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如何处世,不要说成就什么功业,就连在社会上立足也是很困难的。戴尔·卡耐基说:“在影响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他的专业知识。”的确,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处世习惯,才有可能成就自己的辉煌。
赞美拉近彼此关系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又随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产生。人们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要注意满足他人的这种渴望,多赞美别人。
如果说批评与鼓励都是催人上进、激人发奋的手段的话,在许多情况下,适当的奖励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赞美是对人们精神的激励和心理的疏导,能为其展示光明的前途,调动其工作热情和树立信心。
在美国,年薪最早超过100万美元的管理者名叫查尔斯·斯科尔特。在被钢铁大王卡耐基任命为新组建的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任总裁时,他只有38岁。那时,美国政府还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人们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因此这100万美元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为什么斯科尔特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年薪呢?他是天才吗?当然不是,斯科尔特说过,对于钢铁是怎样制造的,他手下的许多人比他懂得还要多。他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么多的年薪,是因为他有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的本领。他说那只是一句话,但这句话应该刻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有人住的地方。每个人都要背下来,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生活。那句话是:“我认为,我那些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拥有的最大的资产。而能够让一个人发挥出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赞美。”
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没有人可以例外。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最使你有好感的人或者你最好的朋友,通常都是那些平常赞美你的人。他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你,聆听你讲话,情绪随你讲话的内容忽喜忽忧,并会不时地赞美你的优点和成绩,让你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你充满自信;他们和你分享你的每一次成功抑或微不足道的进步,他们的赞美从此给你带来无尽的信心和勇气。其中的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赞美你,就是注意你,就是对你的尊重,就是对你的价值的欣赏与肯定。
由衷的赞美,是人生中最令对方温暖却最不令自己破费的礼物,它的价值是难以估计的。当你用心观察到对方的优点,并且发自真心地表达赞美时,友善的关系便在一言一语中逐渐建立、积累起来了。
虽然人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实事求是的赞美,就像一剂良药,能够愈合对方因为错误而引发的心灵创伤和悔恨,除去心头的痼疾,矫正行为中的错误,增强其改过的信心。
赞美的效果在于相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开头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中间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候并不多见。因此,交往中应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愈详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愈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彼此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之类空泛肤浅的话语,不但会引起对方的猜度,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所谓“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图。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小田和小沈素来不和。小田总是觉得小沈在故意刁难自己,见了自己不是冷冰冰的就是阴阳怪气的。
有一天,小田忍无可忍地对另一个同事华华说:“你去告诉小沈一声,我真受不了她,请她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有人会愿意理她的。”
从那以后,小沈遇到小田时,果然是既和气又有礼,不但不再说冷冰冰的刻薄话,反而有时还称赞小田。小田向华华表示谢意,并惊奇地追问她是怎么说的。华华笑着跟小田说:“我对她说:‘有那么多人称赞你,尤其是小田,说你又聪明、又大方、也温柔善良。’仅此而已。”
一句简单的赞美,就轻易地化解了两个女孩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赞美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自己赞美别人的习惯,那我们在社交中一定会更受欢迎。
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赞美别人并不费力,只要几秒钟,便能满足他人内心的强烈需求。注意观察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寻觅他们值得赞美的地方,然后诚恳地赞美,抱着“我要让对方高兴他曾与我交往”的态度来赞美对方,提出他感兴趣的问题,对方便会高兴曾与你交往过,从心里把你当成自己的朋友。
赞美别人,欣赏别人,尊重别人和诚恳待人的人,往往会获得人们美的评价。赞美别人的人,都拥有健康乐观的心态,拥有一颗宽宏大量和充满爱意的心。他们之所以能赞美别人,是因为他们真切体会到了上帝赋予人类美的真正含义。他们诚恳待人,善解人意。当别人陷入困境,心情沮丧,需要帮助时,他们便会伸出温暖而真诚的友谊之手;当别人因一时闪失与疏忽做错了事时,他们会设身处地地表示谅解,这样的人,你一定会非常感激,甚至认为他们是最具有内涵和气质美的感慨油然而生。
当然,强化不能滥用,赞美也需要艺术。要充分地看到他人的长处,因人、因时、因场合地适当地赞美,不管是直率、朴实,还是含蓄、委婉,都可收到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效。但那种模糊笼统甚至信口而来的赞美,往往适得其反。
从现在开始,学会赞美别人吧!把赞美当成一种习惯,不论对象是不是你认识的人,他们都值得我们给予由衷的赞美。不论对方表面上的反应是害羞、惊讶,还是感激,你的善意已经灌溉了他心中的花圃,将开出朵朵心花,美化你人生的视野。
〖习惯处方〗
喜欢得到他人的赞美,这是人性的一个特点。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他人赞美自己,只是自己对此过于吝啬,对其他人一直没有这种习惯,没有意识到“赞美”二字的魅力——这两个字不但让别人高兴,也能够让自己轻松获得他人的友谊和帮助。
尊重他人才好办事
一次,卡耐基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那里做客。整个晚上,那个植物学家都津津有味地给卡耐基讲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而卡耐基呢?听得也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像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只是偶尔忍不住问一两句。
没想到,半夜离开时,植物学家紧握着卡耐基的手,特别高兴和满意地对他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
善于倾听,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关心去强迫自己对别人感兴趣。如果你认为生活像剧院,自己就站在舞台上,而别人只是观众,自己正在将表演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别人也都注视着自己,那么你会变得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也永远学不会聆听,永远无法了解别人。
从现在开始,对别人多听多看,将他们当作世上独一无二的人对待;要以服务为目的,不可以自我为中心。要对别人关切的事表示兴趣,而不仅是关注自己。只要你真心关切别人的利益,别人会感觉出来,而与你接近。你将发现你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善于与人沟通。
一天,有位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说是要向他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待他讲完,苏格拉底说:“可以考虑收你为学生,但你要缴纳双倍的学费。”
年轻人很惊讶,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加倍呢?”
