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程思斌成就动机缺乏,所以动力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正面的引导,在学习上遭遇过挫折,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学习进度跟不上,潜意识里感到自卑。成长过程中受到鼓励较少,家长和老师对他训斥过多,导致他在内心排斥老师和家长,这就使得后期的教育很难得到程思斌本人的配合。经过苦苦思索,我觉得程思斌需要成就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程思斌也不例外。所以平常我就多留意,决心创造机会帮助他认清自己,增强自信。
学校即将举办五月歌会,这是我们学校比较大型的学生活动,各个班级都在积极准备着。利用晚自修的时间,我对程思斌所在的班级进行了赛前总动员。我从侧面了解到程思斌歌唱得不错,所以我找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和班级另外一名男生负责主唱,又找一名同学根据所唱歌曲设计台词,文体委员则负责动员全班积极参与,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参加班级合唱。自接受主唱的任务之后,程思斌开始忙碌起来,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创意,根据需要我让班长和团支书全力协助他,这一场比赛下来,程思斌所在的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学们都反映,程思斌进步很大,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积极了,愿意负责了。五月歌会之后,程思斌所在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设立了积极参与奖、最大贡献奖、最佳台风奖、最大进步奖和最佳组织奖,对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班会上,程思斌众望所归,获得“最大进步奖”。
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遇到不少像程思斌同学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学生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护。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注意工作方法,大道理要讲,但更多的时候是要关心他们于细微之处。取得他们的信任非常重要,一旦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还要不失时机地安排他们做事,放手让他们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和支持他们完成各种任务,给他们表现和负责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增强自信。当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他会尝试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并愿意为了自己的形象而去努力奋斗。自此,教育管理就由被动教育管理上升到自我教育管理,可以推动教育管理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专家点评:
给学生以尊重。生命的力量只有在得到尊重、激励和鼓舞时才会被激活。学生如果感受到尊重,再严厉的批评都会感到亲切;如果学生感受不到尊重,再亲切的话、再温和的态度都将变成“作秀”。因此,尊重是教育的起点。这是我看到王世燕帮助程思斌的案例后想到的一段话。
抱着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我们从学生的思想认识、自我意识、信念信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心志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外界的持续帮助和不断鼓励是有效教育的关键因素。我们一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念,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潜能和智慧。二是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引导学生选准参照物,确定要完成的目标。三是及时鼓励,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促其优良品质和行为得到巩固发扬。
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使之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著名学者余秋雨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希望都能实现,只要你态度诚恳并且做好准备。”是的,只要你付出努力,那么,每一个真诚的守望都能结果,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
也正如王世燕老师在文中最后总结的那样,在工作中会遇到不少像程思斌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护。对于这样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关心他们于细微之处,取得他们的信任,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激发内在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教育学生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和执著。
(张东伟)教育学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医治学生“刁难”老师的“良药”,必须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定,并注意用“药”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增强“药”的疗效。
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遇到学生的“刁难”怎么办
闫广涛
学生“刁难”老师,会让老师感到尴尬,是许多老师的一块心病。该如何“医治”这些故意“刁难”老师的学生,去除老师的心病呢?
这是发生在我班的一件事情。一次,我观察到一个学生经常上课不专心,对生活缺少热情,很自卑。下课后,我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我问道:“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觉得应该如何克服自卑?”这位学生大声说:“克服自卑就去上网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我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回答。顿时,我脸涨得通红,冷笑一声,回了一句:“那你就去当狗吧!”很显然,我对他的“刁难”恼羞成怒,所以才出此下策——针锋相对。
事后,我认真思考了一番。我认为这样的“治”法是不明智之举,是病急乱投医的表现,消极应对学生的“刁难”不但不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使师生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我认为,还是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说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要求学生围绕“学生‘刁难’老师”这一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自全班同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能够使“刁难”老师的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班级舆论的压力下,迫使他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重新认识自己,从而不再故意“刁难”老师。
之后,我又冷静地思考了一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他还是个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故意“刁难”老师绝非偶然,作为老师应该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从自己和学生的身上寻找原因,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在课后和那位学生谈及课堂上发生的事,学生说:“我错了吗?这可是比尔·盖茨说的。老师是个老古董,超女、QQ,他都听不懂。他总是叫我们在书上划杠杠、背书,背不出来就罚抄20次,我就不喜欢他的课……”学生故意“刁难”老师的原因很清楚了。我想,任课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够多关心学生,放下所谓的老师的“自尊”,“蹲”下来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也许就不会发生尴尬的一幕。
