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1000000004

第4章 《江南卷》最恋是江南

1、最恋是江南

朋友从苏杭回来,电话约我有空同去江南玩。挂了电话,心中那幅珍藏很久的江南画卷,哗啦一声铺排开来……

江南,你是李白送别的江南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江南,你是白居易回眸的江南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你是杜牧梦里的江南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我依着书橱,目光上溯:依稀可见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扬花飞尽,贺铸就领着梅雨上场了:问君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姓梅的雨也太淘气了,它踮着脚尖,袅袅婷婷地走过柳永的宋词铺成的大街小巷,水井酒坊,去找寻那娇娇艳艳的杏花,薄愁淡淡的丁香。它把我线装的江南打湿了,升腾起蒙蒙轻烟。这时那一艘乌蓬船隐约开出,船上的人是鲁迅,朱自清,还是郁达夫?眼见的那船就这样载着我的遥望驶入了轻烟袅绕的雨雾。

一低头,看到自己洁白的羽翼,什么时候成了天地间飘飘的沙鸥了?我飞过碧波荡漾的稻田,看到湿漉漉的江南,湿漉漉的船,湿漉漉的船头人填写着湿漉漉的唐诗宋词: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柳叶乱翻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陌上桑的新叶无邪舒展,接纳来自九天的琼浆,雨丝轻柔,化做吴侬软语;雨声清澈,响成丝竹评弹。凭栏处,谁的青衫一闪,琵琶音悠扬响起。同在天涯,相见何许相识。翩然来去的,可是邻家罗敷?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深闭的是临水而筑的农舍么?那舍边浣纱的女子,可明白沉鱼的点点相思?清远的萧音响起,婉转在江南亲切的唇边。于是,山水细雨中有了这份不散的悠扬。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终于想起了它和诗人的约会,一溜烟地跑远了。于是,江南就晴了。晴了的江南,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晴了的江南,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海棠满地花;晴了的江南,枝头鸟语,梁上燕声,石磨水井,栅栏茅屋;晴了的江南,翁媪酒醉,吴音媚好,大儿溪东锄豆草,小儿溪头剥莲蓬。青梅无猜,竹马游戏。多少年后再回首,儿时的童真常忆常新。

再低头,自己早已一袭长衫,纶巾羽扇。那么吗,我的江南,你的天空下可有为我准备的红颜?如今,我化做书生来寻梦,谁能为我明眸闪动,长发飘风?谁的红袖为我点亮深夜读书的灯光,谁的芊手为我泡一杯清心的香茗?秦淮河、洞庭湖、六尺巷、石板路,都在桨声埃乃中依次走来。我是江南最早的居民么?痴望江南,可是为了寻梦?

寻梦?寻梦!撑一枝长篙,在烟波浩淼的江南,且歌且行……

2、掉进周庄

未到周庄,周庄已经在心底招摇了。

车子游龙一样穿过周庄新城区,把一片一片的市井人家丢在身后。终于停下,竟然就是景区古镇的门口。写着“唐风孑遗”四个大字的古牌楼,挺拔巍峨,檐牙高啄。里面,是“中国文联创作基地”的石碑,这么美的地方,没有这牌子,还当真辜负了。人们进进出出,背着相机挎包的游人,拎着青菜的周庄人,甚至还有推车担担的小商贩。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货品和款式,各种声音和颜色,一下子充盈了眼睛和耳朵。逃一样冲进周庄,像一个饿极了的人,一把抱住面包一样。冲进来才发现,是周庄抱住了我!

我像一滴水,掉进了周庄的海洋里了。绿的海洋,人的海洋,花的海洋,美景的海洋,文化的海洋,自然与人文和谐交织的海洋!一个不小心,我掉进了周庄的海洋,掉进了周庄。

初识周庄,最先是陈逸飞的双桥(永安桥和世德桥的合称)这建于明万历年间,一方一圆的桥孔,像极了古代的钥匙。这把钥匙,是想打开天圆地方的禅机,还是想锁住圆形方孔的孔方兄?也或许是打开当初设计者的心结?这明明是桥,这又哪里是桥啊,分明就是无声的画,无韵的诗,凝固的音乐。只一眼,就有了想去周庄的冲动。然后是《浔阳遗韵》,是《丽人行》。也许,在江南能遇到那个吹箫的女子呢,或者那个怀抱琵琶的也好。

