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0600000002

第2章 为孩子创建幸福的“安乐窝”(1)

有人说,“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这个家不是一间屋子,而是血缘与亲情交融构制的一片天地,更是孩子永久的港湾。因为那里有守候着的父母,有父母的爱,爱是家的源头。即使家的位置、家的组成成员会改变,可是家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不会变——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有家就有爱。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父母有责任为孩子创建一个幸福的“安乐窝”。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大学者胡适曾经说过,“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为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可在其所处的家庭环境中辨别出来。”是的,我们每一个人从脱离母体呱呱落地、降临人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起,首先融进的是家庭环境。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尤其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而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婴幼儿的头脑像一张白纸,很容易涂上各种颜色。在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长和家庭生活对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极为深刻的烙印,难以消失。所以,家长塑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都将会影响到孩子的终身,成为其一生成长的基石。

诚然,和谐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感到舒服和亲切,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父母之爱和家庭温暖,身心便会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如果家庭不和睦,孩子就会生活在冷漠的环境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

近年来,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留意的话,大家都会发现,那些“问题孩子”大多出身于“问题家庭”。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反映出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谓“问题家庭”,范围包括很广,例如:夫妻不和,经常吵闹;夫妇分居,子女分开;双职家庭,子女缺乏照顾;单亲家庭,子女接受亲情不全面……总之,出身于“问题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正常的照顾和爱护,又得不到适当的管教和诱导,所以很容易形成偏激的性格,以致行为出现偏差,成为“问题孩子”。

这是一位任四年级班主任的李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列举的事例:

数年前,我班里有个公认的“差生”叫小英,她一向不喜欢学习,上课从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从不认真写作业。为此,我决定上门家访一番。几番询问,我终于来到了一幢两层高的小楼前。一个50岁左右的妇女从二楼的走廊探出头来,热情地同我打招呼。她匆忙下了楼却没有给我开前面的门,反而带我绕了一圈来到屋后。“哎呀,真是对不起老师,前面的房子都出租给外地打工的了,我们平时只能从这个小门里出进。”她边说边邀请我进屋坐,可是哪里有走道?门口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杂物,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我不便进屋,就在门口和她聊了几句。原来她就是小英的母亲,夫妻俩都自主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只是靠出租有限的几间民房维持生计。通过交流,我感觉到他们的家庭不是很和睦。夫妻俩都没读过几年书,没什么文化。在许多问题上有很大分歧,感情基础又不牢固,经常发生争执,在小孩的教育问题上的意见也很不一致。爸爸较关心女儿,但从小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得小英染上了很多陋习。妈妈对女儿只是关心吃穿,觉得把她养这么大已十分不易了,当孩子犯了错误只用粗暴的打骂来教训……在回来的路上,我感慨万端,在这样的特殊家庭中,小英能健康成长吗?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时,总是抱怨其“不争气”、“没出息”,使人丢脸。可是,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不听话,绝大部分责任还是在于家长,而非孩子。你是否为孩子提供过良好的家长环境?你是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过什么?

欧美一些国家曾在上世纪做过探索幼儿成长因素的实验,试图为因战争而失去父母或其它各种原因父母无力抚养的孩子建立一些扶养机构,有政府官办或私立的儿童收养中心、托儿所和个人领养等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任何代理机构(包括宗教性质的,专业护理等)有能力替代父母亲自抚养的重要性,不管这些机构受过多么好的培训,工作人员多么有爱心,懂得多么丰富的专业知识、多么悉心照料那些没有家长的儿童。

是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断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的,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庭环境。作为家长,请切记,在生活中,你给孩子营造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将来就会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是的,家长不能控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与影响,但可以给孩子关爱与温暖;家长可以没有宽敞、漂亮的房子,但可以给孩子一个和谐、民主的家。所以,聪明的家长,请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吧!

