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2400000009

第9章 生离死别(3)

满腔子都是恻隐;

云舫洗耳恭听,他两只乌黑明亮的眼珠一转,知老师其意显然是与“饶君子”有关,他随即答曰:

一肚皮不合时宜。

满教室的人都明白这便是“不饶小人”。老夫子点头称是:“‘不合时宜’四字为脱俗之语,不错。”言罢,他又随口吟道:

嬉笑悲歌怒骂;

听得出,老先生又在借题发挥了,小云舫不慌不忙答道:

诗仙剑侠酒狂。

老先生再次点头激励学生:“对句倒还有些气势。”尔后又吟道:

富难遥其心,为乾坤中所景仰之亨;

云舫略一思忖,对得清晰有力:

威不屈所志,作天地间不可少之人。

这回老先生喜形于色了,他由衷地赞许道:“好个‘威不屈所志’,好个‘作天地间不可少之人’!云笛的文章作得好,祖棻的对子对得好,学童们要向他们看齐才是。”

可而今,云笛刚入社会便获罪流放;云舫虽说才华出众智慧超群,但他那宁折不弯桀骜不驯的秉性,说不定也会招来祸殃,影响他的前程啊!河面上吹来一阵风,凉凉的雨丝落在谷老夫子脸上,望着河边上云舫两师兄挥手痛苦相别的情形,一时间他好像觉悟到了什么……

“皓老,我们走吧。”张泰阶见船已远去,只在遥远的天际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云舫已在河边上转过身来,步履沉重地往石阶上爬来,他对谷老夫子说道,“皓老不必太难过。云笛虽走,但云舫还在您的身边。哦,今日再见云舫,他更是今非昔比了。这让我想起初次见到小云舫的情形——那年,您带云舫进城时,他才7岁吧,不知先生还记得否?……”看来,张泰阶是见谷老先生心情沉重,想借题岔开老人的思绪。

“唉——”谷老夫子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我教书育人,都想把学生们培养成堂堂正正的有用之才,而今看来,怕是有些不合时宜了呀——哦,方才你说的是李氏祠堂落成那年吧?是,那年他刚满7岁。光阴荏苒,他们长大了,我已老朽无用黄泥巴埋到颈子了……”

“皓老还是要想开一些。您的这些学生,其实个个都是出众拔萃之人。他们堂堂正正作人,岁月总会对他们作出公正评论;比不得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那留下的必将是千古骂名。”张泰阶收住话头,依然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那年初见皓老带来云舫这得意的小门生,确实叫人出乎意料,你那教书育人的声名,那是平地鹊起,满城称颂呀!”

“唉,好汉不提当年勇啦。”

“可满城的人,至今都还时常提及那年您和云舫博得满堂喝彩的事呀!”

谷老先生没有说话,把目光从张泰阶脸上移到远处的江面上。泰阶提到的事,他当然记得。算起来,那还是咸丰四年的事了。那年除夕,江津城内李氏祠堂落成,一时间,李家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因李氏祠堂主人李鹤翔原在朝中作过京官,告老还乡后在当地颇有声望,其时全城名士都前往李家祝贺。谷老先生在京时曾与李老有些交往,也破例带着云舫进城来,给李家添些喜气。

李鹤翔其时已七十有八,鹤发童颜,颇有点道骨仙风的味道。他见宾客如云,自己脸上有光,心中不由大喜:“难得今日高朋聚会,特别是连山先生能亲临寒舍,真叫鄙处篷筚生辉呀!”他吩咐管家让厨房抓紧张罗,尽早开宴。

李鹤翔虽比谷皓天年长几岁,但历来对皓天十分敬重。他把皓天师徒迎上楼入座后,连忙吩咐家人端茶倒水。此时楼上坐着10余位当地文人雅士,正在品茗闲谈,张泰阶和钟云舫舅父柯务生也在其中。大家谈兴正浓之时,一老者突然插话:“本邑自古以对句为俗,各位名士高楼幸会,何不对句添些乐趣?”李老先生闻言欣然附和:“好好好,在座诸君,都是本地名人学士,对对句,也让老夫长长见识。”

“好!对句最好、对句最有乐趣!”7岁的云舫坐在老师旁边,童言无忌,一听大家要对句,便高兴地拍起手来。

李老先生举眼一看,见这小孩虽说穿得单薄寒碜,但长得眉目清秀,活泼伶俐,特别是两粒乌黑明亮的眼珠,透出非同一般的聪慧。李老先生粗通相面术,仔细一看这小孩面相,心中便暗暗称奇,不由问道:“连山兄,此童是你何人?”

“啊,是老朽学生钟祖棻。”谷皓天答道。

李老先生走近云舫,见云舫起身给他行礼,举止落落大方,并不像其他小孩那般害羞怕人,心中更是添了几分欣喜,他问小云舫:“适才见你拍手高兴,不知你能对句否?”

