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2800000009

第9章 初战受挫

多铎是大清将领,这句话重复了很多遍,显得是一句废话,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多铎是一位大清将领,他不可能喜欢读书,因为在关外,满人讲究的是武力,是骏马弯刀。

所以,之所以多铎和他的哥哥多尔衮,以及皇太极等人都精通战争的艺术,那是由于长期在战场上浴血冲杀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的褒贬。实践是能创造生产力的,什么样的伟大的事情都是无师自通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明他没有理论的来源,这理论来自中国的一本古典小说,这本小说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在熟读三国演义,熟知各种三国桥段的多铎看来,今晚必然会有劫营的事件。所以他仅仅巡哨的兵就布置了两千多人。

但是他仍然是低估了明军勇士的血性,他永远也不会想到,这次夜袭没有得到明军山海关最高指挥官的允许,也没有想到,这次前来发动夜袭的只有一支百人的小部队。

如果他知道是这样的话,他肯定会觉得自己有点大惊小怪,不该给这个小小的百户这样大的面子。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哪怕是你全身都是血,又能做的了几盆毛血旺呢。

虽然是骑兵部队,但是扎营的功夫仍然是不含糊的,外围的警戒搞的很好,也弄了很多鹿角和荆棘的围障。

饶安也对自己的小部队做了充分的部署,每个人都穿了一身紧身的夜行衣,腰间别着两把匕首。手中是短剑。还有火石,以及油料。

这场夜袭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人,而是马,因为饶安知道,以这样的兵力,去以卵击石, 就是找死。所以他选择了避实击虚。攻击目标并不是敌军的士兵,而是敌人的军马。

只要自己的突袭小部队成功的引起敌方的混乱,在混乱中在敌人的马匹食物中投毒,这样就会造成连锁的反应,极大的挫伤清军的战斗力。这样的话,至少能够给守城的军队赢得宝贵的时间。

他当然不会选择一百人一起向前冲,这样如果有意外的话,会让敌军给一勺烩掉。他选择了十五人作为尖兵小组,作为这支突袭小部队的斥候兵,在前方探路。

这样的安排虽然是必须的,但似乎又是不厚道的,因为尖兵小组似乎总有一种做炮灰和趟雷的感觉。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士兵有这样的顾虑,他选择自己来做尖兵小组的组长。在这个夜晚,他们每个人接过守城参将孙云衣和部下递过的送行酒。然后默然出城。

是的,在前面的篇幅里没有提到袁经略知道这个夜袭计划。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知道,尤其是这位负责城门的孙参将。如果没有他的默许,这些打算出城的人,估计会被当成是要投敌的奸细。

孙云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这一百名勇士此刻出城,很可能就是永诀,抱薪救火。但是有勇气这么做的,是值得尊敬的,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要给他们倒上酒,为他们壮行。

他们出城了,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三十里地的路程对于军人来说并不远。他们很快就到了目标的方向。饶安命令除了尖兵小组之外的所有人都就地隐蔽待命。

饶安带领人摸了上去,看到鹿角围障的后面只有两名士兵正在往来巡逻。他把自己腰间的两把匕首抽出来,轻轻的甩了出去,匕首划出了两道漂亮的弧线。一把滑破了一名士兵的颈动脉,另一把进入了后心。两名巡逻的士兵没有来得及喊出声音就倒在了地上。

一招得手就不让人,饶安一招手,几个人上来飞速搬开了鹿角围障,冲了进去。下面的第二梯队看到得手了,也要往上冲。就在这时候。饶安忽然觉得上当了。是啊,太顺利了,三万大军的大本营,怎么可能只放两个哨兵。多铎绝对不是这样的饭桶草包。这样的寂静是不正常的。

当一切都进行的太顺利的时候,基本就是意味着中了埋伏。他挥手示意第二梯队不要上来。这时候,他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作为这支小分队的指挥官,他此刻的任何一丝犹豫都可能彻底把全部计划和人都葬送掉。

尖兵就是尖兵,他们有自己使命,饶安对自己身边的十人长马俊说,:“如果一会儿我要是被干掉了,你就接替我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就算我们都在这里被干掉,也不要便宜了这群野兽!看到刚才那两个哨兵了吗。照样是一刀一条命。”他把两把匕首从尸体上拨出来,擦拭了一下血迹,放回了腰间。

这是饶安第一次杀人,但是却不是他第一次见血。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纪的时候,他就是在卢象升阵亡的战场上出现的,见到了那样的场面,这样的事几乎是不算什么的。

