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5000000008

第8章 越忙越要读书(1)

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越忙越要读书

当下职场,很少听见有人说不忙。而在这些忙人中,教师又往往是一个特别忙的群体。因为太忙,有的老师疏于锻炼,疏于照顾自己,以至于身心都出了问题。那么,除了众所周知的工作压力大,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成为教师特别忙碌的主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我认为是有的。比如,缺乏足够的教育教学智慧,以至于工作效率低,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没有多大改进的重复,这样的状态自然是忙碌而又毫无成就感的。

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思考中来,从学习中来。这里的“学习”,除了指向优秀教师学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指不间断的阅读,因为不间断的阅读可以培养自己敏锐的眼光和拨云见雾、直抵问题核心的实践智慧。

一句话,越忙才越要读书。

首先值得思考的是,你为什么这么忙?同样的一份工作,有的老师气定神闲,有的老师手忙脚乱。个中原因,除了工作经验不同,更多的是教育智慧的高下之分。那么,阅读又是怎样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智慧的呢?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广博的阅读中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不间断的阅读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恒心;

在有针对性的阅读中收获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如呼吸般的阅读中学会了气定神闲地看问题;

……

比如,可能不少老师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个孩子喜欢拿同学的东西,班里隔三差五就会丢一支笔或一块橡皮。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对他进行教育呢?有的老师选择当众“揭穿”,让班上其他孩子时刻提防着他;也有的老师选择找来家长一同进行说服教育,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其实是个“小偷”,以为这样做就能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被贴上“小偷”标签的孩子要么破罐破摔,变得难以教育,要么迫于师长的压力不再敢“轻举妄动”,但从此在班里再也抬不起头来……那么,对待这样的孩子该怎么进行教育呢?我想起了几年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看到他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完整地呈现了对这样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

维佳是一个曾有多次偷窃行为的孩子。有一次,维佳又偷了别人的冰鞋,教师发现后让维佳悄悄返还了冰鞋,还让维佳参加学校的滑雪比赛。维佳在比赛中名列前茅,得到了奖品——一副崭新的冰刀。教师又让维佳与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孩在一起滑雪,当维佳发现小男孩十分喜欢那副冰刀时,主动提议:两人平分冰刀,一人一只。小男孩十分高兴,但维佳却有点后悔了,但送出去的东西是不好意思要回来的。正当他为自己刚才的冲动感到伤心时,老师走过来,劝他把另一只冰刀也送给那个小男孩。尽管维佳伤心得大哭起来,但老师却装作没看见似的。老师希望维佳能战胜自己,学会将美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而不是据为己有。同时,老师也帮助维佳培养新的兴趣,使他以后再与小男孩一起滑雪的时候,看到那副冰刀就不至于那么难受了。老师还教育维佳用暑期劳动挣来的钱去买书、衣服和玩具,不仅自己用,也送给那个小男孩。从那以后,维佳再也没有偷过东西。我想,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艺术。教师不仅帮助孩子改掉了“这一次”,而且在孩子的精神上树立了一个美好的信念:用自己的劳动去获得该得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不应该据为己有,与别人分享会得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教育维佳要把偷来的东西想办法返还,更重要的是让这个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向他人奉献自己的劳动成果,从中感受奉献的幸福和快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偷盗等类似现象的发生。

读到这样的故事可以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虽然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却是可以借鉴的,那就是教师不仅要禁止孩子偷窃别人的东西,更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喜欢的东西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得,而且如果你肯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话,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围绕这个原则,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想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智慧,就是阅读带来的好处。

但是,这种阅读带来的好处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因此其说服力似乎就很有限。况且,在各项工作任务催逼比较紧迫的情况下,很多老师宁愿把时间消耗在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上,而不愿花精力去读书。所以,就经常听有的老师抱怨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还有老师曾经奇怪地问我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其实,在我看来,读书不需要一张桌子,也不需要有大把的完整的时间,处处都是读书的地点,时时都是读书的时间。当你把翻开一本书读一页看成是与打开手机刷微信一样的自然时,你就有了读书的精力和时间。而一旦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当然不只是持续一两个月,而是持续几年的时间,也许你慢慢就会发现,在工作中你不再捉襟见肘,自然也就不再那么忙了。

