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子》一课,讲了一个叫彼得的淘金者在萨文河畔埋头苦干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那儿,到别处去谋生。但这时他发现了致富的机会——在这个肥沃的被人翻掘了无数遍的河床上种花,最后由此得到了“真金”。刚读完这篇课文,有娃就在底下嘀咕:“骗人的文章!”我一愣,教了三遍了,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于是,我让这位孩子好好说清楚。结果,他反问我:“老师,彼得在六个月后,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还想着种花,花又不是一天可以长大的,他靠什么生活呢?”这倒是把我问住了。也许,这是教材编者所忽视的细节吧!
教到《鹬蚌相争》,一孩子居然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故事编得太假了!”我让他起来说说原因,他撇撇嘴,解释道:“你看,鹬和蚌的嘴巴都相互钳制着,它们居然还能喋喋不休地争论,彼此威胁,老师,你说这可能吗?”好吧,我也只能点头表示,这个寓言故事编得是有破绽。
渐渐地,我不再讨厌这些有“特别”言论的孩子了,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反调”都是他们求异思维的展现。只要不是出于恶意,我都以积极的心态坦然接纳,并适时引导。
这天,又冒出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我读了一篇文章《妈妈的账单》给孩子们听。文章主要讲的是: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却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妈妈给他的账单——妈妈列出所有为他的付出,但后面的报酬都是0芬尼,这使他羞愧万分。我问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妈妈的付出是不计报酬的!”……我微笑着点点头,告诉他们:“你们看,妈妈这份职业是没有退休的一天,也没有工资所得。孩子们,让我们珍惜并感恩这份母爱吧!”话音刚落,一个孩子就坐在下面自言自语:“谁说的,我妈妈就会有工资的!”看他不以为然的样子,我认为这位“反调哥”肯定没弄明白意思,便解释道:“你要知道,妈妈的工资其实是妈妈另外工作的所得,而做妈妈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没想到,这位孩子对我说:“老师,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妈妈会有工资的,那是因为以后我挣了钱,一定会给妈妈一部分,让她觉得做妈妈不是只有付出!”从十岁的孩子嘴里听到这样一番话,怎不让我感动?顿时,我和全班孩子一起为这个懂事孝顺的娃热烈鼓掌!
静下心来想想,如果在那一刻我没有冷静地追问,没有耐心地聆听,也许我就会误解一颗善意的心。所以,我们不要以以往的“经验”来推断孩子的行为,也许你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孩子“问题”的表象。
有时候,对于同一个问题,当我们与学生发生分歧时,往往会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其实,老师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请不要太固执己见。学生与我们唱反调时,只要不是无理取闹、娇纵放肆,就一定要耐心听他“唱”完,要让他把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当学生把意见表达完之后,再同他讲道理,指出他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也要认识到,爱唱反调的孩子往往也是有个性的孩子,是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的人。善待跟自己唱反调的学生,蹲下来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的心语,我们会获得更纯净的快乐,更持久的尊重。
“溜出教室”真人版游戏的挑战
班级里人数有点超标,46个娃,分了四组,从前顶到后,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而智慧的“老班”,在安排学生“分布”的时候,自然是动足了脑筋——上课容易走神的,靠着讲台坐;喜欢讲话的,搭着文静的孩子坐;个性倔、脾气大的,让他们相互“敬而远之”;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旁边自然是学习标兵“一对一”……还要兼顾高矮和视力。我和教数学的副班主任王老师好一通商量,才把座位排定。
自然,能坐在最后一排,又是角落里的孩子,自然是老师放心的对象。他们一定要具备以下优点:上课不溜号,作业不拖拉,成绩中等偏上,个性文静有礼……这样才能让他们远离老师的视线。而小奕和小悦就是这样的两个女生。
小奕是我们班的学习班委,成绩自然不在话下。小悦文笔优美,语文成绩从来没让我失望过,而且性格内敛。这两个女孩子,怎么看都不会让我操心。可是,有一天,她俩却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音乐老师外出开会,临时和我调了一节课。我看看课表,一下午是两节语文课连上,想想如果都教新课,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吃力,第二节课不如布置些作业吧。
做得快的孩子,半节课就已经搞定课堂作业了,他们自觉地开始做家庭作业,教室里难得一片安静,只有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的沙沙声。我也心情大好地批改着已经交上来的课堂作业。
批到一个错题,我立刻翻看封面上的名字,叫道:“小奕,订正!”跟以前一样,我等着孩子自取,又埋头批着第二本。可是,作业本始终安静地躺在我的手边,我埋头在作业堆里,又一次叫道:“小奕,来拿一下本子,错了一道,订正一下!”可是,教室里依旧没有回应。
我一抬头,咦?小奕人呢?更奇怪的是,连她的同桌小悦也不见了踪影。“她俩人呢?”我一头雾水。后排的几个孩子嗤嗤笑着,说:“溜走了!”
