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岁月,回归初心
欢喜与忧愁如同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两味调料,掺杂在一起,有时候甜中带苦,有时候苦也微甜。人世间有太多的忙碌与混沌,又有太多的奢靡与繁华,那些以为会小心珍藏的宝藏会渐渐消失,这个宝藏的名字叫作“初心”。
时光含情脉脉地看着行走在其中的人们,那些散落的日子,只有自己才能执笔回忆。娴静如水的杨绛静坐在时光的一隅,听着时光的烂漫落花,独自写着素雅的文字。岁月已使她的两鬓生出华发,可那一抹淡雅的神韵,仿佛在向世人证明:不争不抢,才是静美的人生。
人生的最初,便是初临人世的童年。从呱呱坠地,到行走在红尘阡陌间回首往昔,有多少人会萌生“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感慨?只有聪明的女人,才懂得在温柔的岁月中刻录下生命的印记,把恬静当作一生的信仰。
乱世中的北京,是杨绛初临人间第一眼见到的地方。那是1911年的7月,北方的盛夏在炎热中透着一丝干爽,像极了北方人开朗直爽的性格。夏日的阳光仿佛为世间万物都染上了一层明媚的底色,一条极具京城气息的小巷,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这里,就是杨绛生命开始的地方。
绚烂的七月,见证着杨绛从咿呀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一代才女。她的生命已经经历了一百多个七月,每到被炎热笼罩的时节,她的思绪都会飘回北京城中那一片热情浓郁的绚丽之中。
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只能找到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样的人生未免枯燥单调。杨绛似乎应该感谢命运为自己同时选择了两个故乡:迎接她到来的北京,给了她北方人的大气磅礴与飒爽;牵系着祖祖辈辈根基的无锡,则给了她南方女子的细腻婉约。
于是,形容杨绛个性的词汇,就变成了“温润”与“坚强”,两个似乎截然相反的词语,凝聚在杨绛的身上,却成就了她一般女子无法与其比肩的独特魅力。
有人说,人在悲伤的时候,总喜欢回头看。因为回过头去,就可以看到无忧无虑的童年,重温那段天真无邪的时光。
即便不伤心,杨绛也喜欢回望自己的童年,她的童年太过美好,美好得就如同一个笼罩着绚烂光环的梦,那个梦中有被她视作榜样的父母。作为唯一一个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儿,在家中排行第四的杨绛,尽情享受着父母两人给予的全部关爱。
童年的快乐,单纯得没有一丝杂质。如果每个人都能在丢失快乐的时候重新做回童年的自己,也许快乐就如同荡秋千一般简单。
杨绛的优雅不仅来自血液中的江南基因,书香缭绕的门庭也将她的周身熏染出才女的书卷气。举手投足间,仿佛可以看到她永远都在用一颗初心,慢煮着岁月。
杨绛身上的书卷气,大多源自于父亲的熏陶。她的父亲杨荫杭,就是一名儒雅的读书人,因为曾用笔名“老圃”,人们也将他称为“老圃先生”。
提到读书人,总是让人联想到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气,可老圃先生却有着刚正不阿的秉性,还是一名热心革命的新派人士,却也因此得罪了晚清政府。新婚不久,为了躲避政府的抓捕,他不得不逃亡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法律专业。
在逃亡日本之前,老圃先生就曾是北洋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的高材生,结束了日本的学业之后,他又转而去往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
留洋的经历真正开阔了老圃先生的视野,他见到了太多美国人与子女的相处方式,这种方式与中国传统的严父教育完全不同,父子之间更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因为杨绛是老圃先生从美国留学归来之后的第一个孩子,因此老圃先生将这种亦父亦友的情感,完全倾注到她的身上。
于是,杨绛对父亲少了一些畏惧,多了一些亲切与尊敬,也正是父亲教会了她,身为一个女孩子,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人总是欲望太多,恨不能将世间一切珍贵的物品都收入囊中,却完全分不清究竟什么才对自己真正有意义。
岁月也是有记忆的,它记录下杨绛与父亲一路走来的父女情长。而温婉贤淑的母亲,则教会了杨绛身为女子应该有的不疾不徐、不争抢、不计较。
杨绛眼中的母亲,是个美丽的女子。然而一切外在的美,都比不上她内心的贤良与文雅。母亲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读过私塾,念过女校,尤其爱看书。她轻倚在窗台安静读书的模样,是杨绛记忆中关于母亲的最美画面。
从父母之间的相处,杨绛能体会到满满的爱。虽说两人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仿佛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他们一生都在互相关爱与尊重中度过。