他想继续前进,然而没有机会了。夜晚的寂静被一声凌厉的响箭打破了。一瞬间,灯笼火把亮如白昼一样,一队人马排开在眼前,一名将军模样的青年人在站在队首,大声狞笑道:“就这十几人就敢来劫营,我很佩服大明军队慷慨赴死的勇气,然而这是你们 大明唯一值得称道之处了。”他一挥手,身后的部队就压了上来。

很显然,现在如果打起来,只有全部死亡的份。幸亏他们没有在外围布置,先出去再说!饶安打了一个响指,这是撤退的信号。他们一起向外围冲去,准备寻找隐蔽点节节抵抗,比较外围还有自己的八十多人策应。

他们再一次低估了自己的敌人多铎,外围仍然是有人把守的,之所以现在没有现身,是想在外面把这支突袭部队一网打尽。当他们出了营寨后,和自己的第二梯队汇合。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又一次陷入了重围里。而且,是彻底的被包围了。

这个包围圈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致有一千人。把这一百人给包围了,最初设计的二千人巡逻队都没有用上,在清军的思维里,围剿这样的一支百人小部队是不需要那么多人的,一千人,已经是杀鸡用了牛刀了。

多铎也低估了饶安,他的兵只是少,但并不是不能打。他们是步兵,但步兵并不是不能骑马。在混战中,马步兵对战的时候,步兵是要吃大亏的。不过按照实现制定好的应对策略。他们很快就做到了杀死敌方骑兵,抢夺武器马匹应战的准备。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战争对双方都是机会对等的,此消彼长,所以饶安没有占到他想占的便宜,马上的骑兵挥舞着自己的马刀,尽情的砍杀着马下的步兵。

大明的步兵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短剑够不着马刀,但是他们手里的匕首却是没有虚发,几乎每一个倒下去的士兵手里都有了两三条人命。

但是这样下去,耗不起。就算把所有的人都拼光,也伤不了清军的皮毛。现在来的时候 的一百人,只剩了十几人,虽然,他们也杀死了五十名以上的清军,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他们将要被围歼,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时候,如果能退出去,才是上善之策。剩下的十几人已经都夺到了战马,饶安示意他们,集中向一个点进攻,突出包围圈。

这虽然也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明的主意,然而却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剩下的十几个人,也都很惨。身上满满的都是血渍。

饶安看着自己的这些部下,心疼的直哆嗦。是他把这些勇士都带到这里,却让他们中了埋伏。现在只剩了十多人。他挥舞着马刀,疯狂的向前冲杀着。

有一个角的清军似乎被这个疯狂的人震惊了,就在几秒钟的刹那时间里,真的出现了一个突围点,十几人心领神会,就这样冲了出去,向自己的营地方向一路狂奔。

清军也瞬间反应了过来。开始追击,饶安告诉他们,你们只管撤退回去,追兵我来阻挡。

清军犯了一个轻敌的错误,正是这个错误给了饶安逃出生天的机会,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清军都会很后悔这样的一个错误,放走了这个日后可以让他们做恶梦的人。

这个错误就是,因为大明这股溃兵只有十几人,所以清军的追击部队,也只是派了区区的百余人。正因为这样,才给了这十几人喘息的机会。

饶安亲自断后,这个时候,他才拿出了刚才没有使用的武器。袖箭。袖箭这个武器,是缠在手腕上的。发射的时候只需要一抬手。十支袖箭在干掉了十个跑在最前面的清军士兵的时候。清军愣住了,他们有些犹豫这个正在逃跑的人是不是给他们下了什么全套。这样百发百中的箭术并不多见。也并不知道他身上带了多少支。

其实,仅仅只有十支。这十支发完之后,他继续赶路,但是后面的清军没有继续追赶。第一是被他的箭术干掉的十个人,让其他的追击者有了恐惧感,很害怕这个人。

另一个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清军只有百名追击者,距离山海关的城池越近,就越危险。他们也就回去了。

孙云衣在城上,远远看到了十几个全身是血的人向这边跑过来,但是都是骑着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眼尖的士兵说,这是饶安大人,他们回来了。

城门洞开,孙云衣的眼睛湿润了。他看着这十几个大明的勇士,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功败垂成的饶安第一次的军事行动就这样的谢幕了,他发誓要割下多铎的头颅,用来祭奠阵亡的弟兄。

