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500000006

第6章 低头便见水中天·山水田园(1)

世风和时风,造就了与之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诗风,这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读诗词,晓历史。对某一个朝代的印象,有时仅仅通过一首诗歌的刻画与描绘,我们就能感触其社会的一个缩影,从截面中,以别样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生产活动,这是一种标签式的烙印。比如我们一提到“唐诗宋词”,就知道唐代的诗歌繁荣,宋代的词阙优秀,如此这般的深入人心。而在形象生动的古诗词定义中,有一派风格又特别的令人向往,古今往来,追捧的人甚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单单这么一句诗词,历经了千百年的淘洗,却依旧令无数的名人、志士、隐士、官宦们为之梦想和惦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山水,一个伊甸园,而每个人心中的伊甸园都似这般的情景,有小居一隅,得向阳之所,不求高墙绿瓦,只愿遂了此心。无纷争,无烦忧,远离红尘俗世之扰,亲近田园野趣之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黄昏陶悠然,月下可小酌,耕作劳息自由而为。

这便要随了陶渊明去,好好地享乐一番。如若碰巧了“桃花源”圣地,闲情更甚。“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这便是对田园诗派开山鼻祖陶潜的冠冕嘉许,不二人选。始于东晋的山水田园诗,其潮流的开创,得力于时代时政的发酵和土壤气候的孕育,经由个体的吸收演变而成,自然喷薄而发。一种必然的趋势。凌乱的朝代更替,到了东晋,杀伐,谋权,换位,老百姓从起初的恐惧,害怕,不知所措,乱慌慌,久经“考验”后,便也见怪不怪了,麻木中反而归于了一种自然为之的安然状态。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潮起潮落频繁之极,不少达官贵人便向往起安全质朴的隐居生活,更加注重淡然处世。于是,这样的萌芽一经酝酿,就会开出栀子来。不过,真正能做到的人极少,陶渊明是当时真正的践行者。东晋为乱世之末,却风行佛教,对于人性的觉醒以及本初的追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精神的渴求成了一种内在的需要,而本身又大为崇尚名士之风,两相融合,擦出火花必然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归隐田园中的陶渊明也曾有过这样的抱负追求,却几经政事波澜,胸中亦常怀“性本爱丘山”的志趣,路径辗转,价值取向终于在寻寻觅觅中得以证实,难能可贵的出世之心。陶渊明的看透不同于一般的致仕无门而产生的厌倦,实则他一直在儒家和道家的文化融和与挣扎中徘徊,争斗一个去处罢了。最终他战胜了另一个自己,选择了人生之乐趣和归宿,“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这样的“躬耕自资”生活,何不快哉!

田园诗以山水入画,刻画乡里乡情,野趣盎然丛生。也有风林山溪堂前月的细腻描绘,农耕农具农舍自然入景来,瓜果菜蔬三亩地在诗人笔下乐趣横生,牧歌生活,静怡悠然,撇开世间功利,放下俗世烦忧,田园诗所寄托的人生畅享和生命乐趣,返璞归真乃其一,而一部分隐士选择田园生活,也有一种对现实不满的撒手归去,逃避红尘的况味若隐若现其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是孤独的,灵魂是孤独的,生命也是孤独的。羁旅独行客,只有这山水是活泼的,山野是灵动的,两两相对,才有了人生的真境界和如是感悟,此乃乐,或也悲。

山水之乐,南朝的谢灵运开启了一道门。而田园诗真正达到兴盛繁荣,至唐代,细数诗人,人人皆有抒发山水田园情的佳句,可谓盛况空前的追棒。与当时的边塞诗形成了两大耀眼的诗歌派系。其中,涌现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储光羲、常建、祖咏、李白等众多田园山水诗人。特别是盛唐时期的田园诗又别具新意,时值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大好河山百草丰茂,抒发田园逸趣便成了名士、雅士们一种境界的追寻,从而赋予的内蕴又与其他朝代或时期的田园诗有一定的区别。

