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4200000002

第2章 认识篇——认识引领行动,态度决定一切(1)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却又是世界上最苦的官;也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清贫的官,但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官;还有人说,做老师却没有做过班主任,那将是终身的遗憾。

对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看法,可谓林林总总,褒贬不一。成功者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享受;失败者认为,他死也不做班主任。领导认为,做班主任是一种锻炼;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吃力不讨好。有的学生说,多亏了班主任,我才获得了新生;有的学生说,遇到这个班主任,是我一生的不幸。有的家长说,班主任比父母还负责,遇上这样的班主任,是我们家的幸福;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就毁在这个班主任的手上……

我以为,这些观点都说明一点:班主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民族的兴衰。

但怎样做好班主任,如何治理好班级,怎样才能使班级健康成长,如何做才不辱班主任的使命,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如何才能让班级教育高效起来等等问题,是每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

洋思中学是一所全国典型名校。它为什么能在近二十年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并且永葆发展的强劲势头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班主任高效治班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洋思中学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近十万人,他们中的很多老师是来学习、借鉴洋思中学班主任的治班经验的。如今,《中国教育报》专门在洋思建立了“影子培训”机构,请洋思中学对参观学习者进行包括班级管理在内的全面培训,收到了广泛好评。

那么,洋思中学是如何实施高效治班的呢?是如何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呢?又是如何促进班主任成长与发展的呢?下面我将以洋思中学治班策略为主线,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教育

班主任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管理,自然与班主任最贴近的概念是“教育”。但是对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对象是谁、教育的方式是什么、教育的作用有多大等问题,班主任应该有哪些认识?再如班级管理中必须涉及两种人——班主任和学生,班主任究竟是干什么的?其作用究竟有哪些?又该怎样定位学生?如何认识学生?还有,班主任和学生都生活在班级之中,那么,班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要达到什么目标?有的人甚至做了二三十年班主任了,就这些问题,你问他,他可能会笼统地讲,你让他具体讲,他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只有给这些问题一个科学的解释,班主任才能搞好班级管理。

一、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

“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学者见仁见智,但结合我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以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发展人的各种自然禀赋,把人引向崇高、和谐、更高层次的境界。

1.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这应该成为每一个班主任的座右铭。

(1)发展,就是顺乎天性,自由生长。

教育应该让学生独立自由生长。我们最终培养的应该是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我们要培养有自我见解的人,有时其见解可能与时代不合拍,但却反映了他们独立的思想与精神。因此,我认为任何教育必须顺应学生的天性,挖掘其潜质,保持其好奇心,培养其兴趣,发掘其长处、优势,帮助其提升思想境界、建立健全人格,使其自由生长。

(2)发展,就是追逐梦想,不懈奋斗。

教育应该让学生富有梦想。没有梦想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习近平做了总书记后,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我们的教育也要让所有学生有梦。梦就是未来,就是希望,就是追求。而这种梦实现的过程,就是付出与努力的过程,就是实干、巧干的过程,更是不断更正、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我们所讲的这个梦一定要正,我们的“教育梦”绝不能让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气,坚决杜绝学生中出现“我爸是李刚”的荒唐说辞。我们的教育梦应该培育一颗颗健康向上的心灵,使学生坚守正确的人生取向、价值追求,又让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以便他们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事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3)发展,就是增强信心,幸福快乐。

上幼儿园时,孩子本没多大差别,可慢慢地他们就有了明显差别,差别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能与不能,会与不会,行与不行,从成绩到名次,这种标准让学生有了失败感,有了痛苦,严重打击了他们发展的信心。试问,缺少信心的人还会有好的发展吗?教育应该是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思、有意义的,能提升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快乐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成为不自私、有合作精神、能够关心并帮助别人、使自己和别人都幸福的人。

发展的内涵是丰富的,多样的,不仅有身体的发展(这是连动植物都能做到的),更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发展,如知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心灵的发展、思想的发展等。在众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却是人的心灵和思想的发展。心灵和思想发展的核心是三个字“真善美”——真人、善行、美心。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发展的目的。所以,谈及发展,我们绝对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分数、名次、成绩、名牌大学、有工作做、会技巧、可升迁——这些都是狭隘的发展,这些只是发展的表象,没有触及发展的实质。