和孩子同步成长很重要

事实表明:家长和孩子同步成长很重要。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一个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往往能看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痕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总认为家长就应该高高在上,孩子就应该服从家长,听家长的话。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又怎么能与孩子一起成长呢?

在某个幼儿园,新学期开始时,在新来的一批孩子当中,有几个孩子有不爱睡午觉的习惯,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他们的床都靠墙放,午睡时就让那几个孩子面朝墙睡。老师觉得,这样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止他们与其他小朋友说话的机会。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这种方案就失败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动结束后,老师正带孩子走向睡眠室。突然,一个叫欣欣的孩子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您别让我对着墙睡觉了好吗?我对着墙睡觉心里难受。”当时老师愣了,弯腰抱起她说:“那好吧,老师不让你对着墙睡觉了。”他听了老师的话很高兴,还把这件事告诉了身边的小朋友。看到欣欣的举动,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后,这个老师在想白天孩子说的话。于是她做了一次试验,把家里的床搬到靠墙的一边,然后侧身对着墙躺下。这时她才感觉到真得很不舒服!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顺着墙往上看,那墙显得很高很高,而且像是要倒下来,于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并意识到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了!第二天,老师早早来到幼儿园,把那几个不爱睡觉的孩子的床,全部搬离了那面高高的墙,重新摆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一起经历生活的欢笑与泪水,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过,“如果你放弃权力,放弃你的优越感,那么你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把自己与子女摆在平等的位置上。

与孩子一起成长,还表现在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学习,甚至在某些时候虚心地向孩子学习。

当孩子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或出现错误时,家长应该通过教育让孩子明白事理,改正错误和改进缺点。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而自己却不具备时,家长就应该主动扮演受教育者,向孩子请教,向孩子学习。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能告诉你做人之道,向你传授学问,帮你解决疑难问题的人,皆可称之为师。

在现如今这个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家长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信息量远比家长大得多,此时的家长就应该放下架子,明智地拜孩子为师,向孩子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家长虚心向孩子学习,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赞扬、鼓励、赏识和尊重。

一个妈妈在家长学校听完教育专家的课后,她决定采纳专家的建议,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回到家后,这个妈妈对自己初中一年级的儿子说:“我想学习英语,我们单位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英语过关,否则不给涨工资。我这些年没动英语,都忘光了,你来帮助我,教我英语行吗?”

儿子听到这话,既觉得新鲜,又有些诚惶诚恐,他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我的英语不好呀,我怕教不好你。”

妈妈说:“你总比我强呀,我就从你们初中一年级的开始复习,我快点补课,有不会的就问你,等到我补到和你一样进度了,就由你教我。好不好?”儿子说:“试试吧!”

妈妈的单位也的确要求学会英语,于是,她真的开始认真学习。她每次问儿子都表现得很虚心,而且还时不时地夸奖或感激儿子,这让儿子非常上心。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要教好妈妈。

为了能更好地教妈妈学习英语,他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还专门请教了自己的老师,学习英语越来越努力了,成绩也不断提高。

拜孩子为师不只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好方法,同时还是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好方法。在拜孩子为师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就像多年深交的老朋友,无话不讲。更可喜的是当孩子是你的老师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增强,同时还可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和孩子一起学习,陪伴孩子成长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完全可以邀请孩子做自己的小帮手,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家事。看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就向他们请教,让孩子来教你,这时孩子会非常得意,会干得更起劲。当孩子和你一起做完事情后,应当真诚地表示感谢,让孩子知道他的帮助对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能力不足,认为他越帮越忙而拒绝他或敷衍他,这样最容易打击孩子的热情和积性。孩子是在锻炼中成长的,与家长合作的愉快经验,有助于指导孩子与他人的合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这句话值得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深思。

每个孩子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像动植物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出生时不一样,出生后一个月又不一样,3岁时和4岁时不一样,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也不一样。

就拿思维来说,0~3岁是靠直观的动作思维来引导自己的活动,4岁则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5~6岁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如果孩子上小学较早,他的抽象思维还非常弱,那么学起数学来就费劲得多。因为数学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活动。

再比如,很多家长说,孩子做作业拖拉,动作慢,字写不快,写得歪歪扭扭。从生理上来说,有一个原因就是:写字是一种精细且持久的高难度劳动,需要手腕的精细动作达到一定水平,需要视觉和动作协调得好。如果孩子的手部肌肉力量不够强,没有发育到能够完全胜任写字的水平,写起来自然就吃力多了。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点,认为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岂不委屈了孩子?

