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8200000008

第8章 苏青:变得泼辣就能斗赢生活吗

一个女人想要得到另一个女人的认可和赞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开口赞美人的是个心气甚高的女性文人,这更是一举跨越了“同性是天敌”和“文人相轻”两大障碍。

时间是最无情的橡皮擦,将过往涂抹得面目全非,只在岁月的书本上勉强寻觅到一点清浅的痕迹。

如果没有张爱玲的那篇《我看苏青》,大约现在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会更少。然而将时钟拨转回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在“孤岛”文坛上,张爱玲和苏青其实是势均力敌、相得益彰的两位女作家。而如今却要在张爱玲的传奇里寻找苏青的过往,难免不叫人唏嘘。

张爱玲说苏青是“乱世里的盛世的人”,其实苏青更像是普通人身边熟悉的那一个人。她们热闹而世俗,这种世俗不是张爱玲笔下那种冷到骨子里的清透和精明,而是一种忙碌的人间烟火气。

她快人快语,有说不完的话,却并不唠叨。听她说话觉得热闹又有趣,却从来没有深沉的人生启示,有的只有叫人会心一笑的生活真相。

这种热闹容易叫人心生向往,在那个灰色的年代忍不住想让人当成取暖的太阳。但苏青终不是太阳,张爱玲说她“是个红泥小火炉,有它自己独立的火,看得见红艳艳的光,听得见哗栗剥落的爆炸,可是比较难伺候,添煤添柴,烟气呛人”。

其实,从前的苏青并不是如此辛辣的,她人生的开篇也是很华丽的。

1914年苏青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富有的书香门第。她原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

苏青的祖父是清末举人,后来经商也风生水起,家境殷实。她的父亲冯松卿是早期庚子赔款的留美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银行学。苏青的母亲也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在冯松卿留学的时候,在女子师范读书,而苏青就由外婆抚养。

如同胡兰成所说,苏青因为不是上海滩新派巨富家的小姐,所以她的人生态度较之严肃;她也不完全是封建家庭的小姐,所以胜在明朗。

那种天然的热情和直率,成为她性格中的“伟大的单纯”,也让她说话、作文都有一种叫人侧目的直白和辛辣。

当时文坛上有一位叫潘柳黛的女作家,写文章挤对张爱玲。而张爱玲却很对苏青的胃口,苏青当面就揶揄潘柳黛:“你眉既不黛,腰又不柳,为何叫柳黛呢?”

她说冰心:“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聋哑作家周楞伽写文调侃她四处兜售作品,做生意比男人都精明,给她一个外号“犹太作家”。苏青当即写文反唇相讥:“你耳聋,一张嘴又说不清楚。”

文章中出位惊人之语比比皆是。

她的童年是幸福的,如果一直幸福平安下去,按部就班地读完大学,说不定文坛会再出现一位冰心似的女作家,文章里也可尽然歌颂母爱和真善美。然而苏青的人生从父亲的外遇开始转弯。

虽然受过西方教育,冯松卿骨子里却仍旧是少爷做派。1921年,七岁的苏青跟着父亲来到上海。很快父母之间曾经相敬如宾的关系,便因为父亲的不断外遇而崩坏了。

母亲虽然是读过书、受过教育的新女性,在婚姻问题上仍旧顺从了传统“美德”,锐意做孝顺媳妇,对于父亲的“游戏人间”,她同苏青的外婆一样选择了隐忍。

从小耳濡目染种种女子生活的艰难,给苏青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她一面对现实有着敏感清醒的体悟,一面又对这世界还存着一份有所依附的渴望。

四年后,父亲经营的银行倒闭,不久父亲也病逝了。家庭的经济日渐拮据,后来有媒人上门提亲,苏青便和一位叫李钦后的富家少爷订了婚。

1933年,十九岁的苏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这是宁波六县唯一被录取的学生。而李钦后则考入东吴大学法律系。

苏青在高中时代就很活跃,她在校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是学生中的“天才的文艺女神”。到了大学,更是很快融入了学校生活,得了一个“宁波皇后”的称号。