“自幼从师学焉,因此略知一二。”云舫恭敬答道。

“那好那好,我出几句考你,若对出佳句,当赏香茶与你。”李老先生有意逗逗这个小崽子,给今日的喜事再添点乐趣。言毕,老先生当即出了上联:

经传道德五千言;

此联遵老子李耳所撰《道德经》事,语切李姓。若要对成佳对,当然也应举李姓典故,以求与李氏祠堂关合。云舫望了望老师,见老师向他投来信任的目光,他静下心来,童声稚气地道出下联:

胪唱儿孙三百辈。

“不错。”李老先生和众人愣了一下,见这乳毛未干的小童竟然对得如此丝丝入扣,严密得无可挑剔,皆暗暗称奇。在坐的人当然知道,皇帝老倌在金銮殿召见下官时,唱名传呼进士为胪唱。唐时,曾放李姓者300人上榜,故云舫以此语相切合。李老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上下联之内容都能与李氏相关,甚是不易。”随即命下人赏云舫香茶一杯。他沉思片刻,见楼下修竹青翠繁茂,忽有所感,又出一句:

虚心成大事,事见君子气;

此句以物言志,以竹喻人。云舫眨眨眼睛,明白了其意,他随即答道:

劲节显奇才,才得高人风。

云舫以竹自喻,弦外之音是,我将以翠竹为楷模,要做有奇才守气节的男子汉大丈夫。

“哈哈……”正当满堂的文人雅士为这个小人儿竟能完美对句乐不可支,七嘴八舌称赞他的对句时,远处厨房传来阵阵肉香。李老先生突然灵光一闪,由香味联想到此时正是炉火熊熊,沙罐肉汤滚滚之际吧?他思忖一番,出了一个难度颇大的句子,笑吟吟地望着小云舫,心想看你这个小家伙如何应对:

汤开罐滚,红火炉中三尺浪;

果不其然,这通俗生动的句子,确实难倒了小云舫。一时间,他挠头抓腮,急得满脸通红,逗得满堂的大人哈哈大笑。云舫扭头望望老师,老师却含笑不语;云舫闲时也常得舅父教诲,他又扭头望望舅父,舅父也只是笑吟吟看着他,并不吭声。突然,窗外传来阵阵鞭炮声响,震耳欲聋,这响声一下触动了云舫的灵感——啊,有了!他擦了擦鼻尖上的汗珠,朗声对道:

烟飞爆响,青云路上一声雷。

“好!”众人更是乐了,齐声为小云舫叫起好来。李老先生也欣喜异常,连声大叫上香茶:“连对三联,三联俱佳!小小年纪,文思竟如此敏捷,难得、难得呀!”

家人送过香茶,外加了两枚甜饼。云舫谢过,正端杯饮茶之际,李老先生忽见茶杯上醒目的“太极”图案,他似乎还余兴未了,不由得又吟出一上联:

杯中含太极;

李老先生心想,就算你这小云舫是个神童,也未必能对得上这即兴之句。谁知,小云舫却不慌不忙地举起手中正要吃的甜饼,对道:

腹内孕乾坤。

“好、好!”满堂的大人又禁不住喝彩起来,“即兴为对,命句似易其实难也。乾坤者,天地也,以二饼喻之,严丝合缝!此对一语双关,巧为心声,难得的佳对呀!”

最激动的还是李老先生,他连嘴上的胡须也禁不住颤抖起来,他不断地捋须叹道:“上一联对句已寓凌云之志,此联对句又见其胸襟,其语其意其韵不同凡响——此子无疑是当今神童也!”突然,他手一招,“来人哪,此神童今日为我李家祠堂落成增添了天大的喜气,当赏神童美酒3杯!”他一时兴奋,竟忘记了这钟云舫小小年纪如何能喝酒!

“谢过您老盛情。”云舫上前行了一礼,接过酒杯,转身恭敬地献给老师,“若无老师教诲,学生今日岂能对句,酒还是敬老师吧。”谷老先生见学生今日不但在众人面前给他长了脸,而且还如此记情懂礼,他也由衷地笑了。舅父柯务生见外侄如此聪慧和有礼,也喜不自禁地当众夸了他几句。

从此,钟云舫“神童”名声便四处传开了去。

雨,还在霏霏地飘着。

“祖棻,快走了——”码头上谷老先生那苍老喑哑喊叫声,把云舫从与师兄离别的悲愁中惊醒过来。他擦了擦潮湿的眼睛,理了理散乱的头发,一步一回头继续朝坡上爬去。

五、杀人造反的话题太沉重

“皓老,云舫,既从鄙人家门路过,无论如何也要赏个光,到寒舍坐坐。”云舫几人从河边走上来,一路都心事重重默默无语,都还沉浸在中午杀人场面的惊怵与刚才与云笛离别的悲情之中。过了大十字街,张泰阶终于打破沉闷,邀请谷老先生和云舫到他家去坐坐。

