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7600000002

第2章 千年梅庵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偶然的驻足,禅师以梅花点化了一方山水。

佛法似盐着水,若识梅花香,便是有缘人。

梅庵为北宋至道二年(996)僧人智元为纪念禅宗六祖惠能曾在岗顶插梅而建。禅宗六祖惠能,生性好梅,每到一地都以插梅为记,梅庵就是其圣迹之一。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此古建筑,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文化厅和肇庆市政府曾多次拨专款对其进行修缮。今天的梅庵保存有山门、大雄宝殿,祖师殿三部分。山门前有六祖井,泉水清洌。庵前曾有荷池及古榕,古人有诗云:“修榕蔽烈日,荷静散幽香。”庵内有凉亭花圃,梅庵头门入口前后分别有一株菩提树,树龄超过三百年,树围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枝干虬曲苍劲,依旧生机盎然。满冈的梅树使梅庵显得优美雅致,富有诗意。

梅庵位于肇庆城西的梅庵岗上,坐北向南,南偏东26度依冈势前低后高营建,该冈占地5080平方米,梅庵在冈峦怀抱之中,古树苍翠,梅花幽香,佛殿古雅,建筑独特,是肇庆市著名的名胜古迹,它是集传统建筑、园林艺术、禅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梅庵早在1962年就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榜理由主要在于其梁架结构多是宋代遗构,为岭南古建筑中所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积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历史上,梅庵屡兴屡废,供奉佛像亦几经重塑修饰。宋元交替时期,由于兵荒马乱所以佛教不兴,梅庵在元末一度荒废不用。明太祖出身僧侣,有意振兴佛教各派,梅庵于明永乐年间得以修复。明嘉靖年间,梅庵曾改为夏公祠,佛像全部被弃置于庵后露天处。至明万历元年(1573)又重建恢复寺院原貌,“凡禅堂佛像焕然一新”。曹溪南华寺僧人自聪来做住持,增修一次。当时岭南著名诗人黎民表写有碑记,内云:“端州为大鉴禅师下生之地,宜有大刹宇以阐扬其教。而土人颛朴,仅即西城之外为庵,亦屡兴废矣。”一些寺僧曾对梅庵先后作过七次较大的重修和扩建,对佛像进行过两次装金。明重修梅庵碑记现镶嵌在梅庵墙壁上,刻于明万历九年(1581),碑高1.75米,宽0.85米,端砚石质。碑额篆书,正文行书,均阴刻。朝议大夫、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直内阁侍经筵官致仕黎民表撰文。黎民表,字维敬,

从化人,广州“南园前五子”之一。碑文记述梅庵于宋至道二年创建后屡有兴废、至万历九年又重修的情况,该碑为梅庵建筑的历史沿革及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明嘉靖时,“南园五子”之一的广东顺德陈村人欧大任以贡生历官国子博士,后来任南京工部郎中,著作《虞部集》收有《梅庵》诗曰:

西来浮海后,獦獠起南邦。

悟得心为印,经行法是幢。

拈花看几叶,现目散千红。

独有唐年凿,寒泉下石淙。

首联说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自西(印度)浮海来到广州,獦獠指惠能,在南方弘扬禅法。第二联“悟得心为印,经行法是幢”,是说经行和佛法都是惠能倡导的修学要点,佛教徒因养身疗疾往来直线行走念经叫经行,坐禅前一般应先做走禅。六祖认为人人都有成佛本性,禅法注重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即可“见性成佛”。他创立了“顿悟成佛”和大乘佛法的“空有不二”相印、相合。幢,经幢,刻有佛号和经文的石柱。第三联:“拈花看几叶,现目散千红。”拈花,是说迦叶为禅宗始祖,喻惠能继承印度禅宗法门成为中国禅宗的南宗开创者,信徒众多,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尾联“独有唐年凿,寒泉下石淙”。唐年凿,指庵前惠能开凿的六祖井,喻六祖弘扬的顿悟成佛法门,像石头上流淌的清凉泉水沁人心脾,醒神清脑,淙淙流淌,源远流长。