胡兰成和张爱玲都描述过苏青的相貌。作为阅人无数的男子,给予她的评价是“无可批语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而为人向来挑剔、眼高于顶的张爱玲,也认可她的长相,说她眉眼“紧凑明亮”。

这样才貌出众的未婚妻在青春萌动的大学里游弋,是顶不让人放心的。李家不愿再履行当初求婚时答应她读完大学再完婚的条件,要求两人立刻结婚。

这一段婚姻,并不是完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同演过话剧《孔雀东南飞》,本是旧相识,又同在一个学校读书。订婚后也谈恋爱、通信,都和平常的自由恋爱无二。加之李钦后相貌英俊,她对他并不是没有好感的。

因此面对李家的要求,苏青虽然觉得难以接受,却也没有全然反抗到底,只是坚持婚后仍然要读完大学。然而事与愿违,虽然婚后她仍然接着读了一段时间大学,却因为怀孕不得不退学回家。

苏青对于婚姻家庭生活的失望,是从第一个女儿的出生开始的。重男轻女的婆家对她的态度一落千丈,在历经生产之痛后,她立刻就体味到了世态炎凉。

不久,苏青随丈夫前往上海,但她渴望的两个人相亲相爱的小日子也没有实现。李钦后白天在中学教书,晚上还要上学。他薪金不高,又觉得已然独立不可再向家中要钱,矛盾便在这些柴米油盐中凸显出来。

有一回她找他要家用钱,他却一巴掌拍在她脸上:“你也是知识分子,可以自己去挣钱啊。”

这一巴掌拍碎了她对婚姻的所有的憧憬,将她拍到了职业女性的道路之上。

和身边无数的普通女子一样,她并不是天生就有强大事业心的女子。她是在我们周围的甲乙丙丁,追求一份安稳、有声色的生活。她的追求是世俗的,离不开男人、孩子、漂亮衣服、新潮玩意儿。

然而当生活给了她一个耳光之后,她的独立意识也能觉醒,努力走出一条自强之路来。

苏青开始从报纸上看招聘广告,投求职信,却都杳无消息。她想学外语,增加求职的砝码,但要家用钱已然口角不断,更何况是学费?

生活的逼仄和慌乱,公婆姑嫂的白眼,生儿育女的压力和苦楚,叫她胸中郁闷难当。她将胸中感慨诉诸笔端,写下了一篇《产女》投给了林语堂主办的刊物《论语》。没想到首投即中,还得了五元稿费。

她欣喜之余,仿佛看到了命运给她打开的一扇窗,接着她又投了一篇《我的女友们》给《论语》,同样被刊发。苏青开始在文坛启航,用辛辣的语言、明快的文字,成为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在一次女作家聚谈会中,记者问起在座女作家作品的题材,苏青说她写文章总爱取材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所以她文章里有做儿媳的经验体会,有养儿育女,有穿衣吃饭,有男男女女。

浓浓的烟火气,有时候读起来确实呛得一鼻子烟,但确实是真实的生活。所以我们在她的自传小说《结婚十年》里,看到那样一个为生活逼迫得千疮百孔、手忙脚乱的妻子、儿媳、母亲。

李钦后的事业曾有过短暂的繁荣。物质上的丰盛,使得婚姻关系也跟着缓和。而岁月静好,从来都是乱世里的传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李钦后的律师事务所也关闭了。

公婆、小姑夫妇,一大家人也都来到上海,挤在不大的居室里依靠李钦后生活。生活马不停蹄地给予她考验,金钱的窘促、困顿的事业,让李钦后和苏青不断地争吵,最后他常常夜不归宿。这时又身怀有孕的苏青,得到了丈夫和朋友的妻子有染的消息。

苏青始终没能卸下传宗接代的重担,她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最后儿子终于出生了。儿子的出生却没有扭转这段婚姻。

孩子从来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他们只是一个纽带,让牢固的婚姻更加牢固,而让本来就有裂痕的婚姻加速地摇摇欲坠。

