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还在后面呢。元帝内疚,过了几个月就任命萧望之为给事中,准备下一步就让他当丞相了。萧望之的儿子散骑中郎萧伋,这时顺势上奏说父亲上次坐牢和被免职是冤枉的;有关部门受理了这件事,却说萧望之本来就有罪,如今他教儿子上书鸣冤,“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弘恭、石显等人又对元帝说:“萧望之这个人说自己是冤枉的,不就是责怪皇帝您错了吗?不让他真正坐坐牢,杀杀他的锐气,他是不会服气的。”天真无邪的元帝,忘了萧望之真的是没有罪的,他直接就问:“我的老师性格刚烈呀,他不肯坐牢怎么办?”这两人赶紧说:“没事没事,他的过错就是说错话了,坐坐牢又有什么不了起呢,又死不了人。”
使者到了萧望之的府上,召萧望之。萧望之想自杀,夫人不让,说这必定不是皇帝的真实意思。但萧望之觉得活到快七十这把年纪了,教了皇帝那么多年,还三番五次给这个不成器的学生折腾、坐牢,实在想不开,就自杀了。
元帝一听到萧望之的死讯,大惊,拍着手说:“我本来就怀疑他是不愿意坐牢的,你们果然杀了我的好老师!”
当然,也会有人疑惑:会不会是元帝本来就烦萧望之,想趁机除掉他呢?应该不是。元帝和萧望之并无冲突,否则他为什么又总想让萧望之当丞相。你看,在萧望之死后,他一直哭一直哭,饭也不吃,哭得左右的人都受不了了。后来每年派人去萧望之的坟前祭奠,一直到他自己死了为止。如果是他自己想杀了萧望之,演戏哪里需要演那么足的?观众都没了。
要说元帝痛惜萧望之被误杀吧,可为何他一不彻查事件,不替自己的老师平反,让他死后仍是戴罪之身;二不处理诱导他犯错的主谋,石显啥事都没有?只能说,没法解释。
弘恭、石显等人搞掉别的大臣,手法也类似,元帝一直都任其摆布,人家说东他不会往西——在各种政治斗争中,元帝全面倒向了男宠石显。学者吴稼祥在《公天下》一书中认为元帝是典型的庸主,“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意思就是,心里知道谁好谁不好,但就是没有决断力,做的决定往往损害自己的利益。
之所以汉元帝没有因为“昏君”而出名,实在是因为他运气好。昭宣中兴打下了好底子,又正逢强敌匈奴分崩离析,一方被灭,另一方呼韩邪单于又只能向汉廷臣服;元帝是随手捡了个大便宜。捡便宜又怎么样?朝堂给男宠搞得一塌糊涂,而他的后宫,他所宠爱过的女人,多年后更是给整个国家带来了灭亡的命运。品位真不行啊。
汉成帝:放纵情欲,杀子求欢
历史上没有子嗣的皇帝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坐皇帝的时间较短,或者去世时太过年轻,也有的是太子早逝,像成帝这种极品,应该是遍中国帝王史上的独一份了。因为他在位二十六年,死时四十四岁,生育过多个孩子,使人怀孕过的更多,没有一个能称为他的嗣子——因为它们都在被承认为“人”之前,就被它的父亲弄死了。
这种放纵情欲,杀子求欢的皇帝,虽然被班固在《汉书》中美化为“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你觉得能信吗?
我推测,成帝的身体素质不太好,因为他的子女自然夭折得不少。先是许皇后。在成帝还是太子时,年轻的许太子妃生下一个男孩,很快就夭亡了;不久,太子妃变成了皇后,又生下了个女儿,又夭亡。成帝转而宠幸班婕妤,生下一个男孩,几月之后又夭折。成帝虽然“隆于内宠”,但在很长时间里,都再也没有孩子。
有一个成语“燕瘦环肥”,肥的指杨玉环,瘦的指赵飞燕,都是历史上的绝色美人。赵飞燕能作掌上舞(其实是在手掌托着的金盘上起舞),按今天的审美标准,应该更胜玉环姑娘一筹。她是落魄的舞女出身,却一举坐上了皇后的宝座,仅此一条就可见,成帝是好色重于好德。
