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3600000010

第10章 从前以来

钱先生年轻的时候喜欢淘旧书店的,那条路从前叫护龙街,护龙街上有许多旧书店,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都是很小的店,但是里边说不定就是藏着宝贝的。钱先生经常在这些旧书店转来转去,认识了不少店主,买了不少的旧书,他回去慢慢地看着,慢慢地就走过了人生的大半辈子。

后来钱先生也离开了这个小城,到了外面,又后来钱先生凶为思念家乡,他又回来了,在他七老八十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他写到了护龙街上的旧书店,钱先生说,当年我在护龙街的旧书店购买的旧书,如今大多记不得了,有许多也已经丢失,但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钱先生就忽然地想起了其中的一本书来,现在在钱先生的眼前清晰地展现着那本书的模样,发黄的纸页,小楷的字迹,有些字是被虫子蛀过的,是很厚的一本线装书,叫作《弘文辞汇》,钱先生似乎是打开了记忆的窗户,他又回忆起更多一点的情形,他是在旧书店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这本书的,店主是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他和钱先生是面熟的。

钱先生来了。

来了。

他穿着中式的棉袄,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在小书店的里屋,有一个小婴孩在哭。

是你的孩子吗?

是的。

多大了?

三个月。

钱先生没有看见孩子的妈妈,他倒是一眼就看见了放在角落里的《弘文辞汇》。

要几个大洋呢?

要八个美元。

太贵了。

那就七个美元,店主说,不能再少了。

那就七个美元,钱先生是很想买这本书的,所以就没有再还价。

要了。

要了。

后来天色渐晚,钱先生要回去了,他向店主抬手致一致意,再见。

再见。

婴孩的哭声从屋里飘出来,在黄昏的街头轻轻的回荡,石子路面有一点潮湿,傍晚时候有雾气的。

这本书现在也已经不见了,钱先生已记不起来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遗失了它的,但是这件事情钱先生重新记了起来,而且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近切,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这样钱先生就写在文章里了,文章发表在一本杂志上,有一些读者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自己的心被别人的往事拨动了一下,噢,从前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的,他想,也有的人是不以为然的,他觉得这些陈年旧事像陈芝麻烂谷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随它过去了,有更多的读者他们去读别的作品,就没怎么在意钱先生的这篇文章。

这与钱先生都没有什么关系的,他写文章只是自己心里的一种淡淡的需要,没有别的什么想法,在别人早已经用电脑写作的时候,他仍然是用自己的老式的钢笔,一笔一划的,他已经很老,老眼昏花,思维也不像从前那样敏捷,手指也有些僵硬的。

所以钱先生也只是偶尔写一点文章,并不是经常的、每天都写,更多的时候,他在外面走一走,到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慢慢地转一转,有一天他走到杂志社这里来了,这里是一条深长的青石小巷,在一个现代化建设的城市里,这样的小巷已经不多了,杂志社这里是很安静的,很适合他们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编辑工作。

编辑也不认得钱先生,他们多半通过文字和作者打交道,但是钱先生走进来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同时从自己的办公桌前站起来,他们都觉得是应该站起来的。

我走走,钱先生说。

请坐。

看看。

请喝茶。

我姓钱,钱先生说,上一期的杂志上,我——

噢噢,有一个人已经先想到了,其实他一看到钱先生的样子,他就想到了他的文章,真是有点文如其人的。

是钱黎先生吧。

是钱老先生呀。

您的文章很有味道的。

他们谈了谈文章,也谈了谈从前的护龙街和街上的旧书店,他们感叹现在与从前的不同,杂志社也有一些年纪比较轻的人,但是他们有些观点也与钱先生是一致的。

后来有一个女孩子“呀”了一声,她的声音很轻柔,有一封信读者来信,她说。

这是一个读者写了一封信寄给作者钱黎,因为不知道钱黎的地址,就寄到杂志社,请杂志社转交,这是经常有的事情,他们都会认真去办的,这一封信是前几天来的,女孩子是负责收发的,但是她最近心里有点烦,没有及时把信转出去,这时候钱先生就来了。

