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杨锋因为陈颢的关系,决定放弃和李云洁的一段情,为了避免李云洁来金陵城寻他,便随了杨锐一同前往大理护宝,不想竟在大理边境偶遇慕容天,仇敌见面、分外眼红,慕容天却一扫过往的轻纵之气,让杨锐刮目相看。
而进入大理城之后,杨锋便自顾自地在城中游荡,死也不肯进皇宫去受约束,杨锐只得依了他,自己亲自入宫面见大理皇帝段思廉。
而自从他进入大理城,就被这里浓浓的异域风情所吸引,到进入皇宫,更是惊叹。作为宋室的皇亲,中原皇宫的富丽堂皇他也习以为常,却被大理王宫不同凡响的韵味所震撼,它奢华而清丽、磅礴而韵致,从走进这里的那一刻,他便隐隐觉得自己的命运将和这里发生奇异的交汇,这种从未经历过的感觉,让他很是惊讶。
看到大理皇帝正向自己走来,杨锐急忙站住脚,躬身等候,待段思廉走到面前,便深深拜道:“金陵杨锐,见过皇帝陛下!”
段思廉连忙扶起他,道:“杨公子无需多礼,一路上辛苦了,进殿歇息一下吧。”
杨锐也不推辞,便跟着段思廉步入正殿,虽不如宋室正殿的富丽堂皇,却别有一番雅致异常的风味。
“杨公子来的正是时候,明日便是我国的‘绕三灵’大节,甚是热闹。”段思廉道。
杨锐点头道:“在下一进城,便看到四处张灯结彩,繁华靓丽,真是来得巧了,可以领略贵国的节日风采。”
段思廉道:“正是如此,为了便利,杨公子不如就住进宫来,明日正好可以随朕一起观赏‘绕三灵’。”
杨锐拱手道:“多谢陛下,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听说杨家的二公子也来了,何不一起住进宫来?”段思廉道。
杨锐笑道:“我这个弟弟最是怕进皇宫的,而且他生性自由不羁,怕是不合陛下的意。他执意要住在宫外的客栈,我想来也就依了他,陛下不必担忧,就让他自己去吧。”
段思廉笑道:“早就听说过二公子的名号,前不久的武林大会一举夺魁,真是少年英雄!既然二公子不愿进皇宫,那我也不便勉强了。”
杨锐起身拱手道:“陛下体谅之意,杨锐感激不尽。不如这就献上贵国的遗宝,白义《大藏经》,还请陛下鉴定。”
段思廉却摇摇手道:“不急不急,大公子有所不知,在这大理皇宫之内,对书籍经典最有研究的人,是朕的女儿,大郡主萧芙。她担任此次‘绕三灵’的圣女,今天恐怕是晚了,明日等她回来,沐浴焚香,好好迎接国宝才好。”
杨锐点点头,道:“没想到陛下如此抬爱,既如此,就等大郡主回来再行鉴定吧。”
段思廉当下便安排下盛宴,携皇子大臣等一同给杨锐接风洗尘,笙歌燕舞,不在话下。
正如杨锐所说,杨锋的确是非常不愿意进皇宫去,就住在了大理城最大的客栈“止步居”里,因为所有的人都跟着杨锐进了宫,他一个人倒乐得清闲,也丝毫不过问杨锐在大理皇宫的进度,整整一天都在街上闲逛,直到夜深才回到客栈来,叫小二炒了几个菜端到房里,当作宵夜解馋。
“这个是我们客栈的招牌菜,翠梅酸辣鱼。是用新鲜采摘的翠色犹在的酸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鱼肉鲜嫩肥美,特别好吃。”小二给杨锋介绍着刚出锅的菜肴,只见桌上已经摆满了各色佳肴,直看得杨锋啧啧称奇。
“有些意思。这个又是什么?”杨锋指着另一道菜问道。
“这是雕梅,”小二道,“这道菜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在我们大理啊,每个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给婆家送雕梅,当作见面礼。”
杨锋笑道:“这个倒好玩儿,我发现你们的菜很多都是青梅入菜的,嗯,倒是合我的口味。”
小二作揖道:“客官喜欢便好,请客官慢用,小的这就退下了。”
杨锋塞给小二几文钱,算是答谢他半夜送菜上来,小二笑得不见眼,喜滋滋地收下钱,恭敬地退出门来,轻轻关上了门。
小二刚走到楼梯口,却听对面隔了一道走廊的房间打开了门,一个侍女打扮的女子向他招手,他立即跑过去问道:“姑娘有什么吩咐?”
