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1200000006

第6章 评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第一 二部)[44](1)

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

Quem te Deus esse iussit et humana qua parte locatus es in re disc.[45]

第一部318页4开本里加与莱比锡,哈特克诺克版,1784年。

在这部著作里,我们这位机智而雄辩的作家显示了他那为人所熟知的特色。因此这部著作就像他那滔滔不绝的笔下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是难以用通常的尺度来评判的。仿佛他那天才并非仅仅是从科学和艺术的广阔领域里搜集观念,以便能把它们扩充到其他的观念上去而已;而是仿佛他以他特殊的思想方法中那种为他所固有的方式而把它们(借用他的话来说)按照一定的同化法则加以转化,从而它们就显著地有别于别的灵魂所借以滋养和成长的那些观念(页292),而互相沟通就更加不可能了。因此,他所称之为人类历史哲学的东西,就很可能是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名称全然不同的某种东西;它并不是某种概念规定上的逻辑准确性或者是对原理的绵密分辨和验证,而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包罗万象的观点,一种在类比的发掘方面的丰富智慧;在这方面的运用上,大胆的想象力与巧妙性的结合就通过感觉和感受而在支配着他那经常被保持在朦胧深处的对象;它究竟更其是思维的宏伟内容的一种作用呢,还是冷静的判断在其中很可能发现的一种含义微妙的示意呢,那就要很费猜测了。既然一个有成就的头脑所运用的思想自由(那在这里是会大量遇到的)总会给思想提供材料,所以我们就试图从这里面——如果一切对我们都顺利成功的话——提出一些最重要的而又是对他最具有特色的观念来,并以他本人的词句来表述;最后再对全文补充几句话。我们的作者由扩大视野而入手,为的是好向人类指出他们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居民之中的地位。根据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天体的中央的而又便利的地位,他就结论说“人类在这里所必须依持的”就只不过是“一种中等程度的尘世理智以及一种更为可疑的人间道德。我们的思维和能力显然只是得自我们这个大地机体,但它们却力图改变自己并转化自己,直到他们能达到我们的造化所能提供给我们的那种纯粹性和美好性为止;如果类比可以成为我们的指导的话,它在别的星球上也就不会是另一样。而这就可以使我们猜测人类和别的星球上的居民都有着同一个鹄的,从而最后就不仅仅是踏到许多星球上去旅行而已,而且或许还会达成和如此繁多而又各不相同的姊妹世界上一切已经达到成熟的生命互相交往”。他的考察由此便转入创造人类之前所经历的种种变革。“在我们的空气、我们的水、我们的大地得以出现之前,各式各样的原质之彼此互相分解、互相冲击乃是必要的。有过多少种类的大地、矿石、结晶体乃至贝壳的、植物的、动物的,最后是人类的机体,它们一种之分解与变革为另一种,又有多少是不曾预先设想到的[46]?人类作为一切元素和实体的儿子、他们的最精彩的内容并且好似大地上创造物之花一样,除了是大自然最晚出世的幼子而外,绝不能是什么别的;对于人类的形成和接待必定是预先要经历过多少次的发展和变革。”

地球的圆形,他发现也是在一切可想象的多样性之中所展示出来的统一性的一种令人惊异的对象。“一旦思索到这种形象,有谁还会去皈依哲学上的和宗教上的正统信仰,或者是以一种空洞而神圣的热忱为了它去杀人呢?”甚至于黄道的倾斜,也向他提供了考察人类命运的机会:“在我们的倾斜运行的太阳之下,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年为周期的。”[47]对大气层的深入认识,甚至于天体对它的影响,当进一步加以理解时,在他看来都会对人类的历史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论陆地和海洋的分布那一节里,大地构造被提出来是作为阐明各民族历史之不同的理由的。“亚洲在道德上与习俗上是那么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在地形上是延伸为一片的;反之,小小的红海却道德分歧,小小的波斯湾则更甚。然而美洲的许多湖泊、山脉与河流及其大陆在温带伸张得那么广阔,却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人类最早的栖息之所着眼,旧大陆的构造是被大自然有意地安排得与新世界[48]不同的。”

