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1600000003

第3章 驴友的石龙门

石龙门地处阴湿的深山,春天来得很晚。但是,山里的植物嗅到春天的气息就疯了似的生长。

藤儿的名字就是来自那些攀爬在大树小树或者石壁上的藤蔓,它们对生活没有太多需求,虽然细弱,但永远按自己的生存法则向上向上。

藤儿的名字也是外婆取的。外婆倒想不到生存哲学的高度,但她就是朴素地愿藤儿天天向上成长。因为碗儿有个“儿”字,也就顺便取名为“藤儿”。

四五月份时,一朵朵的野棉花就从绿叶丛中高高举起,次第绽放开来。有白色和红色两大类,还有比红色的白一点儿的粉色,比红色的再红一点儿的紫色;粉的有深粉浅粉之分,紫的有深紫浅紫之分,深浅不一,混在一起,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姹紫嫣红。

野棉花开花,有三朵瓣的,有五朵瓣的,高高低低,走近看,朵朵有姿,瓣瓣有色。

野棉花的花期很长,从四五月份开始,前前后后,一直可以开到八九月份。在近两个季节里,野棉花把石龙门的山前山后装扮得分外妖娆,并洋溢着一种自然的浪漫。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放暑假了。

碗儿和藤儿上午在家做作业,午后帮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夜里,刚下过一场雨,天亮就晴了。这是一个生长菌的好天气。

“碗儿,我们上山采菌吧?”藤儿说。

“要问问外婆家里有没有别的事。”

外婆正在水槽里洗衣服,藤儿跑了过去,说:“外婆,我跟碗儿上山采菌去了。”

“去吧,去吧。”

得到外婆的允许,碗儿和藤儿提上一个藤篼。正要走,碗儿又跑到西厢的张大妈家,问丑丑去不去,丑丑在帮张大妈码柴堆,说不去。

碗儿和藤儿两个,来到后山那片青杠树林,依碗儿的经验,在那些青杠树的老树桩上,这个天气很容易长出青杠菌。

密密的青杠林把两个孩子全掩没了。她们在里面穿来穿去,没人看得见。但是,她们听到了林子外面有说话声,听那口音,不是石龙门人。

“这是哪里呀?”男的说。

“好像是地图上的石龙门。”女的说。

“得赶快找到人家户,小宇好重,我背不动了。”男的说。

“爸爸,放我下来吧,我能走。”是个孩子的声音。

“下来歇歇也好。但不能走,看你的脚腕都肿了。”

……

从话语中,碗儿猜想,这是一家三口。可他们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

她们好奇地钻出青杠树林,见到了三个人,都着一身运动装,跟电视里见的旅行者一个样。那男孩子坐在一块石头上,蹲在地上的应该是他妈妈,妈妈正把儿子的一只脚放在怀里,打开一个药水瓶,朝孩子的脚腕喷着。

他们身边放着大小三个旅行包。

碗儿和藤儿都好奇地看着,没出声。

“那里有人。”那个男孩子发现了碗儿和藤儿。

“小妹妹,你们好!”男孩子的爸爸一边向她们问好,一边走来,“附近有人家吗?”

“有!”藤儿抢着说。

“对,有!那边就是我们的家。”碗儿指着被一道山梁挡住了的石龙门说。

“不是她的家,是我的家。”藤儿严正地纠正着。

“你这个小妹妹真有趣。是这样的,我儿子脚崴了,能带我们去你们家歇一歇吗?”男孩子的妈妈很亲和地请求。

“嗯,可以。”藤儿爽快地答应着。碗儿遭了藤儿的抢白,不敢表态。

于是,那一家三口跟着碗儿和藤儿来到了石龙门。

外婆捧起男孩子的脚看了看,按了按,然后说:“不要紧,就是扭了一下。”然后也像张大妈给碗儿敷额头上的血包一样,拿来毛巾,蘸了凉水,给男孩子冷敷起来。

“碗儿藤儿,你们去山上找些新鲜的野棉花回来。”

碗儿拿了一把割草刀,藤儿提了个竹篓,姐妹俩就再次上山了,不一会儿,提回来一大篮子野棉花的枝叶。

“碗儿,你把野棉花洗干净,切细。”又对藤儿说,“你去把碾海椒粉的石碓窝洗干净,多洗几遍。”

碗儿与藤儿按外婆的吩咐各自去行动了。

外婆将切细的野棉花放在石碓里碾成草泥状,又捏成一个草饼,给那男孩子敷在受伤的脚腕上,男孩妈妈从旅行包中找出一条纱布给他包裹上了。

“孩子只是扭了一下脚,稍微有点肿,用野棉花包一包,一两天就没事了。”

“谢谢老人家。”男孩子的妈妈说,“可是,两天后我们已经跟不上驴友大队了。”

“那就在我们家将就住下吧。”外婆说。

“老人家,找个空地,我们可以自己搭帐篷的。”

“穿堂,穿堂那里宽得很。”藤儿抢了外婆的话。外婆接着说:“让孩子留在家里住吧,睡床上总要好些。”

“行,行,行。老人家,你真是热情呀!”然后又转头问那男孩儿,“小宇,你愿意吗?”