“泰阶兄,不打扰了。今早我已同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约好相会,不好食言。”云舫谢道。

“适才我已打发家人回家,叫你嫂子略备薄酒,你我小酌几杯,也算为你和皓老压压惊消消愁呀。”

“仁兄盛情领了,但实难从命。”

“既到了家门口,总得去认认门,喝口水再走吧。”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祖棻,那我们就小坐一下吧。”谷老先生看了看昏黯的天空,对云舫说道。

张泰阶家在天香街夏家祠堂隔壁一个院落里,院子不大,但倒也古色古香洁净清幽。天井中摆放着几盆虬枝扎逸的盆景,一个大石缸,里面有一假山,游着几条红鲤鱼;厅堂四壁刷着石灰,显得明亮洁净;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屋里摆的家具也算精致。一行人在厅堂坐了下来,家人端上茶后,悄悄退了下去。

张泰阶见谷老夫子虽说在屋里坐了下来,但依然神情黯伤沉默寡言。他沉吟一下,叹了一口气,劝慰老先生道:“皓老不必过份伤感,生离死别,既是人间之痛事,但又是人生之常数。云笛此番虽走,但毕竟逃脱一大劫难,他还年轻,定然还有回乡之日、东山之时。”

“唉——”谷老先生叹了口气,“毕竟我已老了,他母亲也老了,且又重病在身,纵然他有回乡之日东山之时,恐怕我们早已入土化泥了。”

“皓老何必太悲观。依我看,这世事难料呀!这些年,洋人累累侵我沿海,朝廷次次割地赔银,加上前几年‘长毛’一闹,几近打进北京,这满清王朝的墙基其实早就虚空了呀。”张泰阶停了停,接着说道,“而今虽说‘长毛’溃败,但睁眼一看,整个中国从南到北,哪个地方是清静的呢——这鹿死谁手,还难说呀!”

“是呀,如今虽说‘长毛’行将扑灭,但捻军、会党、莲花教及各地农民起事依然不断。官府虽对这些起事者无情镇压,但这样的镇压,收效又如何呢?就拿今天在刑场上的事来说吧……”钟云舫接着张泰阶的话说道。

“自古以来,官府对危及它统治的叛逆者,那是绝对不会手软的。”谷老先生望着天井中依然飘飘霏霏的小雨,语调沉缓地说道,“照说,杀人的场面,老夫当年见得多了。或许是人老了,心也衰了,变得多愁善感起来。看到今天的杀人场面,老夫却莫名想起古籍上所载的一些事来……”

“是呀,杀人这残酷无情的把戏,古往今来,都是每个王朝为维护其统治,首推首选的手段呀!”张泰阶见谷老夫子停住话头,他叹了一口气,插言道。

“古籍载,在殷商时期,判人死刑后,是连人肉也不放过的。”谷老夫子接着刚才的话头,脸色阴阴地说道,“烧、烤、蒸、煮……那时的人,还无不围着死人肉打着口腹的主意呀!”

“人哪,从深处看,有时其实连禽兽也不如。”钟云舫阴郁地摇摇头,插话说道,“历朝历代,为了利益的纷争,为了王权的稳固,他们是什么残忍可怖的事都敢想,什么骇人听闻的事都敢做呀!……”

“古籍上所载的‘醢’,就是把人剁成肉酱;‘脯’,就是把人做成肉干;‘炮’,就是把人绑在大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就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谷老先生说到这里,阴郁地看了外面的天空一眼,回头垂下眼帘又说道,“直到周代,这‘砍斫’才成为主要的手段呀。”

“千百年来,官府对酷刑都有着特殊的嗜好和迷恋,将所有的智巧都用于对造反者致死的‘艺术’之中,把杀人的手段提高到了极致。”钟云舫听老师把话说完,他忍不住又在一旁插言道,“加之又有众多麻木的看客,为酷刑推波助澜,这正是官府要想得到的效果。他们就是要让这些看客在恐惧中得到警告,在血腥中受到震慑——所以,酷刑就成了当权者驾驭和使唤顺民百姓的一件宝器呀!”

