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5400000008

第8章 怀赤子之心 辟人生新路(2)

12月21日,郑海荣正式到先进院报到,全职上班,投入非常紧张的工作中。张元亭作为医工所创所所长,又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工程学部主任,还身兼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几个职务,工作十分繁忙,手脚勤快的郑海荣就成了他的助手。申报重大项目、招聘海外人才、筹备国际生物医学大会,每件事情都有郑海荣的身影。为了落实路甬祥所说的高分辨显微CT科学目标任务,郑海荣回国后就与几位同事一起承担了“用于昆虫/小动物微观结构及仿生学研究的高分辨显微CT研发”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获得中科院3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这是医工所成立后第一个获批的生物医学仪器项目,显示出中科院对先进院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重视。

起步于显微CT项目,在之后的五六年里,先进院相关科研人员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科研团队,一批青年科技人员得到锻炼并迅速成长,在多种CT系统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发并在中科天悦公司产业化的大视野锥束口腔CT产品于2014年6月和9月先后取得欧盟CE[3]认证和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12年,开始进行静态碳纳米管CT系统研发工作;2013年年初,获得国内首幅碳纳米管CT投影图像;目前,正在研发基于阵列式碳纳米管光源的静态乳腺断层成像系统。

2008年春节,郑海荣除了与妻子在美国团聚,还迎来了女儿的诞生。郑海荣抱着粉嘟嘟的女儿,沉浸在做父亲的喜悦里。听到一旁的妻子嗔怪他为了工作,竟然错过了孩子诞生的时刻,他只有满怀的愧疚。他用激动的口吻告诉妻子眼下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多么重要,讲述先进院在财力还不太充沛的情况下,院长樊建平就批准用10多万元美金购买了一台先进超声设备让他有条件做科研实验,讲述团队成员如何一起艰苦奋斗并策划大项目,讲述深圳产业界的创新活动如火如荼,先进院迫不及待地响应企业对科研支撑的迫切需求。“真是不容耽搁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都发话了,要我们分秒必争地做科研。”郑海荣激动地与妻子分享着在先进院发生的每一件新鲜事,妻子望着他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她深深理解丈夫在海外学成之后需要一个绽放才华的舞台。早在2006年,博士毕业前夕,郑海荣幸运地荣获“美国心脏学会杰出博士奖”(AHA Fellowship),即便对于顶尖医学院的美国人来说,这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奖项。而在美国加州做博士后研究时,多是在实验室按照教授既定的课题做研究,难以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像先进院这样一个气氛融洽、运作高效的平台,又是多么可贵啊!善解人意的妻子鼓励丈夫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趁着年轻努力做出一番成绩来。

在郑海荣心里,新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每天都以笑容来迎接初升的太阳;而加入先进院,也仿佛在一张白纸上由他用智慧和心血尽情渲染,刚刚而立之年的他,心里对未来涌动着无穷的激情和希望。

于是,在美国待了短短几天后,郑海荣告别妻女,又飞回深圳这座充满激情的城市。春节一过,所长张元亭召集郑海荣等几位医工所的年轻同事,一起开始国际生物医学大会的紧张筹备工作。虽然这是先进院医工所成立以来第一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张元亭还是充满信任,创造机会,放手鼓励郑海荣等年轻人按照国际化规则大胆办会,让他们在国际化的学术活动中锻炼。张元亭及医工所首席科学家们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界具有很大号召力,他们向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等国际生物医学界杰出科学家发出了邀请,所以会议规格很高。当时市委常委许勤代表深圳市政府出席了这次国际会议并致辞,欢迎世界各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家聚首深圳。《深圳特区报》头版刊登了这次国际生物医学大会的盛况。第二天,樊建平拿着报纸走进郑海荣办公室:“海荣,你们这次会议办得不错啊,先进院在国际学术界打响了一炮!”院长脸上的笑容让郑海荣深受鼓舞,此前连续三个多月废寝忘食的忙碌也是值得的。

九年后,郑海荣还记得那件崭新的白衬衫,以及穿着白衬衫与路甬祥见面时的激动心情,他喃喃地说:“这个平台给人才成长提供加速度,我在这里带的研究生如今已经成长为科研骨干了,一批当年回国的年轻人都成长为各个学术方向的顶梁柱。先进院倡导的科技生态‘榕树效应’逐步繁荣并展现了活力和竞争力,每个年轻人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医工所的团队也已经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学研究力量,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建立起自己的声誉,产生影响力。”

