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5000000002

第2章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1)

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我们选择阅读时在选择什么

谈起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会听到周围的男士慨叹:宝玉为何如此傻气,非要爱一个多病多愁的林妹妹,却对成熟稳重的宝姐姐如此冷落?为人之妻,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宝姐姐似乎都是最佳人选。

其实,选择林妹妹还是宝姐姐,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或者说你更加看重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选择宝姐姐,你的生活必是事事稳妥,滴水不漏,左右逢源,但你将在精神的孤寂中度过一生;选择林妹妹,她不会跟你谈仕途经济,不会逼你读圣贤之书,更不会催你夺取功名,你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不基于任何利益考量的自由与率性的人生,但你又免不了由于不合时宜而遭到议论和妄加揣测。那么,你选择什么?

其实,这种权衡的结果无所谓对错,只看你心中的天平最终倾向哪一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考量也大抵如此。比如,关于教师的阅读,是否阅读,阅读什么,也是一种考量。常听老师慨叹,工作太忙,生活的担子太重,读书的时间太少;也常见老师困惑,读书虽然很重要,但怎样从现实的困境中抽身出来,让自己的身心徜徉在阅读的天地中呢?

在我看来,读书时间少,没有精力、没有条件去读书,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甚至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当你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时,阅读就融入了你的生命,成为生命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生命外部的特别添加,不是割裂于生活本身的额外负担。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选择阅读,是否愿意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是否选择阅读,决定了我们选择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没有阅读的生活无疑是干瘪枯涩的。当一个人的生活中没有书籍的参与,没有阅读可能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个人的生活只是完成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准确地说,这很少的一部分只是一种生存,是一种难以逾越的现实的局限;而人生中更大的那一部分,即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生活,则会因为阅读而变得无限丰富:阅读可能会给人带来的开阔与无限,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那些你今生今世可能永远无缘体验的心灵瞬间,那些曾经与你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究竟书写了怎样的人生轨迹,你都可能会由于阅读而看到,并参与其中,甚至因此改变你周围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一切。就这样,生命因为阅读的参与而开始变得不确定,不再是一潭死水,不再是面前只有一条路,你完全可以换一种眼光,甚至换一种生活,哪怕有一天你不做教师,离开教育,你也会发现你还是可以生活,甚至可以生活得很好。那么,这唯一的一次生命,就因为阅读而被我们无限地丰富了,拉长了。

记得在写作《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时,我曾这样写道:

在这些年的阅读中,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我活过很多次,也不断地经历死亡,有时沉入绝望的深渊,有时又攀上了幸福的巅峰。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我从现实生活的庸庸碌碌中突围的记录,是一个人至死无悔的生命历程。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变得甘心;也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又总是充满渴望。我甘心将自己浸入这个世界,现实的与精神的双重世界,我什么都满足,充满欢欣地参与其中;我又什么都想尝试,渴望挑战,有时自我挑战。我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在反复的纠结中化茧为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阅读。

有阅读的生活就是这样,哪怕它是短暂的,但绝不会是单薄的。有阅读的人生可能依然避免不了缺憾,但会一直走向圆满。

2010年岁末,史铁生死亡的消息传来,有老师在我的博客上留言,问我如何看待。作为一个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表白自己热爱史铁生的人,我的回答是:史铁生的去世带给我的不是震惊,甚至也不是哀痛,死亡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生命的仪式。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那么多优秀的人都去了另一个世界,使我越来越不惧怕死亡。

这种对生命的体验与其说是史铁生带给我的,毋宁说是在这么多年阅读史铁生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的。阅读对一个人精神生命的影响就是这么重要。

但是,对教师这个群体而言,阅读又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将阅读对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挂在嘴上,这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东西。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除了提升所谓的教育素养,阅读究竟能给教师的生命带来什么?

首先,阅读会告诉每一个爱阅读的教师,教育不是生活的全部。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只是意味着你所从事的这份工作面对的不是金钱,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这份工作固然十分复杂,我们所处的又是这样一个充满繁难的教育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教师的生活就只能充斥着教育。目前,教师群体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对教育的专注和忠诚不够,而是过于专注和忠诚了。当一个教师的生活中除了教育再没有其他东西的容身之地时,这样的生活无异于一种受难,是日复一日、永无尽头的重复、封闭与单调。近年来教师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不光是由于教育现实的巨大压力,还在于一些教师的生活中只有教育,一旦他在教育实践中遭到挫败,他的整个世界就崩塌了,于是在精神上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一个眼中只有教育,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的教师,他的教育必然是窄闭的,遇到教育实践中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他很可能就会束手无策。教师的生活同样应该是丰富的,教师也应该有不同的生活状态,教育绝不应该成为一个禁锢心灵的囚笼。如何放飞自由的心灵?阅读虽然不是唯一的方式,却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因为阅读会帮助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会让教师通过阅读看到世界的阔大与丰富,看到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与不同的生长密码,看到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本身,更在于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和价值。这样,教师就不仅更能容纳学生个体的差别,接受由于这种差别所造成的工作的繁难与琐碎,也更能悦纳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就不仅会看到教科书,看到黑板和粉笔,还会看到春花秋月,潮起潮落,听见风吹过树林时发出的飒飒之声……

