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5100000008

第8章 关切(7)

但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同一规则,如何谈得上以人为本?人们常说“大学是社会的良心”。但是许多大学已经不要操守、不讲良心了。大学精神不在,中国大学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世界知名”?所以,以人为本的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一应当是大学以“学术”为本。

(本文发表于《人民政协报》2002年1月31日。)

为幸福而教

一、教育的宗旨:为幸福而教

为什么要提出“为幸福而教”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从学生、老师两个方面去思考。

1.学生角度

从学生的立场看,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众所周知,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或最大的问题之一,当然是应试教育和应试教育对我们的压迫。

“应试教育”,在中国,我们反对了多少年了?希望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这个口号,已经提出了十多年。而类似的口号,其实出现在更早的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有“反对片面升学率”的说法。这和反对应试教育是一个意思。反对了几十年,但到目前为止,成效并不大。为什么?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努力,结果素质教育的目标好像仍然非常遥远,应试教育的现实还是非常强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我们今天的命题有关系。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直接的原因在学校,但根本的原因却在社会。

在北京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多数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择校不是从小学,而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为什么不惜高价选择一个好幼儿园?好幼儿园是为了好的小学,好的小学是为了好的中学,好的中学是为了好的大学,好的大学是为了好的工作。这是一个有趣的圆圈。但请问什么是“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对很多家长来说其实是“好的收入”。很多家长最终是为了让孩子有高收入的工作,而从幼儿园开始一路狂奔,不断压迫自己的孩子去努力学习。但整个社会都要追问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终极目的应该是高收入,还是孩子的幸福生活?我认为,教育从出发点开始,本来就应该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生活才对。这个圆圈我为什么故意留个缺口?因为如果最后缺一个逻辑不通的环节,“好的收入”这个追求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漂亮的项链,缺少了一个环节就会掉到地上。试问,收入高就等于幸福生活吗?并不完全是。收入高对我们实现某些梦想(幸福生活)是有意义的,但是收入高并不等于幸福生活本身。古今中外,在不同的收入水平的人群中,人都分为两类:幸福的和不幸福的。收入低的、收入高的都可以分为这两类。而有时候,因为我们没有“配享幸福”的基本条件,比如德商等,收入越高,不幸福的可能性反而越大。或者说,对于一些没有“配享幸福”的主观条件的人来说,收入越高,人生的风险就越高。比如,在中国许多城市里吸毒的,多是“富人”,而非穷人。又比如,穷困的时候夫妻恩爱,富裕起来则劳燕分飞……为什么?

如果高的收入不一定代表幸福生活,所有家长所追求的从好的幼儿园开始,到“好的收入”,却不能到“幸福生活”,是不是有问题?如果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这个人配享幸福的最基本的条件,比如基本的德商——孩子懂事、孝敬父母、有社会责任感等,那么孩子的未来极有可能是一场悲剧!中国要解决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其根本的问题是:所有人,包括教师和所有的社会人士都应该完成一个教育观的变革,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创造学生幸福生活的条件——健康、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的某一个维度,如高考成绩。如果仅仅为了高考成绩,孩子可能会变得很自私、冷血,心理有问题、道德有问题,这样的孩子将来注定不会幸福,因为他不具备幸福生活的主观条件或者能力!

所以,应试教育之所以挥之不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没有认真反思: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教育?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去接受教育?我们为了什么给孩子提供教育?所以,如果社会大众不想清楚这个链条(圆圈)的逻辑,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有关教育最高宗旨的教育文化不改变的话,单纯靠一部分已经觉醒的教育者孤独地努力,素质教育这个目标可能会一直离我们很遥远!因此,所谓“为幸福而教”,是说教育最终的目的只能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服务。而目前,我们要尽快调整我们的教育观,尤其是教育目的观。