读书如探险

我所在的学校有一家绘本馆,叫“爱丽丝绘本馆”。同时,我们还开发了“爱丽丝”儿童阅读课程,内容包括绘本阅读、经典鉴赏、诗词诵读、民间文学等。绘本馆和阅读课程都以“爱丽丝”来命名,这一灵感来源于经典图书《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是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从兔子洞进入一个神奇国度,经历了许多奇妙的故事,最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这部童话作品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喜爱,是世界童话长廊中最具影响力的童话故事之一。这部经典作品给我很大启发,我想到阅读何尝不是如此?阅读好比是一次次迷人的历险,阅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是进入一个美妙的仙境。爱丽丝绘本馆容纳了数千册优秀绘本,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美妙的仙境,而“爱丽丝”儿童阅读课程的主旨就是通过阅读把孩子们带入那美妙的仙境中去。同样,教师的阅读也是如此。如果我们选择的一本书正是我们的知识空白,而我们又很希望通过阅读来弥补这个空白,那么阅读这本书就好比是进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领略了原先没有见过的风景;如果这本书不仅弥补了我们的知识空白,同时又是难得的经典,那么阅读这本书就是进入一个新奇而美妙的世界了。

在我看来,“读书如探险”的意义绝不仅于此,它还有更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如探险,还因为每一本好书在阅读时都对我们构成挑战,需要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这首先是由经典图书的丰富性决定的。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也曾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1]这说的也是经典作品的丰富性。正是由于“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就给我们每次阅读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新的视角,新的观点,新的收获……当然,这也是新的挑战。要面对新的挑战,就需要勇气,需要毅力,也需要功力。而读书越多,我们的勇气就越大,毅力就越强,功力也越深。一旦经受住了这一次次的考验,我们也就看到了别人不曾看到的风景。

读书如探险,又因为每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必须独自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与教师朋友一起谈书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正在读什么书,他(她)又该读些什么书。这样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知识背景不一样,学术追求不一样,要读的书自然就有区别。因此,没有一个人人适用的书单可以提供——即便有,也必然只是经典书籍,不能“私人订制”。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

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2]

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别人开具的阅读书单抱有很大指望的教师朋友还是为数不少。其实,借鉴一下别人的书单是可以的,毕竟会受到一些启发,这也是开阔阅读视野的一种方式,但一定要非常清楚,除了本研究领域的那些经典书籍,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属的阅读书单。

那么,这个专属的书单从哪里来?朱光潜先生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谈到读什么书的问题,他告诫青年朋友:“……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工夫去搜求。”[3]我十分认同这种说法,读书好比探险,须花费工夫自己去探求,才能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书,踏上属于自己的阅读之路。这条路是一条漫长而孤独的路,因为阅读的效用不可能立竿见影,真正的阅读是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度过的无数个夜晚,以及随手撷起的无数个时光的碎片。这条路又是一条旖旎的、灯火阑珊的路,因为阅读,生命中的许多时刻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漫长的旅程变得摇曳生姿,孤独也是美丽的。

不怀疑不读书

曹聚仁先生曾在《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提到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有一件事比较有趣:他从《朱文公全集》中找到一段朱熹说岳飞跋扈不驯的记载,于是询问父亲,父亲十分惊讶,不知如何回答,既不便说朱熹说错,又不便失敬于岳飞,只能含糊了事。这个疑问就此留在了当时只有12岁的曹聚仁的心中。后来,岳飞跋扈不驯的资料,终于在他阅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得到了印证。由此,他感叹“信古总要上当的”,并得出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时怀疑古人和古书。

我能够想象曹父听到儿子询问时的讶异与尴尬:他平时读“四书”,只用朱注,而没有参考阅读其他人的注解,以为朱注是唯一的答案。这样的阅读视野,加上怀疑精神的欠缺,自然无法回答儿子的疑问。

的确,不怀疑而读书无异于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的精神跑马场,当成别人思想的容器,往往读书再多,也很难架构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的读书人往往可以成为比较渊博的学者,但很难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提出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放过任何疑问的火花,并珍惜这一星火花,让它闪烁在以后的阅读之路上,是读书治学的宝贵经验。

我曾不止一次说过,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读书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在爱读书的教师群体中,我们却遗憾地发现,并非每一个爱读书的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比较出色的成就。我想可能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该教师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没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制约了自己的发展;另一个原因是他虽然大量阅读了,也可能各个板块的知识都有所涉及,但却缺乏思考,尤其是缺乏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和意识,没有建构起自己的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读书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就十分有限了。

