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墨守成规,注定碌碌无为。不甘于此,就要勇于尝试,激活自己的潜意识,用创造性思维闯出一片新天地。
原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半个世纪以前,有一个叫卡尔的美国人。看到家里经营的杂货铺生意不好,就向父母提议应该换一个思路。当时,他家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饭。卡尔发现,附近没有比萨饼屋,开个这样的店肯定能行,于是,年轻的他在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家比萨饼屋。不到一年时间,卡尔的比萨饼就供不应求了。于是,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也很好。
接着,他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好景不长,一个坏消息传来,后开的两家分店亏损严重。
同样是卖比萨饼,同样挨着大学,为什么后开的两家就不行呢?不久,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两个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外,他在装潢方面也有所欠缺。找到原因后,他迅速改正,生意逐渐兴隆起来。
从第一家比萨饼餐厅算起,十九年后,卡尔的比萨饼店遍布美国,共计三千余家,价值三亿多美元。
有人问他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卡尔说:“其实,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九成是失败的,但是最后都成功了,那是因为面对失败,我从没有想过退缩,我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所以我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可见,失败并不可怕,因为每一次失败,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每一次失败都将使你更靠近成功。可怕的是,你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创新。我们应该明白,尝试也许会失败,但是不尝试永远无法成功。
人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把羡慕的眼光投向成功者。可是,人们是否想到,几乎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无数的失败的考验。
有谚语说:“再平的路也会有几块石头”。所以当我们面对失败时,要有“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心理准备。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利用得好,就会化为足下的垫脚石,助你登上高峰。
第一节 把自己的思维拓宽一点点
很多人不敢去尝试,不敢展开自己的思维网络,不敢迈出自己前进的脚步,是因为思维有问题。
一天凌晨,在两国之间的边境处,一位游客推着一辆装满稻草的手推车走了过来。按照当时规定,对稻草是不需要征税的,而边防哨兵因为怕这位游客走私其他的东西,于是对手推车中的稻草进行了仔细的搜查,但是一无所获。
第二天,这位游客又来了,还是推着一辆手推车,车上装满粪肥,当然,粪肥也是不需要交税的。边防哨兵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这个游客可疑,因此,他不顾让人恶心的臭味,仔细检查了上面的粪肥,依然一无所获。
从此以后,每天的同一时刻,同样的情况就会发生。有时手推车中装的是碎木屑,有时是砾石,有时是粪肥,有时是稻草,反正每次手推车里的东西都是不用交税的。
时间一久,哨兵的检查便成了友好的例行检查。但是,哨兵心里始终觉得这个人一定有问题,要不然他为何每天推着这些不值钱的东西进进出出呢?
十几年后,哨兵和游客都已经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在一个小酒馆中不期而遇。于是哨兵对那名游客说:“我早已经离开海关了,但是多年以来,关于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你能告诉我你当时在走私什么吗?你一定是在走私什么东西!”
“手推车。”当年的游客简洁地说道。
听到这个答案,当年的哨兵猛然拍着自己的脑袋,带着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那名游客为什么能够逃过检查?因为他抓住了哨兵的思维定势,他知道,哨兵一定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手推车上装着的物品,而不会想到他的手推车才是他真正要走私的物品。游客因为能够打破常规的思维,所以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哨兵因为困于思维定势,不能再往前想一步,所以每次都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生的路上,只要将思维拓宽一厘米,我们就可以选择勇敢。但是很多人都受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影响,以至于迟迟不敢跨出第一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效应做个叙述。
很久以前,在英国伦敦的郊区有一个人叫霍布森的人,他养了很多马,有高马、矮马、花马、斑马、肥马、瘦马,应有尽有。人们知道后,都来他这里买马。他对来买马的人说,你们可以随意挑选我的马,大的、小的、肥的、瘦的,都可以,可以租,可以买,你们任意选择。能碰到这么讲情理的生意人,人们非常高兴。
但是,霍布森在马圈的旁边只留了一个很小的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小马。结果来买马的人左挑右选,但是选出来的不是瘦的,就是小的。
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做了最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自以为做了最好的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别的尝试。也就是说,你的思维天地只有这么大,思维视野狭隘而封闭,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那怎么办呢?我们要采取多向思维,以开放性的思维,哪怕拓宽一点点“思维之门”,思维视野就会拓展一大片,在解决困难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拓展思维是走出困境的最好出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囿于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打开思维的天窗,从外界吸收更多新鲜的信息,面对新的问题与困难,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我们的思维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教育、感情、文化、认识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我们的思维渠道阻塞。我们要勇于尝试,就要战胜造成阻碍拓宽思维的各种因素,就要学会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分析问题。比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聚变思维多,裂变思维少;正向思维多,反向思维少;逻辑分析判断多,直觉思维少。
