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2800000010

第10章 风从草原来(7)

鄂尔多斯遇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是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日方看中了鄂尔多斯的优质羊绒,鄂尔多斯人看中了日本先进的纺织设备和技术。双方以补偿贸易的合作形式,共同筹建了伊盟羊绒厂。

什么补偿贸易,不是明明欺负我们没钱吗?过去对我们是武装侵略,现在对我们实行的经济侵略,形式不同了,可侵略的性质没有变。

这亡我之心不死的小鬼子,不得不防啊!

鄂尔多斯第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在人们的种种疑虑中上马了,王林祥和许许多多的鄂尔多斯人一样,从情感上是排斥的,可又不得不佩服小鬼子们领先世界的设备和技术。

从作坊式的传统手工业到大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大生产,这里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王林祥是个勤于动脑敏于思考的人,他以热情的态度拥抱这个开放的世界,拿出当年钻研的劲头,近乎疯狂地学习专业技能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深得领导的赏识。

一次,在安装一台由日商提供的生产设备时,电路出现故障。设备出现质量问题退货是情理之中的事,可耽误工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谁来赔偿?在日本工程师一筹莫展之际,王林祥出现了。王林祥自学过电工原理,对电路并不陌生,他找来安装说明书和电路图,仔细对照检查,发现事故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电子元件短路造成的。故障很快被排除,一向骄傲得走路望天的日本人这一回低下头来,连连鞠躬致谢。这个偶然事件,王林祥不但在日本人面前争来了面子,也让全厂员工刮目相看了。很快,王林祥不但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同时也成了厂里的领导骨干。

1983年秋天,那个以贸易补偿方式建造的鄂尔多斯羊绒厂正式投入生产。这一年,而立之年的王林祥当仁不让地当上了厂长。

第一批产品出厂了,王林祥激动得彻夜未眠。“孩子”出生了,名字还没有准备好,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羊绒有一个代名词叫“开士米”,是克什米尔的译音。克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一个地区,这里盛产羊绒,当地人用羊绒织成的披肩,转销欧洲后,深受贵族太太和小姐们的喜爱,曾被视为富贵的象征。久而久之,“开士米”不胫而走,风靡世界。

西方人是通过丝绸之路认识中国的,欧洲人是通过羊绒认识克什米尔的。

那就取名“鄂尔多斯开士米”吧,最初,王林祥给他的羊绒衫第一代产品取了这样一个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的名字。

“生在闺中人不识”。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王林祥又陷入困厄之中,可他坚信一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总有一天,他的“鄂尔多斯开士米”也能不胫而走,风靡世界。

为了调查市场行情,打开国内市场,王林祥把目光盯在了大都市,北京,上海,大连……他组织了一个上百人的推销员队伍,亲自培训,亲自带队跑推销,用的是最原始的推销方式——送货上门。

一个不足200人的工厂,派出一半的人外出搞推销,听起来有点儿滑稽,这也是被逼无奈啊!产品卖不出去,谈何扩大再生产。王林祥最焦虑的是销售。

哪里跑火车,哪里就有鄂尔多斯羊绒厂的推销员。他们戏称这支队伍是“销售游击队”,坐火车周游列国。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中国的羊绒衫市场还是一个空白。在出师的动员会上,王林祥胸有成竹地说:“生产企业不搞生产经营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找到了消费市场,才能赢得商机。我不知道这次星火燎原的销售策略是否能取得成功,可我决心已定: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中国人不认,外国人认不认?也许能发一笔“洋财”。带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王林祥“转战”到了北京。

王林祥头一回进京,心情格外激动,想去的地方太多了,紫禁城、颐和园、八达岭、天安门……想来想去,还是全部放弃了。自己不是来旅游观光的,身上也没有计划外的开支。他自信自己还会再来,把自己的厂子办到北京来,让全世界人都认识鄂尔多斯开士米。这就是王林祥,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王林祥来到北京友谊宾馆,亦惶亦恐地走了进去,他发现这里住的大多是外国人,这些对“开士米”情有独钟的外国人,会不会对中国鄂尔多斯的“开士米”感兴趣?

