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1、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2、诱敌内部相残。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古人按: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
注释:
1、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2、《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卦有:《象》损: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古文今解:
此计名出自明代戏剧《三祝记》。话说宋仁宗年间,我们忧国忧民的大思想家范仲淹遭到了一群政敌的暗中围攻——相国吕夷简、谏议夏竦、御史韩渎等人结党营私,把主张改革的范仲淹视为生死仇敌,私下图谋,最后三人作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看来范仲淹性命难保了。其中一个有点脑子的韩渎又说:“要杀老范这家伙没什么难的!怕就怕朝廷里那些跟他一个鼻孔出气的大臣们不服气呀。”夏竦说:“俺已经筹划好了。现在赵元昊谋反,气焰很嚣张,朝廷正要选将兴师整治他呢。恩相明日天上朝时,给皇帝递个纸条,就说让老范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让他去镇压元昊。这样既可以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您以德报怨,您看怎样?”
想来这帮小人够损,他们让没有打仗经验的范仲淹领兵征讨西夏,这摆明是要借兵强马壮的西夏军队这把“刀”除掉范仲淹嘛。
通过这个故事,看出来了吧,“借刀杀人”的宗旨就是:要打你、杀你的人是我,但打你、杀你的人是他。嘿嘿,有本事,你告我去吧,告赢了我叫你老大!
这就是借力使力的厉害,打了人,还不弄痛自己的手,也不背坏名声,黑锅让人家给背了。这就是正文告诉我们的原理:竞争者(敌人)已经明确,与我方相同立场(或不相冲突对立)的友军尚在徘徊观望,就要引导友军去与敌制衡,避免亲自出手,消耗自己的实力。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古人按:敌我双方已经如拳击台上的选手般摆出竞争的架势,这个时候如果有另一股势力正在发展壮大,并且是一个潜力股的话,我们就可以借这股力量去捣毁敌人。
简评:
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上,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
本计的核心要点是:借他人的手来除掉某个对手,引诱别人去杀人;利用间接的方法去伤害别人,自己却不抛头露面;利用自己以外的人或事达到目的,借的刀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一种物或一种势力。所以,此计在使用上没有固定的程式,要因地、因时、因势而“借刀”。
《三十六计》中,“借刀杀人”的含义很宽泛,它利用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使其互相对立、斗争、抵消,我不用力或和小力制敌、歼敌和使朋驭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卞庄刺虎”,“二桃杀三士”等典故,都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其中都包含着“借刀杀人”的原理。
借刀杀人除了用于军事和政治谋略外,在现代经商赚钱中也经常用到,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就类似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势力、地位争夺。企业为了自身的形象和保存实力,在竞争中会更多地运用“借刀杀人”之计来消除其他同类企业对自己的威胁。如一些谈判高手总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条件;借用社会力量(社会公众舆论等)给对方施加压力;借助法律条文或财经制度规定等驳斥对方的无理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借助他人之言,与对方进一步讨价还价,实现谈判成功的最终目的。还有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广告战、人才战等,最后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一段时间内,一些企业在国内争相抬价抢购某些商品,然后到国外削价竞销,而此番得利的是外国人,他们既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又还要反过来进行反倾销投诉,得到了大量赔偿。
