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600000002

第2章 家学渊源蕴书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濒水而居,滋养睿智,大抵自古乃尔。

在章丘县明水镇西三华里的廉坡村,现存《廉先生序》碑石,此石上刻有李格非为已故里人廉先生所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末尾有“元丰八年九月十二日绣江李格非文叔序”字样。清照堂兄李遇跋语云:“遇忆昔童时,从先伯父、先考、先叔西郊纵步三里,抵茂林修竹,溪深人静,得先生云居。”实物、史料均证实清照原籍为别称绣江的今山东济南章丘明水无疑。

百脉泉,绣江河,济南章丘的一泉一河,滋养了李格非,孕育了李清照,水润章丘,因了格非父女,愈显熠熠生辉。

李格非师承“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倚传》)的韩倚学士门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因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就馆职,俱有文名,获称苏门“后四学士”,荣耀有加。

终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之余,李格非勤奋著述,除《全宋诗》卷一〇三一录其诗九首。《全宋文》卷二七九二收其文一卷。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本传外,散见于著录的,《宋史·艺文志》载《礼记精义》十六卷、《史传辨志》五卷、《洛阳名园记》一卷、《永洛城记》一卷。《遂书堂书目》、《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续集》载《李格非集》四十五卷,《涧泉日记》卷上载《济北集》、张邦基《墨庄漫录》载《历下水记》、《破墨癖说》、《杂书》二篇,《章丘县志》载《廉先生序》,南宋绍兴丙寅姚宏《重校战国策·叙录》载《书战国策后》,《枫窗小犊》载《人元柏六年十月哲宗幸大学君臣唱和诗碑》,毕沅《中州金石志》载《傅尧俞疏》,彭乘《墨客挥犀》载《李格非论文章》,《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续集》载《祭李清臣文》,《露书》载《临淄怀古》诗1首。惜今传世不多。

身为学者的李格非,刻意词章,诗文俱工致,刘克庄评曰:“文高雅条鬯,有意味,在晁、秦之上,诗稍不逮,然亦多佳篇。”《过临淄》、《试院》诸诗“清朗雅洁,为人所诵。”(《后村诗话》续集卷三)

李格非《过临淄》诗:

“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

九府钱:九府是古代掌管钱币的机构,九府钱即国库钱币。

晁补之《有竹堂记》:“济南李文叔为人学正,得屋于经衢之西,输直于官而居之,治其南轩地,植竹砌傍,而名其堂日‘有竹’,牓诸栋间,又为之记于壁,率午归自太学,则坐堂中扫地置笔研,呻吟策犊,为文章数十篇。”

绍圣二年(1105年),李格非撰传世名文《洛阳名园记》,寄托对国家安危的忧思,其时即有单刻本行世,今存《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津逮秘书》、《四库全书》本。南宋楼昉《崇古文诀》卷三二:“不过二百字,而其中概括无限盛衰治乱之变,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读之令人感叹。”

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为相,立局编类元佑诸臣章疏,召李格非为检讨,拒不就职,得罪外放为广信军(今河北徐水遂城西)通判。任职期间“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好,杖而出诸境。”身为封建士大夫,李格非却厌恶邪术、不信鬼神,尤难能可贵。

有宋一代的典籍和著作,对清照之父李格非的记述,只有《宋史·李格非传》相对较集中与完整,尤其是其中关涉李清照相对较多,可资借鉴。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入补大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尝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绍圣立局编元祐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执政意,通判广信军。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欧俗信惑。格非遇之涂,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好,杖而出诸境。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格非苦心工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尝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伯伦《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这段传略里的李格非,博学多才、廉洁奉公、疾恶如仇,具有俊迈出众的唯物思想与难能可贵的敢于对恶势力说“不“的反叛精神。

与人们印象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状况不同,身为朝廷官吏的李格非,在女儿李清照出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家境却相当清贫,甚至郡守大人都李格非一家的清苦生活动了恻隐之心,推荐他兼任其它职务,以增加俸禄,改善生活,而李格非却平静而简单地以“不可”轻描淡写地婉拒,官德如此,令人敬佩之余,也使我们坚信,日后作为著名文学家的李清照,血脉中必将承继此类极不寻常的宝贵精神财富,秉承优良家风。

封建时代女子的精神营养,主要是来自家教和书籍。

关于李清照母亲王氏,史料记载不同。《宋史·李格非传》说:“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而宋庄绰则说“岐国公王硅,元丰中为宰相。父准、祖赘、曾祖景图皆登进士第……又汉国公准子四房,孙婿九人:余中、马玿、李格非、阎丘吁、郑居中、许光疑、张焘、高旦、邓询仁皆登科。邓、郑、许相代为翰林学士。曾孙婿秦桧、孟忠厚同时拜相开府。”

王氏作为相门之后下嫁到“位下”(清照语)的李家,自甘清贫,贤良可贵。其叔父时相王珪及其兄王琪分别有诗词传世,王珪《闻种愕米脂川大捷》诗:“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自起玉关头。君王别绘凌烟阉,将帅今轻定远侯。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可见家学渊源。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哪位王氏,重要的是都使清照承传到了文学基因,这是清照走上文学道路,最终卓有成就,发蒙阶段的的关键,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传因素。