无论老圃先生做出怎样的决定,杨绛的母亲永远无怨无悔地跟从,全家人从未听到母亲有过一句抱怨,也许从大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已经认定自己找对了人。
在杨绛的大姐出生之前,父亲已经到日本留学,可是刚刚抵达日本不久,就听说妻子即将生产,他特意请假回国陪伴妻子,直到长女寿康平安降生,父亲才放心地返回日本,在家中总共停留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留下的却是对妻子无尽的关怀。
也许正是因为母亲的开明,才换来了父亲一生的尊重。每个女人都没有权利抱怨自己没有被好好关爱,在抱怨的话语即将出口之前,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值得有人为你付出。
如果生活是首歌,那么杨绛的家庭中,一定弥漫着和谐的曲调。她曾在文字中写道:“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们子女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旧式夫妇不吵架的也常有,不过女方会有委屈闷在心里,夫妇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我父母却无话不谈。”[1]
因为有着这样的父母与童年,杨绛从少不更事起,就有着一抹从容自若的恬淡。那首属于她的人生歌谣,起承转合,千回百转,每一个音符都是来自心灵的对白。她的个性中没有虚假,没有奢求,对所爱的人,不计回报地付出真心,对伤害自己的人,用宽容的心胸尽量包容。
正因如此,她才是钱钟书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作为妻子,这似乎是能从丈夫口中收获的最高褒奖,杨绛自豪地把丈夫的夸奖珍藏于心,却依然不急不躁地让生活维持着应有的简单模样。
之所以活得淡然,是因为杨绛为自己的生活保留了一方净土,这方净土用童年的回忆铺就而成,那里有母亲轻声哼唱的家乡歌谣,有《石头记》《聊斋志异》《缀白裘》等书中的精彩故事,有父亲严谨而又随和的教育,还有姐妹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陪伴。
杨绛从不苛求生活赐予自己太多,她只渴望拥有一方宁静,如同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每一笔勾勒,都是对生命深深的热爱。
只要与岁月真心相伴,就会发现岁月从不曾亏待我们。只要不是刻意地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固执地为自己的生命画地为牢,心就不会迷茫,更不会寂寥。
童年的杨绛是个机灵古怪的“小鬼”,也是个懂事乖巧的女孩。向来重视子女教育的父亲,把杨绛送到了三姑母杨荫榆执教的京都女高师附小。平日里,杨绛也曾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可是见到三姑母带着外宾来参观,正在饭堂吃饭的她就表现出了一副乖乖女的模样。
三姑母看到杨绛面前掉了许多饭粒,就默默走到她身旁,趴在她的耳边说了一句“粒粒皆辛苦”,小杨绛愣了一下,马上如梦初醒般把桌子上的饭粒统统捡起来吃掉。旁边的孩子们也学着她的样子,乖乖地捡着饭粒,可爱的举动逗笑了在一旁观看的杨荫榆。
杨绛似乎从小就懂得在什么情形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她懂得察言观色,却从不工于算计,因此才始终保有一颗纯净的心。
简单的岁月,必定会诗意葱茏,如同落花流水,带来馥郁芬芳。杨绛的童年的确曾经与花有关。因为三姑母的关系,学校大学部的学生都喜欢上了聪明机灵的杨绛,闲来无事,他们总喜欢带着杨绛玩耍,在学生们举办的恳亲会上,可爱的杨绛更是被大学部的学生们扮成了美丽的花神。
那一天,她的小辫子被姐姐们仔细地盘在了头顶上,上面插着许多鲜艳的花朵,周身上下也贴满了金色的花瓣。这样一来,杨绛仿佛真的是花神下凡,她的眉梢眼角间挂着浓浓的笑意。
人生有多少的不快是庸人自扰,一件好看的衣服,一个精致的妆容,其实都可成为快乐的理由,只要尽情享受时光,生命就会还你一份清纯与美好。
因为杨绛总是那样快乐,大学生们在开运动会时,也不忘记为她安排一个角色。一个姐姐跳绳,便让杨绛围着自己一面绕圈,一面跳绳,口中还要念着事先安排好的台词。可惜因为紧张,杨绛念台词时声音太小,旁边的人都没有听清。
在杨绛的记忆中,自己从这些姐姐们那里获得的“优待”,与三姑母密不可分。她曾写道:“演戏借我做‘花神’,运动会叫我和大学生一同表演等等,准是看三姑母的面子。那时候她在校内有威信,学生也喜欢她。我决不信小学生里只我一个配做‘花神’,只我一个灵活,会钻在大学生身边围绕着她跳绳。”
这又是一种不唯我独尊的淡然。她看世界的眼睛,总是那样清澈;感怀世界的心,也总是那样纯净。岁月的烽烟漫过杨绛的生命,她却只从中挑拣出幸福的部分,然后用一颗如同阳光般温暖的心,让这些幸福在岁月中生根、发芽、慢慢滋长。
杨绛智慧语录
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就可以谋求国际间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
守望最简单的人生
如果要对人生的距离进行测量,位于两端的,不是生与死,而是你的心与世界。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仿佛已经经不起一丝一毫的寂寞,一心向往喧闹浮华,早已忘记在内心的小小世界留一方净土。