在先进院搭建的国际化学术平台上,在张元亭等“AF教授”的帮助下,一批回国的青年学者在国内的科技舞台得到快速成长,五六年后产生了包括张春阳、王立平和郑海荣等一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2015年,郑海荣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创新性超声无创深脑神经调控技术与仪器研制,获得国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项目支持——全国仅五项,向新的科技高峰进发。2016年初夏,郑海荣被任命为先进院副院长。

对于39岁的郑海荣来说,人生的画卷正在面前徐徐展开。他却说,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更加“辉煌”,而是以科学精神作为行为的标准,带领科研团队更加“淡然”地往前走。“先进院的这种学科交叉优势加快了科研转化速度和提高了成功率,我们要扎根产业,面向前沿,在创新链条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创新的价值。”

为一流人才配备一流设备

2008年10月,从美国西北大学心血管磁共振研究中心招聘回来的刘新到位于蛇口的先进院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报到。他的直接领导就是该中心执行主任、刚刚三十出头的副研究员郑海荣。

在刘新看来,郑海荣非常年轻,非常谦和,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狭小的办公室里,郑海荣指着对面的办公桌对刘新说:“你就坐这里办公吧,那台电脑和电话给你用。”除了电脑和电话,并没有什么科研设备。刘新想起美国西北大学的心血管磁共振研究中心里的实验室,那里的磁共振设备可是一应俱全啊。

与郑海荣相比,刘新的工作经历要丰富许多。他曾经在武汉和深圳的医院做了十五年放射诊断工作,在38岁那年,他考上了解放军总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受美国学者邀请,赴美国西北大学心血管磁共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刘新对郑海荣说:“我出国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回来,去的时候带了10多个行李箱。当时是去美国西北大学做心血管磁共振前沿技术的临床研究,我在著名华裔科学家李德彪先生的实验室工作,那个实验室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名磁共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德国西门子的顶级研发团队,技术非常领先。可是,美国的现实情况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虽然生活舒适,但平时基本是从家到实验室两点一线,办公室里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不多。在美国工作了一年之后,我就觉得学成以后还是要回国发展,因为在美国我就是一名科技‘民工’,不可能独立开展工作,留在美国永远只能给外国人打工而已。”刘新希望回到国内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实现高端影像技术国产化的梦想。

郑海荣点点头,说:“你如果要做医疗器械的产业化,来深圳是绝对正确的。在国内,做制造、做医疗器械最强的城市,深圳算一个。深圳的医疗器械占全国的1/7~1/6,全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是3000亿元左右,深圳就有400亿~500亿元。所以,从行业背景、发展机遇来看,深圳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GPS’(G即GE,通用电气医疗;P即Philips,飞利浦医疗;S即Siemens,西门子医疗)等洋品牌长期霸占着在中国医疗影像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中国的企业一定要打入磁共振设备市场,把洋品牌从高价位上拉下来。”

刘新对眼前这位年轻的上司充满感激,因为就在三个月前,刘新的太太专程到先进院实地打探了一番。当时郑海荣请刘新的妻子去蛇口大排档一边吃烧烤,一边详细介绍先进院“工业研究院”的定位和学科特色,磁共振技术是医工所的重点研究方向,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正在向全球招聘一流的科研人才。刘新记得太太在电话里对先进院的评价是:“到这个单位上班的都是年轻人,郑海荣博士很年轻,非常阳光,很上进,看上去这个单位很不错。”刘新听了太太打探的情况后,更加坚定了回先进院工作的决心,同时决定放弃一个收入较高的跨国公司的职位。

郑海荣对刘新说:“你先把你需要的人才招进来,组建好磁共振的团队,才能干一番事业。”

刘新开始每天翻阅求职简历,精心挑选人才,组建科研团队。三个月时间里,华中科技大学的邹超博士和朵美硕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谢国喜博士、中南大学的张娜硕士、香港大学的吴垠博士等第一批科研人员陆续到岗。初来的人员除了积极学习磁共振基础物理和成像理论外,开始在郑海荣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科研项目的申请工作。

刘新团队的人手逐渐增多,磁共振设备却没有影子。郑海荣希望刘新能够尽快为中心搭建起科研条件和环境。

刘新心里暗暗着急,找到院长樊建平,提出希望能尽早购置一台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樊院长,没有磁共振设备,科研是无米之炊,更加无法为中心集聚国际一流人才,成像中心已经成立一年多了,可磁共振设备还没有着落,怎么办?”