然后就是三毛,这个天地间流浪的孩子。是在一个春天,去的周庄。却在那里哭了。大片的油菜花瓣,是她的珠泪纷纷。再去的约定,也终于是辜负了。这一哭,软了一个男人的心,他在三毛故去之后,建一个“三毛茶楼”。一面临街,一面临河。茶楼里四壁是三毛的照片、画像和著作,还有相关的怀念文章。他用这种方式,把三毛永远留在了周庄。他叫张寄寒。

念念不忘的,还有一篇文章,《绝版的周庄》,作者王剑冰。那篇文章,几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带钩的,直接勾住你魂魄,让你的心,呼啦一下子从胸腔里冲出,直奔周庄!我的心也从那一刻起,呼喊了百次千次的想去想去。真来到周庄,却猛然发现我想错了。哪里是来寻梦,不觉中已经身在梦里了。

先不说极具水乡特色的古民居、桥楼、河埠、水墙门,也不说闻名遐迩的沈厅、张厅、贞丰桥、富安桥,单是周庄的水,就让人梦萦魂绕,不忍离去。水贯穿了整个周庄。因为水,这镇子一下就有了灵性,有了韵味。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的周庄,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井”字形的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轻舟荡漾。我们一行五人,也租了一条小船,船是乌篷船,我们在船上,船在水上,桨声欸乃,水声哗哗,岸边的黑瓦白墙,缓缓变近又后退,微风过处,垂柳的丝绦不时在河面荡漾。别家船上摇船的船娘,身着蓝印花布的衣裳,依依呀呀地唱着吴侬软语,端地好听。樯橹咿呀,似乎有宋词旖旎,拂柳踏水而来。

一时间我们都没说话,但船公终于讲话了:“我给你们唱首歌吧,一首歌十块钱,可以吗?”“三首二十吧?”“也行”船公倒爽快,依依呀呀就唱了起来。说实在的,不用唱就已经悠然了,反正唱了也听不懂。品着语音婉转,看水。周庄的水,是精致的宣纸,桨声橹影间绘出了一幅适意的水墨周庄。水是浓绿的,慵懒得看不出流动。倘若不是樯橹,很让人怀疑水是否睡着了。这不像我们济南的泉,济南的泉是透明的,活泼的,永远不眠不休。这样想着,心里千回百结,玄想与现实互逆,周庄水和济南泉交替,思路在现实和历史间游走,一时不知今夕何夕。

船过一桥,桥上的人看我们,我们也看桥上的人。一时间,我们是画里看画,我们也在画里了。镁光灯闪烁,彼此都是对方眼里的风景啊,还不都是因为这水,这桥。周庄的桥,形态各异,古意朴拙,谁能想到,小小的周庄竟然就有十座四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桥。出名的除了双桥,还有富安桥、贞丰桥,它们静默不语,连着此岸彼岸,今天明天。也许,每一座桥都可以独立出一本书,里面繁华无数,才子佳人无数。

弃舟登岸,漫步街头。看周庄人家因水而筑的建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水小阁,上翘的檐角,房顶的图饰,无一不美轮美奂。走过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走过穿竹石栏,过街骑楼,走在小巷斑斑驳驳的石板路上,仿佛走在历史的隧道。我不知道哪一扇门后住着吹箫的佳人,不知道再走几步是否就能邂逅满腹经纶的才子,不知道沿着哪一条小巷,才能遇到那个结着幽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这崎岖的巷子,该是重叠了多少脚印,该是吸纳了多少岁月。走在周庄,你要脚步轻轻,否则一个不小心,你就踩疼了别人的脚印。

一店门开,有翁媪慈眉善目。小店不大,物品琳琅,皆是浓郁的江南气韵,各种花色,各种底色的油纸伞,丝绣的团扇绢扇,都那么精致。不论买否,那微笑的目光是一直伴随着的。也是,住在这么美丽的风景里,不心怀博爱才怪。

站着,走着,看着,那些青色砖石的窄窄小巷,曲曲弯弯的河道,从这条河岸一直延伸到另一河岸的民居,鳞次栉比的老店铺,梦一样的。

水镇一体,古朴幽静。

至今后悔没在周庄住宿,没有切身体会周庄的早晨和夜晚。至今庆幸没有在周庄留宿,白天都已经恋恋不舍,夜晚岂不是神不守舍?

