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2900000007

第7章 新传说——今年冬天不太冷

陈建勇

今年冬天,是近年来最冷的冬天,冷得人不敢出门。有个人外号叫猴子,为了赚钱,他顶着严寒又来到了医院。这是家大医院,每天都人山人海,想看病挂号,特别是挂专家号,很难。

猴子新认识个朋友叫张伟,今天就是坐张伟的车来医院的。告别了张伟,他就进了医院挂号大厅。一进大厅,就发现一角围着一堆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好奇心让猴子挤进去想看个究竟。

原来是一个架着拐杖的姑娘和号贩子在谈交易,号贩子出价三千不改口,把姑娘急哭了,她说带着老爸来排了三天的队,还没排到号,自己又怕住院钱不够,哪能买三千元的号?猴子觉得姑娘可怜,更替那新来的号贩子捏把汗,这么折腾,估计会引来保安的。果然不出所料,两个保安很快把人群驱散了,开始在大厅里巡逻。

猴子打算先到对面的小吃店吃早餐。点单后付款时,发现钱包不见了,一想肯定刚才看热闹时被偷了。他赶紧往医院跑,他急呀,那钱包里不但有两千元钱,还有两个号,这两个号是肿瘤科的专家号,一个是18号,一个是26号,至少可顶三千元一个!原来猴子也是号贩子!

现在钱包丢了可怎么办?猴子气得要死,他分析着,他包里那两张专家号,估计小偷是不会放过的,一定会很快以低价出手,如果能盯着那些倒卖号的,就能逮住那小偷。想到这里,猴子快步走向大厅,开始寻找陌生的号贩子。这里的号贩子,猴子基本上都认识,如果有陌生面孔,就有可能是小偷。

猴子在大厅转了两圈,也没什么收获,看来要改变思路,猴子决定到肿瘤科门口去守株待兔。

来到肿瘤科的走廊,猴子一看,两边的座椅上坐得满满的,墙边立着的一根拐杖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拐杖旁边坐着的,不就是刚刚哭鼻子的姑娘?刚才还说没有号,现在怎么来候诊了?猴子客气地问:“姑娘,请问你是几号?”

姑娘不友好地瞄了猴子一眼,说:“我几号要告诉你吗?你又不是穿白大褂的医生。”

猴子猜到姑娘的号有问题,语气客气中带强硬:“正常情况下是不用,但是,如果你是18或者26号,那我就管定了。这两个号是我的,被人偷了,你给我说实话怎么来的,要不然我就叫保安了。”

听猴子说要叫保安,姑娘语气缓和了些:“大哥,你别叫保安,保安一来调查,到时我爸也看不成病了。我说,我是花了一千元从号贩子手上买来的。”

果然被低价卖了!怎么办?要姑娘还号吧,她是花了钱的,不太可能,现在只有逮住姑娘,一起到大厅,看小偷还在不在。

猴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姑娘不同意:“给你找人?一会儿到18号了,谁陪我老爸看病?”猴子脑子灵,想了个办法,他把姑娘的手机号给了旁边一位阿姨,说一会儿轮到17号时,就给姑娘打电话。姑娘担心错过就诊时间,但又怕猴子急了叫保安,只好听猴子的。

姑娘架着拐杖,和猴子一起来到大厅转悠,这个瞅瞅,那个瞧瞧,姑娘都摇头说不是。转了好几圈,手机响了,姑娘说:“大哥,轮到17号了,我得上去了。”猴子只好又生一计:“我挂号是给我妈看病的,反正我妈还没到,就给你爸看吧,我也不叫保安了,但我一会儿得再买个号,你也知道,现在买个号至少三千,你是不是帮我出点?”姑娘想了想,应道:“那好,我帮你出一千,不过这钱我得看我爸的病情再给,如果他不需要住院,我就马上给;如果要住院,我得先付了住院费再看。”

姑娘一切为老爸看病着想,猴子很是理解,再说能要回一千是一千,猴子就说:“那行,你赶快去陪你老爸看病吧。”半小时后,姑娘带父亲从诊室出来,猴子迎上去急切地问:“要不要住院?”姑娘沉着脸,道:“要住。”

看来老人病得不轻,猴子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停了好一会儿还是姑娘说:“大哥,我不太方便办住院手续,你帮帮我吧,你帮我办能快点,也好早点给你钱。”看姑娘这样说,猴子没有理由拒绝。猴子对这里熟,三下五除二把手续办了,还把老人亲自送到了病房。一切安排妥当,有理由向姑娘要钱了,他不要不行,他这些号,是雇人帮他排队弄来的,也得付给人家工资啊!