你要是把信转寄过去,说不定还没有到呢,一个编辑说。

是的呀,现在邮局也常常误事的,另一个编辑说。

有一个人一封信走了一年也没有走到。

嘻嘻。

女孩子去把信拿出来,交给钱先生。

噢噢,钱先生看了看信封,这是一个普通的信封,上面确实是写着他的名字的。

钱先生想把信拆开来看一看,但是他没有带老花镜,可能看不清信上的字,不如回去看了,钱先生想。

钱先生在杂志社坐了坐,他又沿着青石子的小巷慢慢地走了。

在天气好的时候钱先生也会到街心的公园或者附近的小园林去坐一坐的,这个城市里小的园林很多,很幽静,是比较适合老年人的,有一些老先生和老太太他们都会到那里去,一起讲讲话,也有的人是一个人独坐着,心情是很好的,钱先生去的时候,看到亭子里有一位老太太坐在那里,他向她点了点头,是有点面熟的。

钱先生你还认得我,老太太的脸被树隙问的阳光照着,她脸上有一点灿烂的。

面熟的,觉得蛮面熟的。

我先生姓吴,老太太说,吴,那时候你们很熟的呀。

是的是的。

就是在护龙街上开旧书店的呀。

噢,是的是的。

钱先生其实并没有想起来谁是吴先生,虽然是在护龙街上开旧书店的,但是那时候旧书店是很多的。

就是朝西的那一家。

是的是的。

就是门口有邮筒的那一家。

是的是的。

就是很小的那一家。

是的是的。

老太太朝钱先生又看了看,钱先生的记性真是好的,老太太说,你的记性真是好的。

嘿嘿,不大好的,不大好的。

老太太有一点咳嗽起来,但是不太厉害,咳了几声就好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向钱先生说,老毛病了,坐月子时候就留下的。

噢噢。

园林里有人经过,他们中间有的看看钱先生和老太太,也有的不看,他们走过来了,又走过去了,钱先生说,游客蛮多的。

从前人少的,老太太说,从前我也想来,但是我们家吴先生不肯来,他不肯出门的,不喜欢动,喜欢孵在家里的。

那你、那吴先生,钱先生说,他好吗?

咦,老太太有些奇怪地看看钱先生,咦,你不知道的?

我,钱先生有些支吾,我也,我也不大知道的。

他去了十年了,老太太说,在凤凰公墓那边,山坡上。

噢噢。

要不是他不在了,老太太说,也不会我来等你呀。

噢噢。

老太太眯着眼睛看了看天色,你蛮准时的,她说,钱先生你是个守时的人,我说好三点,你来的时候大概就是三点。

三点?钱先生也向天上看了看,现在看起来差不多是三点,不过我不戴手表的。

我也不用表的。

三点的时候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的,过了三点,太阳就走得比较快了,看着它就有点斜了,但是来来去去的人仍然多的,他们从亭子前走过来,又走过去,他们看看钱先生和老太太,也有的人不看,他们只是看着美好的风景。

你的记性真是好的,老太太说。

一般的,钱先生说,年纪大了,忘记性也大了。

但是从前的事情你是记得牢的。

远的事情反而蛮清楚,近的事情反而就糊糊涂涂的,钱先生说。

你还记得《弘文辞汇》呢,老太太说,《弘文辞汇》。

噢噢,钱先生有点开心的,是《弘文辞汇》,你看过我的文章。

这样我就想起从前的事情了,要谢谢你的,钱先生,是你让我想起那些事情的。

嘿嘿,钱先生说,你那时候是在哪里呢。

我是在给孩子喂奶的,老太太说,孩子老是要哭,一哭就要给他吃,吃了他又要哭,哭了就再给他吃。

噢噢,钱先生忽然就想起来了,噢噢,你就是那个,那个——不过,那时候,我一直没有见过你的。

是的吧,老太太摸了摸自己的脸,唉唉,我也不会带小孩子的,小孩子老是要哭的。

我就和你家的先生在外面谈价钱的,钱先生说,小婴孩的哭仿佛又在他的耳边回荡了。

那本书是要卖八美元的。

是的是的,我嫌贵的,钱先生现在更觉得从前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了,后来他说要七美元。

不能再低了,老太太说。

是的是的,钱先生很高兴的,他又回到往事中去,后来我就拿出七美元买了书。

一群小孩子叽叽喳喳地涌到亭子里来了,他们坐在地上,坐在栏杆上,吃着饮料,然后有一个孩子站到栏杆上,往下一跳,别的孩子都跟着他那样子,站到栏杆上,往下一跳,他们闹了一会,一个孩子奔走了,别的孩子也都奔走了,一阵风一样的,叽叽喳喳的声音就消失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老太太说。

