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0700000016

第16章 闻造反众亲慌乱,见刘秀心中得安

此时舂陵刘縯府中,汇集了舂陵刘氏全部族人,人声噪杂,好不热闹。众人受刘赐、刘终、刘祉、刘嘉召集,尽来刘縯府中族会,且等刘縯公布今日所议大事。众人都未曾提前得之,只得早早赶来。刘縯吩咐刘赐等人招待到访父老,等各家人都来齐后,叮嘱家丁把守大门,严禁外人入内。

院里已来了数百人,堂内远远容纳不下。众人就集于院内,一堆一堆聚在一起扯些闲话。好在虽已立秋,时令尚暖,倒也无需安置炭火。府中仆从在刘赐等人安排下,为诸刘添茶送水,服务周到。院里七嘴八舌吵吵闹闹,多是说些家长里短,春秋冬夏。像往常实难有这般情景,即便族中旺户婚娶也未有这般阵势,怕是只有族长仙逝才能引得各家各户聚于一处。刘縯虽说在族中辈分并不算大,但因其声望甚高,故而受其相邀,各家各户也都来了个七七八八。

见各户已来的差不多,刘縯走上台前:“诸位叔伯兄弟,父老乡亲,后生刘縯有礼了。”

院内听闻刘縯训话,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欲看他今日究竟有何紧要之事,需召全族大会,且又暗排兵丁阻截外人入内,如此隐秘,必然事关重大,不尤翘首以盼。

“诸位,有劳大伙在繁忙之中,抽空来我家议事,刘縯先行谢过。今日之会,不为别事,专为我舂陵刘氏一脉重振雄威而来。”

众人听得甚感兴趣,不住催促刘縯莫卖关子,速速讲来。

刘縯清了清喉咙,朗声诵道:“各位叔伯兄弟,前番与各家共同出资招募乡勇两千余人,一为严防新市贼兵侵害,二为今日之事早作准备。想我高祖皇帝布衣起身,豪气冲天,征战天下,任暴秦如何凶悍,项王如何霸道,硬是在乱世之中创下我大汉两百余年基业,何其壮哉!而我等祖上长沙定王刘发,蒙先帝恩泽,分封此地百十余年,领地为诸王之首,何其荣耀!”

众人细听刘縯回忆族中往事,也颇为憧憬,又想如今虽还算得衣食无忧,但较过去仍是天壤之别,不尤连连叹气。忽听刘縯话锋一转,骂道:“可恨那奸贼王莽,说得好听,是我刘家外戚,究其根源,不过是我汉室所养犬马而已。身沐皇恩,不思以身相报,反而狼子野心,篡汉自立,更是丧尽天良,鸠杀皇帝。”

诸刘听伯升骂的痛快,虽然隐隐担心如此犯上之言恐招来朝廷罪责,但想今日都是同族血脉,倒也不甚害怕,甚至有人为伯升之语高声喝彩。

“我等若不报此仇,复高祖皇帝大业,枉为刘氏后人。如今王莽掌权数十年,肆意妄为,政令弥乱,以致天下纷纷,百姓流离失所,实乃无道昏君。任其鱼肉天下,我等迟早家破人亡。今日,刘縯欲与诸位共举义旗,复兴汉室,起兵反莽。不瞒诸位,新野邓氏亦已起兵,宛城李氏也与吾弟刘秀劫拿郡守,号令宛城。前不久,有王莽宗卿师李守占得谶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此乃上天之意,我等当上应天命,下救黎民。诸位尽可随我领取兵革,武装家人门客,举兵起事。”

此言一出,惊得满院宾客目瞪口呆,转而又像炸了锅一般,议论纷纷。虽说有人眼瞧近些时日刘赐等人暗中联络各户,心中有所怀疑,可亲耳听到刘縯造反言论,仍是吓了一跳。刚才还兴高采烈喝彩起哄的人一时也蔫了下来。虽然也有些许赞同之声,可与更多反对的声音相比,还是显得单薄。

刘良第一个站了出来,不顾院中杂七杂八的声音,高声喝道:“縯儿莫干傻事,此举断不可行,必然招灾引祸。现今虽然世道纷乱,贼人四起,可朝廷依旧势大,赤眉、绿林其势如何?不也被官兵逼于一隅?仅以南阳刘氏、邓氏、李氏三族之力,如何能与官军抗衡?还不快快派人找回秀儿,切莫做引火烧身之事。”

