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600000003

第3章 令词犹过前辈贤(1)

令词发展探踪迹

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井生活逐步深入更多人群,使得令词这一文学体裁得到生存发展的土壤。

令词,也叫小令或令曲,是长短句歌词中的短调。追根溯源,“令”当出于宴席间的酒令,形式上很可能受东晋王羲之与友人兰亭曲水流觞,以令饮酒的习俗影响。唐宋时期,官场中尤其盛行歌妓唱曲劝酒。白居易《就花枝》诗中有“醉翻衫袖抛小令”的句子。宋人刘攽《中山诗话》中也说:“唐人饮酒,以令为罚。今人以丝管歌讴为令者,即白傅所谓。”

令词简短而富于音乐性的形式,对应、重复,情感与音律的回环往复、一咏三叹,体现作家境遇、思想的变化,极易引致读者情感的律动。

李清照之前的令词,大致走过一个这样的发展脉络:

唐中宗宴客的酒宴上,令曲为六言四句体的《回波》,体例则近似绝句,李景伯、沈佺期、裴谈等文人雅士,都曾经在侍宴时奉命创作。

中唐贞元以后,诗人逐渐注意新兴乐曲,而从事于令词之尝试。韦应物、王建、戴叔伦同时有作,风气渐开,刘禹锡、白居易受民间文艺影响,上承风气,下开晚唐五代之风。

晚唐,令词已如奇葩异卉含苞待放,作者有唐昭宗、司空图、韩偓、皇甫松等,而温庭筠堪称专家。温作多取材儿女情长,辞采华丽,风格绮怨,运思缜密,技巧日精,开“花间”一派之盛。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末流文人作品,则难脱浮靡之风,只是王公大人们谑浪欢场的谈资笑料了。

至五代,歌乐发荣滋长,极一时之盛。韦庄的作品,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读来文笔清疏,格调凄怨,情深意浓,所谓“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可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稍后的皇甫松,作品风格极其凄婉。

晚唐五代时期,专写儿女之情,浓丽香软的;一般认为是承继温庭筠。而清疏绵远,时时感叹的,则无疑是以韦庄为先导的。大量涌现的作品,既包括孙光宪的“清婉”,吐属典雅之类,自然也不少妖艳之作。

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哀婉风格显著,不失为一大特色。南唐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风流艳丽,后期则感慨日深,既体现了艺术的成熟,也与当时的环境有密切关联。

就艺术水平而言,南唐令词无论整体还是个体创作,均超出了晚唐,且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特点。

冯延巳是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代表,“娱宾遣兴”与“忧生念乱”交织于一体,思想深遂且辞藻华丽,对北宋令词创作的影响,远远大于《花间集》,已是文学史上的定论。

宋代初年,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名家,均为江西人,江西是南唐属地,中主李璟甚至一度迁都南昌,如此地缘的接近,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解析晏氏父子、欧阳氏的令词创作提供一条途径。

晏殊作品“风流蕴藉,一时莫及。”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洗却《花间》的秾艳,呈现千回百折,哀感无端之态,颇接近于李后主后期风格。

晏几道的《小山词》,意境格调高超,结构精密,历来被誉为令词中的上乘之作。

欧阳修的诗文创作,诗宗韩愈,以弘扬“道统”为已任。而他的令词,却是异常婉丽,常常被时人混同于《花间》、《阳春》,传诵久远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深得李清照的厚爱与青睐。

令词一路走来,经过苏轼,到李清照时代,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变革的分水岭,李清照的出现,似乎生逢其时。

易安令词,观花则花有言,赏景则景含情,所谓景语皆情语。比拟比堪,以物比我,化我心态。观花,则梅桂荷芍,各应其时,婉约中有寄托,豪放里融蕴藉。对词逐篇赏析,略得个中三昧。

诗、词作品中是否使用典故,古文论家有两种绝截然相反的看法。刘勰主张用典,他采用的“事类”,比通常意义上的“典故”,范围宽泛得多。钟嵘则认为,有关治国巨著可以用典,而抒情诗则不应该用典。李清照作品用典,分别吸取了刘勰和钟峙的论述的中的精辟见解与合理主张,在文章和叙事诗中大量用典,而在写景抒情的短篇幅诗词中,几乎不涉典故。刘勰关于用典见解的精辟之处是“用人若己”,要求引用前人的故事,应如自出己口。李清照描写身世的词,集中体现了“用人若己”观点,表现出才华和睿智,隐约折射出心灵之殇。