是这样的,钱先生说。

剐才我们说到哪里了,老太太问道。

说,噢噢,说我买书,钱先生说,我拿出七美元买了书。

不对的,老太太摇了摇头,不对的,你记错了。

是七美元的,钱先生说,我记得的。

你不记得了,老太太仍然摇头,你当时身上没有钱,你是赊的账。

我赊的账吗?钱先生也摇了摇头,我不会赊账的,那时候我是有钱的,我给报纸写文章,有稿费的。

是赊的账,老太太说,是确定的赊的账。

啊啊。

那天你走的时候,我看到你的背影,那天已经是黄昏了,天色有点暗的,还有点雾气,我没有看得很清楚,我问我家先生,这个人会不会不来还钱的,我家先生说不会的,钱先生是个实在的人,而且他是喜欢书的,他三天两头要到书店来的,可是——

可是后来我就没有来还钱吗?钱先生讶异地说。

是的呀,我们就一直等的,一直等的,一直也没有等到你再来呀,老太太说。

怎么,怎么会呢,钱先生努力地去回想当时的那件事,现在那件事变得模糊起来,他怎么想也想不清楚了,穿中式棉袄的年轻店主,婴孩的哭声,厚厚的线装书,黄昏的小街和雾气,一切都在远去,远得就要看不见它们了。

我家先生的小本子上,记着这件事的,老太太说,可惜那个小本子后来没有了。

噢噢。

你想起来没有呢?老太太说。

你们后来就一直在等我的吗?

没有的,老太太说,后来也就没有等了,其实后来我们就忘记这件事了,又后来他去了,我就一个人了,也是不会想起来的。

噢噢,钱先生说,你是看到我写的文章了?

是的呀,老太太说,后来我就看到了你的文章,我又想起从前的事情了,我就给你写了那封信,寄到杂志社转给你的,我还怕他们不会转给你,我还怕转给你了你不肯来的,所以我刚才看到你走过来,那时候我很开心的,约你二点钟来,你就来了,事情就是这样的呀。

钱先生摸了摸口袋,已经换过一件衣服了,那封信不在这里,唉唉,钱先生说,我还没有看那封信呢。

是吗,老太太说。

你肯定是不相信我的,钱先生说,如果没有看你的信,我怎么会在三点钟来的呢,你一定是这样想的吧。

也不一定的。

在遥远的北京,在那个很大的图书馆里,正有一位年轻学者向工作人员打听《弘文辞汇》。

你找对了地方,工作人员说,这本书确实在我们馆里。

这是绝版,年轻的学者说。

是的,工作人员说。

它价值几十万?年轻的学者问道。

或者应该说是无价,工作人员说。

是的是的。

在遥远的南方小城,钱先生觉得有一些尴尬的,你是来讨还七美元吗?他问老太太。

啊啊,怎么会呢,怎么会这样呢,老太太说。

那么你是,钱先生说,那么你是。

啊啊,坐一坐,在这里坐一坐蛮好的,老太太说,好多年过去了,现在来坐一坐。

噢。

他们有一阵子没有说话,就是静静地坐着。

阳光从树的缝隙中落下去了,老太太觉得有一点点寒意了,我们该回去了,她说。

是的,钱先生点了点头。

走吧。

走吧。

仍然有很多的游人在他们身边穿过来穿过去,他们拿相机拍下黄昏的景色,在这样的小园里,黄昏的景色是一首诗。

出来就是街了,他们在热闹的十字街头摆了摆手。

慢走噢。

慢走。

钱先生回家的时候,他的儿媳妇正在做晚饭,钱先生犹犹豫豫地站在一边。

爸爸,他的儿媳妇说,您要说什么?

我的,那个衣服,钱先生说,昨天换下来的,衣服口袋有没有什么东西呢。没有的,他的儿媳妇是细心的人,每次洗衣服,都会先把衣服口袋翻开来检查一遍的。

咦咦。

他的儿媳妇去把洗过的衣服再翻开口袋看看,也没有被洗皱了的纸头。

咦咦,到哪里去了呢?

那是什么东西呢?

