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五色彩衣,踏遍千山万水。
瑶民一路南下,寻找他们理想中的家园。
当他们把身心安顿在端州大地,也把神犬的故事传递给子孙后代。
盘古祖殿位于肇庆端州区北岭南麓盘古坑口。它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原址在瑶人集中的北岭腹地大榄坑。大约到元朝中期,肇庆瑶首黄宝才等出山受朝廷招安,因瑶民逐渐出山与汉人杂居,盘古祖殿遂迁至现今遗址所在的北岭南坡交通颇方便地方。
这种转移,是两种文化的空间位移。庙中原先供奉瑶族神祇盘瓠,但瑶、汉杂居之后,盘瓠庙于是变成了盘古庙,庙名书曰“盘古神殿”,楹联也曰“开天垂象物,辟地启鸿蒙”,却与盘瓠传说无关。殿里十皇殿奉祀的有后土皇、高辛皇、盘古皇、衡山皇、白马皇五个瑶族祖先神,与汉族供奉的轩辕、神农、伏羲、颛顼、少昊五神平分秋色。瑶汉融合,瑶民的盘瓠信仰也与汉人的盘古传说合二为一了。
要了解盘古祖殿的变迁历史及其文化含义,首先要了解关于瑶族始祖盘瓠的神话传说。《后汉书·南蛮传》载: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
历史上,人们把居住在江汉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部落统称为“蛮”,苗族、瑶族先民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史·诸蛮传》记载:“蛮傜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蛮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傜人。有山傜、民傜之分。”从地域范围来看,苗族瑶族都包括在蛮族之中。如此说来,盘瓠就成为苗族、瑶族共同尊奉的始祖。盘瓠形为龙犬,有功于朝廷,贵为帝王的女婿,盘瓠又被称为狗头王。在苗、瑶族人的盘瓠庙里,盘瓠就是狗头人身的形象。
除了这个传说外,瑶民中还流传着盘瓠渡海的神话。很久以前,瑶民乘十二艘大船渡海,行至中途,狂风骇浪,时刻有倾覆沉没之险。有一位老人突然想到了盘瓠大王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遭此灭顶之灾而视而不救的。于是,老人建议大家一起向盘王祈祷,请求盘王显灵,大发威仪,救救他的子民,并许下誓愿:如盘王能保佑瑶民度此劫难,今后瑶民子子孙孙都供奉盘王,为盘王修造庙宇,焚香祭祀,贡献牺牲(猪)以报答盘王的救命之恩。风暴持续了七天七夜,瑶民们也跪在船内祈祷了七天七夜。终于,至高无上的盘王被他的子民们的诚心所感动,于是派出众圣和五旗兵马平息了风暴,瑶民们得救了。
这一传说不但巩固了盘瓠成为瑶族的始祖,更使盘瓠成为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救世主”的象征。盘瓠在渡海神话中成了法力无边的天神,给予他的子民以再生的机会,并保佑瑶民渡过难关。因而,盘瓠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尤其重要的是对盘瓠的祭拜仪式确立。因为瑶民在渡海时曾许愿:如盘瓠大王能保佑瑶民渡过大海,今后一定时常焚香,供奉盘王,子子孙孙保持下去。渡海以后,瑶族就把这个祭祀节日命名为“还盘王愿”。“还盘王愿”是非常隆重而又严肃的事情,三五年一小祭,十年左右一大祭。“还盘王愿”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农历的十月十六日。现在肇庆盘古庙每逢农历十月十六日举办盘古诞庙会,又称盘王节,实源自瑶族的渡海传说。
瑶族各支不但保留了盘王传说,而且保留祭祀盘王习俗。祭祀一般以家族为单位进行。每一家族之族长家中厅堂均专设一神龛,内供盘王神位。除每月正朔、年中节庆祭祀外,逢挂灯、度戒,或遇灾病,还要举行还愿祈福活动,必杀猪、鸡,请师公,设坛,有专门歌师率童男童女唱《盘王歌》,表演盘王故事。在桂东北、湘南、粤西北一些定居较久的瑶族村寨,则建有或大或小的盘王庙,每届三五年举族祭盘王,迎神赛会,有的地方众人肩扛神轿,内置一狗王像,游村串寨,鼓锣齐鸣,热闹非凡。
