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400000015

第15章 孟浩然: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很少佩服过什么人,除了前朝的谢安,谢灵运,恐怕就只有孟浩然了。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时年已经四十岁的诗人孟浩然来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适逢中秋佳节,长安诸学者邀他赋诗作会。他写下一首其中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令在座众人叹服不已,都说:“从何想来”纷纷搁笔不敢再写。微云、河汉、疏雨、梧桐,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而诗人把这四种物象由两个动词巧妙地串连起来,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图,宛然就在眼前。

在长安,他受到了很多诗人墨客的肯定。他自然也自负不已。可是本以为稳在胜券的考试,又一次失败了。不用说,他此时的心情极为郁闷。别人说十年磨一剑,他自幼苦读,可以说是三十年磨一剑了,满腹文章,又得到诗人王维和宰相张九龄的大力赞扬,但他在应试时却竟然失利,自然内心极为懊恼。

其实在孟浩然二十九岁的时候,以大胆提拔才士闻名的丞相张说来到岳州,孟浩然前去拜谒张说,献了一首诗给他,叫做《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极有气势,被认为是描写洞庭湖的佳句。而后四句则是表明自己希望为官的心思。但张说却没有搭理他。

这一次考试失利,更是仕途无望了。

他也曾想直接给皇帝上书,要求面试以求取功名,但他又是个生性清高的诗人,一时又觉得难以启齿,所以就暂时待在好友王维家中,以寻求机会。

有一天,他正和王维坐而论诗时,忽然唐玄宗到来。孟浩然吓得躲到了王维家的床底。但王维不敢欺骗皇帝,就如实相告。玄宗也久闻孟浩然才名,于是令他出来面圣,并令他当众赋诗。

孟浩然才思泉涌,写下一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满窗虚。

诗本身是好诗,问题是这诗里句句都是在发牢骚。尤其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一听,很不高兴,说:“是你不来求官的,朕并未抛弃你,你居然在诗里诬陷我!”说完便拂袖而去,把孟浩然和王维都吓得半死。

这件事彻底断了孟浩然的仕途,在京城郁郁不得志的诗人,终于回了终南山。从此就隐居于此,静心过隐士的生活,写下许多清绝素雅的诗句。也许那才是真正属于他的生活。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应该是唐朝诗人里人缘最好的一个吧。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李白写诗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维也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有趣的是王维和李白并无交情,但两人却同为孟浩然的好友。此外,王昌龄、杜甫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好人缘由来吧,“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世间最难得的是知音,是朋友间相知相识的情意。朋友就要远离了,实在是恋恋不舍,临行时,将这把价值千金的宝剑脱手赠与,这是我的一片心意。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孟浩然很多诗作中都提到了“知音”两字,足见他对朋友的重视。这首诗写得清新淡雅之极。山中的景色随着夕阳西落而渐渐暗淡下来,一轮明月冉冉从东方升起,倒映在池水之中。正是乘凉的好时候。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真是新巧细致之极,要怎样的一颗诗心才能捕捉到自然界这样微妙清美的景色。

在这样的山景里,不免有了雅兴,想取出鸣琴弹上一番,可惜现在知音不在我身旁,我弹琴无人听,无人懂,无人欣赏,又有什么意义呢?想到这里,不由得怀念起朋友们来。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又是写给朋友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读之只觉得满心清凉。他没有等到朋友,却并不生气。“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等你下次来的时候,我便在道旁弹琴迎接吧。有孟浩然这样的朋友,真是一件怡心乐事。他豁达,淡泊,不拘小节,他真正懂得朋友的心。

洗然弟竹亭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吟谱》称赞孟浩然“冲澹中有壮逸之气”,的确,“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便尽显壮逸。尔后又转为平和淡远,“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只觉清气扑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又称赞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知心好友在一起饮酒弹琴,其乐无穷。

清代王士碌在《分甘馀话》曾举孟浩然的诗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他写景的名句还有“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静谧而清美的秋夜景色,仿佛笼着浅蓝色的微光,只觉可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鹦鹉洲送王九游江左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光飙。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在黄鹤楼送朋友远行,碧水金沙,舟人浣女,江上的旖旎风光,“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月明之夜,芦花狄狄,轻风涌起,花香袭来。“君行采采莫相忘”,在此良辰美景中作别,你可别忘记,我这个老朋友。

