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9600000003

第3章 道者诗性生存,回归本真才是快乐(2)

道法自然,顺势而为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因到环境上去,他们抱怨上天不公,抱怨自己没有好的生活,总是苛求这个,苛求那个,使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和憧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他们有了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但不知道知足,还是以自己的快乐生活为代价不断向名利和地位去索取,最终把自己陷到泥沼之中。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从来不知道满足是什么滋味。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但很多人无休止地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上,等年纪大了,蓦然回首,却发现留给自己的只是叹息和无奈,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没有一种固定的形状,因而能因物赋形。无论多小的缝隙,水都能钻过去;无论多么不规则的石头,水都能绕过去。

老子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摆脱困境,生活得逍遥自在,就要学习水的智慧——顺势而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你的人生方能乘风万里。

从前有一位得道高僧,他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由于年事已高,所以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大师在一番挑选之后,终于把目标落在了慧远和慧明两个徒弟身上。但是一时间也没有考虑好到底谁来接自己的班。

这一日,晴空万里,大师把两个徒弟叫到自己身边,说道:“我年事已高,命不久矣。今天,我准备在你们两人之中挑选一个接班人。”徒弟一听,立即拜倒在地上。师父接着说道:“我一时之间也无法抉择,这样吧,你们谁能从寺院悬崖下面攀爬上来,那么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于是,慧明和慧远师兄弟来到悬崖下面,此悬崖少说也有七八十米高,而且极其险峻、陡峭,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坠崖事故。慧明身体很强壮,开始磨刀霍霍往上爬,但是没爬多少,就从上面滑了下来。他没有气馁,一直不断地坚持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但是还是没有放弃。

终于,慧明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实在没有了力气,而且全身都是伤,只能在旁边坐下休息。这时候轮到慧远了,慧远的身体比慧明差多了,可能爬不上几米就会掉下来,大家也开始为他担心起来。慧远也像慧明一样开始往上爬,可是爬了两步就掉了下来,慧远也没有放弃,掸了掸灰尘,继续往上爬,刚爬上两步,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便看到了小溪流。

慧远没有继续往上爬,而是爬了下来,往山下走去,大家都表示不解,难道慧远就这样放弃了吗?大家纷纷摇头,对慧远表示失望,大师却面无表情,只是看着慧远。在大家的视线里,慧远没有走多久,就停在了一条小溪流旁边,慧远随着小溪而上,虽然越走越远,但是大家都开始明白慧远要干什么了。

慧远沿着小溪不断往上走,绕过了一个山谷之后,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到了崖顶,向大家示意。然后再次下山,来到大家面前,在大师面前站定。这时候,大家都以为大师会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懦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大师却微笑着宣布慧远是新一届住持。众僧只能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大师看着大家不解的目光,于是解释道:“这个悬崖,相信你们也能看出来,不是人力能够攀爬上去的,但是只要你往上爬几步后低头看,那么就能发现一条上山之路。‘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告诉我们要伸缩退变,顺势而行啊!”

一个人,若为名利所诱,那么心中就只有前面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大师心中,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不正是他的中意之人吗?名利两字,困倒了多少世人啊!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内容,是完全依从于“道”的啊!在老子看来,道是永恒的,是永远不变的真理,顺道而行才能长久。乘风万里,顺势而为,不就是顺道而行的体现吗?

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没有找到答案。相对于蜉蝣、夏花而言,我们的生命是如此长久,相对于地球宇宙而言,我们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老子告诉我们,生命的由来是有所归依的,那就是道。道是永恒的,是实在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让我们摆脱空虚,使我们的生命充实起来。“惟道是从”、顺势而为,才是正确的选择。

顺势而为,其实是“道法自然”的体现。按照自己原来的样子来运行就是道法自然的实在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将自己的本性掩藏了起来,好的我们要说成坏的,不喜欢的又要表示喜欢,不能真正为自己活着,不能潇洒快乐地活着。顺势而为,就是让你回归本真,回归自然,顺着道的发展来发展,顺着势的进行而进行。

落实到生活中,怎么做才是顺势而为呢?其实,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给我们做出了指示,那就是“不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什么意思?就是真正的勇士不会逞其勇武,显出凶狠的样子;真正善于作战的战士,不会轻易就暴躁发怒;善于打胜仗的将帅,不和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下。这就是不与人相争的德行,就是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能够做到不争和处下,就是合乎“道”的极致了。合乎于道,那么自然就是顺势而为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就是因为处于低下的位置,谁敢说这不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呢?不争,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你要想领悟道的精髓,那么就首先得明白不争的含义。顺势而为,不是让你借着别人的势胡乱作为,而是让你学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做事,去赢得大家的信赖,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如意,心灵更加愉悦。