她开始了以写作为生的生活。白天带孩子,晚上写文章,常常写到午夜。夏天暑气袭人,她一边写作,一边给孩子摇扇子,因为怕孩子醒来会打断她的写作思路。常常是写完文章已经是五更天了。你想象不到那轻灵泼辣的文字背后是这样一场又一场的辛酸。

之前人生所给予的种种波澜,都不是没有缘由的。它们终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变成点缀生命的花朵。如同张爱玲所说:“多遇见患难,于她只有好处;多一点枝枝节节,就多开一点花。”

苏青的繁花,在文坛一片枯萎的上海,盛开了起来。

当自己就可以是乔木,谁还会当依附攀爬的藤萝?苏青离婚未成,两人开始分居的生活。她日夜劳碌,得了肺结核,依旧在病中坚持写作,因为她需要养家。

她有着世俗的进取心,内心涌动着一股“向上”的冲动,“总觉得要向上,向上,虽然很朦胧,究竟怎样是向上,自己也不大知道”。然而就是这种冲劲,让苏青双手擎开生死路,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1943年,她的最重要的小说《结婚十年》在《风雨谈》上连载,成为当时上海最轰动的小说。1944年单册出版,四个月内再版了九次,次年再版了十二次,到1948年再版了十八次。而她的散文集《浣锦集》也再版了十次。

她被时任伪上海市市长的陈公博赏识,做了上海市政府专员,不久便辞职。后来收到匿名的十万元支票,退又无处可退。加之上有老、下有小,她也确实需要钱来周转局面,于是便留下了这笔钱。

然而她并没有拿着钱去享受挥霍,而是将她的职业之路越走越宽。她以一个女子之力,创办了《天地》月刊和天地出版社,身兼编辑、作者、发行。

凡事亲力亲为,她曾坐在装运白报纸的车上亲自押车,也曾亲自到报摊收款。有一次过年的时候她一时钱不凑手,便在大雪中租了辆黄包车,载了一车的书,各处兜售。

为了编好杂志,她费尽心机地催稿。张爱玲、杨淑慧、梁文若、潘序祖等的文章中都曾专门提起她催稿的本事。

她的为人和她的文章一样直率,对于物质和性一样痛快坦白,口不择言地谈男人、谈女人、谈性,毫不忌讳地涉及女性情欲和身体的话题。这样惊世骇俗之语、言辞激烈之声,既开罪了女人,又得罪了男人,却又是不彻底的女权主义,叫她一时毁誉参半。

没有不渴望爱的女子,单身带着孩子的她,也有男子来来往往。然而她的心境澄明,来来去去,不过是身体上的各取所需,等待着的爱情却迟迟没有到来。

她想要的生活是:“丈夫要有男子气概,不是小白脸,人是有架子的,即使官派一点也不妨,又还有点落拓不羁。他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常常请客,来往的朋友都是谈得来的,女朋友当然也很多,不过都是年纪比她略大两岁,容貌比她略微差一点的,免得麻烦。丈夫的职业性质是常常要有短期旅行的,那么家庭生活也不至于太刻板无变化。丈夫不在的时候也可以匀出时间来应酬女朋友(因为到底还是不放心)。偶尔生一场病,朋友都来慰问,带了吃的来,还有花,电话铃声不断。”

也只是奢望而已。

孩子、老人、远房亲戚、各色的男子……那么多的人从她那里烘烤了半分温暖,却把她留在寒夜里。

个人生活肆意,心底却并不潇洒。人来时,贪享片刻的欢快;人去时,也只能忍住眼泪笑着说这是她的游戏。心底怎么会不难堪怨恨?“用力揪自己的头发,恨不得把自己毁了。”被伤害有时候是人生的强心针,悔恨亦可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催化剂。

她将对世界的无能为力,变成满不在乎,用一支笔,为世间女子写她们想说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话,把世间那些女子隐忍的痛,痛快地写出来。