世界的确精彩,精彩到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涂抹上光怪陆离的颜色,让人们误以为绚烂多姿的人生就是美丽人生。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幅画卷,最美的永远是寥寥几笔勾勒而成的那一幅。疏朗的线条,像极了内心的宁静。
一简单就快乐,一复杂就痛苦,这是人世间最浅显的哲理,却也是最易让人忽略的。就像简单的爱情与亲情,却蕴含着无尽的快乐,而这份简单终究有人做到了,那是因为他们早已了悟了生命的真谛。
杨绛的父母都是懂得守望简单的人,他们用一颗淡泊的心,谱写出了那个年代少有的美好爱情。如果仅仅用“爱情”这个字眼定义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狭隘,两位老人之间的情,已经融会了“爱情”、亲情与友情。
正因简单,他们之间的情感才如此随意而自然。旧式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仅没有淹没他们的爱情,反而让他们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酝酿出了幸福。人们总是追求一见钟情的轰轰烈烈,偏偏做不到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不离不弃。杨绛的母亲做到了,正因如此,在杨绛的心中,母亲是她这一生都无法超越的楷模。
杨绛永远无法忘记,离开北京之后,一家人相互扶持着撑过了一段苦涩的日子。回到家乡无锡,家门前的小桥流水带来了绝美的景致,却也给她的父亲带来一场险些与人世诀别的疾病。
没有人知道父亲的病因是与北京截然不同的气候,还是那些生吃进肚子里的“炝虾”,年幼的杨绛只知道父亲病得一天比一天严重,母亲一边照料父亲,一边冷静地四处联络家乡最好的医生。
生病时有人照料,似乎是每个人最简单的愿望。在这简单的愿望之中,能够寻找到真实的心灵宽慰,也能感受到生命真实的存在,更能体会到真实的情感依托。
父亲一面接受着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一面又固执地坚持着对中医的排斥。母亲只好请来当地唯一的一名西医,他用有限的设备尽可能全面地为老圃先生做了检查,又抽了一管血。这就是这名西医能够做的全部工作,他告诉杨家人,这管血液要送到上海才能化验出结果,一个星期之后才能知道他到底得了什么病。
身为至亲的人,一个星期是如此的漫长,但这并没有让杨绛的母亲焦躁和绝望,她用最简单的乐观,摒弃掉头脑中一切杂念,在需要等待的时候,默默地陪伴。
老圃先生的病在等待中一天天严重,他虚弱得甚至无法离开床榻半步,曾经神采奕奕的双眼,也变得萎靡黯淡。杨绛的母亲希望中医可以成为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老圃先生执意不肯,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挽留着自己的性命,一定要等待西医确诊的那一刻,再对症医治。
杨绛终于从母亲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叫作永不放弃,只要能够留住丈夫的命,哪怕多么荒唐的方法都要尝试。如果只是痴痴地等待西医的诊断,很可能是坐以待毙,倒不如利用等待的时间尝试一下民间的“叫魂”,哪怕没有帮助,至少也不会有任何坏处。
放弃的路,是永远不能选择的路。学会了这个道理,也就学会了成长。因为杨绛的三姐感到害羞,为父亲“叫魂”的任务就落在了小杨绛的身上。而那一夜,她也懂得了坚持也是一种勇气。
深夜里,小杨绛置身于漆黑的厨房,身边只有同是小女孩的三姐陪伴,一只装满水的大铜盆就放在面前,杨绛冲着水面上漂浮的竹叶小船声声呼唤着:“爸爸!转来吧!”杨绛对父亲的爱,虽稚嫩,却也浓烈。她将这份爱全部凝聚在一声声呼唤中,因为在她最简单的思维里,只要父母健在,那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一周之后,一家人终于满怀期望地等来了上海寄来的诊断结果,简单的“伤寒”两个字,再一次将一家人打入了绝望境地。这是当时一种极难治愈的疾病,这两个字,无疑是给病人宣判了死刑。
万念俱灰,是人生的一出悲剧,只有心怀希望,坚持下去,才能在遭遇暗礁时激起美丽的浪花。母亲再也不顾丈夫的偏执,终于请来了当地有名的中医为他诊治。可是,她从中医的脸上看出了为难与无奈。
他甚至不愿为病人开出一张药方,母亲知道,这是在无声地宣布对病人的放弃。丈夫是她生命中全部的支撑,那一刻,杨绛仿佛听到了母亲心碎的声音。
如果父亲真的一病不起,就等于宣告这个家的天塌了一大半。那一晚,家里每个人都无法入睡,每个房间都亮着灯,亲戚朋友往来不绝,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想要见父亲最后一面,杨绛在那一晚听到的最多的话,不是对母亲的安慰,就是对父亲病情的遗憾。
杨绛不敢想象没有父亲的日子,她哀伤、绝望、害怕。她甚至想到,如果失去了父亲,自己很可能再也无法读书。即便是有亲戚照拂,再读几年书,未来的人生也会变得黯淡无光。她很可能在无锡的工厂里成为一名最底层的女工,这一刻,悲伤已经不足以完全形容杨绛的心情。
可是身旁的母亲,却早已停止了哭泣,悲痛在她瘦弱的身体中激发出了巨大的能量,爱是最深情的守望,为了与丈夫之间的爱,她要做最后的尝试,只要丈夫一息尚存,她就永远不会放弃努力。
