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0400000010

第10章 父母,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5)

等客人离去后,妈妈把青青叫到面前,给他讲了一个不讲礼貌的故事,其中就有今天来客人时的场景。然后,妈妈问青青:“你说这种做法对不对呢?”青青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对,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妈妈一听这话,欣慰地笑了,并且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我就知道青青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以后,只要家里来了客人,青青都会上前很有礼貌地问好。客人们都夸奖青青是一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还羡慕青青的妈妈教育的好。

同样是孩子不甚礼貌的表现,但青青的妈妈却采取了正面、积极的教育态度。先用故事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够理性地分析、判断自己的做法,之后又不失时机地给孩子“戴高帽”,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以后,他自然就会表现得更好!

这两个故事告诉家长,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就应该给孩子以正面、枳极的引导与暗示!具体的做法如下。

1.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错误

人们常有这样一种想法:“找出错误,才能进步。”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许多“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动不动就指责挑剔孩子,使很多孩子丧失了信心;更有一些孩子非常害怕犯错,但越是害怕犯错就越容易犯错!如果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开始破罐子破摔,一错到底了!

因此,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进步,就不要尽挑孩子的错误,不必对孩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相反,你应该鼓励孩子建立起一种价值感,把错误当成成功的一块跳板,这样,在错误中,孩子学会的是总结与跳跃!一个善于从“错误”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2.相信孩子,给孩子以积极的期待

成人有益的帮助会导致儿童积极的发展趋向;反之,消极的期待则会导致儿童发展趋向于消极。如果一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做好某件事,得到的结果通常就是如此。

赵明想参加学校足球队队员的选拔,爸爸觉得他才三年级,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够,于是对赵明说:“明明呀,我觉得你今年是选不上的,为什么不等明年再参加呢?等到明年的时候,你的年纪大一点,技术更成熟一点,选上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但是,固执的赵明不听爸爸的话,他坚持今年一定要参加。

爸爸见赵明这么坚决,只好无奈地说:“好吧!那你想参加就参加吧,不过你可别说我没有事先提醒过你。”

到了选拔时,“果然”如爸爸预料的,赵明没有选上,他因此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是踢足球的料,从此对足球失去了兴趣!

其实,故事中的爸爸并不是要泄他的气,他只是希望赵明准备好以后再参加。然而,赵明却觉得爸爸是在暗示自己没有能力!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赵明的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事实上,期望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当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能力,预期孩子会失败时,孩子就会在心理或者言行上表现出没有信心,最终导致失败!反之,如果家长相信孩子的实力,鼓励孩子,给孩子积极的期待,那么孩子就有可能成功!因此,相信孩子,给孩子积极的期待吧,别让你的孩子成为负向期望的牺牲品。

3.做孩子的“正面”榜样

这是两个经历相似,学历相同,社会地位同等的父亲。

然而,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第一个父亲往往是乐观、公正地看待它,分析造成眼前不利的原因;而第二个父亲表现出来的则是麻木和消极抵抗。

两个父亲各有一个男孩,他们一样的健康、聪明。上学后,他们不可避免地面对着老师的误解和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这时候第一个父亲往往静下心来,与孩子一起寻找症结,教他解决的方法。第二个父亲则是当着孩子的面狠狠地诅咒社会和老师,仿佛所有的波折都是有意让他们父子难堪。

一次,当地发生了地震,两个孩子都被埋在废墟下。他们周围没有人,没有食物,只能等待救援。第一个孩子表现得很冷静,他尽量减少活动保持体力,减少有限空间中的氧气消耗,然后用砖头不断地敲击楼板,发出求救的信号;而第二个孩子当时就吓蒙了,他绝望地哭了起来。等救援队找到他们时,第一个孩子还顽强地活着,第二个孩子却离开了这个世界。

你看,家长的处世态度对孩子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呀。一个心态消极,总喜欢抱怨的家长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给他们的心理带来阴影,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和自己一样消极;而心态积极乐观的家长,则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向上!