“你们这里可是有青梅?”那女子问道。
小二道:“这果子倒是没有。”
“可是我家小姐闻到了青梅的味道。”
“哦,”小二拍拍头,“那是刚才那边有位客官点了几道菜,菜里有青梅果。”
“那好,那位客官点了什么菜,一样的给我们上来。”
“好好,小的这就去!”
没想到遇到这么多嗜青梅的客人,小二笑着跑下楼去,一边跑一边叫着:“青梅菜肴,再来一份!”
那女子关上门,转过身道:“小姐,叫了菜了,应该很快。”
而她的对面坐着的,正是慕容世家的大小姐慕容月,旁边坐着七辰。
没错,这位侍女正是七星,她们主仆三人在“止步居”已经住了好几日,而原本一起来的慕容天,前几日被辛予窈接回了庄处理杂事,慕容月则留下来,等着观赏明天的“绕三灵”大节。
“嗯,”慕容月有些尴尬地一笑,“从小到大就是贪嘴青梅,戒也戒不掉。”
七辰道:“小姐每次一离开山庄啊,就像个小女孩儿一样,什么好吃的呀好玩儿的呀,一件都不放过。”
七星坐下道:“那是小姐放松了,在山庄里各种事情烦心,哪有这么闲适的心情。”
慕容月听言,笑容却渐渐弱了下去,若有所思地看向窗外。
这样单纯的日子,不知道能过几天。
“绕三灵”第一日。
队伍大清早便从大理城出发,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各村各寨的百姓就盛装汇集于三塔脚下的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载歌载舞北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圣源寺,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祈毕,就在寺旁的河滩、树林间唱山歌、对调子,在寺内焚香敬佛,念经祈祷。
队伍以村为单位,分为三部分:每队前有为一男一女的老人,头缠大白包头,身穿雪白对襟衣,着彩色绸裤,脚穿缀有红绒球的彩线凉鞋,打扮得十分风趣,共扶一枝杨柳,柳枝上挂一个葫芦,一块彩绸,一人执拂尘,一人执红扇或甩白毛巾,二人边舞边对唱,唱词幽默诙谐。
而在经过的村寨,游人则争相购买村民们做的铜钱,象征避邪的太阳膏,象征女子健康的幼儿小花鞋和小衣服,象征五谷丰登的花串和小棱角等,人们把太阳膏贴在额头,把花串等挂在胸前。边走边唱边舞,一路欢歌笑语,吹吹打打,兴高采烈。每到一个村庄,村民还要出来有意阻拦,并推出最优秀的歌手与之对唱对跳,唱够了,跳够了,才让对方上路。
杨锋一大早就跟着众人从大理城一路来到了洱海之滨,他向来放得开,和一众白族青年男女打成一片,很快便融入了节日的气氛中,对歌的环节则有些麻烦,由于语言不通,他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干脆闭着眼睛瞎唱一通,竟也混了过去。
人越聚越多,其中也有不少汉族人,杨锋挤在人潮中间,远远看到一顶雪白的抬轿从天而降,落在远处的台子上,几个面罩轻纱的女子上前打起轿帘,只见一个女子一身素白坐在其中,因为隔得极远,杨锋甚至看不清那女子的轮廓,身边的人却已经纷纷跪了下去,恭声道:“圣女万福!”
杨锋不由得也跪了下去,只见那女子缓缓起身,慢慢走到台前,玉臂一挥,道:“百姓万福。”
声音宛如空谷流莺,圆润细腻,沁人心脾。
杨锋不禁被这美人之声所吸引,便奋力往前挤着,终于能渐渐看见那位“圣女”的双眸,沉静深邃,恰似繁星入水、明月升海。杨锋不禁一呆,虽然只是一双眼睛,却已经能够判定是个佳人无疑。
“啊!”