“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让我们的心归于平静,如明月般皎洁,如天空般淡泊,如此才能与人无争,与世无争,顺势而为,做真正的自己。抛弃名利万事皆闲,找回失去的自我,认识自己,走出困局,踏上顺势而为、“惟道是从”的人生新道路。

不断调整心态,因环境而改变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钻牛角尖,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因到命运上去。其实,真正的智者无论到哪里都能很好地融入进去,因为他会因环境而改变。顺其自然地活着和面对生活,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人生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面对眼前的艰难险阻我们既不能畏惧、妥协,也不能只是忙着赶路,应该适时停下来,看一看身边的风景,随时审视所走的方向是否正确,再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因环境而改变,体现了道家的思想,老子说,“道法自然”“惟道是从”,其实也是因环境而改变的意思。中国有句俗语叫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这也是看一个人能否适应环境。适应环境不是让你失去自我,而是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有效地融入集体中,给大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一位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处处与自己作对,无论是自己的家人,还是公司的同事,他都觉得在针对自己。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将生活过下去,觉得生活很无聊,活着没有意思。

一天,年轻人实在感觉太压抑,便到小区外面走一走。离小区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很是干净,平时也有一些老人坐在河边钓鱼。年轻人正好溜达到路边,看到一个老人钓起了一条鱼,年轻人便驻足看着老人,老人显然也留意到他了,于是叫道:“小伙子,想买鱼吗?”

年轻人一听,就朝着老人走过去,说道:“大叔,不是,我就想看看您钓鱼。”说着就坐到了老人旁边。年轻人一直皱着眉头,老人也留意到了,便说:“小伙子,你知道钓鱼钓的是什么?”年轻人显然被老人的问题给问倒了,回答说:“钓的不是鱼吗?”老人哈哈大笑,说道:“我钓的不是鱼,是自己的心情啊!”

年轻人表示很不解,钓的是心情,老人继续说:“小伙子,是不是不理解啊?我给你讲讲我以前的事你就明白了。”

“以前啊,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当时真是生不如死,我的很多同事也是在那个时候离开了人世,知道为什么吗?我心态好,我适应环境啊,我到了哪里就和哪里的同事打成一片。那个时候虽然我也不好过,但是相比其他人,我已经不错了。”说完哈哈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后来,平反了,我也回到了原来的岗位,生活条件也慢慢变好。虽然我是个老人,但是走到哪里都很受大家欢迎,到喝白酒的地方我就和大家一起喝白酒,到打扑克的地方我就和大家一起打扑克。后来,我就和大家一起钓鱼了,没什么,就是身边几个老人影响的,与他们在一起啊,我开心,所以我钓的是自己的心情。”

年轻人听完以后,若有所思,便对老人说:“大叔,我觉得自己身边的人都针对我,怎么办?”老人哈哈大笑:“都针对你?开什么玩笑,我看不是别人针对你,是你针对别人吧,别想太多,大家干吗你干吗,该玩的玩,该乐的乐就行了。”

年轻人这回理解了,突然感觉如醍醐灌顶,发现自己目前的状态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公司,大家都去聚会,自己不去参加;在家,老婆做了面条,自己非得吃米饭,越想越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老人似乎看出了年轻人的想法,便说:“小伙子,只有人去适应环境,哪有环境适应人的啊!”

命运的主人是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能做自己心态的主人,因为只有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才能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环境有时候不容我们改变,所以只有我们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适应我们。

老子说:“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意思就是说圣人无心于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予把持,所以不会失去。圣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活得很潇洒,没有其他原因,就是适应环境。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适应环境,那么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到头来却一无所获,自己也疲惫不堪,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不懂得适应环境。生活可以精彩也可以一塌糊涂,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去选择,只有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主动积极地融入环境中去,与大家打成一片,那么才能活得精彩。

老子曾对水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有修养的人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在大家所讨厌的地方,所以更接近真理。其实,水就是因环境而改变的典型。冷了,就结成冰,温度高了,就化成水蒸气,无处不在,就算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水也是柔弱不争的。虽然它不争,但是它想去哪里就可以流到哪里,不受形体的约束,可谓是至柔至善至美的典型。

聪明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他的境界就是顺其自然,“惟道是从”,因为他知道只要随道而行,就能自然快乐,就能长久不衰。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我们普通人“得一”后会怎么样呢?必然是受人欢迎,不争而有,幸福并且快乐。

现实中的我们显然不能像圣人那样,那么我们该如何适应环境而做出改变呢?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去主动地适应这个环境。环境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就调整成什么样的状态,就像加夜班一样,如果某一天突然让你加,可能你会很不适应,但是如果你状态调整过来了,连续加几天的话,那么自然就能适应了。

在适当的时机功成身退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种人,总是摆老资格,动不动就向大家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仿佛地球要是没有了他就不转似的。这种人不仅居功自傲,而且目中无人,很容易得罪人,遭到大家的嫉恨。