假设“为幸福而教”的命题成立的话,我们就不难分析很多荒谬的教育现象。比如,家长、教师往往在学生不太情愿学习的时候,劝诫学生说:你现在不妨忍着点(痛苦一点),为了将来的幸福!这个逻辑,从经验上讲好像是对的,但实际上却是大有问题的。一个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差不多需要20年。目前中国多数人60岁退休。就是说退休前人生的前1/3都不幸福,这合适吗?须知,这前1/3还可不是一般的1/3,是人生最美好的1/3——是人生最有梦想,最青春、靓丽,最浪漫、美好的时光!如果说学生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都不幸福,只是为了一个虚幻的“未来幸福”而痛苦地活在当下,这样的劝诫逻辑肯定是大有问题的。所以,“为幸福而教”,很重要的启示是:所有从教的人,都应该改变应试教育强制学生痛苦学习的教育思维方式。我们不妨反躬自问: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制造教育或学习生活的不幸福,那么,我们的工作还是道德的工作吗?!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要求人,总会让人不快。教育要学生当下就幸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不要作业、只要游戏。我们怎么可能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同时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非常高兴(幸福)呢?

其实这是有可能的。一个简单的反思是:在大家的学习生涯中,有没有这样的美好时刻——大家学得非常累,但又兴高采烈?我本人就曾有不少这样的美妙时光。我的小学、初中处于“文革”时期。那时我最幸福的时光,是在我非常贫穷的家,躲在简陋的阁楼上一个人读书,读我父亲中师的教材。大家知道,“文革”时期基本没有课外读物,父亲的教材就是我的“教辅”,是我乐于阅读的“教辅”。比如我初中学数学,学到哪里了,就从父亲《几何》《三角》《代数》的课本里面找对应的练习题来做。那种对于知识的自由学习,有游戏一样的喜悦。其实学习和游戏之间,有着非常有趣的关系:真正好的游戏一般具有教育性,即游戏是一种学习。同样,真正好的学习能吸引学生的内在兴趣,真正好的学习是具有游戏性的。我在初中时,非常着迷于寻找解平面几何题的辅助线。有时候全班同学都不会,喊我去,我瞧两眼就能找到那条神奇的辅助线——有了辅助线再难的题目也会迎刃而解。为此我到处找这种难题来做,因为我内心充满欢乐,也就是幸福感。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有。它有力地说明,如果我们认真去改造我们的教育,是可以当下就幸福的。无论小学、中学,任何学段,学生不要只是为了未来的幸福去学习,学习是可以当下就幸福的。关键问题是,教师要改变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生活,或者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让儿童因为内在的兴趣、动机投入学习。让孩子们为学习生活本身着迷的教育,就是孩子们当下的幸福生活!当然,要造就这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有一个基本前提是,老师要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专业能力的建设问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师德建设问题。

总之,为幸福而教,首先要考虑学生,为学生当下的、未来的幸福而教。而这需要我们为师者首先做某种基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2.教师角度

教师这个职业,基本上是奉献的逻辑。教师的成就不是自己身上的珠光宝气,而是他的作品——学生。教师的使命所向也只能是学生的发展。教师这个职业收入不会太高。全世界教师的收入都不会太高。我们当然鼓励政府、社会不断改善教师的待遇,给予教师精神上应有的礼遇。但世界各国的教师,尤其中小学教师,都不是社会中最富裕的阶层,这也是普遍事实。但这不等于说,教师工作的价值不如那些最赚钱的工作的价值。道理其实很简单:教育是人的再生产。现代社会,几乎所有行业最伟大的人物都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哺育。无论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还是工人、农民,社会上那些伟大或者普通的人,有几个不是学校教育培育出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以及未来的人类文明及其发展,其实取决于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行业——教育,或者说教师的工作。换言之,教师这个职业收入不高,但是最有意义,也最有可能获得幸福。