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尖叫,人潮突然齐齐往后退去,杨锋定睛一看,竟是台上竖得高高的几个点火台倒塌了!只见台上顿时烟尘四起,四下奔逃。而那袭白衣则似乎被烟尘迷住,渐渐竟要被湮没一般。
杨锋心下一紧,足下一点便飞身上台,伸手一揽,便将那袭白衣揽在手臂中,顿时觉得一股软软香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转眼便对上那对深邃的双眸,那“圣女”显然也吃了一惊,惊讶地看着杨锋。
“姑娘莫怕,我来救你。”杨锋安慰一声,见台上已无立足之地,便左右看看,脚下一借力,便抱着那女子飞到半空,在高高的树枝上轻轻一点,再度借力,飘到河流上方。杨锋突然将那女子一扔,直直抛向河中间一条小船,河边不禁有人尖叫出声,杨锋却不慌不忙,一个“蜻蜓点水”,竟先于那女子落船,一伸手,那女子便稳稳落在他的怀里。
“姑娘,你没事吧?”杨锋刚刚问完,却立刻呆立当场,原来那女子的面纱经过这一番波折,这时恰好掉落下来,只见那女子眉如弯月、眼似深海,幽静恰似水畔花,脱俗好比瑶池仙,带着一种难以言语的尊贵大方,贵气和仙气竟能融合得如此完美!再加上刚才一番波折,两颊生红,更多了一份不胜娇羞的韵致。
那女子轻轻脱离杨锋的手臂,拜了一拜道:“多谢公子相救。”
许久不见杨锋答复,那女子不禁抬头看去,见杨锋一副痴状,更加不好意思起来,轻轻道:“公子?”
杨锋被唤回神,“啊”了一声,才发现自己的失态,便道:“姑娘无需多礼。”
“姑娘?”那女子却反问。
“是啊。”杨锋道。
那女子一笑,道:“公子是外地人吧,更加要多谢出手相救了。”
杨锋挠挠头,道:“不谢不谢,举手之劳而已。”
一阵水波突然袭来,那女子站立不稳,一个踉跄,竟直直扑到杨锋怀里,杨锋赶紧扶住她,那女子脸色更加绯红,举止也有些不自然,而杨锋美人在抱,并未察觉那女子的异态,只陶醉在这温香软玉之中。
“圣女!”
几艘船只划了过来,那女子一见,便匆忙离开杨锋的怀抱,伸手挂好面纱,深深看一眼杨锋,道:“公子侠义,萧芙铭记于心,日后定将报答。”说完,竟从小船上飞身而起,在水上一点,便远远落在前来接她的船只上。
“原来她会武功?那我不是多此一举了?”杨锋不禁有些失落,却转而又自语道,“……‘萧芙’……真是国色天香的佳人!大理异域,真是卧虎藏龙啊!”
而萧芙站在船尾,并没有离开她的视线,而是一直看着越来越远的杨锋,藏在袖子里的手里紧紧捏着刚才从杨锋身上不小心拽下来的玉佩。
杨锋不知道,“绕三灵”在大理,还是情人之间互通情意的节日。
日头渐渐西落,大理城内却华灯初上,竟比白日里更加热闹,各种花灯、灯谜也摆了出来,俨然就是一个灯的海洋。
这是“绕三灵”期间大理的特色灯会,到处繁灯似锦、眼花缭乱,而因为“绕三灵”同样是青年男女们互相表白情意的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灯会自然也就成了情人们的游乐场。只见大街上满是花枝招展的少女和风度翩翩的少年,互相之间暗送秋波,空气里流动着一股说不清的令人神魂颠倒的暧昧。
这样的气氛里,最容易发现微妙的情意。
杨锋无疑接收到了很多这样的满含情意的眼光,但只是微微一笑,用欣赏美丽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女子们,惹来一阵阵咯咯的羞怯笑声。
不远处一个铺子前围满了很多人,杨锋一向爱凑个热闹,便也挤了进去,抬头一看,满眼的花灯,制作的精巧细致、很是讨人喜欢,而店主则拱手向众人道:“今夜是‘绕三灵’首夜,小店特意奉献出最得意的花灯,只要有人猜中了花灯上的灯谜,这花灯便归他所有,多猜多得!”
