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6600000011

第11章 三国与两晋(2)

华歆毫不怜悯,将伏皇后一直拖到暴室禁锢起来,又抓住了伏皇后所生的两个皇子,一并关在里面,当夜,便将他们母子三人一齐毒死。

其时伏完早已去世,曹操将伏氏家属一百多人尽行诛杀,方才解恨。这完全符合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做人信条。

二、魏文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曹植著名的《七步诗》。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之一,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曹植曾被封为甄王、雍丘王、浚仪王、东阿王、陈王,他身为诸王时,所作诗文中却极少富贵之气,总是充满了忧愤、悲伤,这是他后半生受到逼迫压抑、郁郁不得志而造成的。

曹植受到谁的逼迫压抑,又怎样郁郁不得志呢?

1.曹丕曹植兄弟斗法

曹植墓曹操生前只做到魏王,没有当皇帝,武帝是他死后曹丕篡位时给他追加的尊号。曹操有很多妻妾,结发之妻是丁夫人,另外还有刘夫人、卞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越姬等等。

丁夫人没有子女,就把曹操长子——早亡的刘夫人的儿子曹昂当作亲生儿子抚养。曹昂后来随曹操南征,为搭救曹操,被张绣乱军射死。丁夫人怨恨曹操不思念儿子,经常数落、哭骂。曹操忍无可忍,把丁夫人送回娘家,准备等她平静一段之后再接回来。但丁夫人脾气很拗,下决心不再回曹家,曹操只好废掉丁夫人,立卞夫人为继室。

卞夫人出身微贱,是个以歌舞为业的艺人,20岁时被曹操娶来作妾。卞夫人温柔贤慧,具有节俭谦恭的美德,又遇上曹操这个不拘小节的豁达人物,所以被破格提为夫人,后来做了王后。

曹操这一群妻妾共给他生了25个儿子。封建宗法制度规定,妻生的儿子称嫡子,妾生的儿子称庶子,嫡子是正统而庶子是旁支。曹昂既然已死,卞夫人的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就在诸子里居于最高地位了。封建继承权的排序是嫡长子、嫡次子、庶长子、庶次子,所以最有资格继承曹操爵位的自然要数曹丕了。

曹操是个英雄,对这套封建礼法不大重视,他选择人才时把“才”放在第一位,选择继承人时也流露出这种倾向。曹丕虽然也很有才,但不如曹植才思敏捷,不如庶弟曹冲机智聪明。在曹操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的关系是很紧张的。

曹冲是环夫人的儿子,五六岁时就智过成人,解决过称象这个难题。除聪明外,曹冲还很仁慈博爱,曹操特别喜欢他,曾打算立他为继承人,但曹冲不幸早亡,13岁就离开了人间。对曹冲的死,曹操非常悲伤,以至饮食俱废,曹丕较为虚伪,曾泪流满面地去劝慰父亲。曹操认为他有些做作,对他说:“冲儿死了,我自然要悲伤,而你们应当高兴才是。”

曹冲一死,对曹丕继位构成威胁的只剩曹植了。

从文才上讲,曹植应在曹丕之上。曹植十多岁,就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论、辞、赋,文章写得很美。曹操的铜雀台筑好后,曾让自己所有儿子登台作赋,曹植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写了一篇《登台赋》,使曹操惊讶不已。曹植风度潇洒,气质神逸,给人一种飘逸超俗的感觉,他谈吐得体,应对异常敏捷,受到曹操的特别宠爱。

汉末,上层社会流行过一种交友之风,有社会地位、有政治抱负的人都要网罗一批名士朋友,作为自己的羽翼。丁仪、杨修、贾逵、王凌都是当时的名士,曹植的朋友。他们全力拥戴曹植,为曹植争承继承权出谋划策,而且常在曹操面前称赞曹植的品行、才学。

曹丕非常焦急,不知如何是好,但曹丕也有一些朋友,其中一个最老谋深算的,叫作吴质,他告诉曹丕一条对付曹植的办法:“您不是才华不如曹植吗,那就不要在才华上和他竞争,而要突出表现您在品德上的长处,要用您的品德盖过他的才华。”

其实,曹丕在品德上也并不比曹植美多少,他们二人都沾染有当时名士中流行的放荡任性、不拘礼法的习性。吴质的意思,是让曹丕约束自己,以此反衬曹植的不检点,从而贬低曹植的为人,达到争当继承人的目的。

有一次,曹操出征,曹丕、曹植一起到路旁送行。辞行宴上,曹植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称颂曹操功德的话,因为他才思敏捷,言词优美得体,旁边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曹操也很得意。这样一来,曹丕相形见绌,心里不是滋味,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吴质悄悄走到曹丕身旁,偷偷告诉他:“您什么也别说,只要表现出伤心的样子就行了。”