2.发展的方式

发展是通过多种相互影响的教育来获得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其中最关键的是自我教育。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时。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后,他们接受着学校教育,但同时也在接受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由于家庭教育是发生在家人之间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过度保护、过分宠爱、过分专制、拔苗助长、忽略优点等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将接受系统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当今,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流,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包括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3)社会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外的,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教育活动。社会教育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辅助和补偿的地位,但却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4)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即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

显然,在四种教育之中,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因为一旦到了社会上,走上工作岗位后,除了必要的社会教育(诸如社会培训),其余都将是完全的自我教育——为了自我的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俗话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人生不息,自我教育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始终,一个人最终发展得如何,取决于其自我教育能力如何。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受教育者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如果没有自我教育,这一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二、学生:教育的对象

世界是“人”的世界,社会是“人”的社会,同样,教育是“人”的教育,少了“人”,教育还能是教育吗?

教育至高无上的目的应当是为学生的发展、学生潜能的激活及创造力的激发打下坚实而有效的基础,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其中“人”应该是教育的核心词,教育的意义最终要落实在“人”身上。

1.“以生为本”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其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点上,一切教育的手段、方法、方式、策略都必须服从及服务于学生这个中心。只有学生发展了,只有学生进步了,只有学生成长了,只有学生成为了爱祖国、爱人民、弘扬民族精神、以赤诚之心报国、为民族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人,成为了有高雅气质、高尚道德、诚实守信、自律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立自强的文明人,成为了努力不息、崇尚科学、努力学习、有创新精神、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批判反思和探究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教育的意义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教育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在教育中,把学生放在首位,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多做、全做,凡是对学生发展不利的事少做、不做;牢固树立为了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的思想,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帮助;运用一切激励手段挖掘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主动发挥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并大胆创新。

2.以“每一个”学生为本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但在实际教育中,“有教无类”却成了教育的理想与标签——我们实施的都是所谓的精英教育、淘汰教育、少数人的教育,而不是大众教育、发展教育、所有人的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要做到“有教无类”,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以所有学生的成长、发展、快乐、幸福为教育的根本,实施无分别、无差别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享有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多余人”,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失去动力,失去发展的机会。“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绝不能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以分出好、中、差,绝不能时时、处处、事事以培养少数优秀生为本。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功利化,不能自私化,不能为我化。“每一个”应是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做到教育面向“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教师说,我们的教育也关注到“每一个”了,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教师的关注并非真正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是另有目的。例如:关注纪律散漫的学生,目的是防止他们给班级、教师、家长惹麻烦;关注有严重的成长偏差的学生,目的是防止他们出问题,防止他们伤害班级,给班主任带来麻烦;关注有特长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给班级和老师带来荣誉;关注学习优异的学生,目的是从他们身上体现教师的优异教学成绩,并以此获得教学中的某种奖励;关注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目的是避免他们给班级平均分拖后腿,以防及格率不高,遭家长骂,校长说。

请问,这样的教育真的是为了“每一个”吗?否。这样的教育是为了自己,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发自内心,这样的教育层次不高,内涵不深,品位太低。关注“每一个”,就必须做到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受到教育。不管学生是什么类型,不管学生是什么基础,不管学生来自何方,教师必须无条件地对其进行教育,且是无差别的教育,必须对“每一个”负责。

但在实施中,大多班主任表面上做到了一视同仁,但事实上却是有差别的。比如:为了树立先进,便精心地辅导、关心优秀学生,有时甚至护着他们;为了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杜绝不及格学生,于是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后进生”身上,力图使每一个“后进生”都能进步。而对于班级中那一部分默默无闻、不轻易露水的中等生,班主任却很少给他们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他们就像高原上看似烧开的水,其实永远也没烧开。这实际上是对中等生的忽视,这是导致中等生变成“差生”的原因。中等生与尖子生之间,中等生与“差生”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这种“抓两头,忽视中间”的做法,显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必须从源头杜绝学生差下去。