在友谊宾馆的商务中心,王林祥见到一位西装革履的经理,他说明自己的来意,并拿出自己的产品,希望这位年轻的经理能慧眼识珠,成为他的第一个代销商。

商务中心不大,可这里营销的产品,除日用百货外,几乎全部是世界知名品牌,而且标的都是吓死人的天价。

年轻的经理为难了,凭他的鉴赏力,他知道这手里拿的是件好东西,那么轻、那么柔、那么暖,而且价格便宜,有市场竞争优势和拓展空间,可它不是世界名牌,很难从这里走向市场。

见经理面有难色,王林祥用商量的口气说:“这样吧,我留一件样品在这里,算是寄卖,卖出去了,我给你提成,卖不出去,就挂在这里做广告,打上个标签,写上“鄂尔多斯开士米。”

两人击掌成交,相互留下联系电话。虽然前景未卜,值得庆幸的是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王林祥前脚到家,北京的电话也就跟着来了,给他带来的自然是供不应求的好消息。

那一年,王林祥往返北京许多次,用同样推销方式打开了北京市场,在北京的各大商场设立了代销点和专柜。他的销售大军,如法炮制,向全国进军……

一场从鄂尔多斯高原来的“绿色风暴”迅速吹遍全国,并以强劲的势头吹向世界,让外国人认识了来自中国西部高原的“开士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92名销售人员在全国52个大中城市开设了代销点或专柜,鄂尔多斯羊绒衫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悄无声息地打开了国内市场。

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看到企业兴旺发达,鄂尔多斯羊绒人备受鼓舞,独占“世界鳌头”的信念更加坚定。

1984年,那是建厂的第二年,鄂尔多斯羊绒厂不但收回了建设成本,而且为国家创利税1亿多元,成了全市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

创世界品牌,产品名字很重要。起初定名的“鄂尔多斯开士米”,表意性不强,叫起来也感到拗口。王林祥博采众议改了名字,叫“双鱼”羊绒衫,这名字吉祥,暗喻“年年有余”。这名字太传统,缺乏时代感,最后定名为“鄂尔多斯羊绒衫”。用产地命名产品,在提高产品知名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地的知名度,让鄂尔多斯和鄂尔多斯羊绒衫一起走向世界,这不正是鄂尔多斯羊绒衫历史性的一大贡献吗?

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如今的鄂尔多斯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羊绒加工企业,年产量约为150万件,其名声大大超过“开士米”,创造了当代羊绒工业史上的奇迹。

1991年,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商标先后在德、意、美、法、日等国注册,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公司和专卖店。

2001年,鄂尔多斯集团公司挂牌上市,股市对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鄂尔多斯的绒纺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国内、国际市场当仁不让地占据着“霸主”地位:实际控制着全球93%的原料,分梳加工量占世界的80%以上,产品和半成品占据60%的国际市场。

风物长宜放眼量。近年来,集团公司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之中,“以大求变”,从单一的纺织业扩展到煤炭、电子、石油、化工、商贸、餐饮、通讯等领域,形成了多产业并存、产品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经营资本化、市场国际化的跨国集团公司。

鄂尔多斯集团公司现有成员企业75个,员工2万多人,总资产和总销售额分别超过100亿元,创利税25亿元。

鄂尔多斯羊绒,这个被羽化的精灵,借着改革的春风,轻飏直上,飞向云天。

有人称这是第二次鄂尔多斯风暴,一个“温暖全世界”的绿色风暴。

风吹草低不见“羊”

在动物王国里,羊应该算是最听话、最温顺、最好养而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小动物了,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羊儿从野禽变为家禽,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

可有一天,温顺的羊儿却被推向了历史的审判台,它的罪名是——破坏草场的元凶。

铁证如山:一位治沙专家经过权威地调查取证得出结论,养一只山羊需要10多亩的草场,这并不构成罪证,罪证在于它的贪婪和对草场掠夺性的破坏。它那4只灵巧无比的小蹄子就像刨草机,草被它啃光了,连草根也不放过,所经之处,草场变成荒漠。草场在一天天萎缩,荒漠在一天天扩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羊儿惹的祸。