但是,很多教师不一定觉得自己是特别幸福的。相反,大家每天都有很多烦恼,有的来源于工作,有的来源于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等。这一类教师,的确是不幸福的。而如果教师不幸福,后果很严重。第一,对教师个体来说,从二十几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六十多岁退休,这段时间是人生另外一段最宝贵的时光。退休以后再精彩,也是“夕阳红”了。如果一个教师在其工作期间每天都是不幸福的,那么他这一生也就基本是不幸福的了,因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是不幸福的!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人生中最美好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幸福,对教师个体来说,显然是最不好、最不人道的事情。第二,教师这个职业是培养人的,如果教师不幸福,最大的问题是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一方面,一个成天打不起精神的教师,不可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这种非常不幸福的面孔,在道德教育上也有负面影响。学生会想,我决不做教师这样的人,而这意味着,学生不想遵守教师所遵守的道德规范。教师的工作应该展现“德福一致”的伦理规律。如果他能把生活各个方面处理得很好,比如将老人赡养得很好,同事关系处理得很好,跟学生的关系非常亲密,因而非常幸福,这样阳光、幸福的教师在德育上有正面的示范效应。相反,那些愁眉苦脸地遵守道德却生活悲惨的教师,会吓跑自己的学生!所以,于私,不幸福的教师其个人生活是悲惨的;于公,不幸福的教师有可能在德育、智育或全部教育领域都不是一个好榜样。所以我以为,“为幸福而教”,对教师和对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命题。幸福关乎教育的最高宗旨,幸福就是教育的最高宗旨。

“为幸福而教”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完成这一命题的关键之一在于人们对于“幸福”概念的准确认识。如果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出了问题,这一命题就会十分肤浅、一文不值,甚至贻害无穷。

二、什么是“幸福”?

为了准确界定什么是幸福,我们不妨做两个思想试验。

首先,我们问:一个幸福的妈妈,她作为妈妈的“幸福”里面,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假定一个妈妈,是寓言故事里面讲的恶毒的后妈。她看见丈夫与前妻的儿女健康成长的时候,她会有幸福感吗?不会,她会很生气,因为她巴不得这个孩子从地球上消失,所以她很不幸福。因此,母亲的幸福是有条件的。有正常母亲的愿望是其幸福的第一个条件。此外,如果一个母亲有正常的母亲的愿望,即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孩子却常常在身体、学习上出问题,她会幸福吗?当然不会。孩子发烧的时候,妈妈是不幸福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妈妈是不幸福的。所以母亲要幸福,需要有两大基本条件:一是作为母亲她有母亲的正常心理——希望孩子茁壮成长;二是她能够使这一母亲的愿望得以顺利实现。也就是说,妈妈的幸福有两个条件,一是希望孩子好,二是这个想法能实现。

同类推荐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
  •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收录了少年行;采莲曲;戏赠杜甫;劝学;励学;人日立春;苦吟;野望;咏柳;边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采桑子;忆秦娥;小重山;苏幕遮;贺新郎;夜游宫;浪淘沙令;苏武令等唐诗宋词。
  •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应用写作教程新编》,一仍原先《应用写作教程》的框架,内容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为“基础知识”部分;下编为“文体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是在高中语文课的基础上把写作划分为“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文风”和“拟稿与修改”等六章,分别力求准确阐述其精华和要义,以作为应用写作过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香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香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传统文化的许多部类都可溯至先秦,香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一直追溯到殷商以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热门推荐
  • 反过来想就对了

    反过来想就对了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那些总是想不开的人多使用的是单向思维,他们往往只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导致视野狭窄,思维僵化,解决问题能力差。而多向思维与单向思维恰恰相反,他们往往能够通过辐射、换元、转化等多种方式从多角度思考,更懂得变通,善于解决各种难题。翻开本书,向多向思维者学习,换一种方式,解开思维定势对大脑的束缚,引爆思维风暴,一步一步扭转思维,改变观念,找到新的人生出口。
  • 甜蜜冤家:二次订婚

    甜蜜冤家:二次订婚

    【已完结。甜宠微虐_(:?」ㄥ)_】友人:你和琛总怎么在一起的?陆千舟:emmm…迷迷糊糊吻来的?吴世琛:呵。友人:为什么第一次订婚会取消了?吴世琛:……陆千舟:呵。友人:为什么又会再次订婚?吴世琛:因为她身边的杂草太多了。陆千舟(甩出两个红本本):这就是你偷偷把证扯了的理由吗?吴世琛(委屈巴巴):你又凶我~~陆千舟:……总裁不许卖萌。吴世琛(碎碎念):反正你就是我家的,哼~~
  • 我有个假游戏系统