想要守住最简单的幸福,必须淬炼出内心的坚强。身体中潜藏的意志,就是世界上最坚强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实现心中的目标,就是因为在应该坚持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没有磨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磨难是上苍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永远诞生不出强者,顺境只能削去人的坚强意志与奋斗精神,甚至可以说,人生没有磨难,本就是一场灾难。
母亲在父亲的疾病面前变得坚强,杨绛也从母亲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叫作不轻言放弃。母亲请来了父亲的好友华实甫,他虽不住在无锡,却也是一位有名的中医。华先生经过诊断,同样认定杨荫杭的病情不容乐观,可是母亲的一句话打消了华先生所有的顾虑,那就是“死马当活马医”。
拿到华先生开出的药方,杨绛从母亲的脸上看到了近日少有的喜悦,她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张药方,仿佛捧在手心的是丈夫的生命。她连忙命人照方抓药,连夜将药熬好,给丈夫喂了下去。然后,她就静静地守护在丈夫身旁,眼神中饱含着坚定。她坚信丈夫会在明天一早醒来,重新焕发往日的活力。
也许是母亲的坚持感动了上苍,第二天,父亲的病症果真减轻了一些,挂在他脸上的笑容,证明他已经恢复了意识,是母亲用坚持与守护,将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从此,母亲对华先生礼敬有加,杨绛也从母亲的行为当中学会了什么叫作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拥有了一份简单的幸福,它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会到生命的感动。
原来最好的幸福,就是有人与你相互守望。那个人可能是爱人,可能是亲人,也可能是朋友。幸福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期待和愿望,它值得我们把它捧在手心,放进梦中,为它守候。只有幸福常伴左右,生活才能快乐而充实。
在父亲生病之前,杨绛还是一个不懂人间疾苦的小女孩。经历过如此难挨的一段时光,她忽然变得对父母和家庭更加依恋。亲眼见证了父母之间的相互守望,杨绛才真正领悟到亲情与爱情的伟大。
这让她回想起,母亲对她,也有着同样的爱。六岁那年的寒冬,杨绛还跟随父母在北京居住。北方的冬夜寒冷刺骨,母亲正在家中忙里忙外,忽然停下手中所有的活计,急急忙忙地为女儿寻找过冬的厚棉被。
她永远也无法忘记母亲手持洋灯的背影消失在院子里的风雪当中,又伴着那点点光亮抱着棉被返回房中,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表情。那一刻的杨绛,不知道为什么,眼睛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那是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感觉,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直到长大之后才明白,那一刻的感觉就叫作感动。
原来幸福真的如此简单,简单到只需要一床棉被的温暖。可是杨绛明白,这棉被之所以温暖,是因为母亲的爱意浓浓地融化在其中。这样平淡的幸福,仿佛是照进心头的一缕阳光,让温暖的情感在阳光中缓缓蒸腾。
最简单的幸福,叫作亲情,因为险些失去,杨绛便更加懂得亲情的可贵。然而无论多么不舍,她也无法阻止人生开启新的篇章。父亲康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杨绛离开那所残破的学校,跟随大姐到上海去读书。
那一年,杨绛八岁,离家之前,她再一次感受到了母亲的爱意。她第一次收到了母亲送给她的一块银元,还有大姐送给她的一方手帕。她把这两样东西当成至宝,收藏进胸前的口袋里,她觉得这样就仿佛是把幸福装进了心里。
对于杨绛来说,生活从未复杂过,经历了父亲生病这件事,她更加懂得人生本就福祸相依,笑泪交织。
杨绛智慧语录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
收录一段愉悦的光阴
如果将人的大脑比作一座果园,那么记忆就是果园中结出的果实。它们有的圆润饱满,有的丑陋干瘪,甚至有的还遍布着被蛀虫啃食过的痕迹。
光阴最是无情,它一刻也不肯驻足,用一双神奇的手,不停地催化着记忆的果实从青涩转为成熟。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决定未来的际遇,然而这些都不值得悲观,因为我们可以选择是否让自己快乐。
那些饱满美丽的记忆果实,总是可以愉悦播种记忆的人的心情。在收获的时节,只要尽情在饱满的记忆果实中挑选,再将那些干瘪苦涩的记忆果实深深地埋进脑海,当经年以后重新回顾,就会发现这些果实是光阴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偏偏有人不懂得在光阴中收录愉悦,如同庸人自扰一般,让整个脑海都回荡着从前岁月中痛苦的回忆。因为不懂得放弃那些不好的回忆,所以才不愿长大,偏偏执意要在未来的日子里,时时刻刻哀悼那些逝去的苦涩年华。