对于我们来说,思维僵化,就意味着思路狭窄,就是俗话所说的钻“牛角尖”、走“死胡同”,一旦人的思维开始钻“牛角尖”、走“死胡同”,解决问题就困难了。不能以开放式的思维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否则就等于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延展。
很多时候,只需把自己的思维拓宽一点点,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即使在困境中,你也会很快找到出口,不会被绊脚石羁绊太久。
第二节 培养创造观察思维能力
要尝试,就离不开观察。正常人的常规观察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这种观察常常存在着一定的盲点。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他的徒弟们周游列国。
在一个国家,他们饿了很多天,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米,孔子便让颜回煮成饭给大家吃。
饭刚煮好,颜回便悄悄地抓了一把饭往嘴里塞。孔子看见后,非常不高兴,训斥颜回说:“大家都在饿着,怎么你一个人先吃起来了呢?”
颜回听了,委屈地说:“我刚才打开锅盖,就看见饭里有一块很脏的东西,我怕这个脏东西被别人吃掉了,于是我把这块脏米饭吃了,一会儿我就不用吃了。”
孔子听后,对这件事情发了一番感慨。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不到的地方,而且每一个人对于眼前的事实和所发生的事情,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难免会发生许许多多的误会和错误。
没错,每一个人在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盲点,因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有自己固定化的思维模式。符合这种习惯和模式的事物,人们很熟悉;而超出这个习惯和模式的事物,往往想不到。所以,每个人的固定思维,都像一支手电筒,它仅能照出一个光柱和一个圆圈,在光柱、圆圈之外的事物,就都看不到了。
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观察思维能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连续观察。
无论是物质运动,还是人的思维活动,一般都具有连续性,由量变到质变。因此,无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还是进行科学试验,都应该坚持连续观察,从而获得新迹象,总结出新规律,发明新理论,找到新方法。
第二,选取样本进行重点观察。
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的时候,无论是目测,还是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观察,有时都无法对事物的整体做一个全面的观察,而只能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样本进行观察,然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总体的统计规律。重点观察是创造性观察不可或缺的。
第三,在异常之处要进行特别观察。
无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还是在自然科学试验中,从观察到的反常现象入手,经过深入研究,进而导致科学发现与发明的事件是不胜枚举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青霉素的发现,它虽然产生于偶然,但仔细想来,却也产生于必然。
科学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前者是指通过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的方法,后者则是指借助观察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的方法。无论是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从总体意义上看它们都具有直观性、连续性、典型性和求异性。
正常人的常规观察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如果要使它上升为创造性观察力,就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所谓创造性观察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创造性的观察,从普遍存在的事物中发现出非比寻常的东西。就像雕塑家罗丹所言:“常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大师能窥见它的美丽。”大师们之所以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美,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观察能力。
生活中,培养创造观察能力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学习绘画、参加活动、旅游、参加创意大赛等。总之,尝试离不开观察,有观察才有创造力。
一个人的创造力主要是由创造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要想改变现状,就应该大胆尝试,扫除观察盲点。任何尝试都不应该是盲目的,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观察之上。
第三节 叫醒你沉睡的创意能力
你说你是一个平平淡淡的人,反过来想你就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你说你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反过来想你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生活不应该是一潭死水,人生不应该是一条直线。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座宝藏,那就是朝夕相伴的头脑。头脑能产生思维,思维能产生创意,创意能改变一切。
也许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对于中等智力水平的我们来说,通过科学的头脑训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强其创意思维能力?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些人天生聪慧,智力超群,比如诸葛亮,比如达·芬奇。但是,我们也听说过经过努力成为创意能力极强的人,比如著名的逻辑学家密尔。因此,对于前面的那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同时影响着一个人的创意思维水平,如果先天不足,就要后天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人生需要创意,创意来自思维。然而,人的思维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循规蹈矩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在这种习惯的支配下,遇见什么问题自然不会尝试换一个新的思路去解决,而是随大流。长此以往,个性将被磨平,思维将会迟钝,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将化作别人的影子……本来应该是一颗熠熠发光的珍珠,结果却沾染了厚厚的尘埃,难道这不可悲吗?