好吧,等以后有了时间,再去周庄。我要吃过每一道小吃,看过每一片树叶,听过每一声鸟啼,踩过每一块石板。看每一个人都怡然,每一寸土地都安然,把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坦然。哪怕为了这个愿望,活成你怀抱里的一株柳,一棵桂,一树广玉兰;或者一尾鱼,一只鸟,一只蝴蝶,我也认了。

周庄,我掉进去了,掉进你900多年的沧桑里,掉进你的玄幻与现实里,掉进你优雅的趣味和格调里,掉进一个前世今生的梦里,苦苦挣扎,不能自拔。

不小心掉进了周庄,却偷偷地想,可不可以,一辈子就一直掉在里面,直到下一世,也不出来?

周庄,周庄,看一眼就三辈子不忘的周庄。

“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

3、别人的乌镇

到乌镇的时候,天正晴朗风正好。

导游把我们撒在乌镇就不管了。只好随着人流走。好在乌镇在这个季节是不缺人的,熙熙攘攘也好,摩肩接踵也罢,这些词随便用,都很写实呢。

我们游的是东栅。沿石径北行百余米,有河静卧。两岸是临水建筑,一样的粉墙黛瓦,但与周庄不同的,是建筑物的墙壁,由一条条一块块的木板拼成,简单陈旧,别具风情。小桥一座复一座,横跨河面。我们站在柳荫下,临河看景,看对岸的房舍,以及屋檐下的花花草草。猜测着到底里面有没有人。却见对岸木窗开,有儿童悄悄探出头来,趴在窗台上。却原来,屋子里是有人的!

随着人流,走过逢源双桥,我走了一个来回,想象着刘若英披着披肩的样子。也是,这样的双桥,适合恋人走。青石板巷不是太宽,但刚刚适合散步,如果与所爱之人并肩走在这上面,说说小话,听听水声,也算没辜负此生。

穿过朝宗门和财神堂,就是百床馆。一床一床,精美绝伦,清末的,民国的,老人的,女孩的……一张床一个故事,一张床一个传说。镇馆之宝为“拔步千工床”,近看精美绝伦,富丽堂皇。一大帮子人,呼啦啦走进一出宅子,又呼啦啦走出另一处宅院。乌镇的小巷千回百折,我们只好七拐八拐。一条一条的幽深小巷子,连着各种宅院和更小的巷,迷宫一样。

不觉就拐进了蓝印花布作坊!凉晒的竹竿冲天而起,整齐威风,一匹匹的蓝印花布,在风中飘动。那是童年的记忆,熟悉又温馨。蓝印花布,蓝底白花,或者白底兰花,都是那么干净纯洁,与游客的煦攘对比,这样的花布,一下子就让人沉静下来了。史料记载,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东栅。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走进正门,竟然有店家在卖蓝布衣物,惊喜极了,买一头帕,一围巾,一披肩。银子大把地掏出去,快乐大把地收进来。

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读书的地方,墙上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矛盾的生平:照片啦,事迹啦,著作啦,边门接茅盾故居。私塾设在厢房。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再次走进小巷,仔细看巷里人家,才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门外都挂着桃枝菖蒲艾叶的花束,哦,端午节快到了,人们用这种方式庆祝和祈祷。

“看,晴耕雨读!”有女音清脆。真的,这四个大字就和电视画面里的一样,镶嵌在门楣上。江南富庶,离不了耕耘;江南厚重,离不了人文。而烟雨迷蒙,正是读书好时候。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仅乌镇就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名人更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和书卷雅意。

转到空阔地,一大溜的商家店铺,市井繁华。买三白酒两题。乌镇不是我的,我只能买点东西证明我来过。我只能带这些商品和美丽的回忆回家。

乌镇应该是陆游的,一首钗头凤,唱到幽咽;

乌镇应该是鲁迅的,乌篷船依依呀呀划出来,把乌黑的夜色划破;

乌镇也应该是矛盾的,也许只有乌镇才能养育林家铺子和那样的子夜;

乌镇更应该是那些平头老百姓的,没有他们充当根基,哪里能有各种金字塔的顶端?

回望人杰地灵的乌镇,看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显示出尘世的满足安详。小镇就这样在那里生活着。任人来人去,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不飘不移。

对于乌镇印象,似水年华里的英说“好到都不想走了。”

是啊,英是过客,我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乌镇的古意太深,文化味道太浓。短时间里,一般人还真融不进去。千千万万的居民是历史的过客,万万千千的游客是乌镇的过客。

枕水人家也好小桥流水也罢,都只是游人自己的念想,与乌镇无关。似曾相识的景致看了一遍又一遍,有的是为景点,有的是为心情。

乌镇,别人的乌镇,怎么我这样说时,忽然一阵心悸?