“以人为本”,就是给每一个学生以爱,给每一个学生以关注,给每一个学生以温暖。在优秀的班主任的眼里是没有“差生”也没有中等生的,学生都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他们就会重视每一个学生,就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如此,“每一个”都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将获得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同类推荐
  • 头脑充电大本营(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头脑充电大本营(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思考记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一场机密任务,暴力的她意外撞上霸气的他,相爱相杀,那一天,他许盛世婚礼,她却神秘失踪……六年后,她带着儿子参加相亲,他突然带着女儿出现,“老婆,你和儿子能买一送一吗?”
  • 极品弃妃

    极品弃妃

    **情小说**极品+美男+仙子。十二年前,他给了她一个诺言:“十二年后,我们开始相爱。”十二年后,他们青楼邂逅,他说:“你注定是我的女人。”她没有记忆,一切都遗忘了。“我帮你恢复记忆。”她蹙眉,“你是什么人?”嫣然一笑,“我爱的人是师兄。”他不信,“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上天的注定。”(简介有修改……)
  • 穿越也是技术活儿

    穿越也是技术活儿

    祁落一觉醒来,穿去了自己的前世,成了朝霞郡主,因为一块饼子,认识了绝美的少将军。不过,说好的是前世,为啥什么记忆也没有?金手指呢?!但凡能在古代风生水起的技能为何她都不会?幸好她会享受生活,用艺术生的创意头脑让自己在古代生活的充满了创意。而对待旁人冷淡至极的反差萌少将军也栽到了她手里,本以为是轻松惬意的生活。可却有莫名的危机,在慢慢的逼近……………轻松诙谐穿越文,无误会,不虐心,作者明显不是亲妈!
  •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既有实用的写作指导,也有优秀范文及点评;既有好词、好句的分类罗列,也有典型病文的分析;还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小学生提供写作模板。
  • 叶落半夏

    叶落半夏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 白鹿原纪事

    白鹿原纪事

    我的生活场就是白鹿原。——陈忠实《白鹿原纪事》是陈忠实“闭关”乡下潜心写作时期创作的作品,他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场白鹿原,用本色的地方语言描绘了白鹿原上发生的故事,刻画出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白鹿原地区的人情风貌。“马罗大叔”正直强悍表象背后的温情柔软让人感动落泪;“鬼秧子乐叔”的狡黠虚伪却因曾经动荡的社会背景而显得可爱睿智;逼迫长工“黑娃”舔碗的“黄掌柜”绝非周扒皮似的刻薄地主,而是用夸张滑稽的“陋习”告诉我们勤俭致富的道理;……每一个人物都入木三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白鹿原人的精神内核。
  •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被高校拒绝了的世界歌剧之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还包括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马营村

    马营村

    陈家桥1972年生于安徽六安,1993年毕业于南京某高校,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写诗,从1994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发表出版小说作品约五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有《坍塌》《化妆时代》《男虚》《永远爱你》《女疼》《阿P》《南京爱情》《刘行远》《北京爱情》《成都爱情》《1956》《一个女人的五故事》《云南往事》《少年王》《别动》《长安行》《法国女友》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约一百多篇,有小说集《危险的金鱼》《中如珠宝店》《见爸爸去》《暗香》等。
  • 色泪

    色泪

    论世间苍茫大地谁主臣服,成王败寇虞姬罢唱。历史永远是史官所书写的历史,也永远都是胜利者的凯歌和失败者的哀歌。在那无数修辞无数润色的历史之下,究竟还有多少是真正的史实。层层叠叠的泛黄书页之下,装订的是所谓真正的历史,而不管是正史野史又是否真正是我们的祖先所经历的呢!当年的欧阳沫也同样认为成功人士就是正面人物,而恶人自有他负面的东西,但是命运给了他一次亲自推翻这个想法的机会。原来成功者并非完全正面,而败者也并非如此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