要点解析:
1、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这里的“友”“敌”“自”都是内容宽泛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群体。“友”,指的是第三方,“杀敌”主要是指打击、消灭群体的敌人、对手,而不只是打击或杀死某个人的简单行为。
借刀杀人者,不需自己赤膊上阵,不需消耗自己的实力,更不会招致杀人凶手的罪名,真可谓绝顶聪明。在历史和现实中,不仅阴险小人借刀杀人,即使是心怀坦荡的君子,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借刀杀人。因此,无论是绝顶聪明的曹操与韦孝宽,还是聪明绝顶的雄才诸葛亮与晏婴,借刀杀人之计都曾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事例一:秦昭王让齐国成过街老鼠。
周郝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国一使劲把宋国给整灭火了,一时间非常牛气,势力大增,国家的行情看涨。这令秦昭王很不爽,他心想:这不是想抢我的老大位置么?这可不成,我得好好教训教训他们,否则以后就会骑到我头上来了。为了彻底整治这一潜在的强劲对手,秦昭王决定利用中原各诸侯国的矛盾打击、削弱齐国。为此,秦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如先后会见楚顷襄王于宛(今河南南阳)会见赵惠文王于中阳(今属山西),会见魏王于宣阳(今属河南),会见韩王于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大行挑拨离间之能事。为了“先出声于天下”,好给那些国家做出榜样,又派将军蒙武攻齐,夺占九城。秦昭王通过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和军事上的“示范”行为,挑起了中原各诸侯国联合伐齐的战争。齐国此时成了冤大头,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了。
公元前284年,乐毅以燕上将军职,佩赵国相印,率燕、秦、赵、韩、魏五国军队联合攻齐,半年内就占领了齐国70余座城的地盘,使齐国因此大伤元气。秦昭公因此不费力就把自己的对手整趴下了。
画龙点睛:
秦在“敌已明,友未定”的情况下,经过外交活动,因势借力,以敌打敌,用此计的话说,是“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从而取得了”借刀杀人“的巨大的战略利益。
事例二:“碧眼小儿”移祸曹阿瞒。
三国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与刘备在阳平打架,光荣牺牲。曹操不服气,亲自率领大军来到阳平,准备与刘备来个大决战,为他的爱将夏侯渊报仇。本来大家可以看一出两大枭雄大战的好戏,谁知人家刘备玩起了闭关,依据险要的地势,就是坚守不出,急得曹操只好悻悻而归,回了长安,只好派于禁协助曹仁前往挑衅。
正当于禁、庞德大军屡战屡胜之时,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把魏军困在了一片汪洋之中。刘备的二弟关羽闻讯狂喜,立即带兵前往,将魏军围得跟铁桶似的。魏军四面冲杀,结果大都被关羽放倒了。于禁一时动了求生之念,便跪下投降了关羽。
许昌城内,曹操听到于禁投降后,破天荒地流下泪来。这令他的手下很费解:老大以前可没在人前流过泪。曹操说道:“于禁跟我打打杀杀多年了,立的战功也不少,想不到他会晚节不保呀!”贾诩提醒道:“老大,现在还需要想救援樊城之事。”曹操说道:“你说得对,谁愿意再领兵前往?”徐晃说道:“大哥,让俺去吧!”曹操说道:“一定要小心,不可重蹈于禁等人的覆辙。”徐晃说道:“俺一定不辱使命!”
话分两头,就在关羽战樊城的同时,东吴的都督吕蒙又突然告病,陆逊成了接班人。这个陆逊也不简单,提笔给关羽写来了书信,信中满是一种虔诚的对关羽的敬佩之情,关羽心想:小后生一个,不足惧也。一时得意,就将荆州城全部驻军都撤了出来,加大攻打樊城的力量。
这边,关羽听得徐晃前来,自信满满地说道:“徐晃与我是多年的朋友,这回可能他不会全力攻我。”(看来关羽在政治上有点白痴。)两军阵前,关羽上前说道:“多年不见,公明一向可好?”徐晃也施礼道:“云长头发可都是白了,故人在这里有礼了。”关羽正要说话,就见徐晃提着大斧说道:“众士兵有谁能取得关羽首级的,赏金千两,封万户侯!”关羽以为自己听错了,大惊道:“公明,你,你这是做甚呀?”徐晃说道:“我与云长的交情,是私事;现在为俺大哥效力,救援樊城,这是公事。徐晃虽只是一个粗人,也不能因私废公!”说完,拿着大斧摆了几个POSE,魏军就“啊,啊”地冲杀了过来。关羽见状,只得拿出他的招牌青龙偃月刀应战。
两边战得正酣之时,樊城内的曹仁也终于带兵冲了出来,这样蜀军成了肉夹馍的心,受到了两面魏军的夹击。关羽见势不妙,就说道:“众人随我撤回荆州,以后再图樊城。”蜀军一阵冲杀,终于冲了出来,但是人马死的死,伤的伤,损失很惨重。