4、再写乌镇

到过周庄,你就会发现,这个镇子是有魔力的。不觉中,你的心就留在了那里,你的思想,你的魂魄,就会牢牢地刻在了那块土地上,无论怎么用力拉拖,都不再元神归位,而是天马行空,随意飘逸了。

再到乌镇,心就怔怔地,一时回不过神来。坐在乌镇东栅的河岸边,看河水一波一波荡漾,看游人一双脚一双脚走过,看岸边枕水人家的屋檐门楣。静静地,一个人,在乌镇的天地之间发呆,等着自己的灵魂,从周庄匆匆赶来。

自己也纳闷,一样的镇子,一样的江南烟雨下,一样的桨声欸乃里,人的感情怎么就不一样?周庄,在感觉里,就是自己的前世或者来生的故事发源地,有恍惚亲切的感觉,第一次见面,就有故地重游的感觉。一路的走下来,喝醉酒一般,恍恍惚惚。而在乌镇,却是始终清醒的,清晰的知道自己是客人,是乌镇的过客。清楚地知道,这是别人的地盘,我来这里,只是为了,朝采六艺英,夕玩忘其疲;只是为了蒹葭飞谢,莲花开落。

相较于周庄,乌镇似乎商业性更加浓厚一点,但仔细想来,乌镇还是蛮适合居住的。晴耕雨读的文化传统也好,蛮声江南塞北的漕运事迹也罢,适合小民安适居住的还是杭白菊、三白酒、姑嫂饼、印染花布,甚至乌蓬船、乌干菜、乌毡帽。这样想来,乌镇是亲民的,它承天光,接地气。有浓浓的人情味儿。

乌镇的东栅景区有一个特色展馆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仔细看,每一张雕花架子床都是一件绝无仅有的艺术品。

这些曾经在历史岁月里住在乌镇的古人,把对生活的赞美和祈祷,用图案刻在了窗体床身,把对生命的认识和热爱刻在了床柜窗板,他们活得安然,优雅又随意。一张一张的床,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的百宝箱,藏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和梦,藏着无数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那些的雕花片里,古典风俗和故事扑面而来,神话传说、隋唐演义、三国人物、祥云瑞兽……在这样床上长大的孩子,怎么能不思接千里,俯瞰天下?所以陆游、鲁迅、茅盾不稀奇,所以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不稀奇,若是乌镇没有了齐叔,玲儿,没有了秀、劲和默默,没有了文和英才是遗憾,才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损失和心疼。

想起秀,就想起她温婉的笑容和那些蓝色印花布,就想什么时候,也能穿一身印花布的衣衫,或者穿白衫玄裙,扎了麻花辫子,拎一只柳编小篮,在乌镇的街上行走。这样想想,自己也笑,不是小孩子了,爱美的那颗心却没有随时间变化。这一切都是源于乌镇,文说:“这里的美是令人迷失又令人绝望的美。”乌镇是很安逸的,它适合“浪费时间”。

据说在乌镇,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春天与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可见,夏日的上午不是最美的时间,但美却随处可见。只要你心里有。一块布被如此渲染,一张床被如此雕琢,一个个日子如此悠然。

黄磊在乌镇开了一间酒吧,名字叫“似水年华”。仿佛只是因为一部电视剧,所有有关乌镇的,都逃不开这几个字了。记得吗?你曾走过逢源双桥;记得吗?你相信奇迹,奇迹就会发生。乌镇,是心灵极易抵达的一片圣土,很近,触手可及。

走过东栅金家的衣俗厅,徐家的百花厅,余榴梁钱币馆,立志书院,文昌阁,脑子里已经装得满满的,感觉里,乌镇就是一朵缓缓绽开的牡丹,博大精深,又低调平稳。但那种华美,已经隐约可见。

街旁一家不知名的店铺,冒着腾腾热气。叫不上名字来的糯米糕点,刚出炉的模样。便买来几个尝,淡淡的米香,只抹了糖的地方才有甜意。乌篷船在眼前划过,划开河水一片片涟漪。看着看着,就看呆了。