不要说自己没有创意能力,你还没尝试,怎么知道没有。长期的观察研究证明,每个人都有创意能力,只是有人的创意能力“睡着了”,被压在了思维的最深处。生活需要精彩,需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思维习惯,及时让自己的思维放射出动人的光彩。下面是五种叫醒你沉睡的创意力的方法,不妨拿来一试。
第一,一定要相信自己。叫醒创意力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自己认为自己缺乏创意能力。当然,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念,这跟其父母、师长的错误灌输有关。他们以敬畏之心看待发明家,认为创意力是不可企及之物。其实,即使是最伟大的创意点子,也可能是来自很寻常的发现。比如,电视游乐器发明人只是将游戏与电视这两个最受人喜爱的东西结合,就变成了价值不菲的金点子。
一定要相信自己有可行之道。这种想法可以使你摆脱压力,让思潮自然涌现。如果遇到问题时,总是问自己:“我能行吗?”因担心做不好、做不成而畏缩不前,反而会阻碍创意力发挥。坦然接受自己、相信自己,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明确目标在哪里,经常诘问自己。明确目标,是叫醒创意力的动力源。做任何事情都是,只有先有了目标,才能具体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明确的目标是必要的,经常诘问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经常诘问自己,可以帮自己确信创意构思,更好地朝着目标前进。
在平日里,不妨问问自己:“我不大胆尝试对我有什么好处?我非得在老板面前扮演乖宝宝吗?”常常诘问自己,能使你更肯定、或矫正、或全然放弃原先的构思。
第三,敢于打破现状,不做温室里的花。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对现状进行质疑,就是要敢于对现状不满,敢于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妨以画画的方式,把问题记在纸上。因为画画和右半脑的活动有关,它能触发影像、观念及直觉;而写字则与左半脑息息相关。让思维随着信手乱画飞扬,画出你所想的问题,并从各种角度进行描述,在脑海中将它转变成动画。逐步习惯以视觉和脑部知觉来处理问题,慢慢地,你会发现灵感总是穿梭其中。我们思维的深处有着各种奇思妙想的胚芽,关键是看我们如何让它们发芽。
第四,灵感来了,就赶紧记下来。研究发现,当意识进入睡眠状态,或沉浸在其他事情时,潜意识仍会继续工作。所以,你可以尝试,在灵感来临时,放下手边的事,赶紧将它记下来。
富有创意力的人常说,他们的灵感通常是在入睡之前,或者刚睡醒之后产生。事实上,他们这样说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通过研究发现,创意力和脑波阀有关,而脑波阀控制着人熟睡前的意识知觉。
第五,尝试多种方案,组织“脑力激荡”小组。大多数人只要发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马上就会松口气,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但是更富创意的人却会寻找多个方法,尝试多种方案,并且经过观察比较,选出最优的。
另外,可以组建“脑力激荡”,也就是一群人针对一个问题,各尽所能地提出任何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案。当大家的点子都被掏空时,便可以记录讨论了,但为了节省讨论的时间,必须先让每个成员把记录内容过目一遍,再进行讨论。这个有趣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解决方案。
有了创意并非万事大吉,还要将创意大胆付诸行动。试试看哪些点子行得通,哪些行不通。叫醒自己沉睡的创意能力,并付诸实践,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创意天才。
第四节 “试错法”进行猜测和反驳
很多人之所以故步自封,不敢尝试,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犯错。其实,只有具备勇于试错的勇气,才有改变现状的可能。试错法也是人类认识和思维的方法之一,它对于提高理论和各项行动方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试错法是由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他反对经验证实和经验归纳,在他看来,很多科学理论都无法用经验进行证实。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某人养了一群鸡,每天中午准时给鸡喂食。也就是说,每当主人准时撒下一把米粒的时候,鸡就知道要吃饭了,就会围上来。但是,谁能保证有一天主人撒下一把米不是为了喂鸡,而是为了抓起其中一只杀掉呢?这就是说,我们所得到的结论—主人撒米就是给鸡喂食,只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归纳,其实,这个结论是值得怀疑的。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波普尔提出:理论是在猜测与反驳中前进的。试错法就是一种对认识进行不断证伪、不断限定,从而提高其正确性的思维过程。