于是,曹丕做出一副不胜悲伤的样子,一言不发,当曹操上马将要启行时,曹丕跪倒在路边,放声痛哭。曹操命左右随从劝阻,曹丕反而哭得更加厉害,弄得大家都跟着哭起来,曹操这个铮铮铁汉也掉了眼泪。路途上,大家一再夸赞曹丕的纯孝,而曹植的华美的送行辞早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2.曹植落败,被赶出京城

曹丕、曹植两派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发展得越来越厉害。

在曹植一边,大约聪明的人多些,所出的点子也多,开始时比较得势,但这些人多是一些耍小聪明的人,不如曹丕的拥护者老谋深算,所以渐渐曹丕一派占了上风。

有一次,由于丁仪兄弟和杨修的游说,曹操打算确定曹植为继承人。消息传到曹丕耳朵里,他大惊失色,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用车子载了许多废竹笼,把吴质偷偷装在笼里拉进王宫,向他请教对策。

吴质当时是朝歌长,属于外官,曹丕私通外官是有罪的。不知消息怎么传到杨修耳朵里,他马上去曹操面前告状。曹操很生气,因为时间晚了,决定第二天再追查。

在曹操身边自然也有曹丕的耳目,他们马上将消息报给曹丕,曹丕一听就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又请教吴质。吴质微微一笑说:“这还不好办!明天您再派车拉空笼进宫就行了。”

第二天,杨修的耳目发现又有拉竹笼的车进宫,喜出望外,飞快地跑去报告曹操。曹操派人一查,都是空竹笼。曹操很不高兴,疑心杨修一伙在陷害曹丕,由此对曹植怀疑起来。

杨修、贾逵、王凌为了使曹植更讨曹操的欢心,经常揣度曹操的心思,替曹植预先做出许多答辞,只要曹操有问,马上就抄录合适的答案送上,有几次甚至把原来写好的送进去了。

这引起了曹操的怀疑:就是现写也没有这样快呀!曹操逐层追问,才知道是杨修等预先作的弊。这件事的泄露,使曹操对曹植的才华也发生了怀疑:既然答案能预先作成,那么以前的送别辞和铜雀台作的赋是否也是预先作的?曹植平时的言行是否也是杨修一伙人预先教的?曹操决定验证一下。

他让曹丕、曹植各从邺城一个城门出去办事,而自己预先嘱咐守门人不得放出,他要看看两人到底如何行事。结果曹丕走到城门口,被守门人拦住,百般解释也未能出城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而曹植预先得到杨修的教示:“如果守门人不让出城,就以他不遵奉魏王命令为由,把他杀掉。”曹植杀了守门人,顺利地出城办了事。

曹操一了解,又是杨修事先出的主意,越发认为曹丕朴实厚道而曹植虚华不实。虽然曹操本人也是个诡计多端、事不厌诈的人物,但曹丕、曹植都是他自己的儿子,他本能地对在两个儿子之间制造矛盾的杨修等人产生憎恶。这样一来,渐渐地对杨修等人捧起来的曹植也就越来越不喜欢了。

与此同时,曹丕买通了曹操左右的随从和宫人,他们在曹操面前一味称颂曹丕如何忠厚贤孝。终于使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世子,并杀掉了杨修。

曹丕的得立与杨修等人的被杀,使曹植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他明白,自己并非没有才华,只不过被杨修等人弄巧成拙了;而曹丕也并非真正忠厚仁慈,只不过权术比自己更加高明罢了。曹植的羽翼已经除掉,没有人敢再来出谋划策了,从此,曹植在政治上毫无出路,只有借酒消愁、放浪形骸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受到关羽围困,曹操派曹植为南中郎将、征虏将军,出发援救曹仁。出发前曹操派人去叫曹植,准备嘱咐他一些注意事项,但曹植恰好被曹丕拉去喝得烂醉,百般呼唤不醒,这使曹操大怒,越发觉得曹植不可救药而不再任用了。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他即位后,马上找借口杀掉了早已恨之入骨的丁仪一伙人。

据说他还逼迫曹植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就杀掉曹植,但因为曹植吟出了本文开头的那首《七步诗》才免于一死。不久,曹植被赶到远离京城的封国。

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大封诸弟为公,唯独曹植低一等,被封为侯。一年之后,曹丕进诸弟为王时,才改封曹植也为王。曹丕对诸弟都存有戒心,而对曹植尤其嫉恨,就因为曹植惟一能与他争夺并且是曾经与他争夺过继承权的人。