此外,阅读会让一个人的容颜变得美丽。这绝不是故弄玄虚。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爱阅读的教师,就会发现他们不仅精神气质与那些不阅读或很少阅读的教师不一样,连面容也似乎更加耐看。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因为阅读,一个人的心灵会敞亮起来,于是,他们的眼神更平静,性情更豁达,更难以被激怒;因为阅读,他们学会了在困境中保持必要的优雅,因此,他们不会在教室里破口大骂,更多的时候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阅读,他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同的状态,而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趋向光明、走向美好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的、窄仄的单行道;因为阅读,他们见识广泛,兴趣多样,甚至不会把教师这个职业过分地看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好老师;因为阅读,他们懂得了尊重和接纳每一个生命的不同,因为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更在阅读提供的那个广阔的世界中看到过各种各样的生命;因为阅读,他们更善于等待,因为阅读时获取的大量案例让他们相信,生命成长的某些东西必须经过等待才能获得……当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拥有了这么多宝贵的财富时,他的容颜就不会不美丽,哪怕他老了,他依然是美丽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爱阅读的教师,他必然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不仅在于爱阅读的教师能够提供比较高质量的教学,更在于他能对学生产生精神层面的启迪和影响。他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生活的美好,传达善良的心意,培育敞亮的心胸。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会由于教师对阅读的热爱而热爱阅读,会由于教师对书籍的迷恋而迷恋书籍。有一个教师经常在班上给学生讲述自己搜罗各个版本图书的经历,讲述其中的忧乐,也讲述各个版本图书的差别,结果这个班里的所有学生都爱上了买书、藏书,他们挑选图书的眼光更“刁钻”,更独特……阅读,就这样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力量,帮助教师完成了对自身职责的诠释。

喜欢刘小枫的一句话:“即使世界今天就要毁灭,只要我们爱过,生命就是不朽的——历史的紧急关头不是世界末日即将临头,而是我的生命依然在等待。”

生命的不朽需要爱来诠释,没有爱的生命随时都处在紧急关头,而曾经在爱中浸润的生命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终极意义,此生便不会再有紧急关头,死亡也不是紧急关头,而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样,没有阅读的生活将让我们时刻处在紧急关头,因为我们依然在生命的空耗中等待。

阅读助教师实现精神突围

一次与几位爱书的朋友谈天,话题自然而然包括了读书。有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到一个孤岛,只能带一本书,你打算带什么书?一个朋友说,他要带《老子》;另一个朋友说,她要带《庄子》;我说,要带《瓦尔登湖》。

在我看来,老子与庄子都过于玄妙,对普通人来说,能够理解的恐怕十分有限,似乎只有梭罗能让一个与世隔绝的人把孤独看作生命的美好体验,把天地自然看作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对一个身处孤绝的人来说,梭罗当是一个最好的伴侣。

其实,当我们在谈论这些书的时候,也是在谈论一种生活:当人类对生活的欲求变得简单时,自然就会想到借助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生命。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阅读应该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但在当下,阅读早已被挤到一个非常逼仄的角落,这种令人悲哀的现实也波及教育,波及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来说,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揪心的事了。

阅读是一种幸福的元素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不是有没有读书的时间,而是你肯不肯选择阅读,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教师应该读书,这种说法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必须读书?若用当下一句最常见的话来回答,即教师读书可以夯实底蕴,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但教师阅读与教育教学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早已不需要证明,我们现在必须思考的是,除了提升素养这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来证明教师阅读的必要性呢?

首先,阅读是人生获得幸福的一种重要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可以不懂得数学、物理和化学,甚至可以淡化其他的兴趣爱好,却唯独不能没有阅读。一个人若能够学会阅读,就能获得生活的幸福。阅读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幸福的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种看似偏激的表达方式道出了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作为一个不能没有阅读的人,这些年我在阅读中活过很多次,经历过许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过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过的情感。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我常常会流下眼泪,为教育家那种对人的无限的爱与信赖、对世间万物的那份悲悯的情怀而深深感动。作为一个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文字更促使我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不断的审视与反思。这个过程有时非常痛苦,我本能地想回避,但是只要再读这些文字,就不但我的痛苦得到了理解与抚慰,而且我更从中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时候,痛苦就变成了幸福。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阅读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能够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15岁的少年米夏与中年女人汉娜的故事中,始终有一个常规节目——朗读。曾经身为**分子的汉娜是个文盲,却有意掩盖了自己不会读写的事实,她让米夏朗读文学作品给她听,一直到她被捕入狱直至死亡。我真正从汉娜身上感受到一个人能够阅读、写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在此之前,虽然我在阅读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似乎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与不能阅读的人相比,一个能够阅读的人会从阅读中获得幸福。而这一点,与我们是不是一名教师无关。