刘新记得在美国的时候,他在网站上看到先进院2007年8月就成立了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劳特伯是磁共振成像的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国际科技交流中,西方社会的影像专家非常认可“劳特伯”的名头。2007年,劳特伯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牌(副牌)通过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世界知名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梁志培教授捐给了深圳先进院,并组建了以“劳特伯”命名的高端医学成像技术研究单元——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梁志培长期致力于磁共振成像、稀疏采样和图像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和磁共振医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曾担任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医药和生物工程协会(IEEE EMBS)主席,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磁共振学会(ISMRM)、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等知名国际学会的会士。刘新曾在国内医院工作多年,又在美国的研究机构工作过,所以他还是希望能回到国内从事科研工作,而劳特伯医学成像研究中心是最好的一个机会。按照当时的规矩,每个研究员从海外到先进院工作,先进院就提供200万元启动经费,用于购买科研设备和组建团队,可一台进口3.0T磁共振设备市场价格要2000万元左右,这可不是小数字!

樊建平沉思片刻,对刘新说:“这个设备先缓一下,你把人才招来再说。”

“樊院长,团队已经快10人了,可没有设备怎么开展科研呢?”刘新心里有点发急,他在想,如果再有一年时间还买不回磁共振设备,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就不得不离开先进院了。

樊建平望着刘新离开办公室时的落寞背影,又陷入了回忆。他回想起2007年春天,他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招聘人才,曾在梁志培教授家中住了一个晚上,专门说服他参与先进院建设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那个夜晚,两人对在先进院开展高端医学影像研究工作相谈甚欢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樊建平虽然口头上要刘新把买设备的事情缓一下,可他的实际行动一天也没有懈怠,脑海中一直都在想:如何才能筹到这笔巨款!否则,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岂不是徒有虚名?而且,在张元亭和梁志培这些国际医学工程领域“大牛”眼里,磁共振成像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必须抓住机会上马!

2009年春夏之交,樊建平院长带着张元亭、梁志培、郑海荣、刘新一行人,到深圳市科技和卫生主管部门筹钱,可行政领导们都是爱莫能助,没有办法一下弄到上千万元的科研设备经费。眼看这样一个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团队就要被“设备关”给卡死了!

一直到2009年年底,樊建平通过多方努力,最后在中科院总院的大力支持下,先进院终于与德国西门子达成了科研协议,购置了一台西门子顶级配置的3.0T人体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迄今为止,这也是先进院最昂贵的科研设备。

同类推荐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领导激励

    领导激励

    无论你是一位驱动型领导还是一位创建型领导,本书都将帮助你成为一位更全能、更有效的领导。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激励已经逐渐成为管理者常用的管理形式,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懂得如何激励员工,如何去发掘员工的潜能和热情,以适当的激励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维持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如果你发现团队的士气不够高、业绩不够理想、执行力:不够强、员工的抱怨和牢骚不断,常有遗憾的离职和隐性的;离职发生……我们仅仅把原因归根于员工不敬业,或者心态不好,只会让这样的状况持续,或者更糟。
  • 营销员为什么要读毛选

    营销员为什么要读毛选

    不打无准备之战。在毛泽东的革命思想里学营销。“一切为了群众”与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人民服务”与服务创造价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品牌营销;“农村包围城市”与市场推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与营销调研;“集中优势兵力”与重点市场突破;“统一战线”与关系营销,与人斗其乐无穷!
  • 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

    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

    摊位的卖主、卖场的营业员和商业经理人埋怨生意不好做,其实缺的是热销的商品,缺的是卖商品的智慧,读一读《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这本书,相信在品读中能够给你开拓卖的思路,为你找寻卖的办法,让你收获卖的学问,让你能够把所有的商品都能变成热销品。
  • 商用心理学

    商用心理学

    站在客户的角度,洞察客户的行为;摸透客户的心理,激活商家的大脑。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而在如今的商场中,“商事之最难在于知心”,几乎每销售出一种商品、每签下一笔订单、每推出一种新产品,都是一次商家与顾客心理的较量。且看《商用心理学》如何教你在这场利益的争夺战与心理的较量中获得优势,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为无往而不利的强者!
热门推荐
  • 天武乾坤