刘良在族中颇有声望,隐隐是一族之长。众人见他出言反对,也多有怨言。族叔刘歙也劝:“縯儿速将这些兵革收藏掩埋,我等有那些乡勇保家守土足矣,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今日之事只有族中亲戚知晓,无人胆敢外泄。縯儿还是听从你叔父之言,召回秀儿,尚有回旋余地。”刘终在刘歙身后悄声相劝,却引得父亲吹须瞪眼,刘终恐惹得老人气昏过去,也只得悄声不语。

又有刘祉从弟刘顺说道:“伯升此举,实乃枉杀我等性命,众兄弟切不可盲从。刘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不愿从此荒唐之事,就此告辞。”说罢就要转身离去。一人要走,众人皆走,乱哄哄地往门外跑。转眼院内就只剩下少一半人,看着刘縯与刘良争辩。

诸刘刚出大院院门,就见远处来了一队军士,心中有鬼,恐惧不已,还道是官府闻讯,前来缉拿众人,越发慌乱,吓得连连呼喊:“皆是刘伯升之过,与我等无干,万望老爷明察。”

待走得近了,却发现军士皆着汉军服饰,为首一人,竟是伯升之弟刘秀,见他绛衣大冠,腰佩宝剑,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军士亦衣甲鲜亮,高举旗帜,士气昂扬。

众人还以为自己吓昏了头,花了眼,但见刘秀满面笑容,上前一揖:“诸位有礼了。不知各位叔伯兄弟欲往何处?”

众人一愣,回想刚才将罪责尽推于伯升,不尤自惭形秽。人群中有人壮着胆子说道:“文叔快进去看看吧,伯升疯了,想要造反,你快去劝他一劝,莫把性命儿戏。我等绝不将此事外传。”

刘秀心中暗道:“刚才可是何人把罪过推得个干净。”面上却是呵呵一笑:“诸位叔伯兄弟不必慌张。我等起兵实乃义举,共诛暴政,复兴汉室,取回自己应得之物,何言造反?若是真有谋反之人,却正是那无道王莽。秀刚自宛城归来,虽被那前队大夫甄阜与属正梁丘赐侥幸逃脱,可宛城官军已然乱了阵脚,慌作一团,举兵之事大有可为。诸位亲友可不要错失良机。否则待我兄弟大事已定,骑得高头大马,享得高官厚禄,各位只有羡慕眼红,徒留遗憾。”

众人眼见刘秀身着武官服饰,英明神武,趾高气昂,有听闻宛城郡府慌乱,纷纷窃窃私语,心想刘秀生来谨慎小心,厚道本分,连他都参与其中,看来起兵之事未必不能成功。且现在宛城已经事发,无论成败如何,都已身不由己。成则如刘秀所言,荣华富贵尽得。败则连坐受害,难逃一死。即便逃避他乡,也终为朝廷缉拿。既然左右是死,倒还真不如与他兄弟一起杀官造反,尚有一线生机。

众人议了半天,终下决心:“我等愿从你兄弟起兵,不杀王莽,誓不罢休。”

随即与刘秀同回院内,见刘良还在于刘縯争论不休,吵得面红耳赤。刘縯见到刘秀回来,心中大喜,暂不与刘良吵嚷,迎了上来。刘良看刘秀毫发无损,心中稍安。

“文叔你可算回来了,宛城之事如何?”

“大哥,诸位亲友,宛城事毕。虽然未能擒得郡守及官署,但城中已乱成一片,我等当速速起兵,趁乱进军,杀进宛城,大事可定。”

众人听闻此言,皆欢欣鼓舞,正欲前去领取兵器,刘良却阻住众人,勃然大怒:“刘秀,你就不能让我这老汉省省心吗?你大哥向来任意妄为倒也罢了,你怎么也转了性,和他一起胡来?你们难道就忘了安众侯刘崇之事?南阳刘氏的血已经流的够多了,就不要再让惨剧重演了。”

诸刘看刘良这样一说,不禁又犹豫起来,各自退了回来。

眼见大家又欲散去,刘縯气得直嚷嚷:“叔父,你莫再添乱,起兵之事,岂是儿戏?”