尖锐泼辣的文字,背后是沾染过俗世的无奈和悲哀。将内心的软弱和温情藏起来,才显得强大。她是不得已的独立,只能用满不在乎去对抗着世间的无计可施。

她对于世间谈不上爱,也不够恨,每一句话似乎都要占着上风。所以张爱玲会说苏青的讽刺是不彻底的,“因为她对于人生有着太基本的爱好,她不能发展到刻骨的讽刺”。

她的文章都是切身体会,经历了女子种种身份和社会加诸的种种不堪。她又是绝地反击的弱女子,她有底气、有阅历、有能力,将那些真切的生活娓娓道来,引人共鸣。家长里短的琐碎,没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技巧,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

而这样的文字是注定无法融入新的时代中去的。所以她会脱下旗袍,和这个时代一起穿上人民装,行走在已经更天换日的街道上。

那些曾经热闹的话语也注定湮没在时代的风云里,没有容身的角落,也注定了她晚景的凄凉。

她曾热情地投入新生活,却并没有被新生活热情接纳。她曾担任越剧团编剧,编写的历史剧《屈原》轰动上海滩,音乐、演员都得奖了,她却因为“历史问题”被默默地遗忘了。她又曾向复旦大学贾植芳请教司马迁的问题,不幸被卷入了整肃事件,被关进监狱一年半才释放。

出狱后她曾去剧场看大门,写的文章不是被剽窃就是石沉大海,最后工作也被辞退了。她在绝境中挣扎,至亲骨肉和她划清界限、断绝来往。她拖着病体艰难地熬着,只求速死。而在给《女声》主编的信里写着:“我的朋友都不大来了,寂寞惯了,心境很舒服。”

我们如今早已经不能分辨那种心境是怎样的心境,那种舒服,到底是一种释然,还是表演给自己看的装腔作势。

狭小的斗室住着她们祖孙三代,在穷困潦倒里相依为命,直至她离开这个世界。

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什么时候会被逼到死角,理想或者爱情被现实鞭打得体无完肤,并且毫无反击的能力。

我们都是凡人,不是无所不能的。当所有的努力过后,也终将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和世界对抗,而是和自己讲和。

就算生活已经千疮百孔,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内心的明媚。不那么在乎了,也就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同类推荐
  • 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收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48篇随笔、小说,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具体篇目包括《作家的身体》、《八二年10月》、《幻影纷至沓来》、《披巾的那种蓝色》、《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化学气味》、《话语的高速公路》等文章。
  • 东边的风

    东边的风

    我刚从牢里出来,就接到李相龙的电话。李相龙说:老弟,这一阵躲到哪里去了?为啥电话老打不通?我说我坐牢去了,李相龙不相信,李相龙说:你说你杀人去了,不就更没人找你了吗?我说:我真的是坐牢去了,信不信由你。李相龙向我打听:我乡女孩春兰,也在晋海打工,你们认识吗?我说:认识,还是我们的表妹呢。李相龙说:是吗?这表妹可真出息了。听说她当上了歌星,傍上了大款,这是真的吗?我说:大概应该算是真的吧。李相龙说:她真是为我乡人民争光啊。我说:李相龙,你到底要说什么?把话直接说了行不?李相龙说:好。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甜味系大佬

    甜味系大佬

    简介【女扮男装,甜宠】对你不是日久生情,而是一见钟情。……在完成任务后,她功成名就的完美下线,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原本以为自己和他已经无法再有交集时,却没想到居然在自己的世界看到了她的“前男友”,而且“前男友”的身份好像很牛B的样子……在把人撩到手后跑路的她:……吾心甚虚!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陪伴是与时光等长的事

    畅销书作家贾九峰全新中短篇故事集。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作者沿用一贯真诚朴实的笔调,向读者细细诉说生命中的人和事,他的文字如同午后的一盏茶,真实、恬淡,而又余味绵长。全书围绕“陪伴”这一永恒的主题,如同一部电影,为你定格生命中的人和事,那些温暖与美好、柔软与坚强,都凝聚在一个眼神里、一句话里、一首歌里,无一不提醒着人们,趁着时光正好,去珍惜、去付出、去爱人。
  • 西厂

    西厂

    雨化田:“你问我西厂算什么东西?你听好,东厂不敢杀的人我杀,东厂不敢管的人我管,一句话,东厂管得了的我要管,东厂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
  • 田园娇宠:娘子,太轻狂!

