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正好普罗克特·盖勃推出一种新产品一汰渍清洁剂,需要大力在市场上进行宣传、销售。汉雷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推销能力,一面与同行进行竞争,一面与同事之间展开业绩竞赛。一年中,他在同一推销地区中,连获三次第一。于是,他被调升的命令下来了,公司任命他为洛杉矶地区的高级推销员。
在此后的三年中,汉雷又获得了两次升迁,其职位已接近地区经理。当时,普罗克特·盖勃公司,已是全美大企业中排名第十九位的了不起的企业了,他们培养管理人才的优良制度,在当时是出了名的。汉雷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下定决心,要在这个企业出人头地。又过两年之后,汉雷升任为地区经理。
在职场上,千万不要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一个不值得你跟的以下几种上司身上。
1.多疑型
多疑型上司总是有一系列错觉,认为他与下属或上级之间有许多冲突。人们很难与多疑的人共事,因为他们所想像的真实与客观世界中的真实常常不一样。他们头脑中的扭曲想法只能被自己所接受,但无法被其他的人所接受。因此,别人很难预料或解释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多疑型上司的典型行为表现为:
(1)错误地指责别人的看法;
(2)不恰当地理解别人的行为。
多疑的人很少有关系密切的同事或好朋友。他们的多疑阻碍了他们与别人交往,而别人则非常留意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防止不必要的冲突或问题。
为多疑型的上司工作会使你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由于他们经常会不真实地认为自己与别人有冲突,也许与你有冲突,因此你总是不得不花时间猜测他们的态度,并经常为自己辩解,从而影响你的工作和提升。
2.傲慢型
傲慢型上司通常自命不凡,在缺乏根据的情况下声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或享有极大的权力。他对待别人总是采取一种上级对下级的态度,并经常沉浸在自封的重要性之中,这使得别人很难与他对话或共事。
傲慢型上司通常在工作中比较能干,但由于对自己真正的重要性缺乏清楚的认识,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于怎样给自己的顶头上司或其他的上层人物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不太容易接受改革的想法,除非他们自己是新想法的倡导者。他们经常很难与同事保持密切地关系,因为他们的傲慢本性使得别人对他们保持距离。
3.无能型
这种类型的上司不能恰当地做好他所负责的工作。他在工作中的努力不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就是花费了太多的时间。通常,这样的人对自己的无能视而不见,并且对任何可能会显示自己缺陷的批评方式高度地敏感。他不认为自己应对工作中的问题负责,而是一有问题就迅速地指责别人。无能型上司的工作成果表明了他的能力和水平
一位调查预测组的负责人由于缺乏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而无法制定出合理的调查问卷,但他反而对别人根据规定的操作规程而制定出的调查问卷表示不满。这是无能型上司的一个典型例子。
无能的人似乎对自己的每个无能行为都有一个借口。这种防御方式是他们习惯无止境地为自己寻找借[口的结果,敢做敢为的下属和很有能力的人经常被无能型上司视为一种威胁。这种不喜欢也许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无能被暴露于公众之前而引起的。但这对你想借助他有所发展,无疑是一个阻碍。
4.吝啬型
刚大学毕业的小敏在一家小电脑公司当文秘,老板是一个在上海创业的浙江人。
她的工资很低,不足1000元/月,且工作了半年之后丝毫没有加工资的迹象。加班没有任何加班费,自己实际上需要解决两顿饭。老板对她的要求很严格,用过的废纸必须翻过一面再用,最后存起来卖废纸。卖废纸的价钱也是由老板经过半小时的谈判才达成,收废品的人因为赚得太少,要求老板把废纸搬到院子里去。老板当然不会亲自动手,于是,小敏只好一次次把成捆的废纸搬到楼下。
当另一家公司向小敏投出橄榄枝以后,她马上就离开了。
5.嫉贤妒能型
这类上司往往很有能力,然而心胸过于狭窄,听不进去雇员太多意见,常对一些比自己强的员工进行打击报复。有想法有创造力的员工无法忍受这种老板。一部分外企和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把这种上司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上司。
6.任人唯亲型
来自湖南的祥子在家乡的一家服装厂当车间主任。服装厂里除了他,很多人是厂长的亲戚。这种事情在家族企业非常普遍。厂里的财务科长是厂长的小舅子,采购科长是厂长的妹夫。他们平时在厂里作威作福,威风八面,工人们意见很大,因此辞职的人不在少数。
尽管厂长比较看重精通技术、善于管理的样子,并委以重任,但祥子定的规章制度与决策在车间里却往往得不到执行。其原因就是厂长的亲戚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样子和厂长就执行的事作了几次沟通,也没有什么效果,便心灰意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混日子。祥子在服装厂能有多大有前途吗?其实他还不如离开好。识英雄于难时
并不是所有的“贵人”都身居要位,身份显赫,炙手可热。事实上,在寻找“贵人”时我们也应该平视或俯视。
识英雄于难时,的确需要一定的眼力。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落难英雄,就应及时结纳,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行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应随时取得主动。有时对方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得知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觉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其实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但能人志士,终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人,若有落难的英雄,千万不要错过了。
识英雄于微时
相对于“由盛而衰”式的落难英雄,发现没有发迹过的英雄就更难了。识英雄于微时,就是要在英雄还没有发迹时去欣赏他、帮助他。如果在他已成为英雄后去奉承他,那么他会因你的趋炎附势而讨厌你。