田园诗,恬淡催生高远。

山水情,淳朴衍生志趣。

占据着诗歌的一个要塞,别样的诗情画意。美丽瑰宝。

第一节 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倍侍御叔华登楼歌》

许许多多弃我而去的昨日之日,已然远去,不可留也。时光难驻。

而又有那么多扰我心烦意乱的今日复今日,在一天天地重复,一天天接踵而来。意料难测。

寥廓的秋空,长风习习,万里无云间,一行行的秋雁一次次地归来啊!这天宇浩荡,朗朗乾坤上,不如登上高楼,望远去,眼前豁然开朗,于是心情开阔起来,举杯痛饮,无不酣畅淋漓。

校书(李云)你的文章刚健遒劲,硬朗矍铄,犹如建安文化风骨,令人钦佩。而我的诗风,则像谢朓那样的清新秀发。

不管什么样的文章风格,我们都豪情满怀,诗兴逸志,有波澜壮阔的神思在不断飞扬、拔高,纵横处,可上天摘揽明月,俯首直抵沧海。

其实,在此刻,我的愁绪正一波波地来,一波波地涌动着,我本是想借助着豪放的酒杯,释放心中郁结,却不曾想,越是想忘却,却更难以忘怀。就像抽出大刀斩水,水不是照样在流动嘛,谁能阻断了它远去的方向,而在外力的激愤中,它更加汹涌澎湃了。物极必反啊!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有太多的不称心,有太多的无可奈何,那又如何呢,我可以说走就走,明天就走,我可以长发披肩,散落红尘,摇曳一只小舟,任其自由自在地漂流在江湖之上,去远方吧。

闹市有心也田园,乡野多思亦喧嚣。深处红尘,田园何在?

时下,或在城市郊外的某一隅,偶然间会发现一些错落有致的别墅悠然矗立野风中,白玉的栏杆,堂前红瓦子,或刺玫瑰圈圈绕绕着青草地,寸土无隙,一派井然有序的样子。即使它们纵深于阡陌间,或闲趣在依山傍水前,时有犬吠三两相闻,却是一打滚逗乐的毛毛狗,高贵的舶来宠物。想在现实中寻一方水湄,找一个天地,栖息于山间乡野的自然中,难吗?

放眼望去,到处寸土寸金,21世纪的田园梦,真难!有心天外天,实难如意达成。

这是常人心中的田园,它身居山林溪边,疏月冷涧,乡居几间,庭前山花一朵朵,与风对饮一杯复一杯。可看山涉水,抑或物我两忘。田园有形,生活无矩。处于田间垄上,真就抛却了凡尘俗扰吗?古往今来,大凡隐退于大市者,或仕途受挫,或经营失败,又或起了厌世的心,多为伤情伤心人的无望之举。退而次之。人生得意,几时圆满啊!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西汉时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18岁成名,二十余岁被汉文帝招为博士,不到一年又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仕任三年却招致群臣忌恨,遭贬出长安,后一蹶不振,刚过而立就郁郁而死。他的才华,他的忠诚,他的爱国,世人有目共睹,却终敌不过朝廷的阴暗,皇帝的昏庸,奸臣的弄权,让人如何不生寒。一代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出使西域,凭借智勇,为东汉政权的维和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作为武将的他,在平定疆域上也战功赫赫,被封为“定远侯”,离家万里之遥,晚年也难得回转故土。历史上,多少文韬武才的人物,不同样落得个惨淡的人生收梢吗?

性情豪放,为人率真的太白,也如此看透看清了世间人事。他说:“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就这样行走于田野间,带着我的小白牛犊子啊,它如若饮水,我就这么地看着清清的流水,和流水映照下的天和地。庙堂之高,不如山水之高远,不如天地之辽阔,这就是心中的世外田园?

