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长生不老梦
《史记》中有个别篇章佚失了,或者被“和谐”掉了,比如司马迁写武帝的《今上本纪》就没有了;现在的这篇《武帝本纪》是成哀年间(汉成帝和汉哀帝执政期间)的学者褚少孙照抄司马迁的《封禅书》补写而成的。虽然补得比较烂,不过还是写尽了汉武帝迷恋神仙的可笑嘴脸。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对汉武帝是有怨恨的。
当然,班固就不用那么纠结了。他的《孝武本纪》是另起炉灶的,编年体,十分正常。
汉武帝的后半生,就是在求仙的梦呓中度过的。他举行过封禅大典,祭祀的神灵已遍及五岳、四渎。而方士们迎候祭祀神仙,去海上寻访蓬莱仙山,最终也没有什么结果。不过,更可笑的是,天子虽然发现方士们都是骗子胡说八道,还始终笼络着他们,不肯与他们绝断往来,总希望有一天能遇到真正懂方术的人。
第一个扑上来的是李少君。他是以导引神气和长生不老之术来面见皇上的,常说自己七十岁,能驱使鬼物,能长生不老。他有两个神迹:一次是和武安侯田蚡一起宴饮时,说自己曾经和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的祖父一起游猎射箭;一次是辨出了皇帝的一件齐桓公十年时的铜器。由此,人们都以为他有几百岁。这种伎俩实在是太低端了。司马迁也早看出来了,用词尽是“匿其年”,“常自谓”,“以为神”等,就只有埋单的冤大头没有看出来。
李少君还给汉武帝造了一个梦境,说有办法使丹砂变成黄金,用这种黄金可以看到蓬莱山上的仙人,见到仙人后行封禅大典,就能长生不老。他还说自己曾看见安期生,吃的枣像瓜那样大,只见合自己胃口的人。瞧,他都给自己准备退路了。但汉武帝不仅相信了,还派人去寻找蓬莱山和安期生,并派人主持炼丹制药的事。李少君死了,他还一厢情愿地以为人家是仙去了。
第二年,齐人少翁以通鬼神的方术觐见汉武帝,并用方术在夜里召魂,让武帝见到了刚去世的王夫人(有书张冠李戴作李夫人,实为谬误)。后世不少研究者认为,那有可能就是皮影戏的肇始了。事实上,在不允许靠近的情况下,在帷帐里让一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的,大概有一百种方法吧;不过,汉武帝还是很高兴,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无数,又听他的话,造车,造甘泉宫,用尽各种办法招天神。天神一直都不来。少翁最终因为伪造帛书放在牛肚里,被诛杀。虽然把骗子杀了,但这件事却被瞒了下来。
接下来就有第三个——栾大。
为了取悦这位能招来神仙的人,汉武帝真是下了血本,他先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又给了他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四方金印,给了他二千户的封地,封为乐通侯,赐给他第一等的宅第和上千位仆人,无数的金银珠宝,再把长公主嫁给他,又送他黄金万斤。至于王公贵戚趁机巴结,再许给栾大的好处,更是不胜枚举。好了,这位五利将军忽悠了这么多东西,也该向皇帝交差了,可是他哪里交得出神仙呢?他连入海求仙都不敢,只到泰山去祭祀。汉武帝派人暗中跟随,查验他的行踪,得知他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见到。栾大说见到了他的老师,其实他的方术已经用尽。汉武帝就杀了五利将军,全然不顾自己的女儿要守寡。
以上这个故事,除了把女儿嫁过去一节之外,是不是有点眼熟?对,汉武帝就是秦始皇的Copycat。秦始皇花了重金求仙,又是派人寻找海上仙山,又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结果方士卢生等人到期交不出货,卷款潜逃,秦始皇一怒之下,就坑杀了数百名方士和儒生。这就是著名的“坑儒”。的确,正如一些学者所评价的,如果不是晚年汉武帝下了表示忏悔的《轮台诏》,他就可以位列中国最坏的皇帝之一了。他犯的错误,与那位“千古一帝”何其酷肖!