本书第2卷探讨大地的组成,并且是从花岗岩入手的;光、热、罡风和水都在那上面起作用,而且或许促成了石英转化为石灰质,其中就形成了最初的海洋生物,即甲壳动物。继而植物就开始出现。——比较了人类的形成与植物的形成,以及人类的两性爱与植物的开花。把植物界引用于人类。动物界:动物和人类随气候而变化。他们在远古世界都是不完善的。“物种离开人类越远,就越能增殖;越近就越减少。——一切生物都有同一种主要形式,同一种相似的骨骼结构。——从这种过渡看来,似乎水生生物、植物甚而或许所谓绝种的生命都不是不可能由同一种机体秉赋在统治着的,只不过是更加无限地粗糙与混乱而已。永恒的存在者是把一切都看作联系在一起的,从他的眼光来看,或许冰块所被创造的形状和其中所形成的雪花还与母体内胎儿的形成有着一种相类比的关系呢。人类在动物界中乃是一种中间性生物,这就是说乃是最广泛的形式,在他身上以最精致的概括形象汇集了各个物种的全部特征。——从空中和水中,从高山到深谷,我们好像是看见了各种动物都在趋向于人,并且一步步地接近于人的形态。”本卷结尾说:“人啊,欣庆你自己的地位吧;高贵的中间性生物啊,好好地从你身上所生存着的一切去研究你自己吧!”

本书第3卷以植物的和动物的构造与人类的机体做了比较。既然他对他的目标采用了博物学家的观察方式,所以我们就无法在这里追随他了;现仅举几个结论如下:“通过这样那样的器官,生命就从死亡的植物体中产生出来了生活的刺激,并且从这一切的总和之中经由它那精练的导管而产生出来了感受的媒介。刺激的结果便成为生机,感受的结果便成为思想,这是安置在每种活生物的身上的有机生物体的一种永恒的进程。”著者对于植物和动物都同样不是考虑萌芽而是考虑有机的力量。他说:“正如植物本身是有机的生命,水螅也是有机的生命。因此就有着许多种有机的力量,有生长方面的、有肌肉刺激方面的、有感受方面的,等等。神经越多、越细致,脑子就越大,物种也就变得越明智。动物的灵魂就是一个机体中全部作用力量的总和”;本能并不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力量而是大自然通过它的温度而对全部的那些力量所赋予的方向。一种大自然的有机原则——我们时而称之为构造性的(在矿石方面),时而称之为生机性的(在植物方面),时而称之为感受性的,时而称之为人工建设性的;但在根本上则只是同一种有机力量——越是分为更多的器官和不同的肢体,也就越会在它们之中形成一个独特的世界;于是本能也就越会消失,而更加自由地运用自己的心灵和肢体(大致就像人类那样)也就告开始。著者最后论及人类天赋上的本质不同。“直立行走唯独对人类是天赋的,它确实是适合于人类物种的全部天职及其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的机体的”。

并不是因为他注定了要有理性,所以他才按照理性为了运用肢体而被规定了直立姿态的;而是他由于直立的姿态,作为仅只是为了使他能直立行走所必需的那种措施本身的自然作用,才获得了理性的。“让我们以感激的眼光,满怀惊异地在这种神圣的艺术杰作、在这种恩赐的面前停留一小会儿吧,我们这个品种都是由于它才成为了人类;因为我们看到在人类的直立姿势之中开始出现了怎样的新力量机体,以及人怎样由于它才变成为人的!”

著者先生在第4卷中更进一步地发挥了这一论点:“与人相似的生物(猴子)缺少了什么东西,以致它并没有变成人呢?——而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从头颅的造型之适应于直立的态而来的,是从内外机体之适应于垂直的重心而来的。猴子具有人所具有的全部头脑,但它却是按照它那处于一种压抑状况的头盖骨而具有它们的;而它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它的头颅被构造成为另一种角度而不是被塑造得适应于直立行走的。”于是全部的有机力量也就以另一种方式在起作用了。——“人啊,朝天仰望吧,在战栗之中庆幸你那无可估量的优异性吧,世界的创造者只把它联系到一条如此之简单的原则上,即你那直立的形态。——昂立在大地和杂草之上,于是就不再是嗅觉在统治而是眼睛在统治着了。——随着直立行走,人类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创作品,他就获得了自由的、创造性的双手,——只是随着直立行走,才出现了真正人类的语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理性都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某种形获得物罢了,是人类按照自身的机体与生存方式而被塑造出来的那些观念与力量所学会的比例和方向。”再就谈到自由。“人类是一切创造物中第一个被解放者,他是直立的。”羞耻心:“那必定是随着直立的形态马上就发展出来的。”他的本性是不会屈从于任何特殊的变异性的。“何以是这样?就由于他的直立形态,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缘故。——他是为了人道而被塑造出来的:爱好和平、两性的爱情、同情心、母爱,这些都是他那直立结构的人道的萌芽。——正义和真理的规律也是建立在人类这一直立形态的基础之上的,它把人塑造得品行良好;宗教则是最高的人道。匍匐的动物只有模糊的感觉;上帝竖立起来人类,使得人类虽则自身并不明白或有意,却能深察事物的原因并能发现你,你这种万物的伟大联系。但是宗教则带来了对于不朽的希望和信仰。”本书第5卷谈论的就是这些。“从矿石到结晶体,从结晶体到金属,从金属到植物,从植物到动物,最后到人类,我们看到机体的形式在上升,同时被创造物的力量和生机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并且最后全部都汇合为人类的形态,只要人类的形态可以容纳它们。——”