《田园言怀》寥寥20字,却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内蕴延至最深,将思想拔到高处。

“何如”、“饮水”两句用的是尧让君位于巢父和许由的典故。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巢父,巢父拒绝接受;尧把君位再让给许由,许由听后跑到颖水边洗耳,认为耳朵听到这个消息受到了玷污。此时,巢父正好牵牛饮水,巢父听说许由洗耳的原因后,认为洗耳的水受到污染,牛也不能喝,于是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许由、巢父不是没有君临天下的机会,更不是没有为君王的素质,但他们都不入官场,不求功名,不沾利禄,乐在田园。只是他们堪破世间玄机,识透人生百相,这样的出世行为,影响着不少后来者。

大彻大悟者避祸消灾,逍遥于世。李白一直心思庙堂,若非怀才不遇,会有这番醒悟吗?还会有这多么脍炙人口的诗歌传承下来,千年之后被人歌咏吗?

道法自然,顺应而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是代表着李白诗风特色,读懂《将进酒》,多少能明了“诗仙”的风骨了。他说:

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你没有看见吗?它汹涌澎湃,浪花翻滚,一直向着东海奔去也,再也没有回来过。

难道你也没见到那年迈的父亲母亲,他们早已白发丛生了,对着镜子感叹时光如梭啊,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已然雪白一片。

可叹那匆匆的年华不复返,那么,不如趁着当下的青春风发,一起纵情高歌欢畅,别冷落了这樽金色的酒杯,每天孤独地对着月色茫然。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他的出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都有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黄金总有一天会挥霍掉,只要能懂得自己才华,肯发挥自己才干,一定还会找回来的。

今天,我们只负责烹羊宰牛,美食美酒一起乐一番,不如痛快地饮它三百杯也不嫌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下这杯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仔细听好了,我的歌声中有什么。

若成天这样吃山珍海味,这样的生活有何珍贵呢,我只希望如此醉生梦死不再醒来。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能士皆是无比清冷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啊,美名得以天下传播。

那个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你们知道否,当年他们斗酒千杯的豪饮,不亦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呢?掌柜啊,且将酒拿来,让我们继续痛饮之。

那些名贵的五花良马,那些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此刻,我们只是想一起消除这无穷无尽的千古愁,万古忧。

此诗大开大阖,乃李白诗风也。见长于奔放、雄伟,时如江河澎湃,有一泻而下的汹涌。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走笔行云流水般,有飘逸俊朗的清秀和利落。情感表达开放,显得浓烈而炽热。立意奇巧瑰丽,常出乎人之料的意境,达到了艺术和内容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这赞誉恰如其分,“诗仙”的冠冕闪烁至今。

李白是一位“放不下”的田园歌者。虽如此,但他的田园山水诗,却有一种无法媲美的挺拔风骨。与世不疏离,行于红尘中,乐享山外山。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或有偏颇。不过,在行色匆匆,忙碌匆匆的现下,“隐”字实难,隐者难隐。行者于世,寻清静之地,唯有心间。田园,它在何处?

田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镜花水月,难以抵达的美好向往。

实则,田园不远,它就在我们的心坎上,等待开发和耕耘,长此以往,便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必会生出青青绿芜,于是,山水多了婉转,田园别样多情。

说它不远,它又一次次地与世人擦肩而过。

天高云淡,水远流长,多少人只在字里行间去领悟这样的意境。忘却了,抬头即见,低头可望的浅显道理,不辞辛劳地去挖掘背后的涵义和深度。其实,平淡质朴心,看青山就是青山,山上有峰,峰端有云彩,云彩望不到边。

田园生活,走乡间小路未必是。桃花源记,城市周遭也可别有洞天的清浅生活。但多半,人是走不出自己的局的。李太白也如此。

同类推荐
  •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

    《杨朔散文》一书是杨朔散文珍藏版,主要收录了《平常的人》、《潼关之夜》、《春在朝鲜》、《百花山》、《黄河之水天上来》、《画山绣水》、《金字塔夜月》、《印度情思》、《野茫茫》、《生命泉》等51篇。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会使您回味无穷。
  •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就这样过了一百年

    这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的真相,虽然如此简单,但还是要通过这些文字,帮助我们追忆这些活过一百年的老人们的风雨历程,然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得出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结论。人生就是经历和回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即使是百年烟云,也一样会随风而去。很庆幸的是,这些文字、史料、采访都非常的客观,很少用形容词,文体都很朴实,一点点地按照时间记录了百年的个人琐事,还有家国大事和我们久违了情怀。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留住乡愁

