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多次主持招聘工作的主管认为,应聘的女大学生中,不少人形象气质俱佳,只要适当包装一下就能使入耳目一新。可令人遗憾的是,有的人不是打扮得过于花哨或过于成熟庄重,就是索性素面朝天过于随便。他说曾见到一位从外地赶来应聘的女大学生,下了火车,脸没洗、头没梳就直奔招聘会场。他说:“我看她的简历不错,但是她蓬头垢面的形象实在让我难以接受,这样的‘包装’破坏了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面试是一种双向交流,这种交流靠语言,也靠非语言的表情、动作。
据研究证实,两个人交流得到的印象,有65%是建立在非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的身体语言与他(她)的言语相矛盾,人们宁愿相信所看到的,而不是他(她)所说的。而这项研究还表明,那些善于用眼睛、面部表情甚至小动作来表现自己情绪的应聘者的成功远高于那些坐姿僵硬、表情呆板的人。
表情、动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形式。面试中,一个让人反感的坐姿,一个令人讨厌的动作,一个使人不快的表情,都会使你丢失印象分。
记住,一个人的形象应从平时一点一滴中塑造。
别把自己贱卖了
除了希望找到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大的希望莫过于在应聘公司里能得到一份令人心怡的薪水待遇。为此,你需要学会在应聘时打一场价格“心理战”。
首先,要大胆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在对方还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切忌先打听月薪底数,这样反而会起负面作用。在详细介绍自我能力以后,再涉足对方领域,具体表述一下在对方业务上自己有何专长、经验和优势,对业务开拓的发展思路和对策等,定会取得对方好感。
其次,后发制人、随机应变。有经验的求职者,总是面带笑意地恭请对方先开价。如合乎己愿,也不应该喜形于色,而要略为沉吟思考后,再表示可考虑先接受下来。如果对方坚持你开价或开价不合意时,你要随机应变,对自己开价有所铺垫。比如:向对方讲明类似职位通常的薪金范围、大公司和中小公司对此类职位的开价差距等,让对方心理上存在一个可比价位。
最后,巧妙迂回。一般对方对你的报价总会提出过高,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收益分割法”,把你所要求的薪金分割成几部分:“这种收入其中50%是基本工资,20%是各种劳保性开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救济金、住房公积金等),还有30%是风险性收益,即完成目标任务后才能兑现的利益。”经此分析,对方也觉得合情合理,大致会拍板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在自抬身价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1)适度。所谓适度是指不要拾得超过你的能力,像一位小职员,明明他只拿一个月500元的薪水,但他却说他一个月拿5000元,这已是主管级的待遇。看看他的专长、年龄和能力,别人会发现这身价根本是吹嘘,若真的如此,你的自抬身价反而成为你的负债。另外,如果拾得太厉害,别人也信以为真,买下了你,结果发现你是个劣品,如果这样,你的自抬身价会使你破产!
(2)参考行情。低于行情有低价倾销的味道,别人会把你当廉价品看,不会珍惜。如果你能力也够,可把身价抬得比行情高一点。但如果高出行情太多,除非你是个大天才,而且也有成绩做后盾,否则会被当作疯子。
(2)在适当的时候才抬。如果你有事没事都在谈你的身价,就会变成吹嘘,反而没有人相信了。什么是适当的时候呢?例如有人问你的时候,大家讨论到的时候,有人准备买的时候。
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种行业,担任的是什么职务,不必谦虚客气,适度地自抬身价吧!就算被人笑,也好过自贬身价!而且只要抬成功,以后你的身价只会往上升,不会往下掉,除非你不自爱,自毁长城。
自抬身价还有另外的好处——肯定自己,并成为敦促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因为身价抬上去了,各方面不跟上去是不行的呀!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必要学习有技巧地自抬身价的艺术。事实上,这种行为我们随时随处都可见到。例如演员提高片酬,主持人提高主持费,演讲者提高钟点费,乃至于公司的同事要求老板加薪等,这些动作都是自抬身价!这当中有些人确实有他们自称的身价,但也有些人根本没有那么高的价值。可是,只要他们敢自抬身价,多半能够如其所愿。而事实上,能不能够立刻如其所愿并不是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他们经过这么一个动作,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身价,好比为商品标了价一般,这有昭告众人的味道,以便下回顾客上门时,能按新的价格成交!
成交?没错,在就业市场里,人也是一种商品,各有各的身价。虽然商品由品质和供需决定价格,但商人也要懂得在特殊状况,针对某些商品自抬身价一番。而顾客就是那么奇妙,低价时不买,等价格提高了,才抢着要,并且称赞品质好!在商场里一件衣服50元没有人买,500元就有人争着要的事情屡见不鲜。人也是如此,身价太低,别人看不起,把身价提高了,反而觉得你真了不起,是个大人才!
