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2500000006

第6章 造反只怕是找死

匆匆用过了中饭,那铁匠王大木忽然走到了院子里,东翻西找的弄了些木炭、木块,钢铁胚子,似乎准备将院子里的打铁炉灶升起来。

匠户人家这些老本行的家什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王大木还会打造一些农具,卖出去添补家用,但今天他准备打造一些兵刀出来。

一方面,是他觉得心里郁闷的慌,也想打铁消耗些力气,这算是作为铁匠发泄闷气的通常手段吧,另一方面,他在午间左思右想,还是想着一件事,招呼兄弟和棺材堡的来人拼命,打些兵器,也方便动手。

可朱林议却还是把王大木拦了下来,虽然朱林议心头也打着杀人的主意,但那不过是暗中的计划,可要是王大木真的动刀动枪起来,那便是扯明了造反。

梁山卫所棺材堡,那张千户代表的是大明朝廷,真要是明刀明枪的和张千户派来的人对上,那就真的走上了一天逆反之路。

虽然这匠户村的人,也都算是远亲近邻,王大木身为总旗,平日里在村中也有些威望,可杀官造反的事情,这些匠户村民未必都会跟着干。

大明朝最近的一次造反事件,是刘六、刘七起义。

这次起义将大明朝搅了个乱,一直闹了三年多,虽说是正德年间的事情,可如今匠户村的老人,还赶上过乱战的尾巴,当初也被动员起来,打造过军需物资,所以刘六、刘七的名头也还能听老人在闲话中说起。

刘六、刘七造反打的是白莲教的名号,当年杀官劫狱起兵,正好有霸州杨虎起兵配合,再加上河北养马的马户响应,造反后拉起了几万人的队伍,其中大部分是骑兵。

所以起义军才能转战中原数省,一时间声势浩大,最终形成了几十万人的规模。

起义军三过北京城,三攻南京城,几乎动摇了大明朝的统治根基,但这样规模的起义,最终却还是被平灭了。

都说这些农民军失败是流寇习性,没能定下根据地,缺少后方的支持的缘故,其实也不尽然,不是他们不想定下根据地,而是他们只适合流窜作战,无法和明军做一城一地的对抗战。

这就是为什么起义军三次想攻打北京、南京,这种明朝统治中心城市的缘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搅乱明朝的统一局面,引起天下大乱,乱中取胜,才有机会改朝换代。

要知道大明的军队,虽然各地的千户所腐败不堪,可拉扯出来的军户也足有两百多万,这些军户哪怕大半成了农户,可也算是青壮呀,其中那些千户的亲兵家丁,还是有很强战斗力的。

此外大明九边的驻军,也是很能打战的精锐军团,最重要的是明朝军中已经普遍装备了火器,三分之一的部队装备了火枪,虽然这些火器无法和现代化武器相比,可这就代表着科技力量。

起义军如果想建立根据地,那必须固地自守,寸土必争,这样就好比抗战前,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根据地一样,一方有举国的财力、物力、人力,能够源源不断的支持,一方则是刚刚占据的地盘,还没多少时间能够安定发展,地盘里的老百姓说不定还不想跟着造反,会反抗他们的统治。

一方有武器战术优势,一方是农民军,刚刚拉扯起来造反的农民,什么武器装甲都是抢来的,只会打顺风仗,没受过正规训练。

很明显这种占据一地发展,抗拒整个国家军队的做法,绝对是红军初期的苏联式寸土必争的自杀战,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根据越来越压缩,能够打仗的人越拼越少。

当年红军万里长征,其实也是扬长避短的流动作战,而红军最终在陕甘宁站稳脚跟,建立新的根据地,也是碰到了日本侵华战争,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不多说了。

反正,在明朝中期想成功造反,推翻明朝统治,这只能是小说中的意淫之语,何况现在这样的,由于千户大人想抢女人,而带动一村子的人突发性造反,没有前期的准备,那就是寿星公上吊,嫌自己命长。

关于造反的事情,作为穿越者的朱林议早就考虑过,这是穿越小说中最常见的动作,就是推翻原有的统治,自己做皇帝嘛,可就目前他所在的大明嘉靖朝而言,这不可能。

明朝还没有到末年,如今还不是李闯王的年代,小冰河时代的破坏力,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老百姓,还有口饭吃,不会起来造反。