杨绛是聪明的,她懂得在自己的“篮子”里装上饱满的记忆果实,让那些不快乐的回忆在风中吹散,不为过去烦恼,不为将来担忧,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闲来无事,再将那些美好的回忆捧在手中把玩。
自从父亲康复,家中的一切生活都重新回到了正轨,杨绛再一次从生活中找到了那抹绚烂的色彩,似乎随意俯身,就能在路上捡拾到简单纯粹的幸福。
杨绛到上海启明女校读书,这不仅是父亲的主意,更是她自己的决定。母亲舍不得让年幼的女儿离开身边,更不希望她像二姐那样一去不返。于是,母亲反复问了她许多次,是否真的决定去上海,每一次得到的,都是杨绛坚定的回答。
小小的杨绛的确舍不得离开父母,可是那座充满了知识的殿堂,实在让她渴望。从二姑妈到堂姐、大姐、二姐,都曾经在启明女校读书,大姐更是那里的高材生,成为了校长最得力的助手。
她愿意去学习新鲜的知识,对杨绛来说,启明女校是一座更大的果园,她坚信,在那里一定会播种出更加甜美的记忆果实。
不过,每次回答过母亲的问话,懂事的杨绛总是忍不住悄悄落泪,因为害怕惹得母亲难过,每次流泪她都默默地背过身去。
这是成长的泪,亦是幸福的泪,成长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情,它意味着告别了懵懂无知的年岁,开始用成熟的味蕾,去细细品味岁月中多种多样的滋味。
杨绛几乎是欢乐地蹦跳着,奔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她从不觉得离开父母的庇护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相反地,学会用自己的翅膀独自飞翔,才真正值得庆幸。
启明女校果然没有辜负杨绛的期望,那里简直就像一座七彩的果园,结满了绚烂夺目的果实,简直让她看花了眼。
这里的英语自修教室,宽阔敞亮,并且,像这样的自修室有十几间之多。美丽的花瓷砖铺满了学校的整条长廊,长廊的下方就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教室后面有一大片被树木和花草环抱着的空地,那里简直就是学生们的乐园,只要是不上课的时候,空地上便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启明女校的宿舍条件也非常好,学生们的宿舍都在楼上,每个人都有一张单独的床铺,干净又整洁。还有专门的修女照顾学生们的生活起居,学生们亲切地称这些修女为“姆姆”,她们既严厉又亲切,聪明机灵的杨绛是许多姆姆的“darling(亲爱的)”,即使有时候因为调皮接受惩罚,她依然是姆姆们最喜爱的那个“小鬼”。
人生路上难免有烦恼,杨绛却将这些小小的烦恼统统过滤。她能够记起的只有快乐的回忆,她总觉得自己盛放记忆果实的篮子太小,没有多余的空间留给那些不够美好的果实。
乐观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是一种机敏与豁达,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乐观的人,总是让人感到愉悦和轻松,更可以让烦躁的心情在一瞬间回复平静。乐观的人不会感到心灵的沉重,一切的逆境都会在乐观中变成顺境。
年幼的杨绛还不懂得什么叫作乐观,只是凭借本能往身体里不断注入着欢乐的能量。启明女校的课程十分丰富,杨绛不仅从不厌倦学习,反而乐在其中。除了必修的基础课程,杨绛还挑了许多感兴趣的学科去学习,像唱歌、跳舞、画画,每一个学科都向她呈现出一个多彩而又美好的世界。
杨绛在启明女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充实而又愉快的,唯一让她有些难过的,就是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学校把这一天叫作“月头礼拜”。家近的孩子们会在这一天被家长接回家,晚上睡觉之前再送回来。
每当这时,家住外地的杨绛就会有些想家,点点泪光在她的眼眶中打转,看着身边仅剩的几个外地小伙伴,她感觉整座学校都变得冷清了起来。
不过,杨绛总是能找到安慰自己的方式,她可以在想象中与父母和姐妹团聚,闭上眼睛想象着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饭的场景,这样想着,鼻端仿佛真的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耳畔仿佛可以听到母亲温柔的叮咛。
独立的校园生活让杨绛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那些美好的瞬间即使再短暂,她也不会让它们在绚烂中荒芜,而是将手指温柔地相扣,将它们轻轻地放在胸前,感谢这些美好在自己的生命中出现,感谢它们让自己对未来的日子充满着最美的期盼。
更让杨绛欣慰的,是那些善良的姆姆们。每到“月头礼拜”,姆姆们就会心疼这些不能回家的孩子们,她们想方设法地为孩子们做好吃的东西,想用舌尖上的美味弥补他们心头的苦涩。
姆姆们的办法果然奏效,吃着这些好吃的东西,杨绛可以感受到她们的良苦用心。虽然美味的食物会让她更加思念母亲做的饭菜,可是她总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只要放了暑假,就能见到爸爸和妈妈了。”
这样想着,日子仿佛可以过得快一些。有时候,越是刻意计算,时间便越是漫长难挨。杨绛索性忽略时间,说不定放假的日子很快就会来临,猝不及防地给自己一个惊喜。
