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0700000107

第107章 冯异反间诛李轶,合兵寇恂破绿林(上)

朱鮪、李松驻于蓩乡与赤眉对峙已有两月,虽说朱鮪用兵也算尚可,初时赤眉并未占到多少便宜,然而绿林兵马毕竟只有赤眉一半之数,随着时日的推移,经樊崇诸部越来越密集的袭扰,朱鮪、李松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而李松本就与朱鮪非同道中人,更在朝廷争权之中相与仇视。两人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彼此都不放在眼里,两部兵马之间协助也越来越疏松。赤眉又趁机四处造谣生事,一时说公孙述已攻破汉中,兵胁长安,一会儿又说邓禹已破安邑,南渡黄河,绿林兵马听闻这些传言,虽不知真假,可在疑惑之中军心开始渐渐不稳。朱鮪、李松数以禁绝,却是越描越黑。士兵在惊惧之中再无先前斗志,不少人私下已经开始商量着欲逃军而去了。

樊崇、逄安、徐宣众将瞅准时机,倾尽三十万赤眉之力,席卷蓩乡壁垒。朱鮪、李松、苏茂拼死相抗,却终是螳臂当车。十多万大军本就远远少于赤眉,此时士气低迷,更加不是贼兵敌手。坚守了数月的蓩乡大营终于不堪重负,全线崩溃。绿林阵亡三万余人,伤者不计其数,弘农再也不能阻止赤眉兵锋。李松引领残部西逃,朱鮪、苏茂引败兵回入洛阳。赤眉大军大胜之际,不再去理会朱鮪踪迹,径直攻破函谷关。通往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终于向赤眉洞开了。

朱鮪大败于蓩乡,五万精兵有近半死伤逃散,回入洛阳之时已不足三万,好在城中尚有五万守军,暂时倒也没有生死之忧。然而赤眉三十万大军已然攻破函谷关,关中再也无险可守,长安势必危急,若东都再不另寻出路,大汉社稷决然倾倒无疑。

朱鮪没有几日时间好为弘农之败而颓废,暂且放下惨痛的经历,苦思出路。洛阳好歹是天下东都,只是地域狭小又无纵深,太平时节富足安定,乱世之中未免难为帝王之本,只有设法扩充地域,为洛阳拓展领地抢夺后庭方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听闻李轶所探,刘秀早已离开河内挥师北上,仅有寇恂、冯异、王梁三将不足一万兵马留守,朱鮪不禁打起了河内主意。只要在赤眉攻破长安之前,抢先拿下河内,再设法迎更始皇帝迁都洛阳,足可与诸贼周旋。赤眉皆是唯利是图目光短浅鼠辈,想必入主长安之后,必然一时再难有别图他地之想,这便给了朝廷足够时日养息恢复元气。只要自己瞅准时机,北收并州、东侵冀州,天下复得也未必没有希望。

可让朱鮪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素来对自己唯唯诺诺的李轶,此时已经悄然生出异心。当年李轶背弃刘縯暗中倒向朱鮪,助绿林一步步把刘玄抬上帝位,更设计阴谋诛杀旧主,对绿林可谓助益良多。然而背叛者没有永远的忠诚,有的只是对权力富贵的无尽追求,李轶能背叛刘縯,自然也便可以背叛朱鮪。

自朱鮪领兵回救弘农之时,李轶独领田立、陈侨众将守卫洛阳,冯异得知此讯,数次暗投书信,与李轶屡有交通。言道:“愚闻明镜之所以正衣冠,乃因忆往事而知今昔。微子去殷商而入周室,项伯叛楚而归高祖,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此皆先贤畏知天命之故。观天下邦国存亡兴败之事,择时顺命而动之人,方可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若今日长安尚可辅助,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季文岂能偏居于一隅而远离朝堂?现长安政乱,赤眉破关,绿林诸军一败涂地,四方分崩而社稷纲纪已绝,异姓并起为祸天下,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顺天下士族民心,以致今日英俊云集,百姓归附,虽邠(bīn)①岐②慕周,不足以喻萧王功绩。季文诚能觉悟成败,焏(jí)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尽在此时矣。若再有迟疑,萧王大军回转,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矣!”

看着冯异的书信,想到危在旦夕的长安,李轶后悔不跌,当初舍弃刘縯兄弟暗助绿林,虽赢得今日王爵享不尽的富贵,可哪知世事无常,才过不到两年,绿林已败落至此地步,反倒是刘秀东山复起,独霸河北,剑指天下。若自己当日未有背弃之举,想必今日应是刘秀帐下炙手可热的人物吧!虽说冯异信中连连相劝,邀自己重归刘秀麾下,可自己亲定计谋害死伯升天下共知,与刘秀结下血海深仇,纵刘秀胸襟似海,怕也难对自己心慈手软。权衡着绿林的败亡和投于刘秀的顾虑,李轶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允诺。可几经冯异相劝,李轶还是动了心思,回书冯异道:“轶本与萧王首谋兵事,结生死之约,同枯荣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守孟津,皆掌时局命脉,千载一会,思成断金。轶虽不才,唯愿效命萧王,留守洛阳以待时机,择时归帐下以佐明主安邦定国。”又暗示冯异,自己收兵洛阳不与孟津争锋,冯异有多大本事就去做多大事,洛阳绝不干预,欲以此功缓和与刘秀刻骨仇恨,也好为自己日后留条后路。