    我有个假游戏系统

    王宇和同学开黑,偶遇外挂,在与同伴的配合努力下,成功将外挂击杀,获得了一个不靠谱系统的事情。
  • 前妻带球跑

    前妻带球跑

    ▁▂◇▂▁看着他们十指紧扣的手,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她的心仿佛就这么被血淋淋的破开,再被人活生生的取出来了一般,呵呵…终于她还是麻木了,麻木的看着他们,麻木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麻木的走出了才住了1年的新婚之家——那个她原本以为是她幸福的归属的家,谁知道它最终竟然成了她幸福破灭的地方!呵呵…可是——就算她离婚了,就算她被最心爱的他抛弃了,就算他跟她说他找到了心爱的女人,但那个女人并不是她,就算她从8岁起她就一直一直爱着他,从未变心过,那又怎样?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谁少了谁就不能活的,不是么?再说,她还有——肚子里才2个月大的孩子陪着她呢!她绝不会告诉他她有了这个孩子,因为她怕他要她去打掉这个孩子!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他知道的好,孩子是她一个人的!她以后只会为了她的孩子而活!爱情——对于她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罢了。他走了,连带着把她的心也带走了,她知道自从爱上他的那刻起,她便不会再爱上别人了。▁▂◇▂▁【本篇作品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本人同意谢绝一切转载!】这是小七为本文做的视频哦!黙个人觉得很漂亮,亲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哦!▁▂◇▂▁现代都市言情文!如果各位亲喜欢的话,不妨收藏个!如果各位亲比喜欢还要再多点喜欢的话,不妨推荐个!▁▂◇▂▁黙的群号是:85032737!▁▂◇▂▁黙的作品:【前妻带球跑】【暴女虐夫】【女巫翩翩闯古代】
  • 打造火影世界

    打造火影世界

    佐助开须佐斗地主,小樱沉迷外星人,九尾变成死肥宅,三代常备止痛片,蛇叔手捧漫画高呼科学,纲手夜夜宿醉,自来也夜宿大筒木平康坊,感觉这忍界好像有问题的鸣人只好忍受家人的白眼在月亮上孤独地种地【希望大家多发书评本章说,热闹一些】群5-3-9-2-5-1-4-8-6
  • 都市之医武狂少

    都市之医武狂少

    落魄大少叶飞意外得到雷霆医圣的传承,自此医相星卜无所不精,医术通神阎王难敌,武道凌天镇压一切敌,红尘相伴,兄弟相随,逍遥都市。
  • 潘子求仁录辑要

    潘子求仁录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锋芒毕露:草包三公主

    锋芒毕露:草包三公主

    【沂羽谷出品】(女主从弱变强,不喜绕路。本文纯属虚构。)伽玛帝国,草包三公主不堪受辱而自杀,清醒过来时,体内的灵魂已悄然易主。在敌军当前的时候,她击毙乱臣,选择带着公主的荣耀跃下城楼,就这样一跃,却注定了她日后的锋芒毕露。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和我同名的人

    和我同名的人

    我叫张伟。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叫这个名字。上小学时我曾经萌发过把这个大众化的名字改了的念头,回家还没等把这个意思和父亲表达清楚,就遭到了脾气暴躁的父亲的一顿臭骂:小兔崽子,刚上了两天半学胎毛还没褪净,就想出幺蛾子!这个名字是你爷爷给你起的,不能改!我父亲是个孝子,他认为私自把长辈赋予的名字改了,就是大不敬,就是大逆不道。于是我只能将这个我爷爷赋予我的名字继续延续下去。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其实名字说白了只是个区别于旁人的符号,对一个人的发展可能起到推进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后天自身的努力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