下面一阵骚动,大家都跃跃欲试,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看灯上的谜题,看完之后却陷入深思,紧皱眉头,看来这位店家出的谜题颇有些难度。
“我来!”
一个悦耳的声音响起,杨锋转头一看,一个少年正站在自己身边,摇着扇子大声道。
杨锋一蹙眉,这位少年看上去总是哪里没对的感觉,仔细看看,腰似乎太细了,而脸又显得太秀气,便刻意看了看那人的耳朵,当下便窃窃一笑。
那少年却丝毫没有察觉有人在观察她,只专注地看着店家取下一盏花灯。店家举起花灯,大声念到:“明月当空人尽仰——打一个字。”
“是个‘昂’字!”那少年脱口而出。
店家道:“公子猜对了,这个是你的彩头。”
那少年接过花灯,眼里闪着雀跃欢喜的光彩,杨锋在一旁默默一笑,并不出声。
“柴扉半掩——也是打一个字!”店家又取下一只花灯,念道。
那少年一笑道:“‘柴’一半,‘扉’一半,自然是个‘棑’了!”
店家点头道:“公子真是聪明,又中了。”
其他的人不禁啧啧称赞这个少年的聪慧,杨锋则更是刮目相看,眼里也满是赞叹。
那少年每局必赢,越赢越多,手里便渐渐拿不下这许多的花灯,左右看看,竟把一大堆花灯塞给了杨锋,道:“多谢多谢,先帮我拿一些。”
杨锋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只得抱着花灯无奈地笑笑。
那少年正全神贯注地听下一道谜题,却觉得身边一个黑影衣衫闪过,腰间一凉,不由得伸手一摸,这一摸可不得了,竟然发现腰间的钱袋不翼而飞!惊得他叫了一声“我的钱袋”,连忙转身去找那个黑影。
电光火石之间,又看见几道影子从身边一掠,只见几盏花灯恰似离弦之箭直射而出,射向不远处一个匆匆的背影。
“哎唷!”
那黑影应声而倒,另一个人影以极快的速度掠到了那人面前,一只脚踏着那人的背,道:“光天化夜之下,竟敢抢人钱袋,交出来!”
那少年这才看清楚,刚才掷出花灯追打小贼的,原来就是刚才站在他旁边的男子。
不错,正是杨锋眼明手快,一下将小贼打倒,那小贼自知遇上高手,不敢反抗,赶紧交上钱袋只求保命。
“哼,”杨锋接过钱袋,道,“你这个小贼,一定要送你上官府去!”
“且慢!”说话的却是那个丢钱袋的少年,他感激地从杨锋手上取回钱袋,却从里面摸出两锭银子,交给那个小贼,然后示意他离开。
那小贼摸不着头脑,却还是感激涕零,拿着钱匆匆消失在人潮里。
“诶,你这是做什么?那可是我刚帮你抓的贼啊!”杨锋急道。
那少年道:“多谢公子仗义,我自然是恨那小贼,可是刚才看他穿得破烂,想必是穷苦人家,迫于生计才出此下策,我们也不必赶尽杀绝。”
杨锋不禁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少年,细想之下倒有几分合理,拱手道:“这位……公子所言有理,是我鲁莽了。在下姓杨,不知兄台贵姓?”
那少年也拱手还礼道:“在下姓木,单名一个云字。”
杨锋道:“木公子,看你比我年轻,不如我就称呼你木贤弟吧。”
那少年也不拘束,点点头,朗朗道:“如此甚好,杨兄,小弟这里多谢杨兄仗义相助,不如由我做东,咱们去喝上两杯可好?”
杨锋哈哈大笑,道:“爽快!请!”
那少年也微微一笑,两人便并肩而行,渐渐消失在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