因此,作为家长,特别是心态消极的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重新塑造自己的人格,力图调整好心态,使自己具备豁达的人生态度,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这样才能给孩子一片塑造优秀人格的土壤。

和孩子一起成长

某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总能看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痕迹。一个认真求教、谦虚的家长比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家长更易于让孩子接受,也更容易与孩子建立起快乐、平等、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因此我们说,要维持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很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总认为家长就应该高高在上,孩子就应该服从家长,听家长的话。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别说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了,就是跟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都很难。这里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老严是个商人,他平常应酬多,工作又很忙,所以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儿子今年上高中了,住到了学校里,直到周末才回家。这样一来,他们间的交流就更少了。

这段时间,老严发现儿子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电脑,一玩就是大半天,有时候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了。妻子说,孩子平常学习很紧张,周末让他放松放松也未尝不可。可老严却非常反感。于是,只要一看到儿子玩电脑,就不免要上去批评儿子,让儿子少玩点电脑,可是儿子不仅不听他的话,还经常顶嘴。

一次,儿子甚至对他说:“玩电脑没有什么不好,而且非常有意思,我知道你不会,要不我来教你吧!”听到儿子要教自己,老严更加生气,他咆哮着对儿子说:“笑话!还有儿子教老子的!简直无法无天了。你的事我不管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儿子见老爸这么无理,而且还这么“老土”,索性就不搭理他了。父子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了。

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过:“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子女平等的位置上。

当孩子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或出现错误时,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让他明白事理,改正错误和缺点。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而自己却不具备时,父母就应该主动扮演受教育者,向孩子请教,向孩子学习。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家长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某些方面,孩子的信息量可能比父母大很多。孩子比父母学得快、记得快、阅读速度快。孩子在英语、电脑、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比很多家长强。此时,家长就应该放下架子,拜孩子为师,向孩子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家长虚心向孩子学习,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赞扬、鼓励、赏识和尊重,只有这样,家长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从而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一位妈妈在家长学校听完教育专家的课后,决定采纳专家的建议,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回到家后,这个妈妈对自己初中一年级的儿子说:“我想学习英语,我们单位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英语过关,否则不给涨工资。我这些年没动英语,都忘光了,你来帮助我,教我英语行吗?”

儿子听到这话,既觉得新鲜,又有些诚惶诚恐,他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我的英语不好呀,我怕教不好你。”

妈妈说:“你总比我强呀,我就从你们初中一年级的课程开始复习,我快点补课,有不会的就问你,等到我补到和你一样进度了,就由你教我。好不好?”儿子说:“试试吧!”

妈妈的单位也的确要求学会英语,于是,她真的开始认真学习。她每次问儿子都表现得很虚心,而且还时不时地夸奖或感谢儿子,这让儿子对此非常上心,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教好妈妈。

为了能更好地教妈妈学习英语,他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还专门请教自己的老师,学习英语越来越努力,成绩也不断提高。

拜孩子为师不只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好方法,同时还是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好方法。在拜孩子为师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无话不讲。更可喜的是当孩子是你的老师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同时还可为家长提供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陈先生在一条繁华的马路上开了一家小型超市。他很会做生意,每天都有很多顾客光顾小店。经常也会有一些外国游客来买东西,由于语言障碍,他只能通过手势沟通,所以互相理解非常困难。

儿子听父亲说起这件事,兴致勃勃地要教爸爸学习英语,还建议爸爸进一些“外国货”到自己的店里,老外见到英文商标,可能会更加愿意到店里买东西。

陈先生听从儿子的建议,认认真真地学起英语来,而且还真的进了一批“美国货”,这让这些旅居在外的“老外”觉得非常贴心。从此,来这里买东西的外国朋友更多了。

赏识孩子的知识,尊重孩子的建议,主动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仅可以实现家庭情感的互动交流,营造家庭温馨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建立畅通无阻的亲子沟通渠道。家长与孩子平等对话,可以促进子女对长辈的尊重体谅,从而跨越代沟,实现两代人的心灵互动。

除了和孩子一起学习,陪伴孩子成长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完全可以邀请孩子做自己的小帮手,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家事。看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就向他们请教,让孩子来教你,这时孩子会非常得意,会干得更起劲。当孩子和你一起做完事情后,应当真诚地表示感谢,让孩子知道他的帮助对你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能力不足,认为他越帮越忙而拒绝他或敷衍他,这样最容易打击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孩子是在锻炼中成长的,与父母合作的愉快经验有助于指导和帮助孩子与他人的合作,培养孩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向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经常会遇到下面两种情况。

1.家长的教育方式遭到孩子的拒绝

比如说家长很想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情况,但如果以质问的口气去问孩子,孩子往往会三缄其口,不愿交流。这时候,家长不妨采取向孩子讨教问题的方法。“我在工作中有一个难题,能不能帮爸爸解决一下?”

“我同事的小孩跟你差不多年龄,他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帮忙出出主意?”