    田园娇宠:娘子,太轻狂!

    她,被拐带的孤女,十三年后,一家团聚却藏有惊天阴谋,瞬间家破人亡!她,国公府身份高贵的嫡女,五岁之后,过得却是猪狗不如,奋力逃避,却也身死魂灭!当她烈火重生,将仇恨洗尽,准备安享生活,却时空转换,她成了落下断崖的她!明眸一睁,勾唇冷笑,既然那个世界已别无贪念,就直面上天赐予的时空转换和肚子里多出来的小礼物!从今以后,再无国公府的大小姐柳陌苡,有的只是换姓换命的云陌苡,该讨回来的绝不手软!怀揣着聚宝梅花烙空间,在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山村昂首起步,打造一个只属于她的盛世庄园,谁也无法觊觎!却不想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吸引的这一批批的美男是肿么回事?儿子,你说谁当爹比较好?小家伙摇头晃脑道:有权有势有银票!
  • 离宴

    离宴

    一场疾病,带走了夏念慈最亲近的一个人,而就在此前一个月,另一个人也离她而出,此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身世似乎并非表象那么简单,更甚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接踵而来的不幸迫使她远走赫尔辛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遇到了夏念生,一个与自己的名字只差一个字的男人,夏念生会是夏念慈的那个他吗……
  • 帅哥一锅端

    帅哥一锅端

    一个是超级自恋女,一个是绝对腹黑女,当两女遭遇帅哥,家财万贯,于是乎,斗得地覆天翻。你来我往间,刀光剑影,不亦乐乎。诡计算什么,色相算什么,看我苏锅锅丑女无敌,步步为营。
  • 豪门之盛世蔷薇

    豪门之盛世蔷薇

    他,戎马倥偬、睥睨天下、雄心深潜她,冷艳高贵、优雅妩媚、倾城倾国他曾说要将全天下捧到她眼前,却不知她想得到的,只是他的心。结婚三年,他要舍弃她,与别的女人在一起,只因为她不能生育。她笑了,笑出了眼泪,心仿佛在刀尖上跳舞,连眼神都几近破碎。繁华易逝,他已如此绝情,她亦没什么好留恋。四年后,当一身风华的她再次华丽归来,且看她如何强大冷艳,谈笑风生。精彩片段一:叶府气氛变得越来越怪异,人们看她的眼光带着一丝同情,行事也变得小心翼翼,起初她还不解,原来,是他将另一个女人带了回来。“苏盛薇,你不要无理取闹!”到了这个时候,男人居然还在不耐烦地训斥她。她唇角勾起一抹清浅的笑:“叶智宸,如果你想妻妾全收,那你未免太不了解我苏盛薇!”精彩片段二:“你想跟我离婚?”男人倨傲地抬起下巴,微眯的双眼迸射出危险的光:“你知道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离婚,结局会是怎样吗?”女人冷冷一笑:“叶智宸,你休想威胁我!别忘了,我苏盛薇是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别的女人怕离婚,我却不怕!”“这辈子嫁不出去也不怕?”男人冷峻地挑眉。她傲然一笑,整个人似妩媚的黑玫瑰:“虽然结过一次婚,但我也不算年老色衰,以我的相貌与出身,还怕找不到再婚的对象?”精彩片段三楚维仪喝着咖啡,妖娆的脸庞上绽放着胜利的笑容:“这些年,智宸一直爱的都是我,就算他先娶的是你,你得到的也只是他的人。他的心,是我的!”苏盛薇冷然一笑,将手中的咖啡杯搁下,慢条斯理道:“楚小姐说完了吗?如果说完了,一会有人会结账。”楚维仪怔了怔,脸上得意的笑,在触到出现在眼前的高大身影时霎时僵住:“智宸……你怎么会来?……”盛薇优雅地用餐巾擦了擦手,起身:“我先走了,你们究竟是如何深爱,还请慢慢聊。”男主强大冷静,睥睨天下,满怀野心,冷酷却又不失温柔。女主就像一朵黑玫瑰,美丽、冷傲、高贵,却始终带刺。喜欢民国的乱世纷争,繁华浮世,也相信本文会给亲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感受。简介什么的都是浮云,亲们点进去看几章,有爱的请“放入书架”收藏,不喜欢的可直接点右上角的小叉。
  • 厉王新宠:隐形皇后