民国后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时僧人无暇自顾,梅庵又一次被荒废,由于无人看管,庄严佛像被毁坏,房屋坍塌破败无人维修,很快成为一片废墟。解放初期此地被修缮成为一些社会团体临时驻地,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后,郊区农委、郊区公社把这块土地建筑平整维修作为办公用地使用。1978年,国家文物局和广东省文化厅拨款全面修缮梅庵,历时两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拨款,由市文化部门组织了抢修,并清挖出原六祖井,添加井栏。1981年,梅庵正式移交肇庆市博物馆管理使用。1985年建围墙,1995年建头门和东回廊,广植梅树。重新按寺院形式恢复梅庵山门、大雄宝殿和六祖殿的佛像、供桌、拜台、拜案和匾额、楹联等。大殿前后有天井,天井两侧有廊庑,其中前天井两侧廊庑墙上镶嵌有《重修梅庵碑》,在新修建的壁画室中,壁上用巨幅长卷详细刻画出六祖惠能修学佛法的艰辛历程;六祖殿内,重光的六祖像端坐在殿堂中部的佛龛内,金身铜面,神采奕奕。最近博物馆又将塞没多年的六祖井进行修复,把失落多年的“真实不虚”木刻横匾寻回挂于原处。此外庵内保存有珍贵碑记十余则及南明永历王的铜官印和康有为的墨宝等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察价值。庵内独具宋代特色的木构主体大雄宝殿至今保持完整,成为我国研究宋代木构建筑的重要实物,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列为研究宋木构建筑的“活标本”。

关于惠能生平思想的最早史料是唐代王维受惠能弟子神会托付所撰写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此外还有柳宗元《曹溪大鉴禅师碑》、刘禹锡《大鉴禅师第二碑》等史料。惠能(638—713),俗姓卢,河北燕山人(今涿州),其父原是小官吏,后因过失而被谪居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惠能出生时,父亲已病逝。后因听诵《金刚经》顿悟佛心,遂于唐咸亨三年(672)离开广东北上,到湖北梅县东山寺拜弘忍为师。弘忍欲选拔高徒继承弘法衣钵,于是命门徒作偈呈验,惠能因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受到弘忍首肯而得到衣钵,成为传法继承人,世称禅宗六祖。后为逃避争夺传法衣钵的对立派追杀,惠能离寺南归,长期辗转流徙于岭南四会、怀集等地,跟随山林猎户隐居生活。

唐仪凤元年(676),他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观光法会,因一论风幡的禅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而折服该寺住持,请他升座说法,奉其为师,并自此在该寺从事传教活动。翌年,他前往韶州住持宝林寺(今南华寺),并在大梵寺设坛讲经说法,为其后开辟南宗奠定了基础。惠能在宝林寺30余年,悉心传道,弘法不辍。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扬“顿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禅宗教义的秘籍,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独特风格。由于惠能的弘法,南宗禅学的影响逐渐遍及全国,并取代了北宗在禅宗中的主导地位,各地投奔惠能门下治学的门徒数以千计。其间,唐中宗曾请慧安、神秀二师于宫中供养,并问禅法。二师皆说: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唐神龙元年(705),中宗即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他入京。他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寺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额,并以惠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惠能于唐延和元年(712)返归新兴定居,命门人建报恩塔。据《坛经》记载: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次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

惠能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遗体,归藏曹溪。宪宗时赠以“大鉴禅师”谥号,柳州刺史柳宗元为撰《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并序》。唐元和十年(815),刘禹锡因曹溪僧道琳之请,又撰《大鉴禅大师第二碑》。惠能的遗体未坏,弟子方辩裹纻涂漆于其上,形象生动逼真,现存于广东曹溪南华寺。

惠能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巨大,他将天竺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平民化、现世化,对传统佛教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他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理,开创了儒道佛融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哲学思想,被后人尊称为“见性大法”。他与孔子、老子被并称为“东方三圣”,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概括惠能一生成就的《六祖坛经》已成为佛教禅宗经典,也是中国僧人所开创的唯一一部佛经,它对中国文化发生巨大影响,中唐以来,“凡言禅皆本曹溪”。北宋以降,知识分子所了解的佛教大抵皆指禅宗。

《坛经》的独特价值在于惠能把印度佛教思想开创出中国气象:首先他以本心、本性为核心概念,指出修行应该具备“人人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顿悟渐悟”的无诤观念、“即心即佛”的“反身以诚”修行方法。这些思想具有儒家修身齐家、内圣外王、经邦济世的热情,比如惠能说修行做佛不要寄托于佛菩萨救助,而要把修身放在首位,“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决疑品》)。他认为修行并非远离人间烟火避身山林,真正具有挑战性的修行实践就在社会生活中,他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般若品》)其次,解脱烦恼的方法是“无相为体,无念为宗,无住为本”,即道家祛除分别、妄想、执着,“致虚极,守静笃”,“出没即离两边”,即安守中庸之道。惠能弟子后来把禅宗发展成五家七宗,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被扩展到世界各地。