就在关羽返回荆州的途中,却听说荆州已落入东吴之手的消息。关羽还不信,他说道:“吕蒙已是一个病人,陆逊又是一个书生,荆州定然不会有失。”但再向前走着,荆州守将赵累却狼狈地逃了出来。关羽大惊道:“莫非荆州真的丢掉了?”赵累对关羽哭诉了荆州的丢失经过。原来就在关羽调全部荆州守军支持樊城时,东吴的都督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越过了长江。荆州防备已是形同虚设,吕蒙没用什么劲就成功突袭取了荆州。关羽无奈之下,只得退往麦城避害避避风头,又让人去周围请求援军。但关羽驻荆州时太不懂为人要低调,气势太盛早已将四周围的同僚都得罪完了。结果公安太守傅士仁、糜芳投降了东吴,上庸守将孟达则投降了曹魏,全部都没有发来援军。这下,关羽可是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东吴都督吕蒙四面围住了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
吕蒙将关羽带往建业,孙权对关羽父子又是好酒好肉地招待,又是让美女天天表演歌舞节目,自己又好言好语地劝慰,但关羽这个铁骨头誓死不降。孙权那个气呀:嘿!我放下身份劝他,这人却这么不识抬举!气愤之下将关羽父子斩首。张昭从外面视察回来,听说孙权杀了关羽,大惊道:“吴侯,这一下子可闯了大祸哟!”孙权问道:“啥大祸?”张昭说道:“关羽和刘备、张飞可是拜了把子的生死兄弟。刘备要是晓得吴侯杀了关羽,肯定要带着大队人马过来为他兄弟报仇!刘备现在是兵多地广,到时候领着几十万人马杀过来,我们哪里扛得住呀!”孙权后悔道:“也是我一时气愤,才把那愣头青给错杀了。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张昭道:“不如将关羽首级送往许都,让刘备以为是曹操那小子杀了关羽,那时候就是他们替我们挨砍了。”孙权点头称妙,立即命人将关羽首级送往许都。
曹操接到关羽首级后先是一愣,继而问道:“孙权把关羽的脑袋送来,是搞什么东东?”司马懿说道:“魏王,这是孙权的移祸之计。他一定是一时脑袋发热才杀了关羽,事后又怕刘备来报复,才将关羽首级送给魏王。他想一旦这样,刘备就会认为杀关羽是魏王之意。”曹操笑道:“碧眼小儿,还会有这样的鬼法子!不过我可不会上他的洋当。传令百官,将关羽按王侯之礼安葬,文武百官和我都要挂孝给他送葬。”曹操感叹道:“当年我与云长相识,哪个想到会有今天!”次日,许都城内一片白色,曹操带着文武百官,亲自为关羽挂孝。曹操在关羽坟前站了很长时间流了好多眼泪,最后才慢步回到王府去。
画龙点睛:
虽然曹操没有上孙权的当,但是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借刀杀人的运用。其实我们不用将借刀杀人的含意仅仅局限在“杀人”层面上,这个计策的精华是“借”字,如何深刻地理解“借”字才是关键所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杀人不仅犯法是要坐牢甚至付出性命,所以,在应用此计时,我们要把“刀”理解成能够击中要害的东西,而“杀人”就是打败对方。
2、诱敌内部相残。
应用此计最关键在于抓住堡垒内部的弱点,对症下药,才能一举成功,否则就有弄巧成拙之嫌。当然,主要的是我们要警惕不能成为别人运用此计的牺牲品,尤其是在职场。
在东方式的管理中,最独特的是“派系管理”与“派系斗争”,不论政党、社团或公司,普遍存在“次团体”、“派系”、“帮”等小圈子,彼此间相互制衡,就是借刀杀人的延伸。有些公司管理层的人物在进行暗中的角量和竞争时,会想办法拉拢对方的下属或亲信,使其内部分裂,作为办公室职员的你就要小心,最好是不要与某个领导层的人物走得太近,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否则哪天被吵了鱿鱼都不知道。
事例一:晏婴二桃诱三士争功残杀。
春秋时期,齐国有田开疆、古治子、公孙捷三勇士,很得老大齐景公的宠爱。三人结义为兄弟,这样说来他们还是刘备、项羽、张飞的先师呢!他们自封了一个名号为“齐国三杰”。他们挟功恃宠,横行霸道,颇有“老子们天下第一”的派头,就是在他们的主子齐王面前也“你我”相称。乱臣陈无字、梁邱据等乘机收买他们,阴谋夺取政权。
这令相国晏婴很头大,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种恶势力逐渐扩大,妨害他的治国大计。他明白奸党的主力在于武力,三勇士就是王牌,屡次想把三个干掉,但他们正得宠,如果直接行动齐王肯定不同意,反而弄巧成拙。
有一天,邻邦的国王鲁昭公带了司礼的臣子叔权来做国事访问。景公立即设宴款待,为了面上有光,景公把场面安排得有样有派:相国晏婴司礼;文武官员全体列席,以壮威仪;三勇士也奉陪左右,虎虎生威。
三杯酒下肚,晏婴心中有了数,上前奏请齐王说:“眼下御园里的金桃熟了,难得有此盛会,可否摘来宴客?”
景公即派掌园去摘取,晏婴却说:“金桃是难得的仙果,必由我亲自去监摘,这才显得庄重。”
金桃摘回,装在盘子里,每个有碗口那么大,香浓色艳,看了都让人流哈喇子。景公问:“只有这么几个吗?”
晏婴答:“树上成熟的就只有这六个!”
两位大王各拿一个吃,佳美可口,互相赞赏。景公乘兴对叔孙说:“这仙桃是难得之物,叔孙大夫贤名远播,有功于邦交,赏你一个吧!”
叔孙跪下答:“我哪里及得上贵国晏相国呢,仙桃应该赐给他才对!”晏婴一听,自然少不了一阵谦虚,再给对方也来几句吹捧。
景公便说:“既然你们这么谦让,就各赏一个吧!”
