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6300000008

第8章 新奢侈主义

前几天在南京大学为EMBA的学生讲课,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只住香格里拉酒店,我内心感到快乐,毕竟我遇到了新奢侈主义者。我喜欢新奢侈主义者的原因是,他们并不是富有的一族,他们所展示的也绝不是社会地位,他们所展示的却是真情流露。曾经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杰夫是一个年薪5万美元的美国建筑工人,他花了一年时间攒钱,买了一整套的卡罗韦(Callaway)高尔夫球杆。在为期8个月的芝加哥高尔夫赛季期间,杰夫早上6点起床,下午4点赶到高尔夫球场,打上18洞。他说:“买这套球杆的原因是,它让我感到富有。你可以经营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但是你买不到比这更好的球杆。当我在球场上把你们打得一败涂地时,我的感觉好极了,感到平等。我挣的钱比你们少,可我的日子比你们好。”这也是一个标准的新奢侈主义者。

奢侈品一直以来是作为商业时代的标签,成了个人美好生活与社会身份的象征,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为了标签他的富有,无节制地炫耀。如摇滚明星猫王曾驾驶私人飞机,耗费5500加仑[1]汽油,只为买一个三明治。这是老派的摆阔,新派的做法如1998年甲骨文公司的亿万富翁埃里森硬要参加海洋帆船比赛,那次比赛有6名水手死于高40英尺[2]的大浪和时速90英里[3]的强风中。在美国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里,他们都是“招摇式的挥霍”。“对有闲阶级而言,价格标签与地位的关系极为重要,要表现财力并借此取得或者维持名声,手段就是招摇式的挥霍行为”,这种行为最为直接的好处,就是让他们与穷人区别开来。这样的奢侈是我所不屑的,而庆幸的是今天的社会也不屑这样的奢华。

近来大陆刮起了一阵紧过一阵的奢侈品浪潮,在上海的一场奢华展览中,欧洲人惊呼“中国的富人真是一掷千金”。我也惊讶于富人对奢侈品的偏爱,但是内心中还是有些隐隐的、说不出的感受。记起前一阵在网上看到一场大辩论,一个自称为“上等人”的人对“下等人”不屑一顾,甚至认为这些“下等人”影响了市容市貌,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后来出现一个“更加上等”的人出来告诉这个人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上等人”,这个人提出几个“上等人”的问题,比如:你穿什么牌子的衣服?你拥有什么品牌的汽车?你到哪里度假?你喜欢什么样的红酒?哪个年份的,什么品牌?你养什么样的狗?等等。问这个人之后,得出这个人不是“上等人”的结论,辩论才算是收场。其实追踪完这场网上的大辩论,我仍然还是不知道“上等人”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我更关心的是,如果一个人以他能够消费奢侈品作为标准而把人分为“上等人”和“下等人”,这是非常奇怪的论调。这些人充其量只能够被称为“有闲阶级”,因为他们在消费奢侈品牌的时候,除了感受到价格不菲,可以标榜自己能够购买之外,对于这个品牌的本质,对于这个品牌的切实认同,大概并没有了解。一个只是以品牌的外在来区分产品的人,无法对品牌给予绝对忠诚度的贡献,也就无所谓品牌的构建基础了。

我一直以为,如果不能够有真正的新奢侈主义者,恐怕就不会有真正的品牌,我会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来看待。国庆假期和全家人到坝上看塞外风光,去看将军泡子的时候,需要骑马,便与马夫上路了。一路上,我发现小伙子拿了一个最新的诺基亚手机,就问他这里的人是否很有钱,他笑着说没有,但是他告诉我他喜爱诺基亚,只要是新款出来,他会把租马的钱拿出来买手机,他说这是他最爱的事情。我看着他晒得黑黝黝的面孔,简朴的衣着,甚至很旧的鞋子,知道他也是新奢侈主义者,他也许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他也许不在意很多东西,但是他对于自己喜欢的品牌手机却是全心地追求,这份追求让他显得很富有和满足。这让我想起了夏天的“超女现象”,超女的出现恐怕是新奢侈主义者一次很好的见证,上海74岁的老奶奶可以买一张机票从上海飞到长沙,为自己喜欢的超女拉票,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喜欢李宇春的帅气。人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超女现象”,我反而认为这是标准的大众奢侈行为的一次释放,没有这样的奢侈的冲动,也不会酝酿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超女运动”。

