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电影《高考1977》更是象征了一代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在艰苦的劳作和高考的日子中,接受生活和灵魂的洗礼,获得人性的升华和自我的成长。影片中的知青是羽翼未丰的雄鹰,却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他们力图冲破文革对人性的压抑,这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冲动,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影片中追赶火车的那段情节,尤令人为之感动,催人泪下。这种“追赶”的过程既象征着青春不屈的力量,也象征着青春的突变。这部影片深刻地展示了年轻一代破茧成蝶的真实成长经历。
2.追踪青春期叛逆心理
青少年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熟的人,少男少女的性冲动也许比他们的父母更强烈,身材也比父母更高大,但他们却不被允许做许多事,例如寻找工作,抽烟酗酒,不到法定年龄不能结婚等。这些信息清楚地表明:成年人认为青少年容易冲动,所以为了他们的成长需要,对这些“孩子”严加管束,这就使得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或师长经常发生冲突。
进入骚动的青春期,那些原本十分“听话的”少男少女可能会做一些特别让家长担忧、羞愧、恐惧、绝望、气愤或内疚的事情。一般把这种状况称作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最常见的表现为: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呆在家里,而且显得沉默而畏缩;或者整天不回家,出现早恋行为;总是用不信任和不尊重的态度对待长辈;因为非常个人的原因,攻击和排斥父母,或者和父母争吵,特别是和“同性的”父或母;隐瞒自己的行为和去处;公然藐视家里的规则和家庭认为合乎礼仪的标准;拒绝和全家去任何地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逃学;离家出走;折磨更加年幼的孩子;尝试性行为……
这期间,流行文化也部分促成了青春期叛逆心理,例如语言的运用,就成为一种叛逆符号的表征,这是因在现代快节奏的商业气氛中,大众参与意识崛起,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经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迷信权威,仰视大人物,而是颠覆传统,消解崇高,恶搞经典,将思考、调侃、揶揄与快乐融合隐藏在一个个改装或生造的鲜活的话语中,进入一个“词语辈出”的时代。青少年儿童成为这些新新人类与新兴词汇的创造者、代言人与模仿者,从他们嘴中使用频率最高、最酷、最有性格的词句,就可以洞察出青少年对日常刻板语言的叛逆心理,例如故意利用谐音表达与原词相反的意思,玩文字游戏,搞笑,娱乐,减压。
此外,影视片中偶像的流行风尚之“酷”品位,也或为青少年努力追求一种更前卫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或叛逆风格。用青少年自己的话来说,酷就是一种冷漠的形象;酷是另类,异于常人的表现;酷是很有个性,但又能为同辈接受的东西;自我感觉与别人不同,那就是酷;靓仔就是酷;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好,又有些自傲,就是酷。“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的特性和个性的充分张扬,而不是简单的追随与模仿,它比较需要投入心理成本及独特的个人目标。在欧美许多国家,“酷”成为青少年表达赞许之意的通用词汇。一项语言调查表明,“酷”在青少年中拥有九成的使用率。说“他真酷”,不仅意味着他很好、很棒,还意味着他很出色、很神气、富有魅力。对“酷的一代”而言,做“好人”不如做“酷人”更有吸引力。
在流行文化各种审美标准都有可能存在的现代社会中,少男少女的自我认知正处于第二次形成的青春期,急需在周围找到一种可以证明自我、塑造自我的方式。在流行文化中就可以将叛逆心理按需分配,比如,谢霆锋的特立独行,梁咏琪的温柔清纯,王力宏的阳光健康,F4的英俊帅气,S·H·E的青春靓丽,周杰伦的冷面炫酷,王菲的百变造型,李宇春的帅气妩媚……通过对各种风格与审美标准下的偶像特质的模仿,从各自喜爱与认可的明星身上发现各种流行饰物、时尚装扮、言谈举止、气质品位等来完成对极具变化中的自我进行诠释与定位。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多种可能性的形成需要流行文化中多元模糊的各种元素,而光靠书本与课堂上的知识结构则会无法满足他们情绪的释放与精神的寄托。
动画片《哪吒闹海》的题材,取自中国传统经典的民间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该片中,哪吒从一个叛逆的少年成为百姓爱戴的小英雄,哪吒鲜明的个性灵活地展现在荧屏上,深深赢得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喜爱。
《哪吒闹海》中最激烈的一个冲突,不是哪吒与龙王父子的打杀,而是哪吒和李靖的父子冲突。这个冲突实际上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或流行文化的冲突,是哪吒青春期叛逆心理的集中体现。冲突的背后是挑战上层权威,释放父权压力带来的束缚感,追求自我的解放。