考虑到封建时代的具体情况,母亲王氏对小清照的影响,很可能是胎教、先天遗传加之少许的诗文熏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知识、道德水准,人生观、价值观,无疑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发蒙阶段,影响至关重要。

如此书香门第,如此道德文章,父母遗传的文学基因,李清照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自然是翰墨留香之韵,学有所长,终身效仿的,必定是三坟五典之神,日后自不枉“独辟门径”、“卓然一家”、“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称誉。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李清照生于山东济南章丘。就前后外部环境考察,这一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璧成,苏轼、秦观、周邦彦、晏几道、贺铸,唐宋八大家3人同时在世,堪称北宋王朝文化最为煊赫繁华的时期。套用一句曾经的流行语一言以蔽之,则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有时也自署“易安室”。“易安”,源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原意为居陋室却心情安适。“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生活中的李清照,以自身独有的方式,似乎远离世俗,特立独行着。

清明,是中国人追缅先人,祭奠亡灵的日子,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充满和洋溢着浓烈的中国人情味,历数千年而不衰。祭拜之余,热爱生活的人们也不会枉负大好春光。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蛰伏了一冬的人们恰也多借此踏青出游,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吐故纳新。出身官宦之家,谙熟传统文化的李清照,自然不会置之度外,枉负春光。

一年清明前,姨母给李清照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以便她清明时节踏青穿着。清明这天,身着盛装的李清照,踏青途中,路过书市,在一老者摊前,她突然发现了书皮上篆体书名的《古金石考》,这可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吃惊之余,李清照连忙询价,卖书的老者报价至少三十两纹银,李清照倾其所有,也不过十两。求书心切,李清照不得不中止踏青行程,不大一会,李清照手捧足两纹银出现在书摊前,只是方才漂亮的裙装不见了。原来,她把把典当了,换回二十多两银子。得到《古金石考》的李清照,置踏青于不顾,决然疾步返家。

典裙换书的故事,虽然带着野史演绎的成分,但又十二分地契合李清照的身世、习惯、做派乃至行为举止,符合其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彰显爱书之人本色。

家乡的藕花,东京汴梁与洛阳的牡丹,父亲丰富的藏书,书香,花香,萦绕、陪伴着李清照温馨、快乐的童年。她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新知,吟诗作画,感受生活的美好,成就日隆的文名诗名。

李清照渐诸世事,其人其文渐显“皎若太阳升朝霞”、“的若芙蓉出绿波”之姿,遂独立名世。

门当户对,才子配佳人,无疑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理想的婚姻模式。对于李清照和赵明诚这一对璧人,佳人李清照的可贵在于,自幼浸润万卷书香,少年文名远播,可谓“上得了厅堂”。深受传统文化熏染,女红家务自当不在话下,也可“下得了厨房”。

闺阁之中的李清照,耳濡目染父亲的浅吟低唱,入心入脑母亲的知书达理,天生蕙质的孜孜以求,成就了她少年的文名诗名,虽未达“洛阳纸贵”的极致,却已是名动京城腹自华。

同样出身书香官宦之家的赵明诚,青春萌动之际,梦中诵诗:“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醒来百思不得其解,遂向父亲讨教。“词女之夫”的解颐,反衬出李清照时名之盛。

关于这个故事的原始版本,元代伊士珍《琅嬛记》,是这样记叙的:“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唯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

“冥冥中我等了你很久,似乎你也等了我很久。”其后的天作之合也就顺理成章,自然天成了。

说来或许巧上加巧,元宵佳节,明诚邀集好友李迥同赴相国寺赏灯,熙来攘往的人流,男女老少,各色人等,恰遇李迥表妹李清照徘徊于禅院灯海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家无数。”早前读过李清照诗词的赵明诚,今日灯会巧遇偶像与佳人,爱慕之心益笃。

返家的赵明诚,及时禀告父亲赵挺之,于是遵循古礼与时风,择良辰吉日,选如簧冰人,前往李府提亲,图结秦晋之好。

赵明诚之父赵挺之为当朝官居三品的吏部侍郎,政治才能出众,主政地方誉甲一方,因此官职升迁迅速。而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时任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行狱,官居六品,亦朝廷要职。两家结为姻亲,自是“门当户对。”

“人生若只如初见。”相投的志趣,匹配的才情,李清照与赵明诚拥有。

同类推荐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热门推荐
  • 走西口

    走西口

    2009年CCTV 1开年大戏《走西口》同名小说,演绎一代晋商传奇,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小说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故事。他在历经数劫后终于在包头站住脚,但终因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使他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 晚娇

    晚娇

    苏晩在回家的时候被人坑去参加抽奖活动,其实目的就是让她回到原来世界。穿梭异界的副作用便是忘记以前的事。邻家大哥哥一样的顾文赫;在苏晚面前偶尔露出孩子一面的太叔尘;像骑士一样守护的白宁;还有谎话连篇的司马唯。她喜欢的那个人,是否还能想起?旺旺?苏晚你居然敢把狗与本喵相提并论,不知道两族是世敌么!?这朋友没发做了!
  • 玄灵转经早朝行道仪