这般情况下,冯异小心试探几次,数败绿林散兵游勇,李轶果如其言,并未一兵派遣。冯异大喜,留骑都尉刘隆驻守孟津,多张旗帜以惑洛阳,自将大军北出天井关,与王梁合军一处,袭取并州上党郡两城,以为河内郡屏障,亦为日后兵指并州打开前站。得手之后,也不做停留,留王梁于此,自回孟津,南渡黄河破成皋以东十三县及诸绿林屯聚营垒,败降军民十余万之多。河南太守武勃败于赤眉后,收拢残兵征募新军凑得万余人马,见冯异在河南如入无人之境,唯恐朱鮪东回之后,以自己守备河南不力,并治败于赤眉之罪,硬着头皮领军攻诸叛降冯异县府。冯异引军战于士乡,大破绿林,阵斩武勃,获首五千余级,李轶仍闭门不救。

冯异见李轶书信见效,喜出望外,又数递书信,力说李轶举城投效刘秀,必成大功一件,然而就当冯异信心满满等待李轶回音之时,朱鮪重回洛阳了。自此李轶唯恐朱鮪发觉,再无书信相通,冯异深知李轶在洛阳举足轻重,若能说动李轶为内应,则洛阳唾手可得,遂以此中之事作书密报于安次剿贼的萧王刘秀。

刘秀看罢冯异书信,又喜又怒。喜得是冯异愈发视野开阔洞悉大局堪当大任,不但守护河内边界无虞,更能长远谋划开疆扩土,不愧是自己得力臂膀,一想到冯异、邓禹二人各显本领,刘秀便心情畅快无比。可怒的是李轶反复小人,其卖主求荣的恶毒嘴脸本身已让自己恶心了,更何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年背叛大哥,今日复叛朱鮪,若真降于麾下,那将来未必不会再出卖自己,这种无耻之徒怎好留于自己身侧?而且最让刘秀怒火中烧的还是大哥伯升死得不明不白,皆是李轶在其中推波助澜,自己因此而忍辱负重吃了多少苦头倒无所谓,可若自己当真接纳李轶投诚,如何对得起大哥在天之灵?自己虽对刘玄、朱鮪尚无办法,可对付李轶小人还是绰绰有余。

刘秀乃回书冯异,言李轶逆贼无信无义,决不可轻信其心,既已有李轶交通文书,那便以此为证除去李轶,断送朱鮪臂膀,方是稳妥之计。冯异得书之后,思量许久,虽觉萧王此事办得不大地道,毕竟有李轶之功自己才能北入并州南侵河南,可又一想李轶当年恶行,也就难怪萧王如此对李轶恨之入骨了。更何况朱鮪已回洛阳,李轶再不可能如先前一般只手遮天对自己助益良多,遂从刘秀之计,暗中透露李轶书信于朱鮪。

朱鮪得知李轶与冯异暗通曲款如何不怒?自己为朝廷不计个人得失征杀在外,李轶这个狗奴才狗改不了吃屎,背地里向自己暗施手脚,好在发现及时,否则洛阳早已不复为自己所有。然而李轶毕竟是更始皇帝所封舞阴王,有此身份,倒真不好下手,毕竟李轶暗中投敌可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实不好告于众人,若使天下知悉汉帝所封王之人投敌卖国,岂不是让天下早早察觉衰败的朝廷油尽灯枯而群起攻之?如此一来,自己也就难定李轶之罪。朱鮪又气又急,思量许久,乃于军中挑得数名好手,以邀李轶过府军议为名,令刺客藏于路侧,趁李轶疏于防范暴起行刺,斩杀于洛阳市口。可怜这自负才智无双的李季文,至死都不知晓究竟何人动手,也该当此等卑劣之人横死街市,总不负苍天惩恶扬善之名。

虽说朱鮪刺客下手干净利落,可还是有些许风言风语流传开来,李轶故旧亲信唯恐朱鮪牵连过甚,多有偷偷渡河投降冯异之人。朱鮪再也不敢拖延,草草收葬了李轶,命田立、陈侨广招民夫扩充新军训练,亲率三万人马北攻平阴牵制冯异,另遣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彊领精兵三万绕开孟津北渡巩河,袭取温城以为立足之本,欲待两将得手之后,自己再领兵马大举攻入河内,将这刘秀辛苦得来的富庶之地据为己有。