猴子正要开口,姑娘把自己的钱包打开:“大哥,我最后只剩一百多了,你得再等一会儿,等我妈来了再给你钱。”姑娘这才想起与母亲联络,母亲说好要来的。姑娘摸出手机,却发现没电了,就要借猴子的手机。猴子有点不快,但还是借了手机。他的手机是关着的,姑娘开了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猴子从通话中听出,她母亲已经到大厅了,这下猴子心里踏实了些。

不一会儿,一位老妇人提着一个蛇皮袋进来了,一进门就责怪姑娘:“住这么好的医院,哪里住得起哟,我的闺女呀!”姑娘温柔地说:“你们有了病,就算要用我的命去换,我也要为你们治。你们捡回残疾的我,把我养大,供我上大学,我忍心不给你们治病?妈,不要再说这些,这是医院,你带来的钱,拿一千出来。”

母亲不吭声了,默默打开那蛇皮袋,从里面拿出几大捆钱,有的是十元一捆,有的是五元一捆,一边拿一边说借谁谁两千,借谁谁一千,借谁谁五百。看着一大堆零钞,姑娘就向猴子解释:“没办法,我们家的朋友,都是一些捡破烂的,百元大钞少。”猴子听出姑娘的身世,再看看那几捆钱,心里有点闷,眼睛有点酸,他在心里想,他怎么好意思拿走这几捆钱!

猴子没要那一千元,他安慰自己:算了,就当自己学**,捐了一回钱吧。猴子不要钱,姑娘一阵感动。猴子正要走出病房,姑娘叫住猴子:“大哥,你等一等,你确定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了吗?”猴子奇怪,姑娘怎么突然问这个。猴子反问了一句:“不是小偷偷了,难道是你偷的?”姑娘再问了一句:“你再想想?”看猴子实在是想不起来,姑娘拿出一个钱包,交给猴子。猴子一看,这不是自己的钱包吗,怎么在她手上?

“还真是你偷的?”

“不是我偷的,你的钱包掉在你朋友张伟的车里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张伟发现猴子的钱包掉在车里后,就到大厅找猴子,猴子没找着,发现伤心欲绝的姑娘。心地善良的张伟看到钱包里有两张专家号,就拿了一张给姑娘,并告诉姑娘,猴子可能会找到她,如果找到她,对她客气,就早点还钱给他,免得浪费另一个号;如果他蛮不讲理,钱包明天再给,让他那个号作废。同时张伟还告诉姑娘,这也是张伟在考察猴子有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果猴子有颗善良的心,就值得交往。

姑娘讲完,就拨通了张伟的电话:“张大哥,你朋友一分钱也没要我的。”张伟说:“那好,你老爸的病看了没?”姑娘说:“已经看了,多亏你们帮忙,太谢谢你们了。”姑娘说着,眼眶里盈满了激动的泪水。

猴子见是给张伟打电话,抢过电话说道:“我说张伟,有你这样考验朋友的吗?”张伟说:“我也不是有意的,这么一来不挺好的,知道你人好,我就可以放心交你这位朋友了。”

在猴子的朋友圈里,不是号贩子就是其他做生意的,猴子也不知道有几个人是放心与他交过朋友的。听到张伟这番话,猴子心里一感动,他不再吭声了。

今年冬天特别冷,但此时猴子心里暖洋洋的,觉得不太冷……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8年9月下)