不妨循着她的创作,略作探究。

疏影横斜咏梅词

《殢人娇》: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中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梅花,花形五瓣,花色或白或红,寒冬腊月“凌寒独自开”,素享“国花”之誉,坚贞之志,深得君子推重。赏梅,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玉色白梅清瘦飘逸,相形之下,梅中上品檀香梅的浅红色,反觉色泽浓艳。袭人香气犹存,只是皑皑白雪逐渐消融,雪压梅枝的晶莹剔透惜已不得见,遗憾赏梅迟来几日。

江湖嘉胜建康长江之滨,亭台楼馆错落。蓝天上白云闲散飘浮,目光尽处江水碧波涟漪逐渐发散。清冷白昼如此漫长,对景无语,斜倚雕栏,不经意地卷弄翠绿色帷帘。

景幽深、人安闲,期待的景致不再,遂生“恨晚”之慨,“清昼永”,自然也带了几多惆怅。

士人雅聚,诗酒唱和,高歌低吟共和声,上遏白云之悠悠、下断流水之汤汤。南向的花枝,方开未残,最适合插簪。休得迟疑,西风送来那泣诉羌管声,落红已化泥。

欢景浓情,把盏挹畅。昂扬的情绪随着歌声止歇渐趋平静,多么希望疏影横斜的倩姿离去的脚步慢一点,寒香冷艳的美好多留片刻。

在这自然风物之余,抒情主人公借物抒情,感伤光阴流逝,花开花落,容颜易老,聚少离多。物我合一,相互观照,同气相应,同病相怜。耳畔分明已然渐起《梅花落》曲调,羌笛声声泣诉别离,离愁别怨铺天盖地地袭来。

由梅及人,因情即景,景中寓情。动静有致,相互衬托。意在言外,含蓄蕴藉。

调寄《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词借梅花高雅清瘦意趣,抒写个人情思;后人曾补题为“残梅”。

上片起拍以住处的寂聊,比况藏锁其中的孤寂。“小阁”此指妇女的内寝: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与厅堂相连结。小阁设画堂里侧。“闲窗”有内外皆闲静意。“画堂”犹雕梁画栋,夸称装饰装修豪美。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里,却被藏锁于闲静的画堂。仿佛厅堂并未感到其中人的存在,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深幽”则极言厅堂狭长、静阒。从行文语气考察,作者似乎已然习惯于这种环境,至少对深幽不致厌倦。

古人性喜雅洁者皆喜焚香。篆香为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篆香烧尽,意味着白日的时光已然流逝,自然也就日影移上帘箔,黄昏将近了。字里行间,平静的生活透出一股异样的冷清寂静。

黄昏临近,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渐好”的江梅,心头便油然而生一丝欣慰。进而由欣赏“江梅”,引发联想到许多往事,无需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心情慵倦,似乎对赏玩景物失去了兴致。

用何逊典以自况。何逊,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诗作情辞宛转,语意隽美。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徬徨,终日不能去。”足见逊性素恋梅。天监年间,逊任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为咏梅佳篇。逊恋梅痴梅,实为寂寞苦闷心情所附着。在清照看来,何逊居扬州是寂寥的。如今自己也这寂寥环境中,独自面对手种的江梅,颇有与何逊“惺惺惜惺惺”之况味。

高雅清瘦的梅花,风韵、神韵独具,形态品格并美。不畏寒冷霜雪,却也难禁践踏摧损。

由此联想开去,词意尽呈曲折。悠扬的一笛《梅花落》,吹起了“浓愁”感伤,引动了落梅之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暗香消失,飘谢凋零,落梅似雪,丰韵不存。不要迁恨风雨无情。应当坚信,影踪虽无却情致永驻心中。