“愿意!”孩子毫不犹豫地说。

男孩子的爸爸妈妈暂别了外婆,把帐篷搭在石龙门的穿堂里。外婆让藤儿跟碗儿睡一屋,让男孩子睡藤儿那屋。

听说碗儿家来了客人,丑丑、秀兰等一帮孩子也来看热闹。这天晚上,丑丑和碗儿、藤儿三个都守在那男孩子的床前,很想跟他摆摆龙门阵,可不知道说什么,只会呆呆地望着那男孩子傻笑。

“我叫高文宇,我爸爸妈妈都叫我小宇,你们也叫我小宇吧,我已经十一岁了。你们呢,叫什么?”男孩子先开了口。

“我叫藤儿,她叫碗儿,他叫丑丑。碗儿和丑丑跟你一样大,都是十一岁,下学期就上六年级了,我上五年级。”藤儿一口气把他们三个人的情况都报给了高文宇,碗儿和丑丑只有点头的份儿。

再进一步报了生日,高文宇就成了他们仨的哥哥了。以后,碗儿、丑丑和藤儿都管高文宇叫“小宇哥”。

“小宇哥,脚还疼吗?吃一个山核桃吧,野生的,可香了。”藤儿一边说,一边把山核桃放到木门背后,用手一推,只听“嚓”的一声,壳碎了。藤儿捡起核桃,除去核桃壳,递给小宇。

“你们这个村子好像很古呢。”

“对,外婆说,是从前一个大地主的庄园,有一百多年了。”这次,碗儿没有让藤儿抢走话茬儿。

“村边的陈爷爷说,是他们家在清朝乾隆时候就建起来的。”藤儿说。

“我们早点睡吧,明天带小宇哥参观石龙门。”丑丑说。

第二天早上,丑丑比谁都醒得早。他跑到外婆家,“梆梆梆”地敲门。

“藤儿,碗儿,你们还没醒呀,不是要带小宇哥参观石龙门吗?”

表姐妹俩好久没睡一张床了,这一晚,藤儿睡得很安静。她睁开眼睛,才想起自己是睡在碗儿的床上。她翻身起床,说:“快起床!快起床!丑丑来叫门了!”

小宇哥见碗儿、丑丑和藤儿都来到自己的床前,好像忘了自己的脚受了伤,一骨碌就要下床。可当他双脚着地时,“啊”地叫了一声。

“别慌别慌,我扶着你。”藤儿抢上前去扶着小宇哥,碗儿也上前帮着。

藤儿和碗儿还没有把小宇哥扶出屋,丑丑给小宇哥找来一根竹棍,让他拄着。这样小宇哥受伤的脚就能提起,只需一只脚走路就行。在过那一尺多高的门槛儿时,藤儿和碗儿把小宇哥扶了过去。

他们从东厢开始,然后穿堂过井到西厢,参观起来。

“小宇哥,有一回我们躲猫猫,他们半天都找不到我,你猜我躲在哪里了?”

藤儿神秘兮兮地给小宇哥讲起她的得意往事。

“躲在哪里?”小宇哥好奇地问。

“就是那里,看见了吗?就是那个阁楼里。”

顺着藤儿手指的方向,小宇哥看见三层楼上的走廊拐角处,有一个小阁楼,耳朵似的挂在高墙上。

“躲在那里为什么就找不到呢?”小宇哥问。

“还不是因为石龙门的房子太多了。”藤儿说。

“石龙门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吧?”小宇哥好奇地问。

“那是当然的!”藤儿再次抢着说,“有一回,我们玩过家家,让丑丑做新郎官,让秀兰做新娘,呵呵呵……”藤儿还没有说完,自个儿就笑得收不拢嘴了。

“快讲啊,发生什么好玩的事了?”小宇哥急不可耐地问。

“还不是丑丑太笨了,他在背秀兰过门槛儿的时候,脚勾在门槛儿上,两个人都摔成了狗啃屎。呵呵呵……”碗儿帮藤儿补充完了故事,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了。

“是人太矮了,等长大了娶媳妇肯定不会再这样摔了。”小宇哥说话像大人,说得丑丑脸都发红了。

“小宇哥,你们城里人的家有这么高的门槛儿吗?”藤儿指着他们刚跨过的一个石门槛儿说,那门槛儿有四十多厘米高。

“没有。”小宇哥说。

“那样多好,就是眼睛瞎了也没关系。”碗儿不无羡慕地说。

“谁愿瞎眼呀?你吗?”藤儿很不高兴听碗儿说的话。

“好好好,当我没说,行吗?”碗儿白了藤儿一眼,又伸手去扶小宇哥。

他们拐弯抹角,从东厢来到了穿堂。小宇哥看到支在地上的帐篷,他才知道爸爸妈妈昨晚是在这里过的。他上前掀开帐篷门帘一看,没人。原来,爸爸妈妈也参观石龙门去了。

因为处理得及时又得当,第二天,小宇哥不用人扶也可以跛着脚走路了。碗儿他们继续陪着他参观石龙门。

“啊!啊!那是什么?”