苏茂兵败弘农之时,险些为李松借题发挥命丧刀下,幸得朱鮪周全才得保全性命安然无恙,此番再为朱鮪嘱以重任,对大司马信任之情颇为感激,也有心为朱鮪拿下温城,以报再生恩德。所谓知耻而后勇,苏茂此次也当真变化量多,一改往日那焦躁秉性,小心谨慎领军前进,尽力避开冯异碟探,昼伏夜行偷渡巩河,直到兵临温城之下,都未有一丝懈怠。

经寇恂经营数月,河内不仅愈发富足,各县守备亦是远胜往昔。温城过去不过是贴近河沿一小县,寇恂恐孟津独力难支,对此城也额外上心,昔日的小城此时也颇为坚实,可毕竟面对的是三万多朱鮪最为精锐的兵马,仍是显得渺小无比。守城兵马仅有千余,如何是苏茂对手?好在发现及时,早早闭了城门,才未让苏茂大军冲进城来,又派信使火速奔回怀县求援。

同类推荐
  • 红楼之一代奸雄

    红楼之一代奸雄

    红楼新书。看贾五郎从一介幼童,一步步崛起。醉枕美人膝,手握天下权。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热门推荐
  • 王源之爱无悔

    王源之爱无悔

    反正是围绕王源的。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王源和女主夏乐沁还会最一起吗?(我是第一次写小说,请多见谅)。
  •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宠婚撩人:BOSS的贴身小秘

    第一天捡了帅哥,第二天就被骗财骗色,紧接着就是失业被辞退,她乔雪有没有这么倒霉?再次见他,那人竟摇身一变,成了盛远集团名声赫赫的总裁,而她则是刚刚应聘成功的小秘。替他端茶倒水,安排行程,还要兼职人肉抱枕!拜托,他们有没有这么熟?不是说好失忆的嘛!他挑眉,微微一笑:“睡过,自然熟。”
  • 名侦探柯南之移动炸弹

    名侦探柯南之移动炸弹

    目前周更,谢绝催更。不许寄刀片,也不能有关小黑屋这种危险的想法。(本书搞笑逗成分为主) 书友群号:933504247
  • 凰兮归去来

    凰兮归去来

    她是流落异界的九天凰女,是看似倍受宠爱的魔界公主,是他视若珍宝的初遇,亦是她默默守护的师妹。他是九重天上的天宠之子,无叶城中初次见面便对她情根深种。数千年的默默守护,却抵不过命运捉弄。究竟是仙魔异途抑或是天帝尊威不可侵犯,还是那永无止境的贪欲,又或是那比河山还坚固的爱意。让落花流水终成一场错付……本文古风轻虐玄幻,已完结,欢迎入坑。另有新书《楚流殇》已开,请多多关照。
  • 千年老妖哪里跑

    千年老妖哪里跑

    (你以为这是个跟题目一样的沙雕作品么,不,你错了,脑洞大到你无法想象的校园商战爱情玄幻动作片???)(什么,你想喷作者沙雕?不,你不想。)如果你知道这一生足足有九十九年,会如何生活?如果你穷尽千百个九十九年,都等不到让你心脏跳动的人,你会选择继续,还是黯然离开?无数个夜晚,他摸着心头那不曾跳动的物件,看着几卷古画,女孩明眸皓齿,男孩温润如玉。“你在哪?”独行万里,只为一诺。
  • 总编辑心语

    总编辑心语

    本书是作者带有理论色彩的新闻专著,既涉及如何坚持报业改革和创新,如何全方位发展报社,也包括如何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开创多种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 漫天星辰只许你

    漫天星辰只许你

    他说过,要娶她,就一定要排除万难娶她为妻…………“嫁给我,你想要什么,都能满足。”“我想要包养小鲜肉都可以?”“做梦!”
  • 让我靠近

    让我靠近

    黄砂汉下得极有耐心,他想把象棋下出花样来,因此要费很大脑筋,也很有滋味。一下就到了深夜12点,小老头说:“我要关大铁门了,你该回家了。你住哪里?”“我输得太多了,我不服气。再下!”“就你这水平,下到天亮也赢不了我。”小老头又给手哈热气。整个下棋过程中,小老头连续不断地哈气。黄砂汉发现小老头有哈热气的习惯。小老头锁好大铁门时,黄砂汉走到门口看了看儿子的家。灯还是黑着的。
  •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

    本书分哲学遐思、文化断想、读书札记、思想对话、学术演进等,主要内容包括: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哲学思维的特点;历史哲学:在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点上等。
  • 陌上翩

    陌上翩

    陌上翩翩人如玉,白衣公子世无双。异世大陆,风起云涌,且看楚翩然和北陌离如何奏出一曲倾世之歌。楚翩然原本是楚家五岁被送到小城里的二小姐,十四年后,楚家又突然想接她回去。楚翩然淡然处之,她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弱小的女孩。五岁的楚翩然只是一个生母早逝不受重视的二小姐十九岁的楚翩然是凌驾与四国之上的势力之一夕羽宫的宫主谁能想到当初弱小的女孩能长成这般模样北陌离:是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