新奢侈主义者与奢侈主义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为关心自己内心与品牌的共鸣,后者更关心品牌对于自己身份的显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英国“下午四点因茶而停”诞生了“立顿”红茶,因为旅途中绅士般的生活依靠而诞生了“LV”箱包;如果没有这种内心真正的共鸣,也许我们看不到这两个深入人心的品牌的存在。在我的内心中,我一直渴望能够看到中国品牌的深入人心,但是我还是没有看到,人们在不断努力和不断地寻找原因的时候,会把原因归结为产品、技术或者产品的沟通上,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可能不是这些,更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一个新奢侈主义者群体的出现。我们已经有了奢侈主义者群体,所以中国不乏超级消费者,但是我们还没有新奢侈主义者,人们还没有从内心中追随一个品牌,并没有真正地渴望与这个品牌走在一起,不为显示,不为张扬,甚至不为名利,如果达到这个境界,品牌应该就可以诞生了。

竟然会想起重新翻看一本书,书里介绍法国作家保罗·克罗蒂尔对于创作心态的描述,那是我认为最出色的部分,在他的《诗》中,诗人被询问灵感自何处而来?为什么他光是滔滔而言不加诠释,所有的东西就能够明白了然?诗人回答说:

我说的非我所思,而是我的梦语,

我无法解释它何在,因为牵起灵感的

非我,而是灵魂牵起我自己

我舒展内在的空白,张开嘴

让灵息吹入,灵息吹出

我把它再现成理性的文辞

通过语言才聆悟自己所言语

这里所表达的见解,恰恰是我所要表达的想法,品牌创造的道理也是如此,没有对于人的生命的真实理解,没有那样一种被不可知的力量从人的体内吸干抽尽的感受,创造又怎会出现?没有类似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执着,类似于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品牌是无法诞生的。我常常把品牌创造列入艺术创造之列,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产品或者技术,我固执地认为,品牌和技术或产品的关联度没有与艺术的关联度大,甚至更固执地认为,单纯以技术和产品无法成就品牌。

艺术作品是神妙之物,它具有感染力,不同于机械,不同于技术,它有能力感化与之相识的人,使其趋近于把作品创造出来时艺术家的心态。我们在体会到与创作者一样的心态的时候,我们所迷醉的是一样的创造的世界,就像我常常感受到贝多芬“命运”之门所叩响的音符,自己那种激动和震撼,很可能没有达到贝多芬那样的高度,但是,毕竟透过音乐,感染在我们与贝多芬之间产生了,某种东西流了过来,我被感化并趋于他的创作心态,他召唤我超越我自己。我关注新奢侈主义者,因为他们更容易进入这样被感染的状态,他们对于品牌的偏爱可以超越他们自身,而这正是构建品牌顾客的基本前提。

注释:

[1]1英加仑=4.546立方分米,1美加仑=3.785立方分米。

[2]1英尺=0.305米。

[3]1英里=1609.344米。

同类推荐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正能量:做个内心强大的女人

    正能量:做个内心强大的女人

    《正能量:做个内心强大的女人》是卡耐基先生多年工作生活的经验结晶,是专门写给女人的人生教科书。书中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女性获得正能量的途径;分析了女性快乐生活、打造个人魅力的秘密所在;告诉女性如何自信、自尊、自爱、自强;以及指导女性尽快成熟和永久留住幸福,从而帮助女性去改变生活,开创崭新的人生等。现在的你,可能在生活、事业、爱情上都不算是一个强大的女人,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坚信,你会把自己塑造成内心强大的女人,而且你会嫁给幸福!
  • 懂幽默的人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懂幽默的人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林肯说:“幽默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无疑是一个失败者。”我们的生活时刻少不了沟通,少不了与他人聊天。如何说话才能与任何人愉快地聊天,这是每个人面临的问题。而幽默能将我们所有人面临的问题变成不是问题,能让我们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因为,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聪颖,是一种机敏,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幽默能引发喜悦和快乐的源泉,能协调自我和社会关系。一个风趣幽默、具有出众口才的人必将是一个魅力无穷的人,无论是当众说话,职场沟通,商场交流,还是谈情说爱、家庭生活,都会让人们刮目相看,都能够如鱼得水,在轻松一笑中解除难题、高效完成任务,拥有工作或者生活的乐趣。
  • 爱国金句