刘秀怕二人再起争执,忙上前劝道:“叔父息怒,非是秀儿转了性情,实是这世道逼人。如今天下动荡暂且不说,王莽掌权,只知道想方设法搜刮民财,竭泽而渔。我刘氏现今虽还不愁吃喝,但就看如今隔三差五的苛捐杂税,难保一日不被官府盘剥殆尽。难道非要等到家破人亡之时才会幡然醒悟吗?等着子孙后代吃不饱饭穿不暖衣,骂我等尽是一些软骨头才悔恨交加?况且现今已经起事,即便我兄弟自缚官府,澄清宗族清白,您料就以王莽性情,和多年来对刘氏的抵触,会放过我全族性命?于公于私,吾等都只有奋力一搏,方有来日可言。否则在这般争论下去,只会给官府喘息之机。千钧一发,叔父就莫再阻拦了。”

刘良听罢,泪流满面,低声喃喃道:“傻孩子,我哪是生你兄弟之气啊,我只怕你兄弟出事,对不起我那早早故去的苦命兄长啊。”长叹一口气:“罢了,随你俩去吧。刀枪无眼,你俩还要小心谨慎。”

众人见刘良也赞同了,亦觉刘秀所说事态严峻,速速领取兵革归家,武装宾客家仆,相约翌日集结。刘縯安排朱佑率领仆从分发兵器,自与刘赐等亲信携刘秀进屋商议。

刘秀见已无外人,赶忙将宛城事败,李通北逃的实情相告。众人本还兴高采烈,忽闻此言,面色煞白,李轶更是坐倒在地,不住颤抖。

见大家乱了分寸,久久不语,刘秀忙说:“事已至此,已无挽回余地,还当如刚才我所言,速速起兵,趁官兵还未反应过来,一路北上,攻取宛城。否则待官府回过神来,领兵杀来,坐以待毙。”

刘縯紧咬牙关:“可就算举全族之力,合宾客家仆,我等粗略算计,也就八千余众,除去老弱妇孺,可战之兵也就一半。实力远不如郡府不说,单就凭宛城坚固,以现在这点本钱强行攻取都非易事。就算勉强拼的巨大伤亡,占据宛城,官府援兵赶来,我等筋疲力尽如何守得住城池?”见众人沉默不语,问道:“诸位有何良谋,就赶快说来,成与不成,我等也好商议商议。”

刘秀思索良久:“大哥,我等一直以来都将官兵与王匡尽数默认作敌手,可秀细细想来,其实是我等从未认真看待对手。新市兵虽然半匪半民,可他们亦是朝廷死敌。如今事态紧急,我等若可以与王匡合兵,南阳官兵则不足为虑。”

刘縯等人都觉此法确是一条出路,可又想那王匡诸人草莽之徒,生性凶残,实难信任,于其合兵祸福难料,怕失妥当。就在大家又陷入沉默时,刘嘉突然说道:“绿林兵原本也都是些良民百姓,只是官逼民反才落草为寇。既然此时已别无他法,我倒愿往一试,劝其与我合兵一处。”

刘縯奇道:“新市兵少说也有两万余众,你有何法可劝其来投?”

“伯升可还记得刘玄刘圣公?”刘嘉笑问道。

“你是说刘子张之子刘玄?听说他家人犯法,为官府追捕,因而逃亡他方,久无音讯,官府索拿其父以报郡府,又有传言说他早已客死他乡,才使其父得免官司。孝孙,你提此人作甚?”

刘嘉笑道:“我与刘玄略有交情。其诈死是假,此讯还是得我传回舂陵,专为迷惑官府,好救其父亲脱狱。前番有其书信,言其已入了平林兵,为平林头领陈牧军中安集掾。近来听闻平林兵已归往王匡,我料刘玄定在新市,由他引荐,事情或有可为。”

众人一听,顿觉事有转机,松了口气。

刘縯沉思一阵,又说:“若只是刘圣公引荐,王匡未必肯依。毕竟刘玄在绿林军中地位不高,且王匡手中握有两万余众,我等连他一半都还不足,怎会肯听我等号令?”咂了下嘴,刘縯又说:“你此去不可说舂陵危势,就言他官兵即将杀来,遣书伯升,欲结兵一处,剿灭新市隐患。但伯升左思右想,不欲助纣为虐,落个出卖江湖好汉的千古骂名,故而愿意合新市之众,共抗官府。如此诈他一诈,王匡情急,必然愿意从我起兵。”

刘秀等人听闻,尽皆赞许,刘嘉亦然其计谋,辞别众人,又瞒过院中同族,悄悄赶往新市而去。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四册主要包括以智争宠,皇子谋权的谋略故事,如;武力夺位,皇子抢权的谋略故事;定国安邦,皇子用权的谋略故事;志趣各异,皇子修身治学的谋略故事。
  • 大明春