    天武乾坤

    武尊?算个鸟!曾经上千个大宗师跪在我面前叫我老大!武宗又怎样?谁敢在我面前嚣张,直接打得他爹妈都不认识!没错,我就是宁不凡,天生不凡,宁死不凡!都给我听好了,我宁不凡回来了!誓要扭转乾坤,傲视天下。
  • 静寂皇权

    静寂皇权

    我要让世界在我掌中起舞!人之初,性本恶。人人都为别人活着,我偏不!我不要为世界而活,我要世界为我而活!即使人不负我,我也要负天下人。一切一切只因我要活,我不仅要活,而且要活得最好!因此,就让天下人做我的踏脚石吧!如果可以,我不愿飞升为神,我只愿堕落为魔!
  • 逆袭之妃倾天下

    逆袭之妃倾天下

    豪门千金云星夜穿越重生,化身卑微小宫女;天潢贵宦慕容轩重活一次,扮猪吃虎做王爷,且看他们如何扭转乾坤,升级通关打BOSS。温情模式开启,守护痴呆小王爷,情深不悔深似海,一生一世一双人。生存模式开启,躲避暗害与追杀,后宫博弈只为活,战场之上露才华。任务模式开启,探寻身世报家仇,一路艰辛护天下,行侠仗义走天涯。云星夜不信天,不认命,只想要活下去。游戏进行时,她的身边不乏各色美男,却都只是匆匆过客,爱的只不过是小小的他。初次见面,她救他一命,他送她玉环,他笑着说:“娘亲说送给喜欢的人,我喜欢你,就送给你吧。”云星夜说:“生死与共,凭你这句话,我定护你周全。”
  • 太极高手在未来

    太极高手在未来

    新书《剑客独孤》已发布,欢迎品鉴。会武功,开高达。尊者是我哥!这是一个宝藏地球,地下能挖出来各种宝贝…也可能不是宝贝,是灾难!
  • 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

    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

    青少年成长必备的人生锦囊,引用了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语录及成功的例子,概括了决定一生的8种能力:实现理想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
  • 妖中狐

    妖中狐

    前世情,今生还。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儿女情长,又该如何选择?到底该爱还是恨……是错付又或是不够爱……
  • 天命缘启

    天命缘启

    也许被伤过,方知情爱如蚀骨,毕竟有些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奈何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

    我们迫切渴望成功,我们更加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努力就能办成事,也没有人仅仅靠个人努力就能成大事。如果你以为自己“谁也不认识”,那将来就真的“谁也不认识了。”你相信什么,就会怎么成长。本书通过分享真实有用的案例,和实实在在有效的指导,助你一技傍身之后,做大局,巧设计,通人情——让好人帮你成就好事,坏人也至少不会坏你的事。这样,所有人都不是你的障碍,而是成就你的资源。
  • 嫁入豪门的女人

    嫁入豪门的女人

    新文《家有小妻,霸道老公太无情》已开坑,欢迎大家跳坑收藏~~唐子晏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脏乱阴暗的小巷里,她正和一只狼狗抢东西吃,那时候她身材瘦小衣衫褴褛蓬头洉面,只有一双眼睛像葡萄一样黑亮。像她这么大的小孩子很少有这么大的胆子,也许是被逼到了绝境,那黑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面前的大狼狗,污黑的小手攥着面饼的一角死死的不撒手,为了那一点不足以裹腹的食物而拼尽全力,甚至是性命。后来,唐子晏经常梦到那个小女孩,梦到那双黑溜溜如星辰般闪亮的眼睛。再后来,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整个车子被挤压得惨不忍睹,按常理来说,里面的人肯定就没命了,可他却只受了一点轻伤,被人从车里救出来之后摸了摸兜里的护身符,眼里的光忽明忽暗。那一年,他十八岁。那个女孩,六岁。他是唐家大少爷,她是街边小乞丐。
  • 带着问题去工作

    带着问题去工作

    身在职场,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一这些大问题中,又包含很多个子问题,无数个子问题又会衍生出更多问题。而公司之所以聘请你,就是要你来解决问题的。员工能够独立有效地解决问题,就是有能力的最好证明。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员工,本身也会成为一个问题,这样的员工在职场上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