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崎岖狭窄的公路,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之中。
早晨天刚亮,一个庞大的车队,驶出阿拉木图古老的城门,犹如一条巨大的锁链,从山麓一直连接着山顶,向着中国境内延伸而去。在早晨的雾霾中,汽车轰鸣着,缓慢地颠簸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激起漫天的尘土。
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地处苏联边疆地区;它东邻中国新疆,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伊犁河支流大、小阿尔马廷卡河畔;它历史悠久,古代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
由于苏联政府庞大的援华军事物资集散、大批的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集中中转,使往日沉寂的阿拉木图顿时热闹起来,政府各个部门,各种人员,全都投入到了这项艰巨的工作中。
蜿蜒滞重的车队中,不时还夹杂着牧民的牛车和骆驼。所有的汽车、牛车和骆驼背上,都装载着飞机的机头、机翼、发动机,以及枪炮、炸弹、雷达等军事物资——救场如救火,淞沪战场正打得天昏地暗,为了尽快地把飞机等军用装备送到前线,苏联政府从莫斯科到阿拉木图,动员了所有的运输工具,夜以继日地抢运着这批援华抗日物资。按苏联国防部拟定的计划,抢运时间为30天——但,由于交通状况实在堪忧,要在这短短的30天完成这项工作,真是勉为其难。
此时,在庐山的蒋介石面对日趋严峻的战场局面,于9月11日,他致电驻莫斯科大使蒋廷黻:“蒋大使转次长耿光兄:待飞机甚急,究竟何日可飞来华?共有几何?立盼详复。”
蒋介石给莫斯科驻华大使馆发完电报之后,又直接发密电给斯大林:“尤其飞机一项,实在迫不及待,中国现只存轻轰炸机不足10架,需要之急,无可与比。”
9月20日,蒋介石再次致电莫斯科,同样表达了他急火攻心似的心态:“蒋大使转杨张二兄:续定飞机以驱逐机为主,请再订驱逐机150架、重型轰炸机30架为盼。第一批驱逐机能否提前出发应用?甚急也!”
面对蒋介石的再三催促,在莫斯科的杨杰通过莫托洛夫,再次求见了斯大林。斯大林认真听完杨杰介绍的中国战场紧急情况,以及蒋介石的急迫要求后,当即指示莫托洛夫和伏罗希洛夫:在此紧急情况下,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首先将飞机运到中国。在中国飞行员还未完全到达莫斯科前,由苏联飞行员驾驶飞往中国,并尽快投入战场!同时,在中国选择适当地方,建立培训基地,立即培训中国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使中国军人能尽快掌握飞机性能,尽早与日本人作战。
当然,最后斯大林再次强调,苏联军事人员及战斗人员只能秘密进入中国,不能使用苏联政府的名义,更不能暴露苏联空军人员的身份,以免引起国际争端。
斯大林的指示,立即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接到斯大林的指示后,尽管运输条件异常恶劣,为了及时将援华武器和物资及时送到中国战场,苏联远东和黑海的航运公司为此派出了几十艘远洋货轮,铁路部门拨了5500节以上的火车车皮;从阿拉木图到新疆几千公里的运输线上,使用了5200多辆3NC-5载重卡车;在情况紧急时,为了及时运送物资,苏联有关部门还组织了空运,使用了TB—3运输机。在援华初期,有几万名苏联人不计时间和天气条件为此而工作。
同时,苏联政府根据日本间谍在境内外频繁活动的情况,按他们安排,首批援助中国的200余架驱逐机及附属装备,首先秘密运往阿拉木图进行拆解,然后由汽车和其它交通工具经过中亚地区,运往中国迪化和哈密,然后再由苏联技师就地进行组装。飞机组装好试飞后,再由苏联或中国飞行员飞往兰州集中。
由于时间实在紧迫,援助中国的几十架CB型高速轰炸机、TB3型重型轰炸机、TB3型远程轰炸机,则由苏联飞行人员直接驾驶,从阿拉木图经中国石河、迪化、古城、哈密、安西、肃州、凉州,最终抵达兰州,视其情况由苏联或中国飞行员飞抵华东前线。
10月2日,首批运送援华物资的车队离开阿拉木图,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入到我国新疆境内。进入新疆后,道路更是难走,沿途数以万计的军人和民工还在日夜抢修公路。在那凹凸不平的公路上,汽车有时竟像甲虫一样一寸一寸向前爬行。
翻过一座大山,一条狭窄的土路,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当汽车喘息着爬上山顶后,高原的天,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烈日当空,一转眼就是乌云密布,几声闷雷响过,倾盆的大雨就哗哗落了下来。待雨小了一些,汽车又喘着粗气,碾着泥泞又朝山上爬去。但,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狭窄的公路上,好多路段已被雨水冲坏,有时车轮简直是骑在悬崖绝壁间行走,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深不见底的山谷中去。
车队走着走着,前方突然传来公路塌方的消息,车队再也无法前进。面对眼前的困境,只能通知山下的中国工兵和民工来抢修了——但,通讯不畅,路途遥远,抢修的人员何时才能到来呢?随车押运的中国空军上尉王承林,一步跳下车来,焦急地望了望黑沉沉的天空。这里前不巴村,后不接店,怎么办呢?情急之中,王承林跑到前边一看,幸好塌方的地段缺口不宽,他连忙跟带队的苏联陆军中校库尔诺夫进行了紧急磋商,决定马上动员驾驶员和随车的机械师们自己动手抢修起公路来。
天快黑时,公路勉强修好。所有的人员顾不得饥饿和疲劳,立即重新发动汽车,打开车灯,一辆接一辆小心谨慎驶过那危险的地段后,碾着泥泞,缓缓又朝山上爬去。好不容易,汽车爬上山口,慢慢往山下走去——可,下山的路更险!在车灯照射下,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大概是为了骆驼队行走,从悬崖绝壁上开凿出来的一条道路。有的路段,一边是悬崖,一边是绝壁,汽车若是滑下悬崖,恐怕最多只能在山谷里捡回几只轮胎!何况车上装的都是贵重的飞机部件,甚至是炸弹枪弹,一旦出事,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时间紧迫,不容等待。随行的人只好下了车,每人手中举着一面小旗,站在险峻的路段当路标。苏联卡车的驾驶员们,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胆大心细慢慢往山下走去——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几百辆车全部安全通过大山,驶向开阔的草原,驶向茫茫的戈壁滩,艰难地向着哈密跋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