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其中,“金刚”来比喻武器,取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且不被万物所破坏之义。“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有“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的涵义。
职场上的“金刚经”,由十个字组成。字数虽少,但要念懂、念通,却非易事。这十个字为——
做人于世外,做事于世内。
人生百态,难免世事纷扰,这时我们要以超然的态度去对待,这就是所谓的出世。生而为人,要做事谋生,积极主动地用有限的人生去造就更大的辉煌,这就是所谓的入世。出世与入世的态度聚于一身,看似矛盾,其实却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一种互补,一种和谐。前者主要指的是人的心态,后者主要指人的行动。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颠倒。
做人于世外,做事于世内。就像腊梅开在深山幽谷或名苑胜地,皆不卑不亢、傲霜斗雪,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做“她时代”的“白骨精”
21世纪,是“她”的世纪。早在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举行了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结果是“她”以绝对优势战胜“科学”等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随后,“她时代”便成为21世纪的一个别称。
“她时代”有些什么特征呢?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她”开始主导消费,引领时尚,笑傲职场。“她”工作着,也美丽着;成功着,也享受着。“她”独立,绝不附属;精明,不失柔情;果敢,不缺乏亲和力。
从炙手可热的政坛,到风云变幻的商界,到过去只有男人独撑门面的各行各业,如今都活跃着女人的身影。她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是美丽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
你为什么而工作
朝九晚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你,到底为了什么而工作?
有的人说,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下来;有的人说,工作是为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使人不虚度年华;有的人说,工作是一种生活状态……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公司里,听从上级的安排,做着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看似只是为了一点微薄的薪酬而卖力地为老板做事情。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项研究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个工作在心理上所反应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在这里接受上帝的爱,心中就会激动不已,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因为心态和价值观的不同,对所做工作的总结也是这么不同。
你是属于哪一类呢?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象,觉得自己参预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宇宙所有的气息而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
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为80年时间,除掉童年和学习生活以及老年休养的时间外,对人类社会最有意义的就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工作时间,从时间度过的效益上来说,人生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过程之中。不管每个人一生中的工作时间长短,也不管一个人从事怎样的工作和职业、工作的内容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微小或者巨大,每一个人的工作总会要对所处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些应有的贡献,没有每个人在工作中的这些贡献,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整体意义上的进步,这也是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工作确实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时间,人生的重要意义确实就在工作之中。
莲心智慧之工作: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感、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人使命感以及一种活着的理由。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棵苹果树终于开花结果了,它非常兴奋。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动物摘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动物摘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而它旁边的梨子树,第一年也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摘走,自己得到1个。他继续成长,第二年结了100个果子。因为长高大了一些,所以动物们没那么好采摘了,它被摘走80个,自己得到20个。与苹果树同样从10%到20%,但果子的数目相差20倍。
第三年,梨子树很可能结1000个果子……
其实,再成长过程中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树在成长!等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得到更多。
我们在工作中,也如同一株成长中的果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奋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看起来很不公平。
为什么付出没有回报?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付出的对应自己所得到的。
不久之后,你发现自己这样做真的很聪明。自己安逸省事了很多,得到的并不比以前少。你不再愤愤不平了,与此同时,曾经的激情和才华也在慢慢消退。你已经停止成长了。而停止成长的人,还有什么前途、盼头呢?