不过,真不好说汉武帝没有“坑方士”是因为仁慈,不,我觉得是因为他上的当比秦始皇大多了。即便出了这样的巨骗,他也不罢休。因为栾大得到如此厚赐,贵震天下,燕、齐等地的方士全都激动振奋地说自己有海上仙方,且能与神仙交往;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方士是临时从别的行当改过来的呢?唯一一个拿出了一点实证的是公孙卿,他找到了一个仙人的脚印。汉武帝还纡尊降贵地去缑氏城查看过这个脚印。
汉武帝至死都没有从神仙梦中醒过来。公孙卿告诉他,黄帝曾在荆山脚下铸鼎,鼎铸成后,有一条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背,群臣和后宫嫔妃跟着上去的有七十多人,龙才飞升离去。还有一些小臣上不去,把龙须都拉断了,黄帝的弓也掉下来了。汉武帝悠然神往,说:“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呢。
分析者常会说,秦始皇和汉武帝等人迷信神仙,多是因为上古时科学不发达,一些现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所以便产生了幻想。我可不这么看。司马迁怎么就不上当呢,那些最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方士,怎么就懂得抓科学的漏洞呢?刘彻怎么也不能算是没文化的人吧?怎么就净吃哑巴亏呢?还不是因为强烈的贪念和无所不能的幻觉,以及对极权统治的不安全感,高度刺激了他的多巴胺,让他像上了瘾一样无法自拔。
否则,你就无法解释,为何到了人类早就可以上天入地科技昌明的今天,还有那么多智商不低、能力通天的富豪高官,那么迷信什么大师、道长,迷信各种伪活佛、伪密宗,那些早就声名狼藉的气功大师们,还那么活蹦乱跳。
刘贺:废帝的罪与罚
动画片《麦兜故事》里麦太对麦兜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不听话。后来他死掉了。”
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后面藏着一些更隐秘的深意。本来没有关系的两句话,当你赋予因果关系之后,就成了一部恐怖小说。
说不定这说的就是霍光与昌邑王之间的故事呢。
昭帝去世时,没有子嗣。反复地权衡之下,霍光及群臣挑选了武帝和李夫人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上官皇太后下诏书,召昌邑王来京师。
后来,后来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昌邑王去京师典丧,一路玩乐,奸淫妇女,还与昭帝的姬妾淫乱,去典丧又没有悲容,二十七天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的事,平均每天干四十多件坏事。最终,他为上官太后和霍光所废。
废帝刘贺能够安然活下来,也算是一个罕见的标本了。
只能说,权臣和新皇帝这场盲婚哑嫁,就是一场纯粹的闹剧。幸好霍光能够壮士断腕,才减少了可能的损失。当时,上官皇太后亲自乘车驾前往未央宫承明殿,下诏令诸禁门不允许刘贺和他的侍臣进来,又把他的大臣全都赶到金马门外,羽林骑收缚了二百余人,下到廷尉诏狱——直到此时,刘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霍光派人看着他,不让他自杀。
真是想多了,刘贺这样的人是不会自杀的。上官太后诏令刘贺伏在殿前听诏,由尚书令宣读其罪名,废掉其天子位。他还傻乎乎的没有反应呢。
百度了一下,我发现网上有不少说法都称刘贺是败在政治权力争夺的角逐中,对他颇有同情。我可不这么看。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有两类,一是强大得对既得利益者构成了威胁;一是太逊,连“好狗不挡道”都不懂,被对手像摁苍蝇一样摁死。刘贺属于后者。即便是政治斗争,霍光一方的朝廷势力就比昌邑王的藩王势力要正当得多,也有能力得多。从刘贺迟钝的反应可见,他不过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一个脑满肠肥的蠢货。这证明当初他把昌邑封地的官员全带过来,并不是为了预谋夺权,而是想和这些马屁精们继续斗鸡走狗的生活。
上官太后把刘贺遣归封地,发还故居,原昌邑国的臣属共二百余人,除王吉、龚遂少数人外,皆被处死。而这位十五岁的皇太后,虽然行事大体上都是在霍光的授意下完成的,但在这种挽国家狂澜于既倒的大阵仗前能够不怯场,其情商、智商,远超比她大两三岁的刘贺。
如果以上还不能证明刘贺的智商低的话,那么看看他后来是怎么活着的。孝宣帝即位以后,对刘贺,一个废帝,仍然心有猜疑。元康二年(前64年,这是宣帝即位后的第十年),宣帝就派人让山阳太守张敞秘密监控调查刘贺。张敞说他三年前(地节三年)去检查工作的时候,发现前昌邑王刘贺住在旧的宫殿里,已经很颓废了:“奴婢有一百八十三人,闭大门,开小门,专门有人领钱去市场上买东西,除了吃的都不能进去,看得很牢。”两年前,张敞亲自去府上会见刘贺的时候,看到刘贺已变得又黑又难看,身体萎缩,行动不便。他跟刘贺一起坐在庭中聊天,其实是在观察刘贺的妻子奴婢。“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什么叫“清狂不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凡狂者,阴阳脉尽浊。今此人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也。或曰,色理清徐而心不惠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痴也。”《左传·成公十八年》中出现过“不慧”,杜预也注曰:“不慧,盖世所谓白痴。”刘贺是个怎样的人,还用问吗?