周庄是晴日里那轮太阳,温暖,耀阳,滋养万物,照的绿柳,花开,水荡漾,船轻摇。它让每一个住过的,路过的,想过的,都心向神往,不能自己。乌镇是夜晚天空的那轮月亮,清闲,清淡,清雅。它默默地在江南的一域,守着一个安然的梦。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如果有来世,我希望能生在周庄,更希望我的外婆家,就在乌镇。

5、杭州忆,最忆是西溪

西溪是一个梦,一遇到,就不愿再醒。

——题记

那年六月,趁着孩子中考结束,等成绩的空当,约好友美子,杨子,各带自家小儿女,一起效仿古贤:腰缠三万贯,骑鹤下江南。

江南三天,倏忽而过。最后一站是西溪。彼时,水墨江南已经沾满了我的长发,还没来得及调整好心情和思绪,一个不小心,就这样和西溪不期相遇,撞了个满怀。

车子七拐八拐,终于在无数的黑檐白墙,无数的池湖水塘后,停在了西溪湿地公园门前。还没下车,就看到车窗外一群一群的人在照相,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是呢,爱美,或许是每一个人心底的坚守吧?

门侧有牌,上面简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五公里。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在2012年1月10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荣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进门,有观光车等候,导游介绍:“西溪湿地总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先坐车走一段,然后景色更美。”乘坐观光车走了一大段路,沿途水泽,湿地,阡陌纵横的堤。隐藏的,或隐或现的草径,甚至叫不上名字的草花,花树,皆一晃而过。使我很多次,都险些像浮士德一样大喊:“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但我没喊,那个小心眼的南宋皇帝却说了一句:“西溪且留下”。

这个东晋被发现,唐宋大发展,明清达到全盛,“杭州三西”之一的西溪,竟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生存,而西溪之名却始见于西汉元狩六年。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泰州的西溪做过盐税官。范公曾说“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不仅丞相,我们也来了哦。

“我——们——来——了”孩子们小鸟一样飞下车,瞬间就跑出去好远,慌得我们三个,也顾不得淑女风范,一路小跑跟着。

水是西溪的灵魂吗?随处可见的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据说占了西溪园区约70%的面积。这些三点水的美景诱惑着我们,何况还有浓浓淡淡的绿草,高高低低的碧树,以及水里成片的,或者零星的荷、蒲、萍、芦。“一曲溪流一曲烟”,附身摸一把西溪的水,这水宁静,沉稳,丝绸般柔滑,它们从指间滴落,连着那个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嗯,传说。传说中《天仙配》中董永的家乡也在这里呢,还保存着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等遗迹。

追着孩子们,追着草径前行,两岸芦苇蒲草丛生,和芦苇一样高的水生植物上顶着或黄或红的花儿。湖面上水草鲜润柔婉,绿萍漂浮,莲影摇曳,几抹粉色婷婷点缀其中,偶尔也会飞过一两只水鸟,惊鸿一瞥,给人惊喜。鸟是西溪的嘉宾吧?若没有它们在,这西溪,该会少了多少灵动和精彩。也有野鸭水禽,不知道名字的,绅士一样,风度翩翩,不惊不惧,在水面上凫泛,自在。波光粼粼,多少美藏在那些水下面?

杨子说照相照相,也好。这么美的西溪,不存照留念岂不辜负了?于是各种造型在笑声里完成:泰坦尼克,千手观音,并蒂莲,梁祝。杨子竟然突发奇想:来,给我个特写。遂双手合十,盘腿打坐,观音菩萨状。也是呢,无欲则刚。人若无欲,岂不成佛?

女儿追着蝴蝶,我们追着她。缘溪行,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蒹葭苍苍,亦真亦幻。青竹依梅,似乎在述说着一个青梅竹马的爱情。古装的梅,童装的蒲公英,时装的茭,休闲的柿树,也依次舞蹈着欢迎我们。西溪啊,是不是你的每一滴水都有一个传奇,每一缕风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棵树上,都有一双含笑的眼睛呢?