再者,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坐不了多久就不能专心听课了。有一个原因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会有所延长。这时有的家长总以为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好动喜闹,甚至当成了是多动症。还有,常听到很多家长说孩子考试太粗心,不该错的却出了错。其实有时并不是孩子有意在犯错,而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成熟,记忆的瞬间性、注意的短暂性、思考的不周密等因素都会造成粗心。这些在成人看来低级而简单的错误,会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而自动消除。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所以说,既然孩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规律,那就要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像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家长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同类推荐
  • 只有失败的父母  没有平庸的孩子

    只有失败的父母 没有平庸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我们要求孩子“完美无缺”的同时,何不扪心自问:“这样要求孩子,我自己做到了吗?”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从大量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中,总结出教育孩子的宝贵经验: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首。本书旨在为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指点迷津,引导广大父母走出教育误区,帮助他们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
  •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壮壮的玩具有好几大整理箱,书柜里也有各种幼儿图书,还有那些体积太大放不到箱子和柜子里的电瓶车、小摇椅、羊角球等玩具,加在一起占了他自己房间的一半。壮壮每天都与他心爱的玩具在一起,时而翻箱倒柜找出一些玩具,然后拿到客厅里,把电视机打开播到动画片频道,同时左手拿着回力车,右手握着奥特曼,身边地上还堆着一大堆磁力球节或积塑块等拼接类玩具,甚至几百块多米诺牌,还有微型小桌球等,每天都玩得兴致勃勃,兴奋时自己还大声喊叫,到处奔跑甚至到厨房卫生间故意搞破坏。妈妈经常因为收拾玩具和壮壮发生冲突,原因是壮壮只负责摆摊不负责收,妈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所以读后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能使你掌握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可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强烈的年代,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吧!握紧赏识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勇敢地说声:孩子,你真棒!
  • 产后美丽宝典

    产后美丽宝典

    《产后美丽宝典》把产后变化与恢复方法对应结合起来,把身心疾病与医疗预防、母体保健与健康哺乳结合起来,系统而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年轻的妈妈在产后重塑魅力与自信,教您产后如何成为一个既健康又漂亮的妈妈!
  • 妈妈急需的心理“婴语”书:科学养育0-2岁宝宝

    妈妈急需的心理“婴语”书:科学养育0-2岁宝宝

    肢体语言是人类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现。在婴幼儿时期,宝宝通过哭喊、微笑、动作、姿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因此,宝宝的肢体语言在和爸爸妈妈的交流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懂儿童心理学,如果你了解婴儿的内心需求和心理发育规律,就很容易发现在宝宝的肢体语言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本书通过漫画+ 心理的切入点,帮助爸爸妈妈洞悉婴儿的心理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留心宝宝的肢体语言,读懂宝宝的“婴语”,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宝宝进行交流、沟通,做了解宝宝、理解宝宝意的好妈妈、好爸爸。
热门推荐
  •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名侦探柯南之高冷妖孽

    她:妖孽高冷,父母宠爱,哥哥姐姐妹控,样样精通,可谓是完美,是所以人羡慕的对象。他:妖孽完美,五岁博士毕业,闲着没事当了名侦探,在英国遇见了她,他(她)们会有什么结局
  • 天赐农妻之福运连连