难以言说,欲罢不能。淡淡月光辉映,印下枝影横斜。俊俏风流,意趣高雅,犹如孤高自傲者,心存高远淡薄。

历经家倾国破巨变,心中凄凉悲咽丛生。冷清寂寞环境中的深切感伤,不幸身世之感的低沉婉转,极尽款曲。

咏物感怀,触景生情难平。推物及人,触景伤情何安?待到“良宵淡月”时,“风流”、“韵胜”当再现!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春信:春天的消息。琼枝:玉枝。梅枝著雪,白如玉枝,因称。腻: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香脸:美人的面容。此喻初绽的梅花。旖旎:柔美貌。玉人:美人。此以比梅花。造化:天地,大自然。玲珑:明亮貌。尊同“樽”。沈同“沉”。绿蚁:代指美酒。《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片银色世界。冬春之交,一树梅花斗雪迎寒,卓尔不群,独占春首。著雪悬冰的梅枝,粗肥光洁,含苞初绽的梅花,丰润姣洁。傲雪而放的梅花,给蛰伏一冬的人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含苞初绽,簇簇梅花柔美凌寒,芳气袭人,如同庭院中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可怜美人。

造物有意,大自然似乎情有独钟,偏爱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凌寒娇艳着的梅花,有意安排平素皎洁清澈,玲珑剔透的月光,作为陪衬,洒满大地。如此良宵美景,正适合金樽盛满浮花的绿蚁美酒,品酒赏梅,花前共一醉。群芳竞妍,稍逊悠娴志趣;浓烈俗艳,又少孤标逸韵。

银色月光,金色酒樽,淡绿美酒,晶莹梅花,如此画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情景相因,托兴深远。形神俱似,体悟高妙。

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此花不与群花比”。

梅花,为报春之花。咏梅,大抵以冰雪为背景。

何逊《扬州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

庾信《咏梅花》:“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李清照吟咏“寒梅”,树与“明月”相伴,花蕾初绽,独具柔美俏丽形神美。新浴盛装,“香脸半开”,柔美姣好无,含蓄隽永的玉人,岂非以高格独迥、孤标逸韵、冰清玉洁的梅花自喻?

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令词犹过前贤辈。

赞美梅花孤高傲寒品格,表现鄙弃世俗坦荡胸怀。写梅也写人,赏梅亦自赏,融寒梅的形神美,人的心灵美、情感美与一体,共同构成词的艺术美,形象鲜明,意境深美,情怀高洁,格调清新,境界开阔,含蓄隽永。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海角天涯:本指僻远之地,此指临安。华:鬓发华白稀疏。看取:观察。故应:还应。

全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密联系,以梅花寄托遭际与情思,构思巧,寄托深。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共赏梅花,踏雪寻梅折梅插鬓的生活情景,一个鲜活的“醉”字,活化出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的欢乐。其早期的《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视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最好注脚。

把无形的内心情感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在词人以往作品中,典型的有《浣溪沙》“倚楼无语理瑶琴。”《诉衷情》“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蝶恋花》“夜阑犹剪烛花弄。”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情何以堪?婚后的伉俩相得,美满幸福,时时囿于常发生的短暂离别。婆家娘家相继罹祸,长期的“屏居乡里”生活,生活坎坷,屡处忧患,饱尝人世艰辛。赏梅雅兴大减百无聊赖、忧伤怨恨情绪丛生。插梅、挼梅,醉赏梅花、泪洒梅花,前后对比,一喜一悲,心态大不同。

靖康之耻,国破家倾,词人漂泊天涯,两鬓斑白,年华飞逝,与梅花簪发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是比兴的一种形式。这里的“风势”,明写自然界,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即“国势”,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同为爱国词人,稍后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一脉相承。身世之苦、国家之难集于一身,“梅花”既是实写,又象征美好事物。之所以“难看”,当与国家遭难,心理经受不住之势攸关。词的思想境界之高立显。

梅花似人,人似梅花,一“醉”,一“挼”,一“难”,词意一转再转,跌宕生姿。梅与人,“谁怜憔悴更凋零”(《临江仙》)?抚今追昔、怜花自伤,寄寓了深广的思想内容。

同类推荐
  • 黄土色泽

    黄土色泽

    在我的精神上,我觉得黄土高原是一片海洋,我把生活作为戏剧,但实际上生活就是信仰。
  • 木槿花

    木槿花

    夏天过后是秋天,唯有季节一如既往,这个秋天我去山里,姐在山里,安静是她的全部,几个朋友轻声商议。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热门推荐
  •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随着国家在房地产行业展开的大规模整顿进入到实质层,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一场改变竞争格局的行业洗牌,“强者恒强”的格局必然成为一大趋势。于是,众多的分析都一致认为,“万科作为地产领导者的地位会越来越明显”。其先前所积累下来的各种优势条件,将进一步强化万科作为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跑冠军的基因特征。与此对照的是,万科战略的制定者王石,更是已经就万科未来10年的目标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 漱华随笔