此外,本书中分析的电影《逍遥法外》中少年弗兰克的蜕变和动画片《无敌破坏王》中的主角拉夫尔的冒险成长过程中,都可以发现相同的青春叛逆符号,以及对流行文化的认同和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与都市中产阶级的崛起,流行文化逐渐被视为社会民主化的多元现象,表明它不仅是娱乐或商品,而且携带着强有力的、所向披靡的新思潮,代表了时兴社会话题、观念、感觉与审美趣味,因此流行文化并不能被简单定义为商业机制运作的结果,同时也牵涉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
流行文化永远是在浮动着的,上下不定,前后流动。这恰好与青春期不稳定的“急风暴雨”期的情绪与心态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吻合。流行文化的浮动感与非稳定性,让青少年内心对一成不变的现实产生抵触的情绪,更是对每天枯燥乏味的学习、单调的校园生活产生一种叛逆心理,于是他们在流行文化的自由空间中找到乐趣,感受到各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节奏。在流行文化提供的多种可选择的途径中,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对抗现实学校生活的不可逆性。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往往显得非常不合情理,特别在亲子冲突方面,他们动不动就会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甚至会态度粗暴。有的青少年叛逆心理还表现为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或自杀等。这种叛逆心理的非理性表现与流行文化中的非理性化成分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是青少年认同流行文化的一个方面。流行文化的非理性表明的生活方式是: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协调安稳的生活,宁愿在不断突破传统规定的叛逆生活方式中尝试各种新的生活的可能性,把遵守传统道德看作是刻板僵化的生活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当作人生烦恼的主要来源。
流行文化的这些特征与青少年渴望新奇、超越平凡的叛逆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处,所以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认同感是相当强烈的。
3.青春期的危机
当然,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会有很多的苦恼,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例如学业的压力、交友的问题、情绪的起伏,特别是随着体内性激素分泌的升高而增强的性驱动力,以及由于性主题泛滥的社会媒体刺激而出现的精神不安定、困难和障碍等。由这些问题转化而来的心理不健康症状被统称为“青春期危机症候群”。
“危机”(crisis)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来的意思是“分离、区别、判断、决定”等,后来的含义为“重要的变化产生的转折点,面临选择或决断的歧路或境界点”。就如一个还未成熟的青涩苹果一样,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是一个发展阶段终了,迈向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中间过渡期。此时,原有的心理机制无效化了,而新的心理适应机制尚未构建,这个过渡期是青少年精神不安定、心理情绪最容易出现危机的时期。
简单地概括一下:“青春期危机”的本质是青少年对“成熟的渴求”或“苏醒”,与现实生活中的“停滞”或“障碍”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应问题。
青春期的危机有时是“急风暴雨”式的,不安定的,危险的,但另一方面却具有新的飞跃,新的发展的可能性,犹如处于暂时的“休止”、“茧蛹”期,羽化和新生的阶段就快到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也是“转机”,是发展变化的转折点。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这样说过:“青春期的成熟危机,是成熟过程中必然相伴的产物,除非敢于面对,勇于正视以及去克服危机,否则一个人是难以自立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危机、克服危机,我们才会成熟……”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一个最佳的代表作。影片通过一位寻找灵感的作家与主人公派·帕帖尔的谈话,用倒叙的手法,娓娓讲述了一个少年海上历险的奇幻故事。在太平洋上,16岁的少年派独自一人与一只老虎漂流,危机和险境接踵而至。