惠能为何钟情于梅花呢?首先岭南人自古就有赠梅表达礼敬的风俗,而礼敬是佛家最为重视的修行方法之一。关于“古越梅花战国礼”的传说比较详细的记载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一书中。“越使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左右曰,恶有一枝梅乃遗列国之君乎?”此文大意是讲一件令北方人感到奇怪的事情,地处南方的越国使者到北地梁国出访,奉越王之命不远千里,跨越千山万水带给梁王的见面礼竟然是一枝梅花。对越人来讲这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梁国的君臣对此却大惑不解,梅花怎么算是尊重贵宾的礼物?梁王手下有位叫韩子的大臣对身边左右说:“哪有这样给国君送礼物的?怎么能拿一枝梅花来作为国礼敬献给一国之君呢?”此事反映出战国时期生活于岭南故地的先民对梅花的精神内涵非常重视,超越了人际交往中物质主义的庸俗风气,并将其作为国际间交往之礼品的一种。

既然梅花可以表达礼敬之意,因此就成为佛教修行的象征意象。惠能对敬修非常重视。《坛经》记载惠能言论曰: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礼敬并非仅向佛像叩头礼拜而已,是无论善恶,对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系菩萨道之基础。佛教讲修行态度重于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无恭敬心得不到利益,世出世间无论大事小事均不能离开“恭敬”二字,敬是学习的态度,尊师重道实际上是成就自己,学佛最要紧的是态度,至于修学方法只不过是帮助而已。

其次,惠能钟情于梅花是对佛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古人热衷于运用梅花的暗香布施、忍辱精进等风格隐喻佛法六度,中国境内有一些历史悠久、比较为人所珍视的古梅,都和佛教文化有一些渊源。其中有代表性的珍品是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说。其中楚梅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据传为楚灵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历2500余年,可称最古的古梅了。晋梅在湖北黄梅江心寺内,据传为东晋名僧支遁和尚亲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余年。冬末春初梅开两度,人称“二度梅”。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内,相传为佛教天台寺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法师所种,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梅现在有两棵古梅并称“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内,相传种于唐朝开元年间;一在云南昆明黑水祠内,相传为唐开元元年(713)道安和尚手植。宋梅在浙江超山报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这株宋梅却是六瓣,甚是稀奇。

唐以后文人墨客借咏梅表达佛性清静的诗文逐渐增多,比如宋代曾丰《梅三首》其二曰:“御风栩栩臞仙骨,立雪亭亭苦佛身。”朱熹《梅》诗云:“姑射山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林逋《山园小梅》诗曰:“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来到梅庵,看古树新绿,品老井甘泉,不仅可以欣赏古代建筑的典雅古朴,而且可以在缅怀高僧大德的过程中净化心灵,扫却心灵尘埃,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保持清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善莫大焉。

(杨红军)

同类推荐
  • 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

    看腻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或者可以品尝一下社会底层草根的艰苦营生。本书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落魄寒门的沈溪,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用他的努力一步步改变命运,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天子2016历史巨献,值得您拥有!
  • 贞观纨绔王

    贞观纨绔王

    武元庆,万金油钟点工为其父还债,身兼多职累垮坠楼工地,灵魂穿越一千多年前大唐贞观十一年,附身不学无术欺凌霸市纨绔子弟同名武元庆,还是未来冷血女皇帝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哥哥,命运坎忑武元庆如何化解?临近破产烂摊子激起武元庆奋进,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引导武氏兄弟走回正途,拓展家族有限资源发家致富,才艺双绝花魁,傻白甜刁蛮公主,钱多人傻王爷兄弟,灾星限量版程咬金,厚黑开国功臣陆续闯入武元庆生活圈。且看坐拥显赫资本,不甘寂寞的武元庆,在贞观年如何运用学识玩转大唐,如何斗智斗勇群臣帝王打土豪,引导未来女皇正确思想观逆转改写悲催人生,成就大唐贞观御赐传奇纨绔王。
  • 寒门大官人

    寒门大官人

    在这个濒临消亡的破败家庭中,只剩下一个盲眼的老娘和一个风姿绰约的未亡人嫂子,而他只是一个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一个半大小子。出身寒门,身心坚韧。大是大非,大奸大恶,大忠大孝,大勇大智,何种才是他的真面目?
  • 明朝大悲咒

    明朝大悲咒

    本书是熊召政研究明朝历史的感悟笔记,刻画了明朝的皇帝、大臣、读书人、大太监等,同时还叙述了明朝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在这部书中,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如权臣不一定是奸臣,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者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剖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本书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来。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场大战,更能从中领略到席勒独特的文学魅力。
热门推荐
  • A DREAM OF JOHN BALL

    A DREAM OF JOHN B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命狂女:神君有个现代妃