她的确等来了一个惊喜,不过这个惊喜比她预计的时间更加提前了一些。一个“月头礼拜”的日子,大姐忽然带着杨绛和一同在启明女校读书的三姐走出了校门。这是杨绛第一次在“月头礼拜”离开学校,大姐坚持不肯说出要带她们去什么地方,可是从大姐欢乐的眉眼之间,杨绛隐隐预感有什么好事即将发生。
她和三姐跟着大姐坐了一段路程的电车,下车之后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建筑面前,大姐终于告诉她们:“这是申报馆,我们去看爸爸。”
杨绛快乐得简直想要飞起来,她日思夜想的爸爸就在里面,任何的美味佳肴都比不上扑进爸爸怀里的甜蜜滋味。爸爸是杨绛最好的朋友,她早已攒了一肚子心里话,想要对爸爸倾诉。
杨绛和三姐这两个古灵精怪的小姐妹也打算给爸爸一个惊喜,她们悄悄地走进报馆,蹑手蹑脚地走到爸爸的身旁。老圃先生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丝毫没有注意到三个女儿进来,更没有注意到有两个调皮的女儿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
父女之间的心灵感应让他缓缓抬头,猝不及防撞见两双可爱的眼睛,这简直是人世间最甜蜜的惊喜,一向沉稳的老圃先生也不禁笑出了声。
因为刚刚从一场大病中痊愈,老圃先生的身形还有些消瘦。可是他眼中的慈爱永远都不会变,看着父亲依然有些憔悴的容颜,杨绛的眼泪几乎控制不住地流下来。原本想要和父亲倾诉的心里话,忽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此刻她只想问问父亲的身体恢复了没有,一个人住在报馆里是否寂寞。
杨绛真的长大了,不再只是一味地享受着父母的疼爱,而是懂得关心父母。与女儿重逢是人世间最有效的良药,父亲仿佛一下子来了精神,他要带着女儿们去吃大餐,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这顿大餐是杨绛从来都没有吃过的西餐,看着盘子里整块的肉和放在一旁的刀叉,她简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父亲看出了她的茫然,轻轻地说:“你坐在爸爸对面,看爸爸怎么吃,你就怎么吃。”
于是,杨绛认真地学习着父亲使用刀叉的样子,她学得那样投入,以至于忘记了放进口中的大餐是什么滋味。虽然坐在对面的女儿笨拙地使用着刀叉,把每一块食物都切成了最难看的样子,可是父亲眼中慈爱的神色丝毫没有减少,日后回忆起来,父亲眼中的温情,就是那顿大餐最美妙的滋味。
那顿饭吃过之后,父亲用温暖的手掌拉着杨绛姐妹的小手,把她们送到电车站。父亲始终在用慈爱的声音与大姐聊着天,杨绛就在一旁默默地走着,静静地听着,仿佛父亲的声音是世界上最暖心的音乐。
她虽然还听不懂父亲与大姐聊天的内容,可只要能与家人平静地待在一起,就已经让她心满意足。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哪怕是行走在严冬,心头也会充满融融的暖意。
虽然父亲不能在每个“月头礼拜”都把杨绛接到身旁,可只要想到父亲和自己就在一个城市,她就已经满心欢喜。不久之后,母亲也带着弟弟妹妹来到上海定居,杨绛终于可以在每个月的“月头礼拜”与家人团聚。依偎在母亲的身旁,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
有人问杨绛,在启明女校三年多的时间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杨绛答道:“最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包括自我判断,学会克制,如何正确与别人和集体相处。”
她还说:“学会判断和自我克制,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重要。”这就是她在启明女校收获的最美的记忆果实,直到多年以后,她依然感谢启明女校给予自己获得这些果实的机会。
杨绛智慧语录
吃苦孕育智慧,磨炼人品。
岁月路上的一串串脚印
都说岁月无痕,却也总能在世间留下它来过的证明。它会在树木上刻下年轮,让花朵从盛放转为凋零,让冬季的皑皑白雪,更迭为春日的暖暖微风。
人生之路难免颠簸,回头看时,只有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才不枉在人世间走过。这些脚印可能盛满了浓浓的牵挂,也可能盛满着爱与幸福。
杨绛在启明女校踏实地走着自己的求学之路,父母的到来让她感到格外地安心。原本就从事法律工作的父亲,一面在《申报》从事主笔的工作,一面又重操旧业做起了律师。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行走的过程,这一点,杨绛深有体会。她出生于北京,却在出生不久便随父母迁回无锡,短暂地停留了几年,又返回北京,终究又因为父亲刚正不阿的个性得罪了权贵,不得不又迁回无锡。
来到上海求学,已经是她人生中的第四次迁徙,很快,第五次迁徙又要来临。这一次,全家人要去的地方是苏州。因为上海的政治局势日渐复杂,父亲希望搬到一个更加清净的地方,在那里安心地为百姓伸张正义。
杨绛也在不断的迁徙中渐渐成长,到了苏州,她已经是该读中学的年纪。父亲希望杨绛和三姐可以进入振华中学读书,却要求她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考。在父亲的意识里,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读书的机会,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杨家在苏州定居后,振华中学已经过了招收新生的时节,不过学校为杨绛和其三姐单独进行了一次入学考试,杨绛坐在那间单独开辟成考场的教室里,看着国文考试的题目“论女子解放”疑惑不已。