原来,她俩在我低头批作业的时候,猫着腰,从后门溜掉了!去干吗?上厕所?那也至少和我打个招呼呀!我有点愠怒。
等了十来分钟,终于看见两个身影从后门出现。两个娃,贼溜溜地低伏着身子,正打算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座位上,顿时被我抓了个现行!
看她俩一脸窘态,想想她们也不是“劣迹斑斑”的皮娃,都是好学生,没必要大动干戈。于是,我大手一挥,让她们就此事想想有没有什么错误,问题出在哪儿,交上一篇反思即可。
哪知这反思竟然让我大跌眼镜。小奕倒是认认真真反思了自己的调皮行为,并保证下不为例。而小悦,则是用生动的文笔,描绘了在我的眼皮底下偷偷溜出去那种“惊险刺激”的乐趣,洋洋洒洒四五百字,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最后还用反问的语气写道:“我已经不止一次从课堂上溜走,你都没有发现,所以我的胆子才会越来越大,而且这个主意也不是我出的,是我同桌的点子,您觉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看着这样的另类反思,我简直蒙了——这孩子居然让我好好反思她破坏规矩、偷偷开溜的原因出在哪里!
同事看到这样的反思也笑得前仰后合,认为这些00后真是不得了,不仅会钻空子,还敢挑战权威。
我冷静下来想想,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不能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因为我不能助长孩子的狡黠,让他们学会观察和分析——遇到厉害一点的教师就老实一点,遇到宽容一点的教师就钻空子。在他们看来,规则的执行力度在于执行人的威力而不是规则本身的威力。要是养成这些坏习惯很不好,长大以后,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带着这种习惯,要么造成自己的损失,要么让规则的可信度下降。
怎么办?我想,处理问题的第一步是倾听。陶行知老先生就说过:“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的确,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教育是一种指向理解的谈话与倾听过程。
当我找到小悦的时候,她还是显得很淡定,并没有犯了错误站在老师面前的局促感。我也心平气和地问她:“小悦,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偷偷溜出教室吗?如果课上有特别的需要,你跟老师说一声,老师通常都是会允许的,不是吗?”
这时,我觉察到小悦的脸微微一红,她用很轻的声音说:“是小奕的主意。”原来,这些00后的娃都喜欢玩一些电脑小游戏,她们听说了一款密室逃脱小游戏,叫“逃出学校”。游戏的广告语是这样的:假设你是一个被罚站的学生,你想逃出这间教室而不被老师发现,可是能走出这间教室的门就不错啦?这可怎么办呢,那就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赶快来挑战一下吧!两个孩子受到蛊惑,觉得电脑游戏没劲,还不如来个真人版的“溜出教室”。
天哪!听到这个原因,我真是啼笑皆非,这都是什么思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小学生,生性好动,若是没有规矩的限制,那还不闹翻了天。于是各种各样的规矩便诞生了。但是,在看似很“乖”的情况下,还是会暗潮涌动,破坏规则的事情屡屡发生。我看着这个充满“自由精神”的娃,心想该怎么让她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呢。
我觉得,如果是板着脸命令小悦今后遵守规则,应该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肯定不是最有效的。我要让这个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理解他人的立场,懂得自律的重要性。
我问她:“如果你是崔老师,头一低,溜了两个孩子,头再一低,又溜了两个孩子,你会怎么想?”小悦想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可把我急坏了,人都去哪儿了?”“是啊,这些孩子去哪儿了?会不会闯祸?会不会发生危险?老师一想到这儿,就会很着急,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小悦点点头。“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上课时离开教室,应该向老师说一声,这样的规定合理吗?”这回,小悦诚恳地点点头,说:“合理!”