    厉王新宠:隐形皇后

    她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如隐形人般,被陷害与男人苟合,被未婚夫禄王退亲,被亲姐推入水中而魂游天外的焱皇朝相府嫡系三小姐。她是盘踞地府,十殿阎罗哭着求着想要让她赶紧投胎,并保证她会长命百岁生活安乐的现代冤魂,许是心血来潮,许是终于将害死她的那些家伙全部拉到地府里受尽了折磨感觉没兴致了,在十殿阎罗王们喜极而泣,挥泪送别之下重返人间。当懦弱胆小、如隐形人般没有存在感的她变成了性情凉薄、出手果断、阴险卑鄙的她,且看她如何坐卧暖塌数银子,冷眼闲看风云起…听说相府三小姐落水醒来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虽依然如隐形人般的生活着,但听见过三小姐面的人说,三小姐不再懦弱,还变得有那么一点可怕。听说焱皇城内一家青楼终于关门大吉,一番改造之后却成为了焱皇城内最繁华的销金窟,还只接待女客,男子若想进门,必须要由女客带着。听说…听说嗜血残暴杀人如麻阴阳怪气心狠手辣,面容奇丑无比能吓死活人吓活死人,年近二十却尚未娶妻,有着断袖之癖断背之嫌,手下俊美男子无数皆为他的榻上之臣,每晚都要折磨死几个俊美娈童才能安心睡觉的厉王,将要进京给太后贺寿!————她神情淡漠的看着脚下浑身血污、生死不明的男子,在丫鬟惊惧的目光下伸腿踢了踢,问道:“活人还是尸体?”那男子轻动了下,缓缓睁开眼,眼神清冷凌厉、冰冻三尺。她在他面前蹲下,依然清清淡淡的表情,说道:“你会武功吧?那么我们做个交易如何?我救你一命,你要教我武功。当然你不答应也没关系,只是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会有第二个人从这里经过,而且在你等待的时间里,可能你的仇人会先一步找到这里呢。”————她低头看书,无视架在她脖子上的冰冷利剑,悠然说道:“好歹我也救了你一命,你不知恩图报感激涕零也就算了,竟还想要过车拆桥恩将仇报吗?”他神情冰冷,其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杀意,手中轻动顿时有几滴嫣红的鲜血顺着剑刃滑落了下来。她依然无动于衷,翻过一页书册,带着点凉凉的气息说道:“杀不下手就将剑收了吧,你这样我脖子很痛。”他眼神闪烁,冰冷的嘴角毫无征兆的浮现了一抹浅淡的笑意,“白馨妍,做本王的王妃!”“没兴趣。”—————嗯哼,那个,宝贝开新文了哦,《青梅王爷竹马妃》:亲爱的们,赶紧给宝贝偶捧场去了,嘎嘎~
  • 中二吃鸡系统

    中二吃鸡系统

    通宵一晚都没能吃鸡的陈川很郁闷。他打开二次元世界,想让众多老婆的笑脸来安慰他受伤的心灵,结果获得中二吃鸡系统。系统:燃烧你的中二之魂,在无数人面前喊出你的中二口号!陈川:啊?系统:请宿主喊出《叛逆的鲁鲁修》里的经典台词“错的不是我,是世界!”陈川:等等,为什么要这样?我不要面子的啊?!我没有羞耻心的吗?!……当局对战欧皇附体,所有对手出现各种奇葩死法。天雷洗头,火车王撞脸,摩托升天,几何角度自雷。陈川:……诶嘿嘿,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