几块写着“《非诚勿扰》拍摄地”的牌子,提醒着我们,又想起葛优和舒淇的戏份。听说几位写文章的、拍电影的名家都在西溪落了户。是隐居吗?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用诗文辞章的形式把自己交给了西溪。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也是呢,“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史料称: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一叶扁舟,闲看芦花”不错不错,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住在民间是种幸福啊。黄橙子,红柿子,紫色菱角,绿色茗茶。金银花,野蔷薇。都可以入诗入画入口的。

龚自珍在其《病梅馆记》中将西溪与苏州邓尉、江宁蟠龙并列为江南三大赏梅区,“福胜梅花”更是昔日西溪两绝之一。何况还有专家考证,施耐庵以西溪为原创地撰写了传世名作《水浒传》呢。西溪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越剧就在西溪湿地的陈万元古宅从落地说唱走向舞台艺术,成为了曲艺到戏剧的转折点。端午节蒋村的龙舟盛会,更是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西溪湿地水涟涟,几转曲桥忽现。斜倚红梅相伴,含笑疏枝展。雪打梨花飘柔肩,傲霜竹影喜春寒。千古芳名幽远,怜我君风腆。”

回济南路上,喝着美子递给我的绿茶,习惯性地想,退休以后,我们是否也来西溪居住?

这么大的西溪,我只要一角可好?只要一角,盖几间茅屋,种一片翠竹,再种上梅花几树。谈笑有鸿儒,往来有挚友。篱笆么?对,就那种花椒树或者香椿树,可观可食的。树下种上菊花,等到秋天,看过芦花再采菊东篱下。几藤葡萄,一丛薄荷。美子家种韭菜,杨子家种大葱。我把自己也种在那个小院子里,约来陆游、陶潜、文天祥、李清照,请来曹霑、林逋、谢道韫、范仲淹、公孙大娘。嗯嗯,还有苏东坡、米芾、唐伯虎、冯梦桢、洪升、厉鹗、郁达夫、徐志摩,让他们故地重游。对了,还有李白,若是想来,也来吧,这么大的西溪,不多他一个。

圣人布道此处可遗漏。真的哦,到过西溪,你就是遇到了一个梦。“但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西溪是一个梦,一个让人只愿沉醉不愿醒的梦。

从杭州回来,一直没敢写西溪。怕自己控制不住。此刻,回望西溪——天青色欲雨,我独坐想你。西溪啊,我只是你一个匆匆的过客,你却是另外的一个我。

那片绿色的河水湖水,那片芳草萋萋的草地树林,留着我的一个魂魄。

6、永远的寒山寺

清楚地记得,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唐诗三首。第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下面是杜牧的《山行》,最后就是它了:《枫桥夜泊》,作者: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时年少,不懂落魄才子的愁苦寂寥,每当有月亮的夜晚,总是拿这诗把玩。及至后来,毛宁的那首《涛声依旧》唱得家喻户晓,心底流行的,依然是张继的这首诗,原汁原味。而涛声类歌,不过仿佛是多年的老友,一个不小心,在这转角拐弯的时候,猛地撞个满怀。一阵一阵地惊喜。

前年夏季的苏州,烟雨细密,我们在对岸远远看到寒山寺三个大字,黄墙黛瓦,古木森森。没有一点的动静。它是那么地安静。大门是紧闭的,隔断着修行清净和俗世繁华,也隔断了我们的视线。于是,那些目光,只能盘旋脑际。

就想张继,那个落魄的才子,一千二百年了,那六次赴京城长安赶考落榜的惆怅依然那么浓那么浓哦,雾霾一样,闷闷地压在胸口。襄阳洛阳,一去千里。千里之外的一次停宿,那叶失意的小舟,就碰巧在姑苏城外的枫桥之下。那一夜,星光暗淡,渔火明灭,月亮落下了,乌鸦归巢的叫声,声声断人肠。寒霜满天。于是有了那首《枫桥夜泊》。幸好有了文字,能让人在这如山的寂寥和苦闷里,挖一个小洞,延口残喘。感谢文字,能让我们隔着这么多年的风雨山岚,和诗人同此一景,共此一叹。历史在那一刻定格。时光就这样记住了张继。

时光记住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四百年后,四十五岁的陆游投笔从戎二过姑苏,写下《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是啊,尚千重!我长叹一口气,陆游也不会想到哦,他死后又是四百年,一个叫王渔阳的人也来到了枫桥,他在两扇寺门上各题一诗,其一: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其二: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时光荏苒,再一个四百年,我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地走来,却只能远望一眼寒山寺。寺门紧闭,里面的寒山和拾得可好?夜深人静,可否还在对话?