瑶族崇拜盘瓠龙犬图腾,相信狗是氏族保护物。由这种图腾崇拜产生的一个重要禁忌,就是忌食狗肉。瑶族养狗是为了看家和狩猎,狗老了让它自然死去,族内禁止杀食。人们还在衣着、饮食等方面模拟图腾崇拜物。比如,瑶族至今保留“好五色衣服”、衣着斑斓的习俗。有的地方还刻意把男衣剪裁得前短后长,女子把头发梳结成两狗耳状,腰带在臀部掉下一节如狗尾巴,以象征图腾形象。
广东地方志对各地祭祀盘瓠多有记载,如博罗瑶族“自言为狗王后,家有画像,犬首人服,岁时祝祭”。乐昌县瑶族“每年拜(狗头)王,三日功课,意在祈丰驱厉(疠)”。海丰县瑶族“家供画像,犬首人眼,岁时祀之”。
节年祭祖,要先喂狗食,有的地方还模仿狗的动作,主祭者手足并用,从供桌下爬过去,吃一两口年饭,全家人才进食。有的为老人做寿时,在屋外地坪用木槽盛上节日食品,族中男子分列两侧一边吃饭一边用木棍叩击木槽,并发出狗吠声。清人记载岭南瑶人祭祀盘弧时曾说:
百粤诸蛮丑类至繁,然大要不出猺獞两种,皆盘瓠后也……岁首祭先,杂揉鱼肉酒饭于木槽,扣槽群号为礼。
盘瓠的神话传说隐含着瑶族迁徙、生活的历史。魏晋时,瑶人生活在湖湘一带,即武陵蛮。此后,不断南下,唐宋以后已经进入岭南地区。至明代中叶,岭南地区已成“无山不有瑶”的局面。明嘉靖《广东通志·外志·夷情》载,明代广东还有很多瑶寨,分布在33个州县,其中肇庆府约有540处,占全省900多处瑶寨的60%左右。西江与粤北一样,为瑶族大本营。
瑶人一般生活在大山之中,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入山履险,不乐平旷,过着一种游耕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较快的地区已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而偏远地区的瑶族“随溪谷群处”。就肇庆来说,北宋时的瑶人避居将军山深处,故他们的盘瓠庙亦在深山之中。到元朝时,随着与汉人交往的增多,他们开始从深山中走出来,盘瓠庙也由将军山深处迁到交通便利的南坡。而在盘瓠庙迁移的过程中,为什么盘瓠庙变成盘古庙呢?
盘古与盘瓠本来不同。盘古即为开天辟地的自然神,创造宇宙人类万物。盘古与人类崇拜的动植物图腾或其他人类祖先不同,他是一个文化英雄,在我国古代广泛流传,被认为是创造世界的最早的自然神。史籍记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坐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又有记载如下: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惑,化为黎氓。
岭南本为古越人居地,盘古作为汉族神祇也作为汉文化一部分,随汉人南迁而进入岭南,故入岭南交通线附近,多盘古庙。大庾岭道下粤北南雄,一些有千年以上历史村落,如全安乡杨历岩村、珠玑巷、梅岭江梅驿、邓坊乡赤石村皆建有盘古王庙。
“盘古”与“盘瓠”虽然是一字之差,反映的文化内涵却有很大差异。即如上述,盘古为汉族崇拜的自然神,而盘瓠为瑶、苗等族崇拜的祖先神。两者不可混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共处于同一个地域的民族和文化,总是经常、大量和不间断地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整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局面。盘古文化和盘瓠文化在岭南历史上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以致后来两者在许多方面,难以区分。此外,“盘古”、“盘瓠”古音相同,以至于两者为人们相互混用。道光《广东通志·杂录》曰:“两广峒蛮相传为盘瓠之后,或讹为盘古。”
由此,我们可以说,将军山“盘古祖殿”应当为“盘瓠祖殿”。
祖先崇拜蕴含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对祖先的崇拜即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强化。世代相传的盘瓠神话,表达了瑶民对盘王的感恩与崇拜之情。
(赵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