张敞还对宣帝说了一个故事:当年,他上书说,昌邑哀王(刘贺之父)家的十个歌舞妓并不是他的姬妾,昌邑哀王去世了这些人就该遣归,而昌邑哀王的太傅擅自把她们留下来看守陵园,他请把这些歌舞妓放走;结果,你猜刘贺怎么说?“就让这些人守着陵园吧,生病了不许治,互相杀伤也不许处置,我只希望她们死得快一点。太守为什么要把她们放走?”——听到这里,宣帝终于放心了。没错,这就是一个毫无仁义之心的白痴。不足惧。
第二年春天,对刘贺放心了的宣帝,终于网开一面,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封地在豫章(今江西永修一带)。几年后,刘贺和一位下属说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传到宣帝的耳朵里,宣帝并没有多加追究,只是让刘贺削户三千了事。从这也能看出,刘贺已没有任何值得重视的力量了。后来,刘贺去世了;再后来他的子嗣刘充国、刘奉亲也相继去世,封国取消。
很巧,上文中提到的“地节”年号,恰恰也是另一位皇帝晋惠帝的年号。难道大家不觉得,如果昌邑王为帝也就是另一个晋惠帝吗?难道大家会认为帝王的后代不论智商,没有继位就一定是权力斗争失败的结果,就一定值得同情吗?
有时,愚蠢本身就是最大的恶。
啼笑皆非的汉元帝
一般读者眼里,知道有汉元帝这个人,大概还是因为王昭君。《汉书》里,关于王昭君的记载不多,且都是入匈奴之后,而且名字还不一样,有时称“王樯”,有时称“王墙”,当了阏氏之后,称为“王昭君”。至于如何嫁过去的,只简单地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希望复修朝贺之礼,元帝很高兴,“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范晔写的《后汉书》可就详细多了。他在《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字嫱”,呼韩邪来朝的时候,元帝要赐给他五位宫女;昭君入宫多年,见不到皇帝,心灰意冷,就主动向掖庭求行。呼韩邪临走前,元帝把五位美女赐给他;结果昭君一出现,长得极为漂亮,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我看到有人批评范晔的这段文字文学性太强,不像是史实。但元帝的名声是坏了。后来的诗词曲赋里,还多了个索贿的画工毛延寿,戏剧张力更强了。——那是后话了。没有找到新的证据前,不好说《后汉书》的细节是否是真的,但这种行事方式,实在是太像汉元帝的行事作风了:刘奭,一直都昏头昏脑,从没搞清楚过状况。大家记得吧,元帝当初还是太子时,在宫女当中挑了王政君为妃,完全是糊里糊涂乱选的,结果王政君后来成了皇后、太后,直至五朝皇太后!
西汉出过不少糟糕的皇帝,但各有各的糟糕法,没有谁,像元帝那样,智商低,不学无术。不,他是学而无术。如我们所知,元帝有深厚的经学修养,非常重视经学,喜好儒术。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时代我们不照样看到某些博士、学者、教授、专家,说出的话不合逻辑、悖逆常理?
萧望之之死,就是元帝的杰作。萧望之为一代名臣,很受宣帝重用,在宣帝时,就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职,还受遗诏辅政。元帝即位后,望之“以师傅见尊重”,朝中大事,多所匡正,元帝赐其为关内侯,以录尚书事总理朝政。位份如此尊贵,可惜他的直接死因却是因为元帝的误会,十分儿戏。
宦官弘恭、石显与萧望之有隙,郑朋与这俩人勾结,告发萧望之阴谋罢免车骑将军,及排挤许章和史高等两位重臣;因为他是在诬陷,怕萧望之说出真相,还专门挑了萧望之休假的时候来上奏给元帝。弘恭、石显也帮腔对元帝说,萧望之“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召致廷尉”。你能想象元帝是什么反应吗?他居然不懂书面语,不懂得“谒者召致廷尉”就是下狱,就说“好”。后来元帝才知道萧望之已经被下在狱里了,大惊失色,对郑朋等人说:“你们不是说让廷尉问他几个问题吗?”弘恭和石显二人叩头认错,元帝说,把我的老师放出来吧?这时,此二人又唆使史高出面说,既然陛下的老师都坐牢了,马上放出来不好,人家会说陛下抓错人,多不好听啊。还是罢他的官吧!元帝一听也是,居然又说“好”。结果,毫无过错。甚至皇帝也知道毫无过错的萧望之和另外两个人被免官,谗者郑朋升官,当了黄门郎。
唉,元帝这是什么逻辑?难怪司马光评述道:“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