    爱国金句

    本书的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这些名言金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热门推荐
  • 慎子

    慎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嫡女策,王的阴毒医妃

    他说,阿黎,待我荣登大宝,必十里红妆迎你入宫。但他朝权稳固之时,不但灭她满族,还将她送给他人做妾。赫连清绝,我若不死,必要你血债血偿!不堪受辱,濒临死亡前赌下血海誓言!***再次醒来,她竟成了将军府嫡女,千方百计入宫,争得荣宠,为的就是他的命!悬崖边,女子长发乱飞,红衣妖娆,魅惑众生的笑容下,是血肉入腹的滋滋声。“为什么?”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尽没入腹的匕首,面色苍白如纸。“因为,我要你陪葬!”苏家一百多口的性命,还有他……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后,她笑,风华绝代,入目里,却是他惊恐跌来的声音。“阿黎——”她身形一震,笑容在脸上碎裂开,震惊的看向他泣血的双眸。你早就知道我是苏黎,对不对?所以才容我,纵我,宠我,对不对?可是清绝,阿黎已经死了。人生没有第二次……***再次归来,她已成当朝清王疼爱的宠妃,再见,她眉眼温润,往昔不在。他声声唤她,“阿黎。”她回过头来,笑容灿漫,“皇上认错人了吧。”【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大气磅礴的复仇重生文,喜欢的亲一定不要错过!】
  • 废材逆天:财迷小狂妃

    废材逆天:财迷小狂妃

    当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萌龙宝宝长大成人,化身狼要扑倒自己之时,应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当自己确认过眼神的女人桃花朵朵开的时候怎么办?龙王大人表示很简单,见一朵掐一朵,见一朵掐一朵。当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自己扑倒!
  • 神妃在上:妖孽邪王盛世宠

    神妃在上:妖孽邪王盛世宠

    【男女双强双洁,爽文宠文,双双腹黑无极限,不喜慎入】她,是风云大陆天纵之才,铁血杀伐,凤飞九天,一出蓄谋已久的背叛,她葬身蛮荒古域尸骨无存。她,是南辰国武安侯凤家三小姐,天生废材,灵脉尽碎,玄气全无,被所谓的亲人欺凌至死。当她变成了她,凤眸骤睁,天生废材?呵呵!殊不知她体内的灵脉乃这风云大陆举世无双比神品还要好的绝品凤脉!一朝凤脉现,从此御灵兽,斗渣伯渣婶,虐渣堂姐妹,炼神丹,走魔林,跨四海,一双素手,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九星驳妖师是天才?呵呵!在她这个神级驳妖师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 科学:日新月异的推手

    科学:日新月异的推手

    燃料电池汽车,是用燃料电池代替蓄电池产生电能,从而供电给车上的电动机,使其运转。燃料电池必须从电池外部源源不断地向电池提供天然气、甲烷、煤气等含氢化合物作为燃料。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氢作为燃料,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发动电机车,从而驱动汽车。
  •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

    萧水光的初恋还没有开始,便已经结束。从此那个不可能的人成为她心头的朱砂痣,头顶的白月光。岁月流转,她始终活在那个不可能的梦境里。却被人生生拉出来,让她看被忽略的风景。他说:“不管你心里藏着什么秘密,我只想告诉你,你守你的秘密,我会好好守着你。”他强硬地闯入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她内心的孤城一寸寸地失守。或许是清冷太久,她虽然并不拒绝暖阳,却怕日光太烈,将夜的时候太难安眠。他跟她,其实就像张爱玲笔下的那一句话,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他们相爱,有失去,有得到。最后,细水长流,碧海无波。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古董店老板

    古董店老板

    一场车祸后,再次醒过来身边却出现了一个陌生男子……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简直就是颠覆了我的三观 本书纯属虚构
  • 镜厅

    镜厅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 产品经理入门攻略

    产品经理入门攻略

    《产品经理入门攻略》深入浅出地告诉大家什么是产品经理,结合了多位作者的亲身经历,解答了常见的工作问题。《产品经理入门攻略》集合了数十位优秀的作者,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本难得的图书,适合产品经理和运营阅读,大家阅读时可以找到不少实用的工作方法。我们希望本书能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学习产品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