调皮的杨绛甚至连自己是女孩子这件事都从未在意,更何况还要去讨论女子的解放。她天真地以为,解放就是放开女子脚上的裹脚布,或者是不让女孩子从一生下来就穿耳洞。好不容易搜肠刮肚地写了一篇文章,直到最后,杨绛也没弄懂“女子解放”到底是什么含义。
直到如今,依然有人不懂什么叫作真正的解放,以为解放就是身体和言论上的自由,有了这些自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追名逐利,但这样却也将一颗纯真的心牢牢地锁起。
只有让心自由,才是真正的解放。如果你不知道怎样让心自由,不妨听听智者的话。托尔特克智者曾做出过让心自由的四个约定:“不妄作评判,不受别人影响,不作假设,行动、尽力、投入。”
何其简单的四个约定,可惜却依然有人看不懂其中的含义。其实,“不妄作评判”,就是做到公正客观,一切违心的、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话都不要说出口;而“不受别人影响”,就能减少无谓的痛苦,不要让别人的价值观左右你的决定和行动;“不作假设”,则是要敢于沟通,只有说得清楚和问得明白,才不至于产生误解;“行动、尽力、投入”似乎更加简单,量力而为,尽力去做,即便失败,也不会因为没有尽力而后悔自责。
杨绛虽然还不懂得什么叫作女子解放,但至少做到了尽力和不放弃。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振华中学,即便是三姐后来决定休学,她也一个人坚持上学,哪怕是要一个人住在破旧的宿舍里。
父亲也与杨绛一同坚持着,他坚持着自己的律师工作,哪怕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非常差,也坚持不遗余力地匡扶正义。
想要在苏州开办律师事务所,就必须有一处房子。老圃先生素来喜欢有历史底蕴的事物,他看中了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建筑——苏州著名的老宅“安徐堂”。几百年的风雨早已让“安徐堂”变得破败不堪,可是老圃先生执意认为这里是最好的住所,只要拆掉一些破旧的小房子,再移植一些花草树木,就能让这座百年古宅一下子风雅起来。
执意不修建新宅,是因为老圃先生始终把房子当成身外之物。房子一旦建造起来,就变成了一份值钱的家产。他见惯了那些守着家产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也见多了那些为了争夺家产大打出手的不肖子孙。
经营家产不仅是件费力的事情,还可能影响到子孙后代的价值观念,那么索性不要让子女对家产形成依赖,他早就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的所有子女,不会给他们留任何家产,唯一能留给他们的,就是学会如何自立。
父亲的话影响着杨绛的一生,学会自立,是一个人的修养。杨绛一直在“自立”两个字上完善与锤炼自己。因为自立,她虽身处逆境,却懂得积极乐观;因为自立,她学会了刚强果敢。
所谓自立,简单地说来,就是自食其力。就连在家里,父亲也在锻炼着孩子们用劳动换取甜蜜的果实。虽然经过简单的修葺,“安徐堂”已经可以居住,但是几百年的风雨已渗透进老宅的每一个缝隙、每一处角落,留下的不只有历史的尘埃,还有数不尽的蜘蛛和小虫子。在所有的房间全部修缮完成之前,父亲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捉虫子,并且“论功行赏”,赏金有着严格分明的等级:“小蜘蛛一个铜板三个,大蜘蛛三个铜板一个,鼻涕虫一个铜板一个”。
为了得到赏金,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杨绛因为住在学校的宿舍,因此“赚钱”的机会最少,可是只要周末回家,放下书包就会投入捉虫子的阵营。
父亲知道,这一点点的钱不会教得孩子们唯利是图,反而会让他们在恰到好处的刺激之下,懂得劳动光荣。事实证明,父亲的想法是正确的,孩子们虽然为了赚取赏金,捉虫子捉得忘乎所以,可是赚来的钱却统统交给母亲保管,天长日久,甚至记不得在母亲那里存了多少钱,也就不了了之。可是家里的“虫灾”的确得到了控制,孩子们也在劳动过后颇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不得不承认,这是父亲教育子女的一个小小成就。
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杨家的生活还算富裕,可也绝对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在父亲的教育下,孩子们从小并不会羡慕富贵人家的孩子在吃、穿、用上的奢侈。
杨绛曾写道,“假如我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艳羡,父亲常常也只说一句话:‘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意思是:得你自己去争取。也许这又是一项‘劳动教育’,可是我觉得更像鼓吹‘个人奋斗’。我私下的反应是:‘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吗?’”