从曹丕起,魏的君主都猜忌诸王。诸王成年后一般不许留在京城,要远远地打发到封国去,并派人监视。为了防止诸王发展势力,封国几年就要更换一次,诸王平时不能随便进京,进京或返回途中不能同道而行,不能同舍居住,否则都算犯法。诸王虽有王侯之号,而实际如同匹夫,甚至想做个普通百姓都不可能,简直就像囚犯。

在这种禁锢压抑之下,曹植满怀忧愤,只有借写诗作文来排解自己的郁闷。

三、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曹操开创的曹魏政权传到曹髦时,曹家的皇权已小得可怜了。朝中当权的几乎都是司马家族。司马师病死后,其弟司马昭接着做了大将军。此后,曹魏朝廷的大臣几乎全是司马昭的心腹。在这种情况下,小皇帝毫无对策,只能做个傀儡皇帝。

1.宫廷政变:杀死小皇帝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春正月,有人报告宁陵井中出现黄龙,这个传说出来,满朝大臣认为是吉祥之兆,纷纷上表道贺。曹髦却不以为然,他看到的是司马昭那样专横无度,自己被控制,心情闷闷不乐地说:

“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屈居井中,并非是吉祥之兆。”

曹髦感叹地把井中出现黄龙的传言,和自己的处境联系起来,激愤而作了一首《潜龙诗》:

伤哉龙受困,不能卧深渊。

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

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于是,他把几个信得过的大臣召来宫内,有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曹髦对他们低声地说: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束手等他废掉,今召公等来,商议共讨司马昭的计策。”

三人听完这番话,不觉得大吃一惊。没想到皇上把他们召来,为的是这等非同小可的大事,弄不好要杀头的。

曹髦从怀中掏出一张早已写好的诏书,往地下一扔,气冲冲地说:

“你们拿去看!我已经下了决心,死也不怕!再说,谁死谁活还不一定!”

年轻、少谋、气盛的曹髦下完了诏令,就往永宁宫禀报太后去了。

没有多大工夫,司马昭就得到了密报,知道形势紧迫。他立即命中护军贾充加强戒备,以防事变。这时曹髦已集合了宫内卫兵,大喊大叫从宫内杀出来,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早已准备好军队从对面迎上来。曹髦把宝剑“唰”地抽出来,举过头顶高声喊道:

“你们反了吗?我是皇帝!”

曹髦这一声喊叫,把前来迎战的大伙给吓住了,有不少士兵就准备后退。

贾充立即用劲大声喊:

“什么皇帝不皇帝,上!”

他把手一挥,拍马上前,顿时双方动手,冲杀在一起。手下将军成济心中有底,快马加鞭杀到曹髦跟前,曹髦正挥剑指挥冲杀,没提防成济一枪照他刺过来,曹髦要以剑抵挡,枪头已经刺进胸膛。只听他大叫一声摔了下来,当场丧命。皇帝一死,宫廷卫队一哄而散,东跑西窜全都逃命去了。

这时,宫内乱成一团,文武百官听说皇帝被杀了,都大为震惊,纷纷进宫来探听。

司马昭得知皇帝已被杀了,心中暗喜。但表面却故作紧张、激动,一边急忙奔走,一边直打哆嗦,走到曹髦尸首跟前,趴在地下痛哭不已,直到有人硬扶他才起来。

司马昭即刻命人以皇太后的名义起草诏书,公告天下杀皇帝有理。说曹髦大逆不孝,罪当该死,应废为庶人,以民礼安葬了事。

曹髦年轻气盛,少谋不慎,人单势孤,轻举妄动。只靠宫内少数卫队,讨伐重兵在握的司马昭,必遭失败身亡之祸。曹髦丧命时,年仅20岁。

司马昭对王经也不放过,因知情不向他告密,处以满门抄斩之罪,连他老母也给杀死。

司马昭看到人心不服,为稳定局势,过了几天,又想一招,令人写个奏章呈上,说成济大逆不道,杀了皇上,该灭门死罪。成济不服,登高拒捕,并当场大喊大叫地说,杀皇上是贾充指使干的!可是这也无济于事,成济还是被推出去斩首了。就这样,带兵冲进宫内,为司马昭杀皇上的成济,结果做了替死鬼。

2.逼皇帝“禅让”,司马家族篡位

曹髦已死,魏武帝孙子,15岁的曹奂于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即皇帝位,就是魏元帝。

司马昭重兵在手,朝政在握,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谁敢说他个不是就杀谁。但是,还是有些正直的文人学士,敢于批评朝政。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由于这七人经常在竹林里喝酒,谈论天下大事,什么话都敢说。人们就叫他们“竹林七贤”。特别是嵇康,从小好学,喜欢博览群书、作诗,性格很豪爽。