    留住乡愁

    全书收录作品83篇,分为情系故乡、难忘亲情、旬阳风情、往事如烟四辑。整部作品文风朴实、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思想性强,往往以小视角揭示出大主题,展现了“文人一定要深入生活,为时代、为社会立言”的责任与担当。
  • 柴门

    柴门

    本书为散文集。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热门推荐
  • 恶俗

    恶俗

    老窖蹲在灶坑口儿一盅一盅喝闷酒。老窖喝酒一般不分地场不挑菜,掰半截黄瓜也能弄二两,拣两个土豆蘸大酱也能凑和一顿。老窖喝酒不挑剔,却愿喝个情绪。啥叫情绪?遇到顺心事儿要喝个痛快,碰上烦心事儿也得醉得彻底。说到底,老窖是个三顿离不开酒的酒鬼。不过,老窖之所以叫老窖,是因为他喜好喝当地产的一种名叫凤城老窖的高度粮食酒,劲儿大,味儿淳,一杯喝下去,喉咙里立马像着了火苗子,烫得慌。老窖喜欢一整天把那火苗子栽到胃里。“吱——”老窖一仰脖,又一盅热辣辣的玩意儿灌进了胃,他感到胃肠里像有股看不见又摸不着的邪火在往上窜。
  • 妾本妖娆

    妾本妖娆

    开酒楼、数钞票,女人当自强,弃妇当成功。兜兜转转,不是幽暗阎罗殿,却是她大红的嫁衣,步入这个男人的床榻之上。鸳鸯戏水,只为天作合。江山美人,只作一颗小棋子。心死、身残,多情人源于多情戏。只那真相如抽丝剥见般呈现在眼前,更是庶妃当不淑。早在那抉择之后,在烦闷枯燥之时,又有多少个夜晚想起那副安静甜美的淑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华背后

    浮华背后

    鲁迅文学奖得主、都市故事最好的叙述者张欣, 描画人是如何纠结于爱情、亲情、友情,在名为“欲望”的泥淖中逐渐沉沦。一个放浪不羁、挥金如土的男孩,一个生长于清贫中的演艺小星,他们视线相遇的一瞬,共坠疯狂而浪漫的爱河,由此拉开小说展示的滨海 W市的生活场景:蜘蛛网般的国际走私+贸易,硝烟弥漫的走私与缉私对搏,奉献与腐败水乳交融,至深的母爱导致铁面无私的海关关长最终失节,纯爱的结局是年轻生命的香消玉陨……
  •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岁后认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学常识,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等。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败尽天下英雄

    败尽天下英雄

    掌若游龙,败尽天下英雄!剑气如虹,鬼爪追风,铁拳破苍穹,问江湖谁能长胜?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别让生气毁了你

    别让生气毁了你

    生气是人类最危险的情绪之一。人在生气时,犹如一只发狂的狮子,肆无忌惮地伤害着自己和他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打破原则,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愤怒是人之常情,但要学会克制。善于控制愤怒的人,总是将愤怒藏在心底深处,并慢慢将其转化成一种惊人的力量。
  • 那些年那些事江铭离

    那些年那些事江铭离

    这本小说是去年我在收拾书房的时候,看到我初中时代写的虚构小说,然后就码上网上,给初中时代的自己一个交代吧
  • 沙娜拉之剑Ⅱ:精灵之石

    沙娜拉之剑Ⅱ:精灵之石

    再次归来的德鲁伊亚拉侬,指示谢伊的孙子威尔·奥姆斯福德带着传承自爷爷的精灵石,护送一位精灵女孩安柏丽,两人携带艾尔奎斯树的种子探寻神秘的血火之地,种子唯有透过血火的洗礼才能再次复苏。但突破禁域的魔物“死神”正一路尾随两人,伺机摧毁他们。随着禁域瓦解,魔物军团来犯,四境联军节节败退。握有这世界最后生机的两人,肩负着重任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