    漱华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灵山之战

    神灵山之战

    大灾变以后,勇者大陆依然暗流涌动。伟大的战士荣耀不再,睿智的巫师沉默寡言,古老的神器下落成谜。邪灵和恶魔为何重现神灵山脉?北方的谣言到底印证着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破局与救赎?
  • Alcibiades II

    Alcibiades II

    The two dialogues which are translated in the second appendix are not mentioned by Aristotle, or by any early authority, and have no claim to be ascribed to Plato. They are examples of Platonic dialogues to be assigned probably to the second or third generation after Plato.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一个没有浪漫细胞的女人被月老通知要去把她的命定爱人带回来,否则将孤苦终老。可那死男人长啥样?不知道。什么个性?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知道。不找行不行?当然不行。认为凡事皆有逻辑的苏小培这回是踢到铁板了——这是一个现代女心理学专家到古代和一位萌壮士谈谈恋爱破破案的故事。
  • 四部律并论要用抄

    四部律并论要用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神武帝

    狂神武帝

    混沌初开,万族林立,诸圣争霸,群雄并起天地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强者一念执掌乾坤,只手拿月摘星,弹指地覆天翻。少年林逸带着神秘身世,自大荒而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全生指迷方

    全生指迷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弃皇后

    废弃皇后

    推荐霓儿的新文《总裁霸上弓》新坑《贡品皇后》,亲们多多支持啊!五百年前的诅咒,五百年前的恩怨,五百年前的玫瑰藤手镯,竟然把她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穿到了古代,不过,幸运的是却捡到了一个皇后的宝座,但是有一个条件——要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她能阻止得了吗?她的出现又会发生怎样的轰动?是继续当他的皇后?还是跟他隐匿于一个世外桃源?还是…第一卷穿越篇她说:同心结同心。他笑了,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一辈子跟这个女子同心。她望着那块大石头上留下的一大滩血迹,不由自责。他愤然,让她闭门思过一个月。第二卷皇后篇她一丝不挂地站在他面前,一脸的娇羞。他迫不及待地抱住了她,那一夜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欣喜地站在她面前,他却是一脸的冷漠,似乎不曾相识。她哀伤不已,原来一切真的就是一场梦吗?第三卷邂逅篇依恋坠?古墓里的男子?尹诗的头开始迷糊。她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记忆跟这些有什么关系,可是心里却莫名地牵挂。十五年了,她的影子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深。于是他夜夜销魂,只为不去思念。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便是沉沦,或许会再遇见。只是不知是何年……本文是慢热,亲们要有耐心哦!推荐+收藏+留言一步到位啊!本文有一点点的伤。有一点点的痛。也有一点点的幽默。亲们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票,多多投来吧!这是宝亲给霓儿做的动感影集的网址:非常感谢宝亲,很漂亮!很喜欢王菲的《笑忘书》。云淡风轻群:17486400霓儿书迷群:63445688(感谢紫色的寂寞贡献的群)任意一个《废弃皇后》里的人物即可做“敲门砖”。新文《三夜痴缠》简介:“帮我…帮我…”她忍受着浑身的炙热,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嘶--”衣衫被撕裂的声音。他近乎野兽的行为,将她压在了身下。三天三夜,抵死缠绵。“贱人!竟敢给朕下药!”他怒喝,一点不顾三夜的夫妻之实。“我没有!”她倔强地眼神让他觉得害怕。“传朕旨意,从今以后皇后娘娘不许踏出这落霞宫半步!”一场日食,却让她穿越到五百年前的时空。一枚鸾凤吊坠,让她陷入一场权力的斗争。一段孽缘,让她心神疲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把大火烧了寝宫,从此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小七。只身先往东雷国,去寻找一种叫做凤凰的大鸟,。传说,只要见到凤凰的人,便会向它所要一个愿望…当她决定忘记他时,答应做东雷国的皇后的时候,他却已经兵临城下…
  •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述议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