隋末,有位叫杨素的大臣,终日和成群歌妓宴饮享乐,不理国务。一日,一位岸然雄伟的青年人求见杨素,因没有特殊之处,被杨素打发走了。但站在杨素后面的手拿红拂的女子,觉得这个青年人不凡,于是便连夜投奔青年人,帮助他,演绎出一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红拂夜奔”故事。后来,这位叫李靖的青年人帮助李世民建立唐朝而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这种慧眼识英雄的投资,好比现在人们投资于地产一样。有些人,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大量收购荒地,然后在附近修公路,盖上娱乐中心、购物场所等设施,于是,原来的荒地便因附近环境的改变而身价倍增。这种独具慧眼的投资,比起那种“贵买贵卖”的投资,真是如同天壤之别。“雪中送炭”绝不同于“锦上添花”,我们只有在困难时帮助人、关心人,才会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但如果在人得志、发迹时去关心他,却不免有拍马屁之嫌了。慧眼识英雄于微时,只有在“微时”才能很好地判别其是否是英雄的料子;也只有在“微时”识“英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激励和鼓动作用,使其走出逆境、战胜困难,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
刘邦,原是一个地痞流氓,只因他有进取学习的精神和被人赏识的机会,才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那个富有的岳父吕公,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吕公因逃避仇人来到沛地,遇上了有义气、很豪放的刘邦,觉得他是可造就的人才,于是,便不顾夫人的极力反对,将自己的女儿吕稚嫁给刘邦。事实证明,吕公的眼光很准确。
另一个改造刘邦的人,便是有识之士萧何。当刘邦还是地痞流氓时,萧何便发觉他独特的气质,内心仁厚,慷慨好施,这是天生领袖人才所具有的。萧何不顾刘邦不学无术、口出狂言、羞辱别人的缺点,安排他当亭长,发挥他的长处,帮助他,改造他。当刘邦因没把犯人押解到指定地方而遇到困难时,萧何便提供一些军饷来接济他。而且,萧何还编造了许多有利于刘邦的神话,将平凡的刘邦宣传成一个顺应上天而当天子的人。
在另一方面,萧何又帮刘邦广揽天下英才。如弃暗投明的韩信,由误会到深得刘邦信赖重用,完全是萧何全力保举的,正是因为这样,刘邦才能轻易得到天下。
萧何之所以特别欣赏刘邦,除了他有着领袖的条件和胸襟外,还有其他的许多优点,如他有自主精神,不因娶了一千金小姐而投靠岳父;当他落难山林,也不扰乱平民,具有极强的忍耐;在他不得志时,受尽兄嫂白眼而委曲求全;在得到萧何帮助后,能改过自新,追求上进,而且还能知人善任。
以上的故事,说明萧何由于具有伟大目光,既帮助别人成功了,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如果要想获得巨大的利益,应该懂得人力的投资。
诸葛亮的“贵人”
除了落难的英雄与埋没于草莽的英雄之外,平庸的显贵也是值得一“跟”的人。追随一个平庸的上司,而且还必须为他效劳,确实是件无趣的事,学不到半点东西,只是徒然浪费了宝贵的光阴。然而,对于平庸的下属来说,在能力高、管理有方的上司手下工作,固然能使自己的能力有较快的提高;但对于能力强的下属来说,在平庸的上司手下工作更能春风得意地表现自己,如果在能力强的上司手下工作,就不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才干。
三国初期正是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年代,有志者莫不浮游其间,试露锋芒,而怀有治世之奇才的诸葛亮却甘心隐居隆中。表面看来,这是不合情理的,然而诸葛亮此举正是在静候一个人的到来。与其为牛尾,不如为鸡头。诸葛亮分析天下的形势,既不想投奔势力强大的曹操、袁绍,也不想在江东孙权手下为官,他需要的是一位慧眼识英雄而又宽厚的君主。因此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出山,最终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是个典型的平庸型上司,基本上不懂得治国方略,完全依赖诸葛亮出谋定计。诸葛亮的才能之所以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与他所处的宽松环境和遇到两位能力平平的君主有很大关系。假如诸葛亮在曹操手下做幕僚,曹操是不会把军政大权让他“一把抓”的,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恐怕难以有今人的如此评价了。
由此可以看出,在平庸的上司手下工作,也并非没有出路,只是一定要有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的能力。
李斯的“贵人”
李斯生于战国年,年轻时当过小官,对当时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很不满,一心想建功立业。他经常看见在厕所中觅食的老鼠,遇见人或猫就慌忙逃窜,样子显得十分狼狈。再看粮仓中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粮食,没有人去打扰。
李斯长叹一声,并因此得到启发,认为做人也要像粮仓之鼠,才能为所欲为,自由自在。他到齐国去拜荀子为师,专门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
学成之后,李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楚王无所作为,不值得为他效力。其他几国势单力薄,也成不了大气候。他感到只有秦国能有所作为,于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学生听说不能坐失良机,应该急起直追。如今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时机。秦国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到那里去正可以大干一番大事业。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一个人总处于卑贱贫穷的地位,就像禽兽一样。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不是读书人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国。”苟子对此加以赞赏。
李斯刚到秦国时,虽历经了一定的坎坷,但终于一步一步地官位高升。不到十年的时间,他就辅佐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因此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事”,这是中国古代谋士人格力量的表现,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秘诀。择主而事,就是要选择那些他们心目中的“明主”,去辅助他,为他出谋划策,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李斯不愧是识时务者,当然属俊杰之列。他从厕所和粮仓中老鼠的两种截然不同遭遇中得到启发:一定要选择英明的君主,才能使自己像仓鼠那样,“为所欲为,自由自在”,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