提防黑职介
京城一位深知黑职介(非法职业介绍所)内幕的人,向媒体透露了黑职介的操作内幕,想以此告诫那些求职的年轻人,千万别受骗。
透露这一黑职介的操作内幕的人姓陈,虽然在黑职介只干了两个月,但对谈的每一笔生意都记忆犹新。他所在的黑职介非常隐蔽,隐藏在一家商务写字楼里,没有任何执照,他们将招聘信息以不同的名字刊登在一些大众类的报纸求职广告上,多以高薪诚聘KTV服务生、保安、公关、按摩技师为名,吸引一些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特长,还急于挣钱的外来务工人员。
当急于求成的务工人员打来电话求职时,他们从不说自己是一家职介机构,而是谎称是某某单位的人事部门,是直接招人,根据求职者应聘的不同职位,先要收取一定的会费,如做公关要交500元,做保安要交200元等,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会员,找工作才有门。不过收取会费的价格也是由他们自己随意定价的,不管求职者身上有多少钱,他们都会想方设法让你掏出来。这些钱只要进了公司的口袋,就别想再拿回去了。
接听电话是他们接生意的信息源,他们不会错过每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即使是晚上睡觉,接线生们也会将电话放在枕头边,如果电话突然中断,他们会通过来电显示功能,立刻反打过去,生怕漏掉赚钱的机会。这样的电话公司每天都能接到100个左右,通过电话上门来的也有30多人。
陈先生说,这些人即使交了钱也根本不会找到工作。当务工人员将档案交给公司后,公司会给求职者一个他们早已联系好的固定电话,让他晚上打电话,一位所谓的“领班”会给他安排工作,公司还会暗示只有给“领班”好处费才能有工作。当务工者按照公司的话照办之后,他会被“领班”带到工作的场所,进行面试,可这种面试往往只是走个过场,根本不会成功,面试的人会以你的相貌不好、工作能力差等理由将务工者扫地出门。至于所交的各种名目的费用,基本上没有退还。
这只是黑职介骗钱的一种方式,还有许多电话里声称不收钱的黑职介(南方许多城市较为普遍),等求职者上门,就变换各种理由巧立各种名目,如档案管理费、工作保证金、合同保证金、伙食费、厂卡费等,五花八门,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黑职介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极其猖獗,且各地手法不同。这里为初入社会的朋友介绍几招防骗绝招,保证管用。
第一,政府明令单位招工不准收取任何费用,若有收取费用的单位,就必须提防。
第二,不见兔子不撒鹰。事实上有些规模不大的厂,基于一些原因在进厂之初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解决目前困境,我们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进厂。但在你交钱之前,一定要见到工厂,并索取收费凭条。最好能私下先找该厂的员工了解工厂的情况。
第三,在交了一次钱之后,坚决不交第二次钱。这十有八九是骗局。
最后,有困难,找警察。感觉被骗,打110,警察肯定能帮你讨回公道。不要害怕对方声称的所谓关系硬,没有人帮骗子。在报警之前最好别让黑职介知道,偷偷报警,乘其不备时,问题最好解决。因为骗子可能会销毁证据,或躲避警察。
善始还需善终
面试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瑕疵,都会影响到录用人选的决定。有许多人,在面试结束前表现得可圈可点,但在最后一关却阴沟里翻船,惨遭“滑铁卢”,而使前面的努力付诸流水,功亏一篑。
其实,最后一关并不需特别准备,只须稍加注意小节即可。例如,主考官稍显坐立不安或频频看表,你不妨以善解人意的口气问主考官“是不是后面还有重要的事等着您处理?可能的话我们尽快结束面试,不多打扰了!”如此一来评分表上“懂事”一栏,会有极高的评价。
当主考官宣布面试到此结束时,面试者应一面徐徐起立,一面以眼神正视对方趁机作最后的表白,以突显自己的满腔热忱。比如说:“谢谢您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或是“如果能有幸进入贵公司服务,我必定全力以赴。”然后欠身行礼,轻轻把门关上退出面谈室。若面试时间较长,在面试结束时,可以赞扬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使你获益匪浅。许多负责人事聘用的主考官强调,退出面谈室的态度相当重要,背脊直挺、从容不迫的人必然是一流的人才。
一出面谈室,必须先到候客室或询问台向方才负责传达或接待的人员道谢后再行离开,这也是做人的基本礼貌。
面谈结束后,切勿将自己带去的物品遗忘在对方公司,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支笔、记事本或是身份证件等,这项闪失却可能给对方留下粗心大意的坏印象,以致前功尽弃。还有些人一阵口沫横飞的畅谈后,临走之时叫错主考官的姓氏或职称,这种情形最容易发生在主考官不止一位时,应试者应特别留心,免得满堂贻笑大方。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在拒绝中成长
面试,面试,不停的面试;拒绝,拒绝,不停地被拒绝。有些人在面试后的拒绝中“倒下”,而有些人却能在面试的拒绝中成长。
如何提高应聘质量,它有没有捷径?是每一个走出校门、工作尚没着落的年轻人所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北京某公司的杜经理的经历,也许能给上述问题一个答案。当时他由于年轻、工作经验少,找工作不容易。他一般在晚上收集当天的报纸,找出适合他应聘的岗位,并根据该公司对应聘岗位的具体要求写应聘信,并把几月几日、什么报纸、应聘什么岗位等情况记录下来贴在墙上,第二天及时把信寄了后“准时上班”。所谓“准时上班”就是到各类人才市场上找工作。他把找工作视为上班,很少“迟到”、“缺勤”。在人才市场把应聘面谈过的单位及虽没面谈但投递应聘信的或有意一试的单位的有关信息(如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等资料)登记下来,回到家后及时整理分类,并根据寄信或面谈的时间,隔几天后再给同一单位写封信,内容有时是对招聘单位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就职机会表示感谢,有时是补充一些个人简历,有时谈谈他对应聘该岗位的认识与设想。晚上有时间的话就写写面试的得与失,提醒自己下一次面试时需注意的地方。
时间长了,他的卧室像个办公室,墙上是简报和应聘单位信息栏,写字桌上堆着交通地图、人才市场信息,抽屉里是办公用品,日记本上记录着应聘单位、面试感受、应聘单位简介……
这样一来,有招聘单位的面试通知电话一来,他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何时寄的信、应聘何单位、地址在何处等等。有时对方都会惊讶他的记忆,他善意地撒谎说“因为我对这岗位太在乎的缘故嘛”。由于他的认真与执著,苦尽甜来,他面试的机会越来越多,对面试技巧也悟出了些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