在鄂尔多斯的民谣里有着这样的传唱——

媒婆不死是姑娘的害,羊儿不死是草场的害。

既然成“害”,当被除之。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从山羊开始。

世界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付出流血的代价,这场绿色革命也不例外。革命之初,多少带有点冤情的羊儿充当了鄂尔多斯环境恶化的“替罪羊”被大肆屠杀。

羊儿被屠杀了,羊绒业该如何发展?在当时,山羊绒是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原料,鄂尔多斯羊绒衫又是鄂尔多斯的龙头企业,这龙头企业也需要重点扶持啊!问题的症结在于羊绒业越发达,对草原的破坏就会越严重。于是,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时摆在了市委领导案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经济要发展,草原要保护。

鄂尔多斯人终于找到了困扰鄂尔多斯农牧业发展的症结:人们已经习惯于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微薄的希望,并且建立了掠夺性的生产方式,要转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就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就是“禁牧、轮牧和休牧”,通过主体的主动退出求得客体的自我平衡,自我修复,以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政策的号召力在于民众的积极相应和广泛支持。市委市政府召开誓师大会后,大批干部带着责任制,走村串户,大张旗鼓地宣传“三牧”。

禁牧了,羊儿吃什么?没有羊了,牧民吃什么?这是多么尖锐而有现实的问题啊!

鄂尔多斯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汉族占大多数的民族地区,做出这种硬性规定会不会引发民族矛盾?这种担心也并非多余。

草原是皮,牲畜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禁牧之初,并不顺利。

说起禁牧,一位牧民大惑不解地说:“放羊放羊,羊是放养的。当了一辈子牧民,放了一辈子羊,现在变成喂羊的了。”

从“放养”到“舍养”,很多牧民一时转不过弯来。

一位苏木领导回忆起当年的禁牧工作,感叹说,禁牧,那真叫一个难,比计划生育还要难!你不认真抓,一级一级立了军令状,对上级交代不了。你认真抓了,那些牧民就会指着你的鼻子骂,你连羊都不让放了,还是蒙古人吗?这不是骂人祖宗吗?!你是当干部的,你能有什么好办法,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啊!上级只有政策规定而没有法律依据,让你动不得、急不得,也只有忍气吞声了。

更有甚者,为了对付上级检查,有些牧民相互串联起来,在公路上增加了“瞭望哨”,发现禁牧人员来了,立即点燃鞭炮,听到鞭炮响,就把羊儿吆回圈里去。有人送给这些偷牧者一个“雅号”——放牧游击队。于是,在茫茫大草原上开始了一场“游击战争”,这仗打得的确有点滑稽。

仗打得滑稽,故事也出得滑稽。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有一个牧民,他的对策是:你明着禁,我暗着放,你白天禁,我晚上放。每天到了晚上,他穿上御寒的羊皮袄,赶着羊儿出门了,羊儿的眼睛明亮,不怕黑,“夜牧”也能啃饱。时间久了,他家的羊儿连生活习惯改变了——由过去的白天吃草晚上反刍变为晚上吃草白天反刍了。还有更绝的,他家的羊在夜里见到车灯会统统卧倒,一动不动,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

一位“女游击队员”,她另有绝招,禁牧的人来了,把她抓了个正着,她说羊是饿疯了,才从羊圈里跑出来的,自己正在往回赶。明明知道她说的是假话,可她也能自圆其说啊!你能拿她这么样?

怎么才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变成农牧民的自觉行动呢?

对于决策者来说,需要的是前瞻性的目光和宏观的英明决策。在本世纪初,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鄂尔多斯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其中有八项内容:

1、禁牧、休牧和舍饲养殖;

2、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

3、推进人口向城市转移,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

4、建立生态无人区,让草原休养生息;

5、大力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

6、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推动全市生态建设进程;

7、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以全社会联动的方式助推生态建设;

8、大力扶持和发展林沙产业,以“反弹琵琶、逆向拉动”的方式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

这是多么诱人的发展前景啊!

对于农牧民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所在,你的禁牧、休牧、轮牧的“法宝”什么时候才能见效益啊?牧民失去羊群和农民失去土地是同等重要啊!

禁牧头一年,统计数字上来了,全市的牲畜一下子减少了100多万只。这事不得了啦,牧业生产严重受损,大伤元气了,真的要天塌地陷了!