我随后告诉小悦:“遵守了规则,就不必担心规则来惩罚你,换来的是更大的自由。比如,开汽车的人在马路上都不遵守规则,乱闯红灯,就会发生交通事故,要是大家都遵守规则,虽然有时会等待几十秒,但却秩序井然,畅行无阻。有时,遵守规则就是获得了自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
听了我关于“规则和自由”的一通辩证分析,小悦终于说:“老师,能让我收回那份反思吗?我想重写一份……”
“嗯,太好了!”
其实,在我们完全适应并完善了自己教师的身份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事情,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成功的第二步。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两步,我想,教育就一定不会是剑拔弩张的对立了。
学着和自我的孩子沟通
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大缪的妈妈就跟我打招呼,说自己的孩子因为以前沉溺于《魔兽世界》这样的大型网游中,玩家大都是大人,因而大缪不太会和同龄的小朋友交流,在学校里有点儿自说自话。
果然,在班级里,大缪非常不合群。孩子们都不愿意与大缪同桌,因为他自说自话,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因为他卫生习惯差,课桌上下里外垃圾不少。
这天,我们班要去游泳馆游泳。在汽车上,座位不够,我就让个子小的孩子,三个人挤一挤,坐在双人座上。清点人数时,居然发现大缪的旁边还有一张空座位。
“这里有空位置,大家不要挤在一起了,谁愿意坐过来?”我招呼着。可是,孩子们都皱皱眉,谁都不愿意过去。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再看大缪,全然没有感觉,还是自得其乐地挥着手中的红领巾,咿咿呀呀地叫唤着。
该找大缪好好谈谈这事了。游泳课结束,在回教室的路上,我悄悄问大缪:“大缪,你想想,为什么没有同学愿意和你同桌呀?”我原以为自己的话会让大缪有所反思,结果,他满不在乎地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安排,你安排了,我不就有同桌了吗?”我顿时无语。
课上,大缪不做作业,低着头看课外书。我提醒了一遍,大缪不理不睬。我忍不住走过去,将他的书没收了。
没想到,大缪哭闹了起来:“这是我的书呀!你为什么要没收我的书!”我严肃地告诉他:“你觉得自己上课时不做作业,看课外书合适吗?”结果,大缪毫不理会,哭得躺倒在地上,拼命叫道:“为什么不可以呢?那是我的书呀!那就是我的书呀!”
一哭一闹,班级里乱了套。我彻底崩溃了!这个孩子自我意识太强,与其谈话真是“苦口婆心”地“对牛弹琴”!
怎么办?我翻看着教育方面的书籍,想要寻找解决的途径。我渐渐豁然开朗,因为我发现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老师和孩子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老师只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忽视学生的感受,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就会疏远你、拒绝你,甚至讨厌你。孩子平时最感苦恼的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不被自己的师长理解。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情,找出与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学生接受了你,沟通才能有效地继续。而有效的师生沟通可按三个层次:信息交换、理解与支持、提供帮助。我开始尝试着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1)信息交换。
老师:大缪,你希望有一个同桌吗?
大缪:我想的……
老师:那如果你能够将自己的课桌收拾干净,上课不发出奇怪的声音,一定会有同学愿意成为你的同桌的,你愿意试试看吗?
大缪:好,老师,你要说话算话!
这样的对话使大缪不但知道了自己没有同桌的原因,而且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有个同桌的愿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