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学生故意刁难老师,除了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外,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以“毒”攻“毒”,排出“毒”素。学生故意“刁难”老师,老师不妨以毒攻毒“刁难”学生,“杀杀”学生的锐气。学生一旦受到挫折,在与老师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自然而然就不敢再故意“刁难”老师。
任课老师说“学生自认为见多识广,经常讲些怪里怪气的话,在课堂上尽捣乱。学习成绩倒还可以,就是一点儿都不听话,自以为是”;学生说“老师是个老古董,超女、QQ都听不懂”。由此可见,这位学生打心眼里瞧不起老师。我想,任课老师如果能够针对这一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艺术性地向学生抛出一些难题,以“毒”攻“毒”“刁难”学生,“杀杀”他的威风,可能会使学生在挫折中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知识的贫乏,从而不再敢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故意去“刁难”老师,并且从此虚心地向老师学习。
对策二:研讨病情,自我诊治。学生故意“刁难”老师,公然向老师示威、挑衅的行为确实令人气愤,但是作为老师千万不可一时气急乱了阵脚,而是应该冷静面对,讲究应对策略。
现实中,一个班级,既有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学习差的学生。既有遵规守纪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作为辅导员,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管理班级。对那些学习差、纪律性差的学生,我们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于受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学生一般都不好管教,所以作为老师在学校就要像父母一样,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能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也是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现在的孩子叛逆心理太强了,他们需要的是多一点心理上的沟通。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或许我们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无法改变整个社会大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处事方法和态度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不是仅仅抱怨。
当然,教育学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以上医治学生“刁难”老师的“三剂良药”,还必须根据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定,并注意用“药”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够增强“药”的疗效。
专家点评:
闫广涛老师在案例中谈到了学生“刁难”老师问题的一些处理方法,很有独到见解,从这个案例中也折射出了一个大家还在广泛争论的问题: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问题。
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也是“师道尊严”的发展史,只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客体,无视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另一种是“儿童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他认为教师应该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教师不要站在学生前面的讲台上,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去,只在学生有困难时去帮助他。针锋相对的观点似乎看到从理论上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存在矛盾。我们再来看看社会现实,现在社会上很多教师在感慨,严格管理好像过时了,宽容到了没有底线的程度,可以看看如今还有多少教师愿意批评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似乎蜕变成为一种纯粹的商业关系。
我个人认为,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既不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关系,也不是顾客与商家的经济利益关系,他们应该是一种相互平等、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要使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越强,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即使是这样理解,我还是想强调一点,教育是离不开一定程度的强制的。不要说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年,就是成年的受教育者,如果不施以一定的强制措施,一味和风细雨般地诱导,教育同样不可能成功,通往真知的道路注定是崎岖艰辛的。我们在真诚地对待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需要一些强制,这是从教多年的老师会有的深切感受。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受到严厉批评的学生,多少年后会饱含深情地对老师讲:“师恩如海,谢谢老师当初的严格教诲。”
(张东伟)详细了解情况;取得信任,激励心志,重新开始;找出症结,取得家长支持;营造环境,放宽期限,逐步发展。
解心锁、立心志、逐步发展——遇到学生旷课怎么办
董朝宗
李华,男,大一新生,内蒙古人,班级生活委员。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李华经常有旷课行为,于是与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有一次他还提出不在本班教室上晚自习,我没有同意。这样,李华便以不能以身作则为由辞去班级生活委员职务,和我的关系陷入尴尬境地,而他依然我行我素,还时有旷课行为,即便上课也心不在焉。我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旷课问题,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我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
一、详细了解情况
李华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工作很忙,经常出差;母亲是一名公务员,家境很优越。我和他父母通了电话,知道他高中时成绩还算可以,只是在高考前突然不知怎么心情不好,影响了考试,所以成绩不好,才上了预科。宿舍同学说他不讲究卫生,还不让别人动他的东西。一次学校检查卫生,舍友看他的床比较乱,就帮忙收拾了一下,结果他回到宿舍后大发脾气,还差点和舍友打了起来。同时,我还了解到,李华天天在宿舍嚷着让同学给他介绍女朋友,还经常浏览色情网站。
二、取得信任,激励心志,重新开始
利用偶然见面的时间,我和李华聊了起来。首先,我肯定他的积极表现,在入校初期,积极参与班委竞选,并被选为班级生活委员。其次,希望他走出高考没有考好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的阴影,要在新的环境积极表现自己。积极竞选班委,并被选上,说明他在同学们眼里是优秀的,至少现在是这样,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始,应该进一步努力。我告诉他要认识到作为学生应该负起的角色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好好学习,让家长、老师放心。谈话中,我还特意提到他给奶奶买鞋子的事情,夸他有孝心。看得出他很激动,也很高兴。最后,我提出了要求: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不旷课,严格要求自己。并让他知道,我会一直关注他,相信他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