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他最为出名的小诗,还是这首: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句句都是平常所见的事物,可是孟浩然将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整首诗有了一种春日的清新可喜之感。

公元741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孟浩然此时患有痈疽,虽然病将痊愈,但郎中嘱咐了要忌口,尤其不可吃鱼鲜。但好友已至,按照孟浩然的性格,哪有不开怀畅饮的,宴席上有一道菜是查头鳊,鲜美绝伦。孟浩然忘乎所以,举箸就尝。结果晚上,孟浩然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他眷念不已的世界。

同类推荐
  • 疼痛与唤醒

    疼痛与唤醒

    敬畏诗人,我将贴近诗歌;敬畏诗歌,我将抵达灵魂。虽然,我不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为诗人写点什么,但我却可以默默地祝福所有的诗人——守住诗歌的温暖,守住心灵的这片芳草地,让诗性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 戴明贤集(第五卷):适斋掬艺

    戴明贤集(第五卷):适斋掬艺

    《适斋掬艺》为《戴明贤集》第五卷,收录了戴老谈艺说文的文章若干篇,包括《黑白记》和《掬艺录》二书的精选文字以及数种报刊的专栏短文,其中《黑白记》分为“记事珠”“砚边草”“雌黄录”“淡墨痕”四辑。刘熙载《书概》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作为著名的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戴老对书法本源、书法文化以及笔法章法等都做了精深的研究,以书法文化的视角审视、体味艺术的精微处,注重艺术创作的原创性。戴老将传统篆刻术语的“分朱布白”“计朱为白”概括为“黑白关系”,即黑与白(阴与阳)的矛盾与统一,相反与相成,变化和谐。这是篆刻艺术的核心问题。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热门推荐
  •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部队子女情爱纠葛:北京部队大院

    北京有多少个部队大院?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仅在城区一条著名街道的几公里地段内,就有六七个紧挨着的、分别生活着几千上万人的部队大院,一个大院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部队大院戒备森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民道、官道,都是学问;家事、国事,皆有文章。作者从军35年,主要任职于解放军总后勤部,常年生活在北京某部队大院。本书就是他品读人生、总结军旅生涯的心灵体悟,第一次原生态地展现北京某部队大院生活的小说集。不同于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号召,本书着眼于个体生命的细致把握,展现新时期下部队大院人们的生活状态。
  • 猎杀虫族

    猎杀虫族

    没有感情,没有信仰,没有智慧的文明,简称三无文明。一个普通人如何从小山村走进大都市,在人吃人的星际时代,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成基因强者。在人类面对外星三无文明的时候,切看一个小人物,如何步步高升掌握大权,最后登顶王座。
  • 无温之地

    无温之地

    克苏鲁世界,克图格亚注视着一片大地,这里没有温度,没有火光,大地上充满各种怪异,人类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呢?主神空间归来的强者,追着普通人生活的他,是否可以如愿呢?书友群:552758207写作风格:暗黑
  • 武神世界的修真者

    武神世界的修真者

    新书《无限重生我是系统漏洞》已发布,求收求票啊!!!武道神话消失在天之尽头三百年后,一个来自地球的普通上班族,却一头扎进了这个世界。不能习武?天生废体?抱歉,我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修真者…
  • 守得云开见清明

    守得云开见清明

    在南宫芮雪监护人的葬礼上,他突然出现,对她说:从今天开始,我会承担起抚养你的责任。从那时开始,她就下定决心,要跟着他一生一世。但在她成年之后,她才知道,他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为了他,她卷入了家族利益和财富之争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又一项重要法律,在文化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 神奇怪兽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怪兽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怪兽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新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碧血逍遥之倾世奇缘

    碧血逍遥之倾世奇缘

    她自幼被父母抛弃,他从小在军营长大。那年,他奉命回乡;她被逼回家。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在那一刻一见钟情。奈何奈何!他们的感情却是如此的坎坷…他(她)说:“若有来世,定在原地等卿(伊)归来,一世不来等一世,十世不来等十世,就这样等下去”他们还说:“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妇。”
  • 从公录

    从公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