    天赐农妻之福运连连

    木雕师苏可方穿越成丰果村一农女,醒来时已是有夫之妇,面对无理小叔,冷淡的婆婆与二叔,外加一枚腹黑丈夫,苏可方表示无所适从,幸好有空间在手,帮她扫清一切障碍,夫唱妇随奔小康……推荐新文《农家团宝小狐妻》简介:看着日渐红火的老吴家,原本避如蛇蝎的众人发现,自从那个小团子被找回后,接连四代倒尽霉运的老吴家,开始转运了!再看老吴家的男丁们,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精明能干,婆娘们更是一个比一个会挣钱。众人: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是眼瞎了?!于是……“吴老爷子,乡亲们只认您这个吴氏族长。”“吴家兄弟,我家娃给你们当学徒吧,尽管使唤。”“吴家大嫂,你家闺女长的真水灵,咱们结个亲呗......”“砰--”回答她们的是某世子殿下冷酷关门声。吴家众人:敢觊觎我家团宝?请立刻麻溜滚!为报恩而来的小狐狸本想励志带飞全家,却没想到自己被阳盛阴衰的吴家人当心肝宝贝宠上了天。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五木经

    五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并非闹剧

    并非闹剧

    偏僻的张沟村突然热闹起来。县委来了一位副书记。这位副书记是个女的,戴着一副宽边黑框的眼镜,村里人私下称她为“四眼书记”。实话实说,这外号的发明者是我。那年我刚满九岁,在张沟村小上二年级。“四眼书记”带了一支浩荡的队伍,光小车就有十几辆。不过张沟村通往山外的路不好走,要在山上盘五六个弯不说,前几天下暴雨,造成了多处塌方,有的地方过不了车。“四眼书记”带的长长的车队只能停在村外的半山腰上。她带着一行人艰难地跋涉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张沟村。村口的老槐树下有一盘石磨,是过去生产队用来磨面用的。
  • 小投资大回报

    小投资大回报

    本书以一个规模不大的商场为场景,以12个自我创业者为主角,向人们讲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创业的艰辛、创业的痛苦、创业的成功、创业的快乐。书中的创业者每人独立成篇,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万古杀神

    万古杀神

    杀神重生附体废物少主身上,并得到半神格传授心法秘笈九玄踏天诀修炼,一朝觉醒至尊杀魂,铸成霸血神体,碾压天骄,爆打对手,横扫九天十地。
  •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

    沈瑄合拢书卷,敛衣起身,擎着灯台默默踱开。时近子夜,三醉宫中再无人语,洞庭湖上风涛喑哑。长夜如海,浩渺得没有尽头。无边黑沉之上,只得这一室如舟,一灯如豆,载沉载浮,照亮壁间小小一方雪白。那是一轴小像,画中女郎拈花回首,自在宛若飞仙。“阿兄,你别胡思乱想。”瑛娘劝道,“也许哪天她病好了,就回来了。你要等着她呀。”沈瑄居然笑了笑,道:“当然会等着,我答应过她的。”瑛娘哑然。沈瑄举高灯台,照亮画像上方,道:“当年她的那支竹箫刻的有字,字迹模糊,我们都猜不出是什么。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蝴蝶谷传奇

    蝴蝶谷传奇

    《蝴蝶谷传奇》这部小说讲述了蝴蝶谷一户豪门望族的几代女子婚恋的故事,其中记叙了以天资聪颖善良的蝶飞儿为主的几个小姐妹的不断成长成熟,美丽蜕变的励志经历……后来,她终于以另外一种崭新的正能量的身份……进入被易主的蝴蝶别苑里……于此同时,她们又遇到了几个欣赏青睐她们的人儿,或雅痞或枭商或英雄或导师或蓝颜……三姐妹几经周折,阅尽人间家常里短,富贵荣华,成功失败,颠簸潦倒,生离死别,尔虞我诈,人情冷暖……在亲情,爱情,友情之间,历练沧桑,魅力内敛的她们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也终于不辜负家族的厚望,蝶飞儿真正成为新一代护蝶主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