    故事会(2018年9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雷军:“从1到无穷多”的秘密

    雷军:“从1到无穷多”的秘密

    四年来,雷军不仅将小米科技打造成中国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2014年底估值450亿美元,还撒豆成兵,投资了约60家公司,其中一半跟小米生态链有关,涉足20多个移动互联网细分市场。
  • 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最近读到一个故事,故事虽短小,却令我久久咂摸,反复玩味。一名专栏作家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会面,喝到微醺时,两人聊起了从前的学校生活。老同学呷了一口酒,红着脸说起了一个秘密。他说,那一年,同班的一个女孩,偷偷给他送过一封情书。这事儿,他没和任何人讲过。他记得,女孩把情书夹在了他数学课本的第15页和第16页之间。因为前一天的数学课,老师讲到第14页,而第15页,正好是第二天要学的。
  •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热门推荐
  • 食色

    食色

    前身依傍着瘦龙河,周围又有古槐苍柏葱茏环绕,这宁阳城看上去真是一片很好的景致。这里地处东三省通向山海关里的交通要道,旧时便已是人烟稠密车马如流的商业重镇。多少年来,湖广商客去关外收山货、药材,东北老客进关里做丝绸、茶叶生意,这里也都是必经之路。渐渐地,一座小城就成了一年四季车船如梭川流不息的水陆两运码头。城里也烟花浮靡一派繁华,成为四方商贾云集三教九流混杂之地。六条街上更是买卖铺面茶楼客栈栉比鳞次,每到夜晚人声乐声中一片灯红酒绿。
  • Confessions of an Inquiring Spirit etc

    Confessions of an Inquiring Spirit et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若盛开

    你若盛开

    七七是苏牧之的最后一个七,天气竟然那么好。她照例祭祀完毕,开始读那封信。她今天格外伤感,也许过了这个七,她会有段时间不能来看他了。而且照旧俗的说法,七七过后,人的灵魂就不能在人间随意游荡了。梅芸今天读信很慢,读着读着,突然有一片枯叶掉在信纸上,吓她一跳。梅芸抬头,看见头上的苹果树,树上落着许多积雪。那些积雪太厚了,甚至连树皮的罅隙里都钻满了,让人怀疑是否去年冬天的积雪仍旧在那里——那么,那么,梅芸知道自己今后会很少再来了,她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往日曾经产生的那个想法,那个去医院看他的长发女子是谁?那个和他在街上走路的长发女子又是谁呢?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我活在一本书里

    我活在一本书里

    作为高三党的我不愿意跳跃时间,只想好好学习。做为普通的高三党,我表示我知道的太多了。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穿越之失心王妃

    穿越之失心王妃

    “原来是又是十五了啊,难怪这么热闹。”说话的人正在延城最大的茶楼缘来楼悠闲的喝着茶。一身玄衣,英俊的脸上此刻正挂着坏坏的笑,邪邪的气质犹如勾魂的魔鬼,赫然竟是那两次半夜进入刘韵儿房间的黑衣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汉帝斩子

    汉帝斩子

    自从西汉景帝刘启误信吴王刘濞“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谗言,不辨忠奸、枉杀晁错,造成了一桩千古冤案之后,从此,“清君之侧”便被视为反叛朝廷、构陷忠良的大罪,令人谈虎色变。如此说来,国君之侧是否就不能清,不必清呢?其实大谬不然。自古以来,每个王朝中心,每个国君身边,总是麇集着各色各样人众:文臣武将、皇亲国戚,后妃宦官,以及辩士高僧、巫卜星象之师,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其间自然不乏忧国爱民、饱学多智、清正廉清之士,但更多的还是一些贪恋禄位、唯唯诺诺与世浮沉之辈;更有那么一种不学无术、阴险奸诈、贪婪狠毒,飞扬跋扈者。
  • 回到古代做神探

    回到古代做神探

    一次意外,临猗回到了大唐盛世,成为一个小小的捕快,身带系统的他,本以为可以摆脱前世孤儿跟屌丝的身份,成为一个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但万万没想到,他的出现还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一场阴谋,每一次水落石出时,都会被莫名破坏,临猗只能是依靠自身的系统一次一次的寻找着线索,寻找可以回到未来之路。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