没有过多的欲望,人生才能获得满足。许多家长总是拼命在孩子的头脑中填塞“争取、拼搏”的道理,却忘记了教会孩子怎样才能让内心得到满足。不懂得满足的人,也就学不会快乐,想必杨绛的乐观进取,就是因为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欲望让人丢失了孩童般的纯净,即便糖果撒了一地,也不会为之惋惜或是心动。被欲望填充的世界,无法再如同旧日那样斑斓,夜空中的星星,也变得不再耀眼夺目。
与其心怀那些虚无缥缈的欲望在半空中漂浮不定,不如在坚实的大地上走出清晰的足印。这样的足印会在阳光下轻轻地闪着光,经年以后,才会忽然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其实一直相伴左右,比如美好的爱情,比如温暖的亲情。
杨绛的心中,始终为亲情留着很大的空间。平时她住在学校的宿舍,认真地做一个勤奋的学生。到了周末,她便提着行李飞奔回家,一头扎进父母的怀抱,做父母调皮可爱的“老小”。
无锡人把所有的孩子统统称为“老小”,杨绛虽然不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却偏偏是最受宠的一个。她喜欢在母亲身边撒娇,也愿意做母亲的“小棉袄”,替她分担家务,照顾年幼的妹妹。
母亲曾说,刚出生的小女儿像极了因病夭折的二女儿同康。二姐是杨绛最喜欢的姐姐,小时候谁都哄不好调皮的杨绛,却只有二姐能哄得她乖乖听话。听到母亲这样说,杨绛对二姐的依恋也转移到了小妹身上,时常轻轻地把她揽在怀里,哼着歌谣哄她睡觉。
昨日的过往,今日的感怀,全部可以从人生路上留下的脚印中寻找。从脚印中,可以轻易分辨出一个人的个性,而杨绛的母亲,就是一个性格温婉、从不与人争抢的女子。
因为家中子女众多,有些家务活必须靠佣人来帮衬。可是母亲每次嘱咐佣人做事,都是客客气气,从不指手画脚。杨绛的姑母杨荫榆脾气有些古怪,面对这位难伺候的小姑子,母亲也从来没有露出一丝不快,反而处处退让,好的东西都留给她享用。
心疼母亲的杨绛总是想方设法偷偷留一些母亲爱吃的东西,有时候是水嫩的蜜桔,有时候是甜甜的糖炒栗子。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她就把这些零食捧到母亲的嘴边,母亲却依然舍不得吃,想要留给孩子们,只有被杨绛缠得紧了,才象征性地吃上几口。
都说母女连心,杨绛怎能不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执意不肯让母亲把这些东西推回来,抓着她的手不肯松开,直到母亲把东西吃得一个不剩,才眨巴着眼睛,心满意足地离开。
在父亲面前,杨绛同样是一个贴心的女儿,她知道,父亲在工作的时候,也希望有人陪伴,只是不喜欢小孩子吵闹。于是,她总是乖巧听话地和父亲同处一室。父亲工作,她就在一旁静静地看书,甚至学会了不发出任何响动地给父亲倒茶,给烧得通红的炉子添煤。
如果将人生比作耕田,那么只有经历过春日的辛勤播种,才能在秋日里迎来丰收的硕果。
对于十几岁的杨绛来说,人生的播种就是读书,也许是受了父母的影响,她自幼爱书如命。父亲曾问她,如果三天不让她读书,会怎么样?杨绛认真地思索了好一阵,回答了三个字:“不好过。”
父亲又问:“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这次杨绛没有思索很久,冲口而出:“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点头微笑,从这个懂事的女儿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书香气是女人身上最迷人的气息,它如同火花般点燃人的思想,如同甘露般滋润着人的心灵。女人在书香中优雅,因为腹有诗书所以气自华。书中的文字如同一盏盏明灯,可以在黑暗中照亮人的前路,因为不再迷茫,所以走得坦然,走得踏实。
人生之路,必将经过一座又一座驿站,无论能否找到真正的归宿,至少那些留在路上的足印,祭奠着匆匆流逝的年华,亦可让人重温当时片刻的美好。
杨绛智慧语录
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恐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