唉唉,那是一封信。

要不要紧呢,儿媳妇说。

不要紧的,不要紧的,钱先生说。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钱先生的苇孙子已经会接电话了,他是很喜欢接电话的,他就颠颠地跑过去接电话。

喂,找哪位?他奶声奶气地问道。

(2001年)

同类推荐
  • 江湖怪异传

    江湖怪异传

    湖南素多迷信,尤尚巫术,书中所举光绪年间诸案例:贡院中之悬尸、三件巫蛊杀人案等,多与排教、师教、诸天教徒勾结恶人诈骗钱财有关。三件巫蛊杀人案经官方审理结案。贡院中之悬尸一案,官方审理为死者自缢结案。时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盛行,长沙城里一班公子哥儿组织的顽意团,便研究起侦探术来,对悬尸一案颇多怀疑,经多方分析、调查,渐露端倪。
  • 难忘的亲情

    难忘的亲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都习惯家丑不可外扬,家底不可示人。作者则以百倍的勇气,真实的情感,细腻的笔法,写《长哥未必当父》里的大哥的欠债烂赌与不负责任不守信用的习性;《童年的期盼》中自己虽处贫寒家庭却生活在亲情与爱的包围中的感动;《哭泣的木香花》写二姐倔强的性格与命运;《飘拂的山羊胡中》的阿公的偏心;《心中的父亲》中父亲的辛劳与眷顾;《要强的女人》岳母的一家子人的爱情与生活;《永远的爸》中的亲情,《走进无声的世界中》大姐不幸的一生,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勾勒出一个农家人鲜活的亲情世界。
  • 风控

    风控

    陈向东出事了。接到闺蜜张虹电话报告这消息的时候,李梅正走在每天上下班经过的彩虹桥中心地段,她感觉车流震动桥身的摇晃突然加剧,如地震落到了江底。她浑身发冷,半天没喘过气来。过了半分钟,那边的“喂、喂、喂”声才灌进耳膜,她才发现自己身子靠着栏杆,一动没动。“啥事情?他死了?”李梅的手下意识地抓住栏杆,声音虚弱得像刚溺水上岸。“也不是。不过差不多了。”“到底啥事情嘛!”李梅毫无耐心听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像被蜂子蛰了一下,有些控制不住的歇斯底里。
  • 血色月影

    血色月影

    左手昆仑,右手天山。黄土官道上,一抹黑影疾速掠过,速度之快仿若一撇亮光。吹花吹花,只因入东厂当日漫天梨花。此刻,吹花驻足停在一匹白马前,拱手道:“大人,前方就是天山、昆仑,岳如影的月影宫应当匿于其中。”已入高原,白马喘起粗气,不安地扬蹄长嘶。座上人一拉缰绳,立刻让它平静下来。“直接入山。”低沉男音穿透风沙而来。银色铁甲、英姿飒爽,带着拒人千里的寒冷。“是。”吹花迅速上马,尾随前方一骑身影而去。张长铭,掌管明廷最大特机构东厂,此番来到边疆是为七公主朱静婷寻找救命良药。
  • 临渊而立

    临渊而立

    微信吱哇个不停,我不看也知道是端端发来的新房设计图。我托着因失眠发痛的脑袋径直盯着电脑上写完的党委工作报告,思索是删掉句号呢,还是加个感叹号?政治处王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讲话喜欢用感叹语。团刘政委三令五申写材料用词要平实。前不久,我跟他俩下部队调研,王主任说到某连挑选标兵射击,很是气愤,说,可憎,可憎!真可憎!如此弄虚作假,糊弄我们,实实地可憎!老王,你能不能把那个鬼叹号去掉?材料是叹号,讲话也用叹号,有人都给我提意见了,说把你改名叫叹号主任得了。政委,习惯了,习惯成自然,不好改喽。
热门推荐
  •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人类历史 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它孕育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怎样以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呢?如果有一种简便的途径能让小朋友们轻松地学习“人类的故事”,那真是善莫大焉。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看灾

    看灾

    赵新琪的心情不好,走进办公室,脸还是黑红黑红的。满是猪肝色。先到的小万正在舒处长的办公桌前擦桌子。见他气色不好,就走到他的办公桌前,一边擦他的办公桌一边说,赵处长,昨晚全市的降雨量气象台已经传过来,要不要给你打印一份?什么处长处长的,叫得人肉麻,副处调。赵新琪将公文包重重地甩在没有擦完的办公桌上,不接小万的话。小万年轻,却会看事,见赵新琪火气不小,不再说话,赶忙把他的桌子擦干净,再去擦舒处长和自己的办公桌。
  • 人间蒸发