一般来说,试错法的运作分两步进行,具体如下。
试错法的第一步就是猜测,没有猜测就无法发现错误,也就不会有反驳和更正的出现。所谓猜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怀疑,这种怀疑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发现而发现,为了更正而更正,是科学审慎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认识一方面来自于观察、实践,另一方面来自于大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储存。但是,大脑中的知识储存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被利用,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判断的加以利用。这就需要大脑不断进行猜测,对大脑已经有的知识进行修正,修正过的知识重新进入大脑之中,形成已有的知识。
我们之所以需要猜测,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时虽然已掌握了部分事实材料,但还是不能清晰地、完整地把握事物本质。此时,我们不能等到事物的本质自己呈现,而是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使之尽快呈现出来,这就要进行积极的猜测,早点发现新东西。
猜测离不开直觉和想象。从这一点来讲,猜测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相连,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但是,猜测不是完全凭直觉胡乱地想象,它除了要尊重已有的事实外,还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1)要简单明了。即经过猜测而得的设想必须简单明了,必须让人一看就明白新设想到底“新”在哪里,它与旧认识到底有什么关系。
(2)符合检验性要求。即新设想除了可以解释预定要解释的之外,它还必须具有可以接受检验的新推论。否则,它依然停留在原有认识水平上,根本谈不上是新认识。
例如,领导要让我们写一份分析报告,我们会先陈述已有的某方面成就及其不足,然后提出自己的新主张,最后还要从自己的新主张中推出几种建设性意见或几条重要结论。没有最后一步,就不能说是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
(3)追求成功或较长久性。因为我们怀疑原有认识,所以会进行猜测,以便确立新认识和理论。但是,通过猜测获得的新认识、新理论,如果不追求成功和长时间有效,猜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试错法的第二步是反驳。不存在反驳,猜测可能是片面的,是偏离了最终目的的。所谓反驳,其实就是批判,就是在得到的结论中寻找“病”,并且发现错误,然后通过检验,最后排除错误的思维过程。排除错误是试错法的目的,也是它的本质所在。因为,如果不能排除错误,认识就不能得到提高,就不能从错误中走出来。
由此可见,反驳就是一种“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的结论。从大的方面来说,没有错误,人类就无法前进,科学也无法发展。从小的方面来说,生活中的每项方针、政策都是在吸取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可能都是试错后的结果。
试错法的运用,让我们更有希望,更有勇气,对我们的生活更具指导意义。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试错不是目的,不要为了试错而试错。在运用试错法的时候,一定要杜绝以试错为名,主观、任意地挑毛病,或为了挑毛病而挑毛病,把试错当成一切,当成打击、报复、阻碍他人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这是对试错法的极大歪曲。
总之,试错是为了防止错误认识而产生,而不是为了获得错误的结论。
第五节 走出思维死角,敢于创新尝试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失去判断力,会习惯于遵循以往的观念和想法,会按照常规做法去做事。一个追求幸福和成就的人,不应该总是受到传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模式。一定要懂得反省,敢于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样才能更快地跨过成功途中的绊脚石,才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有这样一则发生在美国家庭的小故事: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后,郑重其事地拿出水果刀和一个苹果,说道:“爸爸,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
父亲不以为然地说道:“苹果里除了果核还能有什么?”
儿子却说道:“其实,苹果里还藏着星星呢?”