寒山问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是了是了,又想起杨绛先生翻译的那首小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有了爱,生命就有了依托,再看其他,自然就小了。

路过枫桥,却没有了亲近的欲望。张继的那座枫桥,还在那里吗?可有原汁原味的枫桥等了千年吗,它会在时空里一直等着我吗?算了,远远望一眼就好。千年的风霜大浪淘沙,一座枫桥又怎能历千年而不毁。那些现在的,应景的,为招商和旅游而建筑的仿古,不看也罢。

到了苏州,却没迈进寒山寺,没走近枫桥。遗憾吗?遗憾如何,不遗憾又如何?

那座枫桥,那座寒山寺,还是永远藏在心里吧。留下大彻大悟,笑看这人生。人生百年,在时间的长河里,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总要对得起自己青灯黄卷的苦读,对得起师友长辈的敦敦教诲,总得做点什么,趁活着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这一刻的时空里。

醍醐灌顶。如果说枫桥是失意的苍凉,寒山寺则是风浪后的彻悟,而古人把它们修在一起,是想告诉世人,出世入世一念之差,失意得意一时得失吗?

我坐在自己的枫桥上,遥望寒山寺。

7、我打江南走过

也许,江南是中国所有文人们心底深藏的一个梦。

也许,在每一粒读书种子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江南。

一提江南,无论现实的还是梦中的,几乎都是黑白的色调,里面隐隐水墨的底子。间或雪白的墙体,玄色的屋瓦,再点缀些或有或无的雨丝,或隐或现的柳条儿。油纸伞。线装书。乌篷船。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江南。中国的文人,对江南似乎有一种偏爱。从《诗经》开始,从《离骚》开始,一直到现在,而且必将还会继续下去。而在宋词里,尤为明显。凭直觉,除了江南的风景、气候、美食、美女,迎合了写作者的心意,应该还有一种原因,暖风熏得游人醉。勿谈国事。只为稻梁谋。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江南是千山千水千才子,每一座山里都住着神仙。终年不冻的土地,一年三季的收成,富庶是江南的名片。湖广熟天下足哟。晴天耕作,天那么蓝,水那么富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劳作也是一种快乐。何况还种什么长什么,插根木棍儿也能发芽儿呢;烟雨或毛毛雨,甚至大雨倾盆里,不愿或不能下地耕作,只能跟书较劲了,是故人才辈出,那些才子才女雨后春笋一样,刷刷刷地成长,未曾出土已有节。江南的书香一层一层的,一波一波的,一浪一浪的,就把历史拍成了线装,江南的藏书楼一座连一座,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丰厚殷实。

那些优秀的人儿,怎么就都跑去江南了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歌狂人,那个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天才诗人,没有抹黑,没有诋毁,还为他人做免费的广告。这度量,比斗还大,比车还能装。

烟花三月是折不完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是呀是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还不算,还有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渔船欸乃,黄发垂髫,吴侬软语咿咿呀呀。谁的大手笔啊,把景色秀美,城市繁华,民康物丰描述得这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被金主完颜亮闻之,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起兵二十七万,挥师南下。

历史告诉我们的,风景美不是错,风景越优美,越应该懂得保护;经济发达也不是错,经济越富庶越应该警惕,越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宋朝文化鼎盛,经济空前繁荣,但政治上却总是半壁江山,总被西夏、党项、辽、金惦记。回望历史,怎不怆然。

江南不缺英雄,仅杭州一地,就埋着岳王爷,埋着秋瑾,埋着武松,还有苏小小。诸多的感慨,百感交集,竟然就一时无语。

诗经里的江南,离骚里的江南,古人的江南,今人的江南。我们的江南。

我们的江南。我们的大中国。

我打江南走过,飘飘如沙鸥一抹,浮光掠影的,只看到了江南的表面。那藏在屋子里的,那藏在心底的,那藏在血液里的江南,我参不透,悟不出。我深爱着的江南,无论书里书外。我只是个过客,不是归人。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旅行,即使有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同类推荐
  •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若不是荒野,我不会活下去:一个背包客自我疗愈之旅

    知名的旅游作家崔西·罗斯在书中展开了一场寻找与疗愈自我之旅。她以一贯充满视觉张力的笔触,在一篇篇状似自然旅记的行文间,带我们进入她最私密的人生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继父对她造成的不可告人的伤害,及那一路走来斑斑伤痕的往事的同时,令人屏息的荒野美景仿若一副副缓冲剂,让游走毁灭边缘的心灵有了缓解与安慰。这是一本充满自然风情的疗愈系小说,崔西在荒野中找到救赎、止痛、重生的解药,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荒野,或许你也会从中获得大自然的力量与感动,并发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 民风野趣幽然醉