    玄灵转经早朝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可爱小青梅:竹马别撩我

    可爱小青梅:竹马别撩我

    “臭秦枫,你就知道欺负我。”她对他控诉,可是这个恶魔却邪气一笑,“你是我老婆,不欺负你,我欺负谁?”两人是青梅竹马,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终于走到了一起。他嘴上说着不在意她,但是一看到她和别的男生走在一起,他就醋劲大发,然后,我们的小可爱就被绑在了恶魔的身边……[小冉的第一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

    《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购买攻略》介绍的食品安全购买方法是指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嘴巴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有:视觉鉴别法嗅觉鉴别法味觉鉴别法触觉鉴别法巧妙而综合地运用以上四种方法,能直观地购买到安全食品。.
  • 摩根传

    摩根传

    一提起摩根这个姓氏,全世界都会为之震荡。1837年的时候,一位从美国来的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英国敦伦,开办了一家商号。16年后,另一个名叫朱尼厄斯的美国小伙子成为了皮博迪的合伙人。10年之后,年轻人将这个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从此这个姓氏为世人所熟知。
  • 火爆神医:殿下,别乱来

    火爆神医:殿下,别乱来

    她是刁蛮任性的惹祸精凤柒公主,一夕之间失去所有,掉入某殿下的陷阱,成了他的药师。他是苍穹大陆最出色的男子,天界未来的王,却因渡劫变成一个病秧子。某女仰着头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我解不了的毒,要想解你身上的毒,你得听我的!”某男在轿子里扑倒某女,邪魅一笑,“要乖乖听话,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变乖,不信你可以试试。”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她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国公府纨绔千金。没有一心致她于死地的后妈,没有萧蔷起怨的嫡庶兄弟,没有因她是废柴而百般刁难的姐妹,只有待她如掌上名珠的祖父母和几位婶婶、姑姑。她横行霸道,无人敢惹;她琴艺无双,可吸引的却尽是禽兽……国公爷有命:“想嫁哪个男人?抢过来就是了!”
  • 第一懒妃

    第一懒妃

    紫儿新文求收藏:《傻子肥后》杀手重生!她,七号,某组织种子杀手,不过有些懒有些松懈,仗着姐姐,作威作福。却因为被人抢功失去了依赖的姐姐,和敌人同归于尽——原以为就此结束怎知再睁开眼,却发现自己重生在了一个胆小懦弱的公主身上,原以为可以混吃混喝顺便打探姐姐的消息,只是这些宫里的女人以为胆小的公主就可以任人鱼肉?挑衅?陷害?丫的,不给你们颜色瞧瞧,真的以为我这个现代杀手是白混的,真的就变成了废材了吗!为了寻找姐姐,她只有不断的变强,只是为什么后面跟着一堆男人,她的魅力有那么大吗?◆送寿礼:某皇帝寿辰,柒柒唱贺寿歌送蛋糕,忽然身子往前一倾,像只乌龟一样趴到在地,顿时笑声四起。某女从地上跳了起来,可是手上的蛋糕力道似乎没控制好,哪里去了呢?“柒柒果然别出心裁!”某皇帝赞到,下一刻,笑得的更加大声。柒柒随着墨天傲的视线看去,不由得吐了吐舌头,那个她自制的蛋糕,正非常的完整的挂在某男千年冰块一样的脸上,她真想说,她真的不是故意的,可是真巧,哈哈...几个宫女立刻上前为某男整理。某女手捂着嘴,暗暗看向某男,却发现他依然面无表情,只是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不悦...◆爬围墙:“哎呀!”某女回头一看,出现了一张温润如水的俊脸,嘴角带着柔和的浅笑,她不悦的吼道:“你想谋杀本公主呀?”“柒柒,这么晚了,你不在宫里休息,到这宫墙边做什么?!”某男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说道。“看风景啊!不行吗?”某女讪笑道“哦,那我陪你”…“不必了,我困了,回去了!”“那我送你。”某温柔男很清楚这丫头想做什么,自然不会让她胡来。柒柒心不甘情不愿的跟在后面,逮到机会抡起手刀往某男劈去,下一刻双手却被紧紧的束缚住,一双带着戏谑笑意的眼睛映入她的眼中…◆夺泻药:“八皇子,你千万不要!”宁静的夜晚,宴会的角落,一个女声猛然响起。“柒柒,你就饶了我,快让我把药吃了!”某男苦着一张脸。“人生那么美好,你为何要做这种选择呢!”玉柒柒一副义正言辞的劝说道。“大姐,吃泻药,关人生什么事?我只是有点便秘”某男尴尬的说道“呃…”紫儿出品,结局一对一柒柒姐姐零的穿越:[绝宠——冷毒皇妃]零,21世纪顶尖女杀手,一次任务后,她和自己的搭档被同组织的姐妹跟踪,为了保护搭档,她不慎中了涂有剧毒的银色子弹,就此魂归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