说完,儿子把苹果拿到面前,横切成两半,兴奋地说:“爸爸你看,里面有一颗星星吧。”父亲抬起头看去,果然,苹果切面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
这件事,让这位爸爸沉思了很久,他已吃过无数的苹果,却从未发现苹果里还有“星星”。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岁数虽然小,但是却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敢于运用创新思维。我们要向小男孩学习,不能让生活成为一潭死水,带着创新精神去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研究发现,勇于出奇,更有助于为事业开创新局面。发明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突破头脑中无形的思维框架,能够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去创新。
研究还发现,独辟蹊径,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从1加到100,你会怎么算?按照常规“1+2+3+……”进行演算,最后也能得出结果,但是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只要动一下脑筋,你就会发现,“1+100=101、2+99=101……”1到100有50个101,这样很快就能准确地算出答案5050了。
其实,不光是在学习上,在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更合理、更简单地解决问题。在寻找新方法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原来就是这样的吗?最后又会怎样?做任何事情都不一定要按照常规思路走,可以想象一下: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步培养创造欲、探索欲,就能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正是由于传统力量和思维定势的作用,我们容易对生活的各种现象习以为常,从而不会尝试着创新。我们只有时时刻刻树立问题意识,不断有所发现,才能找到创新的入口,得到巨大的收获,只要你敢于尝试,你也会发现苹果里的“星星”。
我们已知的知识、经验,有时会使解决常规问题方便、快捷、准确、有效,但在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却派不上用场。而当人们一直陷于不能自拔的思维中,那么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会成为创新的羁绊和阻力,以至于使我们陷入思维误区,掉入思维定势之中,让新问题、新矛盾得不到解决,在它们面前摆出一筹莫展的模样。
思维受阻多是因为太遵守常规和逻辑的缘故。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害怕触犯规则,于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把自己的观念与思维囚禁在旧模式的框架中,始终走不出来。要想走出来,就需要尝试,需要开辟一条创新之路。这就要求我们放弃已知的东西,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装进去新东西,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反过来想想,也真的是这样的。如果哥白尼执着于托勒密的“地心说”,就不会有“日心说”的产生;如果伽利略丝毫不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就不会有伽利略“落体学说”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把自己禁锢在牛顿的经典力学框架中,就不会有“相对论”的问世。
虽然我们难以取得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那样的成就,但是当我们陷于已有知识的束缚中时,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跳出框架,摆脱传统习俗和经验规则的约束,进行另一番思考,试着去创新,就会有一片更灿烂的天空。相反,假如我们陷入了思维定势,把思维定在了那里,让思维走进了“牛角尖”,出不来,那我们的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呈现了。
有一句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我们不应该让思维进入死角。要想有创造性思维,前提就是必须要把思维定势打破。而一旦思维定势被我们打破了,我们就必然可以得到一些创新性的东西,让困境成为顺境。
走出思维死角,敢于创新尝试,很多“死结”能够迎刃而解。例如,司马光走出思维死角,用砸缸的方式成功地救出落水玩伴;哥伦布走出思维死角,磕破蛋壳后成功地把鸡蛋竖在桌子上;上文提到的那个小男孩走出思维死角,横切苹果,发现神奇而美丽的五星图案……所有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问题,只要敢于去打破常规,走出思维死角,另辟思维新径,必然能找到一条崭新的路,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去获得进步,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装进许多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变逆境为顺境。
第六节 心动不如行动,想到更要做到
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久,在西班牙的一次欢迎会上,有位贵族口出狂言,大声说道:“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了不起?这不过是件人人都可以办到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如此张扬。哥伦布做了什么?他只不过就是坐着轮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然后遇到一块大陆而已。我相信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坐着轮船一直向西走,也会发现新大路的。”
哥伦布听完贵族的这番言辞后,并没有马上进行激烈的反驳,他只是漫不经心地从身边的桌子上拿起一个煮熟的鸡蛋,微笑着说:“我们现在做个小游戏,请各位试试,看谁能够使鸡蛋小头朝下竖立在桌子上。”
大家跃跃欲试,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办法,但是都没有成功。大家纷纷问哥伦布,有没有什么办法。
哥伦布微笑着将鸡蛋拿起,用小头往桌上轻轻一敲,蛋壳碎了点,蛋清蛋黄却不会流出来,鸡蛋稳稳地竖立在桌子上。大家纷纷称赞哥伦布的智慧。
刚才大放厥词的那位贵族看了,不解地说:“用这种方法,我也做得到。”
哥伦布听了,站起身,很有风度地环顾在座的每一位说:“是的,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非常容易,不过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已经动手做了,而你们至今还在想。”
一个人有再多的智慧,再多的奇思妙想,如果行动跟不上,都是毫无意义的。
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2004杰克·韦尔奇与中国企业高峰论坛”中,中国的2000多名工商界的精英都希望从这位世界最伟大的CEO那里得到一些“秘笈”。
有人问道:“我们想到的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别那么大呢?”