“通过这一系列的生命,我们就看出不断在接近于人类形态的主要形式之间有着一种类似性,——正犹如我们也看到力量与生机在接近于人。——每一种生物还都按照大自然所要求于它们的目的而被规定了自己的生命期限。——一种生物的机体越是有组织,则它那结构就越是由更多的低级领域组合而成。人类就是整个世界的一个撮要:石灰、土、盐、酸、油和水、生长力、冲动、感觉等等,都被有机地结合在他身上。——我们由此便被驱向接受一个不可见的力量领域,这一领域恰好处于同样的普遍联系和过渡状态,而且是处于不可见的力量的一种上升序列,正如同在被创造物的可见领域之中是一样的。——这就为灵魂不朽说明了一切问题,并且不仅仅是这一点而已,而且还有世界创造的全部作用着的活力的延续问题。力量是不会消逝的,尽管器官很可以遭到破坏。凡是被全能的生命鼓舞者召来了生命的,都会生存下去;凡是起作用的,都会永远在它那永恒的普遍联系之中永远起作用。”这些原则并没有加以分析,“因为这里还不是进行分析的地方”。然而,“我们在物质中看到有那么多精神般的力量,以至于这两种确实十分不同的实质,即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完全对立与矛盾看来即使不是自相矛盾,至少也还没有完全得到证实”。——“没有谁的眼睛看见过预先成形的萌芽。如果有人谈到萌芽渐次生成论,他也只是比喻式地在说仿佛肢体是从外部生长出来似的。但那是生成(genesis),是内部力量的作用;大自然已经预先配备好了得以生成它们的质材,而它们在其中便使得自己成为可见的。造成我们的躯体的,并不是我们理性的灵魂,而是神明的手指头,即有机的力量。”于是,这就是说:“1.力量与器官确实是极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但并不就是同一回事。2.每种力量都与它的器官相调谐而起作用,因为它造就器官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本质并同化自己。3.表皮脱落时,力量仍然常在;它是早在这一表皮之前就已经预先存在的,尽管是处于一种低级的状态,但仍然是有机的状态。”于是著者就向唯物主义者宣称:“假如我们的灵魂与物质、冲动、运动、生命的全部力量本来就都是同一回事,只是在更高一级、以构造得更精致的机体在起作用而已;那么究竟可曾有人见过运动与冲动的力量在衰退的?而且这类低级的力量和它们的器官是否就是同一回事?”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意味着,那只能是向前进步。“我们可以把人类看成是各种低等有机力量的巨大汇合,这些力量必须就在其中发育以便培养出人道。”

同类推荐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卷)

    本书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热门推荐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2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2

    大三的时候,宿舍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
  • 枢言

    枢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大神求娶

    网游之大神求娶

    白雾一心帮助自己的夫君江城子管理公会,没想到夫君看上了美人,竟然把她休了。不久,就有个大神凑前来,冷嘲热讽:终于尝到被抛弃的滋味了吧,谁让你当初抛弃我!啊嘞,她什么时候抛弃过某大神了?
  • 转运:改变命运的7个良好习惯

    转运:改变命运的7个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一个动作或一种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戏

    游戏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当哈利波特遇见英雄联盟

    当哈利波特遇见英雄联盟

    一觉醒来,发现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艾伦发现自己有了LOL系统之后有了无限遐想。然而,就在这时,一封来自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直接给他弄懵逼了,什么鬼,这是哈利波特的世界?哈利波特和LOL的碰撞,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反正脑洞就是这么大!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从不后悔爱上你

    从不后悔爱上你

    苏湛是叶思晚的劫,她爱他到万劫不复,她要这样靠着他,一辈子!爱上他,是她这一生从不后悔的决定,也永远不会说后悔……
  • 太后难嫁

    太后难嫁

    十六为后,然后丧偶……作为九州大陆最最年轻的太后,也是唯一活着的太后,薄胭内要护着小皇上健康成长,外要拦着乱臣贼子谋权篡位,终于,在三十岁,不负众望的因心力交瘁而驾鹤西游了……重生一世,依旧为太后,必定要换个活法,最起码命要保住,乱臣贼子要扫清,然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