不过,赵飞燕虽然干过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坏事,比如宋代秦醇的《赵飞燕别传》中,有描写赵飞燕假装怀孕,慌称孩子夭折的故事;伶玄《飞燕外传》中,称其“多通侍郎宫奴多子者”,与多人私通;但种种指责,还是不及她的妹妹赵合德那么兽性凶猛。
《汉书》里记载,身强力壮的成帝是死在赵合德的床上的。虽然《汉书》没有《史记》那么有文学性,班固也没有司马迁那么像小说家,可剧情的诡异还是令人惊叹。《飞燕外传》里,还绘声绘色地说成帝是精尽身亡。不管怎样,赵合德只好自杀。但赵飞燕没事,照样当上了赵太后。
几个月之后,司隶解光上奏,讲了两个故事。
中宫的宫女曹伟能是个教授皇后读书和礼仪的女官,她与宫女道房是一对女同性恋。后来,成帝宠幸了她。十个月后,曹伟能在掖庭牛官令舍里生下儿子,皇帝派了六个婢女私密照顾她。有一天,中黄门田客拿着一个封着御史中丞印的绿绨方底的诏记,对守卫这对母子的掖庭狱丞籍武说:“你要把这个妇人和新生儿,还有六个服待婢女都关在暴室狱里。不该问的就别多问!”曹伟能等人被关起来了。她哭着告诉籍武说:“我无所谓,但你一定要善待这个婴儿,这个婴儿非同寻常啊。”籍武不傻,当然明白怎么回事。没想到三天后,田客又持诏记给籍武,还很不高兴地说:“皇帝与昭仪都很生气,你为什么不杀这个婴儿?”籍武叩头哭着说:“我下不了手啊。而且不杀婴儿,我会死,杀了婴儿,我也会死。”他在奏表里写道,“陛下没有继嗣,子无贵贱,请好好看待!”田客也似乎有点感动,依言上奏。很快,田客又拿着诏记回来,让籍武在当天晚上漏上五刻,把婴儿交给中黄门王舜,在东交掖门那里接头。籍武放心了,当晚依言把婴儿交给了王舜。王舜按成帝的密令,给它挑选了张弃为乳母,悄悄地养了起来。三天后,田客又持诏记,让籍武把毒药给曹伟能喝。曹伟能也是读过书的人,仰天长叹:“欲姊弟擅天下!”六个婢女也都自缢而死。
这个婴儿养了十一天,宫长李南再次持诏记把它带走了,婴儿不知所终,从此消失。
我觉得这个“欲姊弟擅天下”说得很有内涵,意思是“想让姐妹二人擅宠天下”,而非“姐妹二人想擅宠天下”,一下就指明了罪责的真正所在。
另一个许美人,在元延二年(前11年)生下一个男孩。赵昭仪大骂成帝负心,还自残,用头撞墙,从床上滚下来撞地,又以绝食抗议。成帝拗不过昭仪,招使者靳严持绿囊书给许美人,把婴儿带回来。成帝与昭仪取到了婴儿,让侍者全出去,把门窗紧闭,过了一会儿,再打开门,把侍者招呼来。等籍武接到诏令和苇箧的时候,上面写着的已经是:“告武:箧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籍武只好听命,把死婴埋了。
这两个故事,每一次,来人都是“持诏记”,且“绿绨方底”,确是成帝指使的无疑。参与的黄门和宫女都很多,互相补充印印证,不为难事。而且,死人不止两个,“掖庭中御幸生子者辄死,又饮药伤堕者无数”,可见,赵昭仪干这种事,已得心应手,而成帝刘骜干这种事,也已成习惯。
更离谱的是,哀帝登基后,在知道成帝杀掉儿子的情况下,还有议郎耿育上奏,盛赞成帝很伟大,杀掉自己的儿子就是为了防止女主,好让哀帝能够舒舒服服地做皇帝。面对这么爱拍马屁的人,很应该糊他一脸马粪,让他高兴高兴。
成帝能够为了情欲,在朝野内外继嗣问题的巨大压力之下一个接一个地杀死自己的孩子;哀帝也就能够为了情欲,把江山拱手送给自己的情郎。既然如此,成帝的表弟王莽接过他的江山也就不足为奇了。有这么奇葩的妃子,这么奇葩的皇帝,还有这么奇葩的马屁精,西汉亡于皇帝生不出儿子来继承帝位这么奇葩的理由,又有什么奇怪呢?