俗话说:“物极必反。”一个人要是老觉得自己了不起,必然会走向衰败,虽然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总是不以为然,结果使自己走上了绝路。一个人在其一生的历程中,会有巅峰,也会有低谷,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巅峰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收敛,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保持得盈满,不如罢止。锻击得太过于锐利,不可长久保持。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守得住。富贵便骄傲,就给自己带来灾祸。功成名就应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主张建功而不居功自傲,打天下、建天下而不占有天下、独享天下,不把天下万物作为一姓之财,囊中之物。世上多少人善于获取权势,干一番事业,却不知道如何放弃权力,结果酿就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

汉朝的大功臣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信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功成身退。汉朝的天下,一半可以说就是韩信打下来的,如此大的功劳难免会遭人嫉恨。功高盖主本就是大忌,韩信还不懂得收敛,更是居功自傲,使得大将灌婴、樊哙等人都对他有很大的意见,韩信却不自知,最终走上了绝路。如果韩信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那么可能刘邦的屠刀就不会架到他的脑袋上。

同类推荐
  •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现实的人的发现:马克思对人性理论的变革

    王晓红博士2002年人吉林大学,在高清海先生门下深造。2004年,先生仙去,她转而跟我学习,于是我们既是师兄弟又成为师生。在高清海先生智慧之光的照耀下,王晓红博士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理论性质有很深入的理解,使她敢于去触碰已经被许多人论述过的理论问题,从人性理论变革的角度去阐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书中,王晓红博士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细致而又十分清晰的阐释,既贯彻了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哲学的理解,又有自己的思考。本书可以看做是对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全面而有权威性的论著。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

    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

    本书以公共空间为核心剖析了汉娜·阿伦特政治行动、政治伦理思想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考察现代社会公共空间衰落的原因,探讨重建交往政治的可能性,较为全面地阐释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基本面向,对于深化国内学界对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为读者熟知的就是这部《培根论人生》。400年来,这部哲理散文经典一直畅销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们”。《培根论人生》的内容贵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讨的,有很多都是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的认识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识的内容,也有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校园沙雕文

    校园沙雕文

    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生活中的故事。有喜有悲,有咸有苦。
  •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

    畅销悬疑小说《糖与香料》作者莎菲娜·德福奇又一力作,玫瑰红童谣系列第二部曲——《圣诞老人》。本书为玫瑰红童谣系列第二部曲《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的中文新译本(原译本名为《玫瑰花环》)。圣诞前夜,伦敦警察局总督察凯茜·雷德和她的团队已无重大案件在手,大家对即将到来的长假期满怀期待。然而,在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圣诞血拼人潮中,一个小女孩的指控让这一切化成了泡影。神探雷德再次卷入谜案之中,平安夜不平安!只是这一次,她不是一个人战斗!
  • 考生营养食谱

    考生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青少年考生在考试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考生营养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应考期间考生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新西游记

    新西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冷女傲娇:我本倾城

    重生冷女傲娇:我本倾城

    她本是天凤王朝的一国帝王,权力至上生杀予夺,身缠重病无力回天,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冷血女佣兵,天生淡漠薄情寡义、狠戾无情、从不看他一眼。他是二十一世纪的天之骄子,唯独只对她痴情,默默地守候在一旁,只为等待她回头望他一眼。且看风云变幻,上演一场爱的追逐。【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哑王爷

    哑王爷

    女主为救人胎穿女婴身,胎中中毒,故生下来便不能言语。婴儿身,二十多岁的灵魂,二个月学字、七个月走路、九个月拿笔写字、一岁自创手语、三岁琴声撼动整个大陆。本王女主,本没有什么大的理想抱负,所做一切皆只想与家人、爱人平平安安度过此生,可谁知,越想低调越不能低调。桃花朵朵,且皆是年长桃花,看女主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就俘获他们的心,如何在这个女尊男卑的王朝,做一个享受夫郎的宠爱的妻主,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实现伟大转折的一个重要年头。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上,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上,1978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此前20年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20年曲折探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 身份

    身份

    今天是我二十岁生日,但我只能在车里过了。樊校长跟一些领导喝酒,快十二点了还没下来,我想他们说不准去蒸个桑拿什么的了,说不定凌晨三四点才能散场呢,我就安心等吧。我快速跑到拐角的蛋糕店,买了个巴掌大的小蛋糕,钻回车里,望着镜子里那张脸廓俊朗英气逼人的面庞,吹了声口哨,为自己没能成一名歌手或男模什么的遗憾了一番。调整了一下脸部肌肉,冲自己温柔地说了句生日快乐,然后许愿,一口气吹灭了蜡烛。我是樊校长的专职司机,我许了三个愿,其中一个是祝樊校长身体安康,早日高升。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