其次,阅读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

常听一些教师朋友诉说没时间和精力读书,虽然知道阅读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但还是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其实,越是没时间、没精力,越要让自己沉入阅读。诚然,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令人十分焦虑的教育现实,所处的是一个不能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怎样才能从这种困境中突围出来?在我看来,阅读将帮助一个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让他的生命变得敞亮起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必要的实践与经验,只有阅读才能让自己变得富有智慧,充满活力。一个不阅读的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单纯的实践与经验,那么,他的教育教学生涯就将成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与受难,产生倦怠感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证明,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嗜书如命的阅读者,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阅读成为几乎贯穿始终的重要事件,书籍是培育、促进、提升他们基本素养的主要载体。

同类推荐
  • 励志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励志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公认的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通过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所经历的众多感人故事,展现学习与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铺开人与人之间于品性上的淳厚、质朴。本书以“爱”贯穿起整个故事,以“爱”为本,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将“爱”的各种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书写,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呈现孩子的生活与思想,因此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这是一本爱的教育的经典,从做人之根本处启蒙孩子。对于父母、师长等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爱的教育》问世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一位写作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射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热门推荐
  • 面条

    面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雨泉打小是吃面食长大的。在所有的面食里,他最喜欢的是面条,不过面条对于他生活中的意义,张雨泉是直到去南方打工后才算真正地明白过来。离家后他一直摆脱不了乡愁,怎么都觉得不习惯,其实累啊苦的他倒不怕,就是建筑工地上日复一日的糙米饭实在难以下咽,弄得胃里面整日毛糙糙的。胃连着心,胃不好过心就难受,渐渐地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与其说是想家,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是真想那一口下去滑溜溜的润心润肺润肠子的面条。或者反过来说,想吃面条成为了他寄托乡情的一种方式。后来,他便往北方跑了,累还是那么累,苦还是那么苦,但北方的人在一起喜欢吃面条。
  • 大般若经第二会

    大般若经第二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资暇集

    资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味余年(全集)

    世味余年(全集)

    好不容易决定弃画从厨,回家继承百年家业的毕罗,还没有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就被偷了祖传菜谱。在无数饿狼虎视眈眈之下,毕罗慌不择路地扑倒其中一只。“合作共赢考虑下?”某人迅速答应,事后忙前忙后,殷勤万分。等到赚钱分红时,毕罗将黑卡一拍:“五五分!”某人不动声色地将卡推回去,“你要钱,我要人,这才叫合作,共赢。”
  • 蔬菜生产技术

    蔬菜生产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春城的鲸鱼

    春城的鲸鱼

    她是一条孤独的鲸鱼,从一个城市游到另一个城市,处处是暗流,遍地是漩涡,以后的路看不清楚,以前的路不想回顾,只能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游着···
  • 雪球专刊第019期:旅行的意义

    雪球专刊第019期:旅行的意义

    日本,是离我们最近的发达国家。从中国沿海地区坐飞机去日本的时间跟国内航班不会相差太多。但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远远不如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导致中日之间在贸易、能源、领土问题上产生各种摩擦。中国国内也随之弥漫着仇日情绪。仇恨对中国自身的实力增强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在数次抗日游行活动中,让世人看到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缺陷。如果愤怒就可以打砸属于别人的日本产品,那么同样暴力活动也可以针对美国产品、英国产品、韩国产品以至中国产品。
  • 这是你的江湖

    这是你的江湖

    武是一种文化,侠是一份情怀。传统武侠虽已没落,但武侠精神却不该因此而萎靡。江湖从来都不远,江湖就在你的身边。
  • 男儿国的傻公主

    男儿国的傻公主

    物以稀为贵,人也是如此。男儿国的女人,就成了稀有珍宝。男儿国的公主,日子就格外的逍遥自在了。只是,女子少,子孙后代的延续,就成了一个问题。公主殿下,请带领着我国众绝色美男,勾引那国外的女人来生娃娃吧!
  • 乱古大帝

    乱古大帝

    他,非魔非佛,轻蔑三教,他是混沌走出的第一人,却深陷尘世囹圄,扬言不能流芳百世,便要祸乱万古!末法灭天道,魔佛杀如来。且看废材少爷如何坚守本心,自寻大道!叶言:情是囹圄,爱是囹圄,困心常在,转眼青山亦红尘。你说我是魔?我说我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