同类推荐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内容简介:中国如何积极融入世界,又如何在世界的游戏规则下发展自己?站在中国的立场读懂世界,站在世界的立场读懂中国。跨国公民的中外生存及比对、刘瑜、加藤嘉一等跨国公民观世界看中国。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热门推荐
  • 末世种田:女配要逆袭

    末世种田:女配要逆袭

    到死才发现自己和爱人生活在一本末世宠文里还是早死的十八线配角重活一世夏暖不想成就霸业只想远离男女主,改变爱人的命运,在末世好好活下去
  • 冷宫弃妃:皇上,别过来

    冷宫弃妃:皇上,别过来

    祁王殿下的爱妾姜瑜难产濒死,夫君携其孪生妹妹姜琬款款而来,欲剖腹取子,直言娶她只是为了生个孩子,待她一死,便让姜琬取而代之。姜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刀刺入腹中,带着未出生的孩子一命归西。再睁眼,她已是冷宫弃妃江近月。冷宫弃妃又如何?她发誓,要用江近月的身份,一步步往上爬,让曾经伤害过她的夫君胞妹,得到应有的惩罚!怎么,复仇还赠个皇上么?不好意思,臣妾已过年少时期,只想携一人终老,不愿为后!
  • 无敌小酒馆

    无敌小酒馆

    开局就无敌,日常全靠浪。总结就三个字:爽爽爽!管你什么神转折,管你什么阴谋诡计,管你什么妖魔鬼怪。在无敌面前通通靠边站!
  • 白日梦的力量

    白日梦的力量

    安妮·佩森·考尔的文字是如此优雅、凝练,同时具有现实性。在生活中,如果你始终处于焦虑,控制,冲动等消极情绪的包围中,身体早晚会提出抗议,种种疾病不仅影响情绪,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通过多年的研究、写作,安妮全面总结了负面情绪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幸运的是,她将《白日梦的力量》这本书献给读者,并提供了有效的建议,让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学会如何应付坏情绪的侵扰,学会如何放下压力更加充实地享受生活,将精神紧张的坚冰融化。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异界超级学徒

    异界超级学徒

    韩东是炼药学徒,但他手上有无数宗师药剂;韩东是锻造学徒,但有无数强者求他打造装备;韩东是法师学徒,但是他的火球却轻易击穿了魔导士的盾牌;“谁告诉你学徒是废物?有本事,你别找我买药,买装备,买技能啊!!”韩东如是说。
  • 送赵六贞固

    送赵六贞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乐摸

    安乐摸

    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就算一个人突然变成了一只惊弓之鸟。离开阁楼前,冒臣照例目光炯炯地四下扫视。空调悬贴在净白的壁上,看起来像屋体赘生的一只肿瘤,静态、笃定,却淌出经年不变的嘶声,令心思缜密的人会揣想到某种不详。塑胶伸拉帘布遮住朝阳的那扇窗。帘布上的印画,是田园牧歌式的秘境格调:白鹭在密林前的草地上起飞,春天的胡杨林仪态万方。其实从帘布后会不断传来各种市声,但冒臣常常可以对那些声音置若罔闻——就这么一幅廉价的风景画,便能使他变成一个掩耳盗铃的人。
  • 蜜爱前妻:宝贝乖乖受宠

    蜜爱前妻:宝贝乖乖受宠

    初次见面,他要求她嫁给他。五年后,她愤而离婚,结婚三年见面不到五次,她拒绝守活寡。初恋男友国外归来,那个男人却将她逼直墙角:“老婆,乖乖跟我回家!”
  • 超级风暴潮

    超级风暴潮

    尚丽洁翻了个身,半梦半醒地问:“几点了?你……还没睡?”斜倚在沙发上的党安裹紧羽绒棉衣,忧心忡忡:“你听这风!你听!”气温骤降十度,狂风暴雨,时而夹杂着沙粒雪,酣畅淋漓地肆虐。党安也像在风暴中煎熬。西北风狂怒的吼声拐着弯儿,拔着高儿,从海面推向小岛,扫过县城,向东南奔腾而去。海浪的喧嚣被狂风的吼叫遮掩了,偶尔从狂风呼号的缝隙中愤怒地亮一嗓子,足以使人惊魂。电是当晚六点多钟突然停掉的,一夜漆黑到天亮。没有电,暖气也没,自来水也停了,空调成了摆设,连锁反应,城市功能完全丧失。寒冷、恐怖与黑暗联手,完全笼罩了四面环海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