    民风野趣幽然醉

    世间奥秘无穷,大到时空宇宙,小到跳蚤萤火虫,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种种奇妙。当这些对普通人来说深奥难懂的事物通过平易轻松的文字被描述出来,其妙处也是不言而喻的。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作品涉及自然韵语、万物生灵、奇妙世界、民间采风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学大师和学人以自己独到、深入的观察,细腻、精确的笔触,朴实、简炼的语言,勾勒出瑰丽多彩、千姿百态的世界。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亲历者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小伙儿,在美国留学时因为机缘巧合,加入了美国陆军特殊兵种“金融管理专员”。从军生涯,他经历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摸枪、第一次坐军用飞机、第一次来到战火纷飞的世界、第一次身处战斗一线、第一次遭遇路边炸弹、第一次见到几麻袋的美元……构筑了一段多彩绚丽的人生。参军前,他在纽约过盘子、发过传单、在跳槽市场练过摊、在全世界最大的迪士尼乐园中打过工……都是他“美国留学梦”实现必不可少的部分。19岁到28岁这8年多,是他热血激荡的青春,也是一个青年从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到能够主宰自己未来的蜕变历程。
热门推荐
  • 列王纷争之权利的游戏

    列王纷争之权利的游戏

    他是一个商人,冷血无情,唯利是图。他是一个领主,铁腕统治,君临天下。力量?财富?权力?这些不过是为之所用的工具。买下整个世界,仅仅只需要一枚金币就足够了。(猥琐发育向)(大家可以粗浅的理解为,在底魔中世纪的革命)(或者是冰火同人小指头主角(~ ̄▽ ̄)~)
  • 爆萌小仙

    爆萌小仙

    本想珍惜生命,远离上神,却不想反被上神逮住,强势带走。逃了几轮回,回回被带走。什么鬼?!说好的冰山冷上神呢?——搜【未曦初晓】
  • 谁是老板要找的人?

    谁是老板要找的人?

    在一些公司里,我们不难看到,一此受过良好教育,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并没有在工作是取得很大的成绩;出没有赢得升或加薪的机会;更没有受到老板的欣赏。相反,他们还遭到被解聘的厄运。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身上不具备现代企业需要的那些优秀员工的品质,即:1、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工作;2、具有创新精神;3、积极行动,不要只想不做;4、高效的时间管理;5、崇尚团队合作;6、信心如同高贵的名誉一样重要;以上这些是人成为优秀员工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也是世界500强企业衡量心目中理想员的标尺。如果你还不具备以上的品质和能力,就不妨从《谁是老板要找的人》一书中去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老板要找的员工。
  • 婚牵爱绕

    婚牵爱绕

    顾家二少花心爱玩,出了名的二世祖。盛家大小姐沉着冷静,工作上的女强人。本来应该嫁给顾家大少的盛家大小姐阴差阳错嫁给了顾家二少。所有人都为其感到悲哀,觉得好好的大白菜被猪啃了。然而只有盛宁绯自己清楚,嫁给顾天戎于她来说真是万幸中的万幸。
  • 人生何必太较真

    人生何必太较真

    庄之鱼的《人生何必太较真》通过对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譬如伤害、金钱、幸福、得失、挫折、名利等九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结合发人深思的故事和案例,《人生何必太较真》旨在让读者在品味别人的人生经历中,领略到为人处世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不较真。 因为太较真,认死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
  • 微生物密码(世界科技百科)

    微生物密码(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追求“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对这种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因礼乐价值而铸就。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涵盖着小康与大同两个基本阶段,以礼之调适并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即为大同。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船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不会因此而扭曲人性。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的和谐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建构奠定一种崭新的路径。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然要从船山先生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
  • 浅书年华

    浅书年华

    生命就是一场随时离场的舞会,在这里,淡淡浅书,絮语年华,这世界,我们曾来过……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二十几岁男人的资本

    二十几岁男人的资本

    本书针对二十几岁男人的年龄特点,告诉那些二十几岁的男人一定要抓住人生的这一转折点,抓住二十几岁年轻资本,及早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自如地应付社会中的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和困难,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早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