我认识一个非常爱读书的教师,他藏书上万,每年购书的花费相当可观,但有一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好几年,那就是他的可观的阅读量和相当开阔的阅读视野却没有对他的教育教学产生大的影响。我还记得听他给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上一节阅读课,上的是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他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语,认识某一段的文本结构,却对王尔德童话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只是略有涉及,对其中最重要的唯美趣味忽略不谈。我在想,为什么一篇如此经典的童话作品,课却上得如此干瘪、枯涩而乏味?他使用的教材被编者做了大量并不那么恰当的改编,有些地方甚至在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方面出现了严重硬伤,为什么他会对此视而不见?课后我曾与他讨论这节课,他的回答令我吃惊:当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学习“语用”,这是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是遗憾,这位老师所理解的“语用”是否就是课标所说的“语用”姑且不论,真正令我感到可惜的是他的上万藏书竟没有给他的教育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如果排除其他原因,那么他没有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和审美趣味,尤其是对当前的语文学术热潮缺乏怀疑的精神和冷静的思考,可能是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胡适先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确,在学术研究上,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将很难有大的建树。面对似乎已成定论的东西,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打上一个问号;如果真的存在疑问,就应该多方寻找证据进行充分、严谨的求证,直到没有疑问为止。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仅有益于学术,也有益于生活。

留一点空间给阅读

刚读了村上春树的一篇文章,主题是“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他感慨现代人不去书店、不读书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被阅读以外的活动占去了大部分时间,真正能够安安静静沉下心来用在阅读上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村上春树的这些说法在当下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确,单是从这两年国内大热的微信即可窥见一斑:打开微信,满眼充斥的不是美食就是购物,不是娱乐就是旅游,要不就是孩子在体育馆学习游泳,在农家乐采摘果实。这么多活动都参与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读书?

同类推荐
  •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格林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林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本书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遴选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知识精粹,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娓娓道来,力求拉近小学生与国学之间的距离,为大家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

    一本送给高中生的绝佳礼物!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猜题法。讲高考作文的书浩如烟海,但没有谁想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能将所有高考作文题归纳为三道题。
  • 精选成语故事(下)

    精选成语故事(下)

    为帮助广大读者学习和掌握成语用法,我们精选了大量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寓意性、哲理性、时代性等特点的成语,按一定类别分为上下两册成语故事图书,既可作为成语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下册分为成功的故事、处世的故事、文化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哲理的故事几个系列。
热门推荐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佛说鬼问目连经

    佛说鬼问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霄环佩

    九霄环佩

    本书为林黎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三个精彩故事。《九霄环佩》:流传千年的国之重器竟也有分外柔情、传奇的一面,故事里面迷器层层套叠,作者缓缓开解,最后在我国悠长厚重的文化中打开谜底,让人不禁感概,情感需包含纯粹,方得始终。《我来跳舞》:记述作者幼年时一段趣事,文字间充满对亲情的无限怀念。《留待先生》:是一则现代都市故事,人生能得两全事?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异世之逆天邪尊

    异世之逆天邪尊

    玄天大陆,强者为尊。凡是能够凝聚玄气者皆可称之为玄修。弱小的玄修,可开碑裂石,而强大的玄修,则可斩断河流,劈开大山;更有玄道皇者,通天彻地,遨游太虚。玄气,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弱者,受人欺凌,强者,俯瞰天下。玄气,玄天大陆之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说玄修的成就就与他的玄气的属性息息相关。
  • 家有一个兵

    家有一个兵

    大清早,九兰刚进茅房解裤带还未蹲下,低矮的土墙外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家有一个兵,我是光荣军属呢……是疯家公老木在嚎!九兰差点尿了裤子,胡乱系紧裤带飞奔出茅房就傻眼了,已疯十余年的家公独自住在老木屋里,近几日感冒卧床不起,昨晚还大病恹恹的,今早行动奔走怎么就如常人?况且,他怀里还抱着红木箱子。红木箱子可是小牛的命根子,谁也不能乱动,包括九兰。小牛用油布把箱子包裹起来塞进床底,自己也从未打开过,挂在扣皮上的那把锁已生了锈。九兰惊魂未定,她刚从房间出来进茅厕,老木轻飘飘的就来了,鬼神一样。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唐公子,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娘子吧。唐昊阳沉思:“嗯,嗯……”我们可以跳过了,下一位。唐夫人,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相公吧。谢青乔掩面而笑:“兰花!”有如翩翩君子,兰之猗猗,扬扬其香?谢青乔:“错!是与野草为伍,无论酷暑寒冬皆自然,好养!”在谢青乔卖了十年的豆腐后,终于明白:爱情不过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宇宙最强美食家

    宇宙最强美食家

    身为大吃货国的一员,当发现自己莫名来到了只要能吃,就会变强的世界……
  • 混世妖孽:小汩儿传

    混世妖孽:小汩儿传

    【痴情宠溺+腹黑无限】小汩儿是一枚狼人。长了明眸善睐,娇俏动人。人见人爱,一干翘楚男见了笑逐颜开。因为受无情草精灵之毒,活了三百年,却不懂情是何物。终有一天小汩儿知晓男女情事了,那一干斗了你死我活的翘楚男们,到底谁适合做她夫君?真是一件头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