同类推荐
  • 韩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韩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本书全面介绍了韩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到具像的展示韩国国家状态。通过大量韩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感受,梳理出国人感兴趣及对中国有所启迪的内容。作者文字轻松活泼,读起来条理清晰、重突出,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韩国各行各业的历史、现状。本书全面介绍了韩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到具像的展示韩国国家状态。通过大量韩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感受,梳理出国人感兴趣及对中国有所启迪的内容。
  • 大宋遗民

    大宋遗民

    当今天下,宋国偏安于南,西夏国雄踞西北,西南之大理国,土蕃国寻衅不断,北方草原上有蒙古人虎视眈眈,金国站立中央,天下四分五裂动荡不定,群雄争霸致使民不聊生,正需要一位明主一统天下建万世之功业,为众生开太平!我高弘毅生而不凡,卓而不群,我不要这天下,尔等何敢!!!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我大明终其一朝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唯我大明;甲申天变,神州陆沉;大好河山,遍染腥膻;汉家儿郎,誓不为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北伐,这本是一场毫无快乐的痛——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输光了。这一年,朱明忠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小卒……建了两个读者群欢迎加入大明铁骨:150536833大明铁骨VIP读者群:150536544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已经发布!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无语,支持这个与众不同的明末故事……
  • 唐中有术

    唐中有术

    于岸一脸懵逼,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唐朝。后靠茅草屋,前面一条河,难道他要白手起家?
  • 攻取天下

    攻取天下

    欢迎新老书友支持我的新书《攻掠天下》。完本保证,更新稳定。天下纷乱,必有雄主出。
热门推荐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本书收录了窗台上的圣诞树、吃一只鸡有多难、拉面馆里的秘密、世界上最丰盛的晚餐、雪在白菜心里起舞、美女不怕输到底、借钱等故事。
  • 舌尖上的狂欢

    舌尖上的狂欢

    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口腹之欲是通向终极目标的必由之路。盛宴与简单的食物并存,滋润着生命的天天与年年。洪烛的笔悄悄敷衍开来,在这个仿佛人人都可以表述的领域,他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入、精确。通过感受的舌尖。我们一次次登上五味筑起的狂欢天堂!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 《舌尖上的狂欢》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 挽臂同看蔷薇星云

    挽臂同看蔷薇星云

    人类是寂寞顽固的森林。光阴那么漫长,以至生命有童年、少年和成年……以至遇见过喜欢过,后来却遗失。只有一个世界的你,必定缺憾。但沈嘉柯有两个小世界。一个世界里他遵守交通规则,听命时光顺序,服从爱神意志,把文字写成纪念品。另一个世界,他可以不遵守宇宙规律,做它的国王。把自己拆分为两个,一个放在过去喜欢你,一个放在以后守候你。即使寂寞,也要一起寂寞,挽你的臂膀,一同去看遥远光年外的蔷薇星云。
  •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重生之开挂王妃

    重生之开挂王妃

    新婚当晚被新郎活活掐死,本以为自己即将终结这悲惨的人生时,赵幼薇却重生了,回到了八岁那一年。既然命不该绝,那么这一世,自己一定要好好活。斗极品,虐渣亲,看着他们狗咬狗,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带着母亲种野菜,卖野菜,竟然也能发家致富,只是这莫名黏上来的帅气王爷是怎么回事?收?还是不收?
  • 桃花王爷红杏妃

    桃花王爷红杏妃

    红杏出墙?本小姐压根就还没进墙,哪里来的墙可以出?你擦干净自己身上的烂桃花,再来管东管西吧!
  • 贫僧是个和尚

    贫僧是个和尚

    施主,贫僧见你印堂发黑,你今天要破财呀;老衲法号八戒,请施主把盘缠留下。跑什么跑,你一个男人,老子是个和尚劫财不劫色!女施主,小僧看面相,你命里缺我,贫僧本着我不入地狱水入地狱的伟大,你敢打我,老子劫色!达摩大陆光怪陆离,魔兽争霸,人类更是大陆主宰。萧林穿越后竟然附在了一个小和尚身上,他想过无数的逃跑办法最后都是被带回来寺院。僧人不打诳语,萧林道:我只是感悟佛家真谛;僧人不杀人,萧林道:我只是防卫过度;僧人戒色,但萧林道:我只是游戏人间;那魔界魔女呢?那妖界妖后呢?萧林怒道道:你有完没完,老子迟早还俗弄死你!不,阿弥陀佛,施主我见你印堂发黑,你今天要被我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