    天命狂女:神君有个现代妃

    一朝穿越,醒来后她竟在一艘巨大的航船之上,还被海怪一口吞了下去!还好危机时刻,她无师自通地领略了冰系灵力的运用,才免遭遇难,还从海怪嘴里得到一枚稀奇古怪的白色珠子。而珠子里面,竟然跑出来颜值杠杠的小鲜肉一枚!还是个失忆的!正好拐回家!没想到还真捡了个宝,美男武艺高强,能挑能扛,必要时还可以充当个暖炉用用,这日子可不要太好!
  • 夙世叩仙

    夙世叩仙

    简介废作者的第N.0版简介,佛系更新,靠爱发电如果感兴趣请加书架,没准哪天人品大爆发看到我更新了呢,多开心正统修仙文,非小白,女主老狐狸型,整部作品受作者脑回路限制所以三观极正,一刀999的爽文剧情没有,但是有一刀666的有cp,1v1,女主绝对不是恋爱脑袋,强调!绝不会男主酷炫狂霸拽女主变弱鸡,也不会大女主和她的小娇夫以下正文——————她做过凡人,做过厉鬼,或许天道都看她可怜,让她遇了贵人,得了重生。乾坤逆转,魂归幼时,这一世她要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做冤死鬼,不做刀下魂,死生由命不由天。目标——成神!其他——随缘!这是一个俗套的简介,但是个不俗套的故事。
  • 高拱诗选

    高拱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给女白领看的升职加薪书

    给女白领看的升职加薪书

    《给女白领看的升职加薪书》讲述了也许你极具才华,可是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作为新人,你遇到了恶魔一样的boss,或许你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却不知道如何展现自己,以博得上司的青睐;或许你无法继续现在的工作,想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给女白领看的升职加薪书》将从各个角度,阐释白领女性走向职场成功之路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旨在用经验之谈,帮助你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 史上最强师兄

    史上最强师兄

    燕赵歌第一次穿越,穿到了武道文明繁盛至极的异世界,一头撞进包罗万象,遍收天下经典的神宫藏书楼里,但随后便是一场天地大劫,连神宫也破灭了。接下来居然第二次穿越,灵魂来到了同一个世界,不知多少年后的时代。人们发掘承载破灭之后残存的遗留,这里的武道文明重新起步,还处于新一代的发展期。装了一脑子神宫秘籍宝典的燕赵歌,二次穿越到当前的时代,简直就如同一个人玩惯了地狱模式之后,突然被丢去玩简单模式。简直不要太爽!不过在此之前,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不是主角?而是跟主角争妹子的反派高富帅师兄?”“这剧本不对啊!”PS:已有460万字完本精品老书《史上第一祖师爷》,欢迎大家收藏养肥本书的同时移步阅读。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嫡女难逑

    嫡女难逑

    定伯候世子风光霁月,温润无比。——对一半,错一半。风光霁月不假,温润无比定是眼瞎,一个能笑着将人皮割下的人,能温润到哪里去。叶尚书嫡女貌若无盐,蠢笨之极。——又对一半,错一半。貌若无盐能沾边,蠢笨之极也定是眼瞎,一个能轻轻松松将叶府主权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又能蠢到哪里去。“叶琉璃,听说你要成亲了?”宗政九双眼微眯,危险信号发出。“年纪大了,自然是要的。”叶琉璃笑得甜美。“聘礼几何?”“不多不少,万斤。”宗政九优雅起身,淡定抱走,而后扔下一个铜板,这就是他出的价。
  • 九月荒原

    九月荒原

    真正的诗人都是天生的歌者。诗人李成河无疑就是他生活于其上的那片土地的热情歌手。这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陕西诗人,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和对早年贫苦生活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不仅让他渴望土地,敬畏土地,更终生背负着由土地的贫瘠而起的对人生的悲悯情怀。
  • 玄功邪佛

    玄功邪佛

    少年欧阳之乎,在临盆之时得到天下奇人“水火双邪”所救。十几年后,身怀“神水、圣火”双功的欧阳之乎行道武林,因经验不足误中圈套成为他人的杀人工具。巧幸得遇其母当年的二婢之一,不但灵智恢复,还巧得武学秘笈《易佛心经》的上部,便易容巧扮,混入武林邪派“残雨楼”,巧施奇计,歼灭此楼。但在凯旋而归时,却落入天下最大势力“飞魂楼”的圈套,不但损兵折将,同时自身被天下四大杀手围攻,以致功力尽废。巧幸灵智大发,终使他悟出“易佛心经”的最高心法——“空定刀诀”,功力尽复,还内劲大增,重入江湖。当年邪佛的稀世灵禽“无影鹘鹘”重现武林,少侠得其之助,不但破阵而出,还得到了“邪佛上人”所留的“千劫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