最后盘里只剩下两个金桃,晏婴一看时机到了,便对景公说:“难得大王今天这么高兴,我们来个评选大赛,名额不限,文武百官都可参加,让各人自报功绩,功最的两位就可以享受金桃。”景公点头赞许。
这下,“三杰”哪会放过这显摆的机会。勇士公孙捷一马当先,说:“从前我跟主公在桐山打猎,亲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解了主公的围,这功劳大不大?”
晏婴说:“嗯,擎天保驾之功,应该受赐!”
公孙捷得意地笑了,很快把金桃咽下肚里去,傲视左右。古治子不服,蹦起来说:“虎有什么了不得,我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浮沉九里,斩骄龟之头,救主上性命,你看这功劳怎样?”
景公说:“真是难能,要不是将军,一船人都要到河里喂鱼!”说罢,把金桃和酒赐给他。
这时,另一位勇士田开疆坐不住了,他本来几次想跳出来都被那兄弟俩抢了先,他不甘示弱地说:“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国,俘虏五百多人,逼徐国纳款投降,威震邻邦,使他们上表朝贡,为国家奠定盟主地位。这算不算功劳?该不该受赐?”
晏婴立刻回奏景公说:“哇,田将军的功劳,确比公孙捷和古治子两位将军大很多倍,但可惜金桃已经赐完了,可否先赐一杯酒先,待金桃熟时再补?”
景公安慰田开疆说:“田将军!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迟了。”
田开疆听了这话,急得脸有脖子粗,头一扬,按剑大喊:“斩龟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为国家跋涉千里,血战功成,反受冷落,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为人耻笑,还有什么颜面立于朝廷上?”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公孙捷大吃一惊,亦拔剑而出,说:“我们功小而得到赏赐,田将军功大,反而吃不着金桃,于情于理,绝对说不过去,我他娘的也不活了!”手起剑落,也自杀了。
古治子跳出来,激动得几乎发狂地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今两位已亡,我他奶奶的又岂可独生?”话刚说完,人头已经落地,景公想制止也来不及了。
可惜这三个莽夫,就这么被两个桃送掉了性命!
画龙点睛:
俗话说,“再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晏婴送桃之举显然是在离间三兄弟引发争斗,三人争长齐王肯定难以制服,使三人自相残杀,不需一兵一卒就可以将其铲除。可见晏婴此招之高明。
事例二:无辜丧命的图哈切夫斯基们。
1936年冬天,苏联国内的肃反运动进行得轰轰烈烈,无数无辜的共产党人被投进了监狱,不明不白地被枪决了。德国法西斯像老鹰般时刻关注着苏联国内形势的发展。
一天,盖世太保将一份情报送到了希特勒的案头上。这份情报可是有来头的,上面说,根据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有可能发动反对斯大林的政变。希特勒反复研究了这份情报,心想:这群饭桶也太低估我的智商了,居然弄份没证据的情报来糊弄我。便随手把它丢在了一边。
当他离开办公室时,又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这份情报——这一眼可是一杀伤力巨大,就是这一眼要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命。突然,他那鬼脑筋灵机一动,一个阴谋鬼计新鲜出炉了:不管图哈切夫斯基发动政变是真是假,但他作为苏联红军中一位能征善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将来必然是德国军队的一个难缠的对手。如果乘此机会将他除掉,不就等于扫除了德军进攻苏联时的一大障碍了吗?于是,他急忙将情报头子海德里希召进他的办公室,命令他组织“搜集”、编造图哈切夫斯基所谓的反苏“证据”。
海德里希也是个“天才”啊,在不长的时间里,即编造了大量的“证据”。其中有伪造的图哈切夫斯基和他的同事们与德国法西斯高级将领之间制定政变计划的密信;图哈切夫斯基向德国法西斯出卖情报所获巨款的收据;德国盖世太保给图哈切夫斯基复信的抄本等等。这些东西弄得比真的还真,接着,海德里希指示手下情报人员,把这些情报暗示给苏联谍报人员。不久,苏联统帅部以300万卢布的代价,通过谍报人员买下了这份假情报。
苏联最高当局虽然对这份假情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最终还是没能识破希特勒的阴谋,很快将图哈切夫斯基及涉嫌“谋叛”的8名高级将领逮捕。在军事法庭上,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在大量的“证据”面前,有口难辩,只得听凭法庭的指控。整个审讯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即被以“里通外国的反叛罪”判处了死刑,并在12小时内全部被枪决。
画龙点睛:
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权术,还是作为一种军事或外交方面的谋略,借刀杀人之计都曾被广泛运用。而且其恐怕会与世长存,正人君子,即使不学会使用它,也得学会识破它,防范它,更不能莫名其妙地被人当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