韦尔奇一字一句地回答:“你们‘想到了’,我们却‘做到了’。”
一句简单的回答,却道出了卓越与平凡之间真正的差别。
“想到了”并不等于“做到了”,“想到了”距离“做到了”还很远很远,然而往往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想到了就万事大吉了,就开始洋洋得意了。这样的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想到文化”——什么都想到了,说起来一套又一套,谈起来一个比一个有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就是没有最后的成果。怎样才能跨过“想到”到“做到”这个槛,是每一个追求卓越,想要超越平凡的人都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只有真正把自己想到的应用好,才能一步一步地把梦想照进现实。
要想缩短“想到”与“做到”的距离,只能积极地付诸行动,没有行动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如果只是一味地想,而没有实际行动,那么你就会失去很多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许多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没有想到,而是我们没有立刻去行动。人总是有惰性的,很多时候自己已经形成了对一件事情的想法,也知道这件事情是可行的,但就是推三阻四,迟迟不愿拿出行动去实现,所以时间一过,就慢慢地淡忘了,即使再想起,也错过了再做的时机或者已经没了再做的兴致。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开始,往往是积极的想法先产生,然后脑中会冒出消极的想法,“再等一下……”这样的问题出现时,惰性就出现了。关于“行动”与“惰性”的会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清晨,“铃—铃—铃”的闹钟声将你从睡梦中叫醒。你想着今天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时却享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你一边不断对自己说:该起床了,再不起床就晚了;一边又不断寻找借口:再睡五分钟。于是,在想起与不想起之间,在半睡半醒之中,你苦苦挣扎,结果睡也没睡好,起也没起早。
其实,像早上起床这样的事,没有必要拖延那么久。时间到了,想想要做的事情,就立即行动。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立即动手,不给自己留下拖延的机会。千万不能让“行动”与“惰性”开战。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惰性扼杀在摇篮之中。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于“挣扎”的泥潭,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有些事情现在不想做,以后就更不想做了。懒惰与行动的战役一旦打响,最终的结果就难以预料了。所以,我们要在积极的想法出现的时候,就马上行动。
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把它开发出来,想不想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想不想改变现在的这种状况和处境。更为重要的是,在你想到了改变现状的方法后,有没有立即行动。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决断果断、做事有效率的人,最好是想到并做到。
当然,在困难面前,有时难免六神无主、心情紧张、沉重不安。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打退堂鼓,而是应该开动脑筋,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千万要记住的是,想到了最佳解决方案,就是立即着手去处理这件事,当真正开始做了以后,往往会意外地发现,原来事情并非原来想象的那么困难。
总之,不要总是做一个空想家,而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开启思维风暴
很久以前,在欧洲,曾经有一段时间,女人们在外出的时候都习惯戴上一顶高高的帽子,这种行为渐渐地成为了当时当地的一种时尚。即使是在电影院里,那些年轻的小姐和夫人们也不肯摘下她们高高的帽子,而她们的行为显然给坐在后面的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为这个原因,电影院里的观众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有一些电影院已经面临倒闭的危机了。
众多电影院里的一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眼看着自己的生意就要破产,忧心忡忡的经理整日里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决定试一试。
令人惊讶的是,自从这名经理用了这个办法以后,电影院里就再也没有女人戴着高高的帽子看电影了。电影院的生意渐渐好起来。
那么,你知道经理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让电影院的生意起死回生的吗?
答案:这位经理的办法就是,在每场电影正式放映之前,就在银幕上打出“为了照顾老年妇女,本影院特别允许她们戴着高帽观看电影”,并且通过喇叭广播几遍。这样一来,那些年轻的小姐、夫人们为了不被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老年妇女,进了电影院就把头上的帽子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