    大明春

    三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大明朝万历年间意气风发的故事。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天脉谜踪

    天脉谜踪

    晋阳王朝历代君主短命而亡引起了诸多猜测,隐藏于迷雾之下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在这里,会写花前月下,也写烈马狂歌;会写春风得意,也写事与愿违;会写纵横捭阖的洒脱,也写垂拱落幕的黯然。何当重整男儿血,再聚龙营向中原!精彩,开启。
  • 回到明朝做帝君

    回到明朝做帝君

    明朝,一个荡气回肠的朝代。京城贺家少爷贺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为了朱允文,历史上被朱棣打败了的建文帝。接受现实的贺知该如何为了自己,为了大明让朱棣臣服,征蒙古,开海禁,手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建千秋之功业,立大明于不朽?
热门推荐
  • 佛说略教诫经

    佛说略教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诡话3

    都市诡话3

    无论伊氏兄妹搬到哪个城市,死亡诅咒总是如影随行,他们能预知哪些人将会在诡异事件中死去,却也将自己拖入了死咒包围的深渊。画中恶鬼索命、随意扭曲的变形人、吃人的五角怪屋、海中爬出的灵瞳恶女、能把活人拉进去杀死的恐怖片、让人一梦不醒的恶灵、迷失的异次元公寓,惊悚恐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他们用脆弱的身体拼命抵抗,这些无助的人们惊声尖叫,他们想要活下去! 然而,眼睛会欺骗他们,环境会迷惑他们,头脑会误导他们。人怕鬼,鬼玩人,他们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被诅咒的人坠入死亡深渊。到底怎样才能活下去!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长大以后恍然发现,童年时期关于被表扬的经历,居然都只与满足了大人的期待有关——而不是你本来就很好。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灵魂深处的不安感要如何摆脱?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在本书中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长过程中抽丝剥茧,分析了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对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找回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处世智慧,鼓励读者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 运皇

    运皇

    群山之巅,有人乘龙腾空,扶摇而上。佛堂之上,有人青灯灭尽,诵经悲空。书院之中,有人说尽道理,谈笑成圣。江湖之远,有人杯酒长歌,刀剑纵横。三千红尘,吾亦摇摆而渡。万里山河,吾亦携风而游。那一日,有少年身处山脚,眺望天地大道,心神往之。
  • 禅宗指掌

    禅宗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侵星芒

    风侵星芒

    一次偶然的遭遇……一次惊天的逆转……这里有着男儿的热血!看他怎样在这以星之气为主的异界里崛起!美女、御姐、萝莉……这里也有着男儿的放荡不勒!
  • 明日歌·凤凰于飞

    明日歌·凤凰于飞

    雪凤凰是名门之后,自小仰慕红线盗盒、消弭战祸的传奇,因此立下了一个奇怪的志向,成为江湖名盗,年幼时便创立“空空帮”管束江陵一地的偷儿。机缘巧合下,拜奇人弥勒为师,但她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出师之后行走江湖历练,遇见了苗家的少年龙鬼,龙鬼对她一见倾心。而龙鬼的父亲却是前朝驸马,要凭借前朝玉玺复国,前朝皇子弥勒不愿受迫,雪凤凰盗出前朝玉玺,救下国家与万民,终成一代侠盗,但却盗不来一个人的心……
  •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 未识胭脂红

    未识胭脂红

    新婚日,病弱得连朝堂都上不了的九王铺了十里红妆,亲自前去迎她。盖头一掀,是他长身玉立,公子如玉一般看着她。她看着他狡黠一笑,什么都没说,两臂一交,一饮而尽。她的笑,看得他失了心神。迫不及待撕开她的喜服,随即愣住。好嘛,新婚夜,他新娶的九王妃正准备用身上的一条晦气白肚兜气死他呢。可他九王萧池能输给这么一条白肚兜么?当然不能!他暗暗一笑,又正了脸色,“本王什么没见过,今夜就叫你看看本王的厉害!”对父母,对家国,他自恃坦荡。谁也不知道,对她,他生出了这世上最龌龊的心思。这份心思何其重,他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窥探出丝毫。
  •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二十四载的短暂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让我们走进神秘的西藏,去寻觅最深情、最真实的藏地诗佛——仓央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