋顶,攀爬到高高的屋脊上,穿一件汗背心,仰躺在不到一尺宽的水泥屋脊上。这时,我的眼前出现了极为奇妙的景象,我第一次发现,城市的头顶上,竟然有如此深邃澄净的夜空,满天星斗闪烁,一弯新月如钩,银河在深蓝色的苍穹中漾动。而周围的楼房,犹如夜幕下起伏的山影。一个宁静清凉的世界包围了我。我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星空中的漫游者,清风扑面,暑意全消,自由的思绪在天上飞翔翩跹……
这样遥远的记忆,为何难以忘怀?我想,这也许是我心灵深处神往的城市表情,热闹中的安宁,喧嚣后的沉静,在水泥的森林里,也可以有仰望星空的浪漫。今日的上海,和五十年前的景象相比,早已气象迥异,繁华和喧闹,几乎达到极致。城市像一艘日长夜大的巨轮,闪耀着令人目眩的奇光异彩,向不见尽头的远方航行。编这本小书的过程,让我有机会重新回顾我所领略的种种城市风情,以及因这些表情而漾动的心底波澜。这也是历史的表情,岁月无法将它们湮没。我想,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上海人心中的很多梦想,还是一脉相通的吧。
2010年7月6日深夜于四步斋
(《上海表情》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