“云舫所言极是。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叫住‘杀鸡吓猴、杀一儆百’的把戏。”张泰阶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

“是啊,几千年过去了,这人杀人的残酷把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呀!……”谷老先生抚须长叹道,“祖棻说得不差。人啊人,有时真比禽兽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即便如此,但千百年来,造反者依然前仆后继延绵不绝——这就说明,这件宝器它的收效值得怀疑。这个中原因,恐怕是这个社会的中枢出了毛病。”云舫接着老师的话说道,“岂不闻‘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之说。”

“这些话你们只能在这里讲。”谷老先生抬起眼帘,看了两人一眼,缓缓地说道,“你们年轻气盛,要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呀!……”

“皓老说的是。”张泰阶见家人又进来给客人茶碗添水,他长长吁了一口气,“皓老、云舫,我们换个话题吧。这杀人造反的话题,也太沉重了,谈得人的心口堵得慌——你们奔波了一天,喝口茶吧。”

天井中依然雨声淅沥。一时间,几人都陷入短暂的沉默。

同类推荐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

    民国名人与日本妻妾

    戊戌变法夭折,康有为孤身一人仓皇逃上英国舰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前,康有为的妻子和儿女滞留港澳。后来大女儿辗转来到海外陪伴父亲,照顾他的生活。康有为曾经和弟子梁启超一道,倡立“一夫一妻世界”运动,提倡妇女解放和建立现代家庭制度。但其后师徒相继食言,各自开始纳妾。
热门推荐
  • 我的26岁女总裁

    我的26岁女总裁

    公司小职员张天被安排送醉酒的女老总回家,从此开始,境遇大变,和野蛮霸道的女老总之间一切变得微妙而不可言喻,这一切都在不言中。一切又该何去何从……
  • 少年纵横家

    少年纵横家

    大道凋零,玄机暗生~~没有成长,没有小白,没有单一恋爱脑。。鬼谷弟子,出现就是高手,深邃昂藏,不畏非议,不畏纷争,挺身入局~~~为方便大家阅读,说明下:鬼谷子是暗线大boss,明线一号主角:张仪、钟离春。(非恋爱关系)二号:孙膑、苏秦。三号:周朝公主墨玉,杀手青龙皇天惟德是辅,至人感天而生。事有定则,谋无常局,故能捭阖。
  • 独步成仙

    独步成仙

    一段凡人的成仙史一段仙界囚龙的秘辛陆小天最初的追求不过是踏上永生的仙道,但披荆斩棘得偿所愿之后,却发现仙远远不是尽头...................陆小天群:1**1**5**2**4**2**0**9**3
  • 学会人际的运用

    学会人际的运用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
  • 宫妆误

    宫妆误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段繁华绵密的花间岁月,一场旷世珍重的深情挚爱。留意儒雅温文勤政的宋仁宗赵祯与娇生惯养任性高傲的皇后郭绾绾,从最初的两小无猜到疏离渐生又到两心如一,最后花落人去,独留了他守这岁月朝暮,山河无情。故事起于明道元年她打他的一个耳光,从此牵扯出前朝后廷多少明争暗斗。真情萌动,恩爱缠绵,白首一心,矢志不渝,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未察觉的感情,金锁沉埋的时光里,他们又以怎样的目光注视过彼此。宫妆误,误了红尘绯色落,误了碧阙江山寞相见欢,别亦难,此生此梦,是惊艳,亦是伤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秘的绑架

    神秘的绑架

    凌晨4点10分,江城巡警发现一名年约50岁的男子被人绑在马路边的交通护栏上。男子身穿单薄的内衣,绑了三根麻绳,一根将男子的上身牢牢地捆在铁栏杆上,一根系在反剪着的双手手腕上,再一根将双腿膝盖与护栏勒在一起使之成为屈腿下跪状。此外,这名男子的嘴里还塞着一只脏兮兮的破袜子。如此一来,这位受绑男子既不能动弹,也无法叫喊,只有乖乖地跪在原地,任凭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在身上如刀子般刮来搅去。男子姓王名伦,被巡警发现时,已在寒风中瑟缩了半个小时。当巡警将他身上的三根麻绳一一解开时,身子都快冻僵变硬了。
  • 宫心计:冷宫皇后Ⅰ

    宫心计:冷宫皇后Ⅰ

    大婚当日,她披着凤冠霞帔,脚蹬金线玉履,淡笑着看他漠然地向她走来。他的手中,牵着在立后这日一同封纳的新妃一个他最爱的女人。后妃同纳,这是他给她的一个下马威,也是他对她不屑的证明!他要立的后,本该是别人。却因太后一句懿旨,他立了她为天阙国的皇后。所以,他恨她!宰相之女,旺国之相!这是她的幸,亦或是她的劫?
  • 流年知流年

    流年知流年

    “在青春时光里,我们两谁也没能成为谁的良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可愿成为我人生路上携手同行的家人?”贺璟拉着宋云影的手,小心翼翼地问出了他一直藏在心底没有问出的话,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强烈的躁郁不安感,无法纾解,无法消除。“当然。”一瞬间便似春风拂面,神清气爽。青春有点迷茫,有点懵懂,然而却是最单纯,最美好的时光,青春并不仅仅是打马而过,我们最终也不会落花成伤,相信最后时光沉淀下来的,是你与我的美好岁月。
  •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一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