小宇哥一边尖叫,一边往后退,倒把碗儿、丑丑和藤儿都吓了一大跳。等他们定神一看,原来,让小宇哥惊讶的,是水沟里正在爬行的螃蟹。

碗儿和藤儿只顾“呵呵呵”地笑,丑丑没有笑,他一步跳进水沟,伸手抓住了螃蟹,然后递给小宇哥。

“这……这……这……”小宇哥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这真是……是螃蟹吗?”

“嗯!”丑丑点了点头。

城里来的小宇哥见过饭桌上煮熟了的螃蟹,活螃蟹只在餐厅里的水箱里见过,还有就是电视里见过。在他的心中,只有河边、海滩才可能有螃蟹。这时,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童话中的人物。

“没什么奇怪的,我们这里一到夏天,山前山后到处都可以见得着螃蟹,等天冷得穿夹衣了,才看不见了。”碗儿平淡地说,“有时还会出来三只五只的,排成一串,像去赶场一样。”

“前天,我们家的天井里也爬来了一只,比这个还大。”藤儿说。

“是吗?在城里,一只大螃蟹要卖几十块钱呢。”小宇哥吃过的都是大闸蟹,他觉得这样的珍馐怎么可能“到处都是”,就请求说,“带我去抓螃蟹。”

“你的脚……”碗儿关心地说。

“我看你们抓嘛!”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

    本书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名篇佳作,无论是所选作家、作品,还是涉及不同领域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性;并且这些科幻作品多数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世界、宇宙空间、外星生物等人类尚未探索的种种事物的合理幻想以及向往。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科学奇迹

    本书从古今中外遴选了50个科学发明与科学发现,比如古代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现代疫苗、克隆、杂交技术的发现……虽然,我们不能回到科学发明与科学发现的那个时代感受奇迹的魅力,但却可以感受这些科学奇迹带给人类的变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更精彩的科学奇迹。
  • 团圆奇遇(人猿泰山系列)

    团圆奇遇(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热门推荐
  • 师道成圣

    师道成圣

    带着梦幻西游的智脑,穿越到了西游世界,开启了师道系统,得到了梦幻家园所化的仙府。在这方世界开宗立派,为自己妖、魔、鬼、怪的徒儿,与漫天的神佛,争一份天道之机。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

    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纪婚礼:呆萌女神吃定你

    世纪婚礼:呆萌女神吃定你

    “陆可可,又是你?!”汴京城里最出名的歌妓林木瑾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完美情人周亦舟的怀里,成了一个叫陆可可的大明星。无端卷入大财团周际集团的阴谋复仇案,从大明星沦落街头,尝尽人间冷暖之后,绝处逢生,成为一代当红巨星。拍电影、接代言、泡总裁人生仿佛开了挂!“不管你是陆可可还是林木瑾,不管你是在这里还是在另一个时空,从现在开始,你都只有一种身份——周太太。”
  • 妖侠百录

    妖侠百录

    短篇小故事,有关于江湖的,有关于妖怪的,或离奇,或悲伤……
  • 形色外诊简摩

    形色外诊简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帝陛下的成绩单

    皇帝陛下的成绩单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41位有特 点的皇帝,通过考卷的形式,以档 案、个人自述、综合测评、古今闲 话、趣闻大播报等多个活泼有趣的互 动板块,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一生。
  • 若你不弃,此生不离

    若你不弃,此生不离

    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而两个人相爱的概率只有0.000049。 曾唯一与纪齐宣订婚,是为了让另一个男人林穆森难堪。六年之后,她嫁给纪齐宣,是为了给儿子优越的生活,也让自己重新回到上流社会。只是,被她抛弃过的纪齐宣,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默默爱着她的沉静少年。生子、结婚、也许有爱情,曾唯一的经历与别人的完全相反,这个骄傲不懂爱的女人会收获她的幸福吗?
  •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用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生活的人时,要谢谢他曾经陪你走过的路,因为他将是你回忆中精彩的一部分。遇到现在和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因为抓住了,所以拥有着;因为拥有了,所以幸福着;因为幸福了,所以珍惜着。
  • 舞蹈与传统文化

    舞蹈与传统文化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走一步,都有舞蹈的足迹。中国的文明因舞蹈而多姿多彩、熠熠生辉,舞蹈又以它独特的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力。在舞蹈中看文化,在文化中观舞蹈,作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结合流传的历史故事和经典的舞蹈佳作,深入探析中国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而又微妙的联系,从中我们既能获悉古代的乐舞风尚和舞人传奇,感知中国舞蹈的辉煌与美妙,又能领略华夏礼乐之邦的非凡风采和气象,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