这样的令人惋惜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之所以演变成这样,是因为那些人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总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收获的时候了。她们因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莲心智慧之成长: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果一定要计较,也要知道成长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得”。
成功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学外贸英语的朋友刚毕业后,如愿地进了一家公司做外贸业务员。可是做了不久,她就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于是辞职,做翻译。又做了不久,仍然觉得达不到理想状态,于是再一次辞职,做对外教学。
现在,她仍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工作。算算已经毕业三年有余,有的同学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小有发展了,而这位朋友仍是一筹莫展。总是想着,假如当初坚持做外贸业务员,或许也作出一些成绩了;就算是做翻译,也小有成就了吧;而现在……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们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又回到了起点。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极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了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没有确定一个目标方向,就等于一切还没开始。
莲心智慧之方向: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那么哪一种风对你来说都是逆风。
可以相信,但别指望
在非洲,有位传教士某日独自进入森林时,突然发现有一头狮子正尾随着他。“主啊!”传教士跪下祈祷着,“请你保佑,走在我身后的狮子是信仰基督的好狮子。”
祷告完后一阵沉静,传教士也听到狮子在祷告,“主啊!”它祈祷着说:“我非常感激你的赐予的食物。”
这个小幽默告诉我们,即便是神,有时候也是指望不了的,尽管你相信。有句苏菲谚语说得好,“信任阿拉,但是要先系好你的骆驼。”的确,你可以相信你的神,但别忘了锁好你的车子;你可以求神拜佛,但别忘了做好一切你能够做的。
“你相信神吗?”众人问檀越禅师。
“相信,”檀越禅师说,“但我更相信自己。我曾看见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人把一辆新的单车随意放置在市场边,就去买东西。第二天他才想起那辆单车,于是赶忙跑去市场,心想车子可能已经被偷走了。没想到单车还好端端的在原地。他欣喜若狂,心想多亏老天保佑,于是跑到附近的庙里去感谢神保护他的车子安然无恙——结果当他走出神殿时却发现单车不见了!”众人大悟。
檀越禅师笑说:“你可以相信神,但别指望老天。”
不仅仅是神,生活中很多时候,别人都是不能去实打实指望的。
可以相信,但不要指望。这是对待凡事最好的状态了——如果不相信对方,就无法相处;如果只想着指望对方,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很大压力,结果也可能会令自己非常失望。
最可靠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如果你不吃饭,不能指望神或者别人会让你不饿吧。只有我们自己,永远忠于自己,毫无疑问。
莲心智慧之自强: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求人不如求己
一直很羡慕小朵刚毕业就到一个很理想的广告公司做广告,虽然她是依靠男朋友托关系进去的。没想到没过多久,小朵就哭着鼻子跑来倾诉:失业了。不由惊讶地问:男朋友那边不是有关系的吗?
小朵黯然:有关系也弥补不了我没有经验、能力不足的缺点啊,做出的广告总是被上司点评为泛泛之作。
从前,有一个人在傍晚的时候赶着回家,不巧下雨了,他又没有带伞,于是就躲在附近的屋檐下避雨。这时,他看到观音菩萨从容自若地拿着伞在雨中向前赶路,不禁眼前一亮,以为这下可以趁着观音菩萨的伞回家了。于是向观音菩萨说到:“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度我一程吧。”观音菩萨回头看了看站在屋檐下的他,说到:“你在屋檐下,我在雨中,难道由雨中人来度屋檐下的人?”此人不甘心,向前几步也跨入雨中,说:“这下可以度我了吧。”观音菩萨笑了:“我们同在雨中,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有伞而你没有。所以你应该求伞来度你,而不是我。”说罢悠然离去。
又一日,逢节气,此人去寺中拜观音菩萨,刚走到到菩萨面前发现跪拜席上正在跪拜的,竟然是菩萨自己。菩萨起身看到这个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不禁笑了:“人人都有难事,你们有了难事来求我,我有了难事怎么办?只能求自己。”
即便是无所不能而且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能帮助你的,也只是在思想上点化你,指一条路给你。至于解决问题的关键,还都要靠自己才行。就像现在的职场状态,若想找个更好的工作、跻身上流社会,我们不可避免地就会想到求人找门路、找关系等这些方式,固然,人脉是一项可利用的资源,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得到之后呢,你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来工作,如果没有实力,即使已经做到了那个位子上,还是会被扫地出门。就像小朵那样。所以只能求自己,只有求己才是上上签——求自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里多多学习,多多培养自己解决当前问题、赖以进步的能力,求自己能够像观音菩萨度人一样自己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