少年派孤独一人,在如镜如画的海面上,伴随他的只是青春的孤独背影,以及随时要吞噬他的一只成年孟加拉虎。这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心理隐喻,宛如一场梦境。派阅读了船上的求生手册,制订关于食物、水、救援以及作息的严格计划,并随时储存体力,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充沛的精力。
终于,危机变成了转机,船飘到了墨西哥海岸,孟加拉虎头也不回走进了森林,象征着少年身上的某种神秘的力量离去或消失。多年以后,派已经成年,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但少年派的青春历险故事,可以有多种解读版本……
老虎也许是少年派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即心里原就有“猛虎”存在,这种“虎”是青春的力量,或者是对成熟的渴求,代表着自我的暴力攻击性。因此接受自己,改善自我的性格,远比接收一只老虎,改变一头猛虎困难得多。“漂流”的过程隐喻的也许就是青春期的发展历程,只有经历“漂流”,新的人生和生活才会从此开始。
当然对于青春期危机有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援助,以此来帮助一些少男少女更好地摆脱障碍,顺利通过危机,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例如台湾电影《志气》中,在热心温柔的吴老师辅导下,一群正值青春期的拔河女孩展现出高昂的战斗意志,用力拉出了属于她们的一片天。根据美国“奇迹女孩”莉丝·莫里的自传《破晓》改编的一部现实影片《风雨哈佛路》,更加可信地描述少女莉丝凭借着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在成人的帮助下,勇敢与命运抗争,最终步入哈佛学术殿堂的人生经历。
少年派和少女莉丝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具备了坚韧的心理弹性,即指个体遭遇逆境或危机之后适应和发展良好,其特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和希望等,也是个体与逆境抗争的过程。有了良好的心理弹性,青少年才能更好地渡过“青春期危机”。
4.追星与偶像崇拜
在青少年观赏和评价现代影视文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追星和偶像崇拜的心理现象,这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不少调查显示,追星现象在青少年人群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是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当代青少年崇拜的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等通常具有年轻美貌、个性突出、充满青春活力,相当富裕又颇具反叛性的特点。追星具有流行性、青春性、情感性等特点。追星以一种颇为直观的、非理性的、神秘化和神圣化的社会认知来看待偶像人物,它本质上是当今社会大量的新闻炒作和商业包装的结果,因而具有很大的商业性和功利性。明星与其迷恋者之间形成了鱼和水的关系,他们互相依赖,密不可分,而连接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是有关明星的各类商品(如唱片、影集、CD、VCD、书籍、挂像、服装、信用卡、歌(影)迷会等)。
大凡明星基本都是在事业上功成名就的,他(她)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走过的光辉历程对充满梦想的青少年来说就是个坐标。而且青少年所崇拜的明星,尤其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往往在形象上比较吸引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呢?此外,明星在年龄上与青少年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不存在“代沟”问题,因此明星和青少年往往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个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爱依恋与想象。在偶像崇拜中,有一定未来挑选理想配偶的假设意义。事实上,少男少女会将偶像的外形与气质作为自己未来理想配偶的一种化身。青少年在偶像演绎的歌曲、影视作品中,很自然地自我想象成这浪漫故事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实现心理置换与情感寄托。这种情爱想象本质上是一种间接的、虚幻的、一厢情愿似的情感交流,它具有非对等性、非直接性和非互惠性等特点。
偶像崇拜常能够给青少年带来一种近似童话世界的精神满足,青少年的自我成长需要有这样的精神体验来梦想自己未来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发展。其美好的情怀也常会使青少年沉湎于对其偶像的种种遐想,对他(她)产生一种近似狂热的、非功利的追逐和迷恋,把他(她)看成是世上最完美的人物(朋友、情人或伴侣)。因此,偶像崇拜是一种自我陶醉似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