    人间蒸发

    (Rawson,1906—1971)克雷顿·罗森堪称不可能犯罪故事的大师,他在舞台表演戏法为职,说得更精确些,罗森是位魔术师,而且后来还写了一系列以梅林尼(Merlini)为主角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梅林尼是魔术家,常被警方找去帮忙解决罕见的命案。该系列首部作品《飞出礼帽之死》(Death froma TopHat,1938)被拍成电影《出售奇迹》(Miracles for Sale,1939),描述一连串涉及魔术的犯罪事件。罗森因为这部小说而展开作家及编辑的第二个职业生涯。罗森和约翰·狄克逊·卡尔很喜欢挑战彼此的创作功力。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①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①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长女复难为

    长女复难为

    沈璞这人,吃硬不吃软,陈乐山一只手就将他扣在了墙边,无法动弹,“你娶不娶?”“放,放开本侯……”没法放,重活一世,且看本将如何治你。…………清风朗月,徐徐而来。我欢喜你,是两辈子的事,从来,无关风月。
  • 穿越之我的未婚夫是王先生

    穿越之我的未婚夫是王先生

    尼玛?穿越了,未婚夫是王先生,谁说王先生是萌萌的,明明是腹黑属性的啊。
  • 盛世隐婚:总裁大人心尖宠

    盛世隐婚:总裁大人心尖宠

    外表是个工作狂,冷漠女,晚上回到家里是这样的。“老公,我好饿”眼睛闪着泪滴,一张可怜的小脸,如同乞丐一般盯着对面坐着吃饭的男人。宫景:“不是正在吃饭吗?”夏柠:“我没有力气吃饭”宫景:……那你还在说话呢!夏柠:“老公要你喂?”宫景:“你多大了”夏柠:“我五岁……”宫景:“……”前世意外失身于宫景,被爷爷逼得嫁给宫景,因嫌弃宫景出身。随之爱上温柔的陆煦,却不料温柔的人变得如野兽一般,爷爷去世,公司落入他人手里,夏柠恨。重生回来混娱乐圈,护爷爷,护公司,护老公,护宝宝……最后升级国民女神。
  • 恰如清风知我意

    恰如清风知我意

    她,世人眼中不学无术的非主流纨绔少女。他,传闻中冷血无情,腹黑霸道,不近女色的高冷大神。【初见】“帅哥,你长得这么好看,打个商量。你看啊,我又有钱,还有颜,出身又好,跟着我可以让你在整个S市横着走,你又不吃亏,你看看怎么样啊?”她醉醺醺地坐在他对面。他笑的优雅,玩味地看着她“小姐,在这种地方和一个男人说这种话可很危险。”后来,他因她卸下那优雅的疏离,本以为惹得是青铜,却原来是个王者。【还是那句话,不是成长文,不喜勿喷,女主叶枫,男主云辞亦。】
  • 末世日常见闻录

    末世日常见闻录

    作者:你想成为大神吗?关宇:想啊,做梦都想作者:你要成为男主角?!关宇:嘿嘿,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啦~作者:你想拥有超能力?!关宇:当然想,这样我就可以偷窥别人的胖次了<( ̄3 ̄)>.....作者:真是贪得无厌,给男主头衔,不过必须要加最废!来人,剁成碎肉末送过去,这次一定虐死你o( ̄ヘ ̄o#)关宇:啊!!!!不要啊,饶命啊,我再也不要当主角了....(⊙o⊙)啊!
  • 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努力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回报。很多人一直在努力,却依旧收效甚微,因为他们不懂得,付出是为了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得到一句“你已经很努力了”的嘉奖。很多人看似勤奋,其实很多时候是在做着无用的努力。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用心的思考,没有踏实的行动,所谓的努力,都很可能只是别人眼中的“作秀”却毫无价值,获得成功就更无从谈起。究竟怎样才算努力,怎样才是真正的努力,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了“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做法,例子生动,论述具体,用浅显而又意蕴深刻的笔触对“努力”进行了说明,旨在给诸多还在陷于“努力却无所收获”谜团中的人以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