这时候,孩子感觉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赏识、信任和尊重,会非常高兴地来帮忙,家长也就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发现孩子内心的想法,进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2.孩子在某个领域确实比家长强

孩子学习和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一般都会比家长强,这时候,家长应该虚心向孩子学习,从而更快地接受新的观念和新的事物。这样,不仅自己能够更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还能通过向孩子学习,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从而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和理解。

同类推荐
  •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女怀孕以后,一家人都热切地盼望着新一代早日顺利到来。为了保证整个妊娠期都能安全度过,孕妇的衣、食、住、行都要格外地注意。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是否良好,能否顺利分娩,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分娩的顺利与否,取决于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中的良好保健及充分准备,优质的孕前、孕期生活,是孕妇轻松分娩的重要前提。
  • 孩子的好习惯是慢养出来的

    孩子的好习惯是慢养出来的

    作为家长,与其给孩子留下百万家产,不如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些良好习惯。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孩子的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还应该具有教育的长远眼光,不求一时的速度和效率,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不给孩子成长的压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成效。
  •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学习,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意义都是重大的。儿童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尽早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采用“故事教育法”的方式,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情况,把各种教育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通过一百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好学向上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渐入佳境。在故事里,孩子能够领略到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让自己置身其中,就可以发现沿途的美好风景。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热门推荐
  • 父亲的风流韵事

    父亲的风流韵事

    颜德良,湖南衡阳人,五十年代初生,曾当过知青、车间主任、厂长、编辑等。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写作,在《星火》《湖南文学》《文学界》《朔方》《中国铁路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现居湖南郴州。我的母亲是童养媳,她大概五六岁时来到我爷爷家。被我外婆领着,朝爷爷奶奶磕了个头,趁我妈到一边去玩耍的时候,外婆一抽身就走掉了。那几天,我姆妈哭叫着到处找外婆,几天几夜都不肯吃东西。其惨状,类似于今天的被拐卖儿童。从此,她在夫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十五岁时,母亲与父亲圆了房,同年底生下了我。那一年刚好解放,正实行新婚姻法,父亲想离婚,被爷爷一个巴掌打得耳朵流血。
  • 苌楚斋随笔

    苌楚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后我被君主大人缠上了

    穿越后我被君主大人缠上了

    夜紫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穿越,还是穿在了一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花痴大小姐身上,嚣张了24年的夜紫晴开启了虐渣模式,手撕绿茶渣男,揭开伪善姨娘真面目,收小弟,当战神…
  • 秋水轩尺牍

    秋水轩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

    《养心食谱》精选了近百种养心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昧美的养心菜肴。这里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 亲爱的,这世界上本没有对的人

    亲爱的,这世界上本没有对的人

    这本书,将为各位展现中国当代纷繁复杂的情感乱象一隅。最重要的,是给有情感困惑的年轻人,打开一扇窗户,帮助女性更懂爱情,学会经营婚姻,在爱与婚姻里收获幸福。这世界上,本没有对的人,也一定不存在完美爱人。今天的完美,如果放弃经营和制衡,就会变成明天的不完美,那么今天你眼里的“对”,也会成为明天的“错”。婚姻,是亲密结合的最高形态,但是一纸婚姻证书,不是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而是意味着“学习幸福生活”的开始。爱需要盖章生效的笃定,更需要携手并行的勇气。
  • 邪皇照样做妻奴

    邪皇照样做妻奴

    貌丑无盐?痴傻疯癫?无灵废材?一朝穿越成就逆天存在!后母虐来妹妹害,吃定我是个傻子了?想太多了!全系天才,惊天医术,艳冠大陆,亮瞎一众钛合金狗眼!远古神兽很稀有?走着走着捡到了!全系灵师灭绝了?不好意思,我就是!神品丹炉很难得?别人送了一打呢!修炼晋级很艰难?睡着睡着就晋级了!赐婚傻王,是痴王傻妃的组合,还是邪皇才女的配对?邪皇在外叱咤西灵大陆,在内也得乖乖做妻奴!“奚儿,为夫跪得可还算标准?需不需要再改进一下姿势?”"别废话!榴莲举高点,脚放低点!靠边站!”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在书中,作者带着成年的疑问去回忆自己童年的点滴故事,在家族、乡土、城镇、社会的广阔画幅中,描绘了时代的变迁,涉及了传统、亲情、教育、文化等诸多话题,是一部画面温暖而思考冷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