断袖之主汉哀帝
古人把男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或龙阳之好,或断袖之好。龙阳君是战国时魏安釐王的男宠,据说他长得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他知名,是因为他早,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同性恋案例。而断袖,指的是汉哀帝的男宠董贤,他知名,是因为两人感情甚笃。哀帝对董贤爱到什么程度呢?——打算把江山传给董贤。
这段恋情的卖相相当好看。哀帝即位时,约二十岁,此时董贤为太子舍人。两年后的一天,董贤在朝堂上传奏时,他因为人长得漂亮而得意忘形,汉哀帝看见后,对他的容貌很喜欢,当天就给他升了官。很快,董贤就贵震朝廷。此时,哀帝二十二岁左右,董贤不到二十岁。注意,哀帝不仅年轻,外貌也相当不俗。没有比这二人更高、更富、更帅的了,两人又浓情蜜意——估计放在影视剧里,一众“腐女”们的口水都能淌一地了。
有一次,哀帝和董贤两人大白天在一起睡觉,董贤睡着了压着哀帝的衣袖。哀帝准备起床,又不忍心惊醒董贤,就用刀把自己的衣袖给割开了。由是,有“断袖”一说。《汉书·佞幸传》酸溜溜地说:“其恩爱至此。”有趣的是,闺房之私,他人何以得知?显然,是旁人问起哀帝为何衣冠不整,他自己告诉别人的,没准还是带着百般柔情。一般而言,恩爱之时的情人多肉麻都不足为奇,而一个皇帝公开并幸福地展示这种肉麻,才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董贤亦“投桃报李”,这个人性格温柔,善于逢迎谄媚,即使碰到休沐日(放假)也不出宫,留在皇帝身边陪他。董贤是有老婆的人,哀帝让他把老婆也带进宫来,又让他把妹妹也召进宫来,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一家三口一起服侍皇帝,给昭仪和董贤的妻子的赏赐也以千万计。
诸位可能要问了:那董贤不是戴绿帽子了吗?你多虑了。能把自己的身体都献给皇帝了,区区老婆又算得了什么?尤其在那数不尽的荣耀伴随其后,他只会觉得这是种荣幸。果然,董贤一家升官发财,连朝廷武库里的兵器,尚方的珍宝,董贤都可以随便挑;宫里最好的东西都在董家,皇帝到手的不过是剩下的或副本。
有句俗话:“德不称位,必受其殃。”当你的权力可以任意使用的时候,你才不会管身后洪水滔天,马上兑换了再说。哀帝的权力固然大,但离任意使用还有点距离,因为一帮大臣会死死地劝谏,如果他还要点面子,不想被人说成昏君,还是不能太过明目张胆。不过,哀帝有办法。他一直想给董贤封侯,苦于找不到机会——因为无功不得封侯。这个时候,待诏孙宠、息夫躬告东平王刘云后拜谒祠、祀祝诅。这是大罪,下到相关部门追查,刘云等人伏罪了。哀帝赶紧让息夫躬和孙宠把告状的名单里加上董贤,把告发祝诅当成一项大功,封了董贤等人为侯;不久,又给董贤增加了食邑。
丞相王嘉怀疑这件事情东平王是冤枉的,几次都争辩,批评董贤、息夫躬等人。哀帝干脆就把这个丞相下狱搞死了。后来,哀帝的舅舅丁明出任大司马辅政,丁明不喜欢董贤,哀帝又随便找个理由革了丁明的职。
就这样,哀帝终于一步一步把大司马卫将军这个最重要的位置空出来了,留给了董贤。并且除掉了可以掣肘的丞相。就这样,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毛头小伙子为三公之首,给事中,领尚书,父亲升为光禄大夫,弟弟为驸马都尉。董氏亲属也鸡犬升天了。
大家有没有想起来以前课本里学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让赵太后把最宠爱的儿子送出去做质子,就是为了让他有功劳,以后才有地位,可不是坐在宫廷里陪吃陪玩陪睡陪聊。哀帝是在害董贤。面首无威仪,本来不过是一株依附他人的菟丝草,却要充当参天巨木来使用,那不是自取灭亡吗?
有一次,哀帝与群臣饮宴。他喝着酒,望着董贤说:“我打算效法尧禅让给舜的做法,怎么样?”董贤还没来得及回答,侍中王闳赶紧说:“天下乃高皇帝的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您只能把这个宗庙世世代代地传下去,传给子孙后代。江山社稷这么重要的事,天子怎么能开玩笑?”哀帝很不高兴。以后,哀帝再也不许王闳来侍宴了。
哀帝的命很短,很快他就去世了。王太后和王莽迅速地掌控了局面,逼着董贤自杀,包括董昭仪和傅皇后也让她们一块儿自杀了。董贤死了,王莽还不放心,硬是要再打开董贤的棺材,裸其尸,埋于狱中。
如果不是哀帝对董贤宠爱到完全离大谱,甚至威胁到江山社稷,王莽未必对董贤有这样的仇恨。看看王太后是以什么理由废掉董贤的?她指使尚书弹劾董贤在皇帝生病的时候不亲侍汤药。大司马是朝廷官员,并非内臣,谁说大司马要亲侍汤药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因领导的宠爱而身居高位,却不能胜任这个位置上的工作,那么,现实一定会狠狠折磨他的。
两个王莽都很毒
记得,《汉书》里说汉武帝临终前封了玺书,称“一旦我去世了就根据这封遗诏行事”。遗诏里的内容是封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为侯。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时任侍中,说:“先帝去世时,我就在他旁边,哪里有遗诏封侯的事啊,是这帮人自己抬举自己吧。”
这番话传到霍光的耳朵里,他就去责备王莽。王莽无奈用毒药毒死了儿子王忽。
这个王莽,留在史书上的只有毒死儿子一件事。我不由得想起另一个王莽。他显然要著名很多,他是汉朝的谋权篡位者,是新朝的开国者,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当过开国皇帝的儒生。有意思的是,王莽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吓死了最后一个儿子,闹到没有嫡子可继承王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