苏格拉底说:“我除了要教你怎样演讲外,还要再给你上一门课,就是怎样闭嘴。”
在生活中,许多人常易犯这样的毛病,一旦打开话匣子,就难以止住。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因为自己的话说多了,既费精力,又给他人传递了太多的信息,也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自己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划不来的错误。为了使多数人同意他们的观点,总是费尽口舌,但推销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每个人都具有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客户如果对你的产品关注,会更想通过询问了解到他弄不明白的那些问题。因此,倾听是了解客户需求的第一步。倾听客户说出他的意愿是决定采取何种推销手段的先决条件;而倾听客户的抱怨更是解决问题、重拾客户对商品信心的关键,由此可知,有时在与客户交谈时,听比说更重要一些。专心地、努力地、聚精会神地倾听,会让客户有被尊重的感觉,从而使他对你更加信任也更加愿意展开接下来的合作。
艾比霍利德早年从事房地产推销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经纪人公司——艾比霍利德公司。该公司1993年的销售额超过12.5亿美元,在达拉斯地区有900名代理人,19家办事处。
20世纪50年代,艾比霍利德替霍·安德逊推销房子。霍·安德逊是达拉斯的建筑商,当时正在开发五月鲜花房地产工程。霍·安德所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事,冒险投资建造价值10万美元一套的房子,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他还没有一位确定的买家。这些豪华的房子相当于现在价值70到80万美元一套的房子。在那时,没有人敢这么冒险来投资建造这么高级的房子,除非事先有人买。这项冒险如此奇特,以至于《华尔街日报》专辟一版来介绍五月鲜花房地产工程。
一天,艾比霍利德正在等一位客户,霍·安德逊停车同他打招呼。过了一会儿,一辆汽车开了进来,从车上下来一对年纪较大,有点不修边幅的夫妇。他们径直朝门口走来。当艾比霍利德与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时,瞥见霍·安德逊正摇着头对他做鬼脸,明显是在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他们身上。”
可艾比霍利德对任何一个客户都很讲礼貌,因而热情地接待了这对夫妇,就像对待其他潜在买家一样彬彬有礼。艾比霍利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应该随时随地优化自身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他认为,客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千万不能以貌取人。
霍·安德逊觉得艾比霍利德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很生气地离开了。既然房子空荡荡的,而且建筑商又走了,艾比霍利德就领他们参观了一下房子。
这对夫妇在看完第四个浴室后,丈夫对妻子感叹道:“想一想,一幢房子有四个浴室!”然后转身对艾比霍尔德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梦想拥有一栋有一个以上浴室的房子。”
艾比霍尔德还注意到那位妻子眼含泪水看着丈夫,而且还温柔地握着他的手。
之后,这对夫妇在参观了房子的每一角落后,最后来到卧室。丈夫彬彬有礼地要求道:“让我们私下里聊几分钟好吗?”
“当然可以,”艾比霍尔德答道,然后朝厨房走去,以便让他们俩单独呆在卧室里。
几分钟后,丈夫出来了,他问道:“艾比霍尔德先生,你说这房子售价是10万美元?”
然后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旧的大信封,数了10万美元现金出来,整整齐齐地堆成阶梯。
原来,丈夫是达拉斯旅店里的服务员领班之一,他们许多年来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就这样把小费存起来,最终得偿所愿拥有了一栋带一个浴室以上的自己的房子。
有很多人在社交中往往凭一己之见或对某些人第一印象不佳而轻视他们。这其实是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大忌,对人际关系影响至深。
当你轻视别人的时候,你会在说话或者行动中表现出来,慢慢地别人同样会轻视你。在被你轻视的人当中,极有可能出现日后决定你命运的关键性人物。所以,尊重和善待每个你所接触到的人,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的生命。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该针对一切人,平等交往,不因对方的名声、职位、身份、地位而异。我们看重的不能只是这样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他的人品,他的内在潜能。一旦与这样的人结成人缘,或者可以成为人生的导师,在彷徨迷路时得到指点;或者成为你的挚友,可以共享欢乐,分担忧愁;或者在你最孤立无援时得到一臂之助。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特长,说不定你的弱项正是他们的强项,说不定关键时刻给你帮助最大的是你平时看来最不起眼的朋友。
〖习惯处方〗
尊重他人,就是要把他人作为重要人物一样去对待。这样,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大大改善,而且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凡事要留有余地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很清楚把事情做绝的害处。做事时,他总是习惯于给人留下余地,还曾借此帮助过把兄弟王有龄一次。
王有龄官场得意,身兼湖州府知府、乌程县知县、海运局坐办三职。王有龄在四月下旬接到任官派令,身边左右人等无不劝他,速速赶在五月一日接任。之所以有这等建议,理由很简单:尽早上任,尽早搂到端午节“节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