面对改革的阵痛,鄂尔多斯的当家人没有改变初衷,他们相信,只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最终才能破茧而出。

事实胜于雄辩。2000年实施禁牧时,鄂尔多斯有牲畜约600万只(头),10以后的今天,牲畜的保有量达1500万只(头)。与2000年相比,退耕还林后耕地面积减少了近7万亩,粮食却增长了4亿公斤。

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同类推荐
  •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作为四川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作家,我生在仪陇,长在仪陇,对于家乡的文学视野基本是全景式的。但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浸沉于通讯与报告文学之中。对于散文,却从未想着去染指。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闲书闲话(采桑文丛·第二辑)

    闲书闲话(采桑文丛·第二辑)

    本书共收录文章33篇,多是作者写于近几年的书评。前六组《闲书闲话》是类似书话性质的短书评,记录阅读的感受和印象;后面有几篇外国小说评论,试图在印象概括的基础上作出解读;最后还有一篇评论出版家贝内特·瑟夫的自传,算是书人书事。
  • 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老舍先生问: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杜甫说:齐鲁青未了。白居易手捻长髯:最忆是江南!李商隐深请回忆: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些声音,融在历史的长河里,半江瑟瑟半江红。就吸引了一颗读书种子,驾着蒲公英的小伞,飘过水,飘过山,看神州万里大好河山,追寻前人足迹,把生命里的那份感悟和悸动,轻描淡写,让内心饱满,让人生不寂寞。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不能仅仅吃米活着!
  • 范稳自选集

    范稳自选集

    本书精选了范稳关于藏地文化历史和文化抗战两大主题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以及《重庆之眼》和最新作品《吾血吾土》。虽是摘选,但每部书都尽量保持了故事和人物命运的逻辑性和美感,可谓故事和文字的“精华素”,其中充满民族与信仰的砥砺与碰撞,坚守与交融,涌动着强烈动人的情感。
热门推荐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德隅斋画品

    德隅斋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坑爹金手指发家史

    坑爹金手指发家史

    别人家的金手指是灵泉肥田,别人家的金手指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别人家的……对,那是别人家的!女猪脚表示,自己家的金手指就是坑姐的!摸啥啥就坏,碰啥啥就散,尼玛每天还提心吊胆的怕把别人给摸“散”了!唉,这日子可神马时候到头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宁夏岩画

    宁夏岩画

    主要介绍宁夏;吃住游、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区市概览。
  • 长生仙途.A

    长生仙途.A

    败落世家之子的高华,立志奋发图强,重振门楣!所幸他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渐入佳境……然而枚偶得的三枚血色晶石,却又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强梁竞相夺取的“猎物”。万般无奈之下,高华愤然而起,斩妖魔,斗巨擘,压豪门!
  •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作为一名集团老总,我很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工作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有的人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去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于是,前者成为了成功者,后者沦落为失败者。同样,我也经常对我的学员和客户说: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必有原因。
  • 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李嘉诚,一个响彻华人世界的名字——他连续多年稳坐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享有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他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全球最佳企业家”;他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封为“全球最赚钱公司”。《守得住,才强大》带你一起学习李嘉诚的商业及人生智慧:低起点如何求发展;生意场上如何做事、做人;年轻人怎样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重大生意怎样操作……
  • 闻言返清美好邂逅

    闻言返清美好邂逅

    青春,是美好的,但,也是遗憾的,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次简单的心动,而你,亦是如此!
  • 左手婚姻

    左手婚姻

    她有过爱情,有过婚姻,也有过寂寞,这三样东西都让她刻骨铭心,她只是在刹那间顿悟:既然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幻化成寂寞,那么,就让寂寞相伴终身吧!
  • 我,来自一千年前

    我,来自一千年前

    一千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发现自己来到一千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兴奋,害怕,亦或是茫然?一梦千年,林笺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身处一千年后,父亲是帝国一级上将,家中有着三个优秀的兄姐。就像是再美丽的钻石都会有些许的瑕疵,而她就是那个瑕疵。这个身体的前任给她扔下了一个烂摊子。酗酒,打架,被拒婚,十七岁而已,她已经名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