虽然朱林议不是历史学家,可依旧知晓学校历史课本中所讲的一条鞭法变革,据说,这个变革使得明朝有了一定的复兴,而这是在以后的万历朝发生的。

那么,该怎么解决现在的问题呢?这真的很头疼。但是,造反,绝对是自寻死路的做法。

当然这些复杂的背景,朱林议是不会和王大木说的,说了王大木也听不懂,朱林议只是和王大木分析了造反所需要的人力,财力,武器,粮草,这并不是喊几个人,拿着刀就能占山为王的事情。

朱林议如今所在的匠户村是一个穷村子,简直可以用贫民窟来描述。

村里的所有人家,家家都是茅草抹上黄土搭建的草屋,许多人家里都没多少粮食,所以匠户村的人只能出去帮地主人家种田打工养家,而如今在梁山最大的地主就是棺材堡里的张千户。

可以说村里人想活下去,全都依仗着帮那张千户打工。

而王大木家已经算是匠户村里日子过的最好的人家了,虽然也是草屋,但也算是有厅有屋的。

王大木是铁匠,所以他能打农具来卖,另外朱林议那便宜爹朱天棠,在县城里坐堂,每月也能得到不少银钱。

可这样的穷村子,就算是可以拉起四、五十人的青壮造反,他们的家人怎么安排。

都说土匪是亡命之徒,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家人之类的后顾之忧,而如今一村子人,这些老弱妇孺,遇到了官兵的围剿,哪怕是逃进山里,只怕也活不了太久。

关键是人心拉拢不起来,大家都会顾忌家人,不肯出力呀。

听朱林议说到这个,王大木也只能恨恨的叹了口气,匠户村的状况,他比朱林议更清楚,他也不好意思拖着整个匠户村的亲邻们,为了他一家子,而走上亡命之路。

老百姓就是这样,哪怕心中有血气,也会为了现实而俯首贴耳的被官老爷压迫,除非是逼到绝路了,才会爆发匹夫之怒。

但现在,显然还没到绝境……

同类推荐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本书是我国近代史地研究中备受瞩目的一部杰作,是作者远赴戍所——新疆途中的记录。临行前,他做了两只布口袋,随身携带,凡“道途之所经历,耳目之所遭逢,心思之所接斗,逐日为记,悉纳之囊中。”其行程始于南海,中经黄河,最后抵达昆仑山之境。行程11720余里,共370余天。书中记行、叙事、写景、言志、抒情、诗文互映,情事互补;自然风光、民情风俗、时事、历史、舆地、军事、外交、绘画、书法、古玩鉴赏,乃至于股票,无所不包。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复婚计划:闪婚前妻请嫁我

    复婚计划:闪婚前妻请嫁我

    她脑子进水签下了一纸婚书,把自己送入了豪门的漩涡之中。一张结婚证,二个人的婚姻游戏,三个人的爱恨纠缠。她从来都不是输家!大不了换个男人!据说冷情冷心的顾大总裁此时眼巴巴的蹲在夫人身边,“听说你要离婚?”“没错!”许镜叫道,“等下,你放开我!”顾清让微微一笑,“顾夫人,民政局已经关门了,我们该·睡·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愿你情有归处

    愿你情有归处

    相爱三年,她认定他是他一辈子的良人。爱他,她隐忍,付出一切。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却错信她人,误以为她背叛他,让婆婆狠心打掉了他们的孩子。她说:阿辰,我不再爱你了,放过彼此好吗?他说:我知道,但即使伤痕累累,即使险象跌生,这辈子,我都无法放弃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鄞王的倾世狂妃

    鄞王的倾世狂妃

    她本是21世纪的娇宠,顶着毒医身份做着金牌杀手。一朝穿越,灵魂附身到一个拥有绝色容颜却被世人耻笑为花瓶的白痴嫡女身上。当身体渐渐恢复,再也难掩她的绝代风华。虐哭渣男,掌捆白莲花,顺带夺走数个美男的心。这一世,谁欺辱我,必当千倍百倍的奉还!
  •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本书突出一个“悟”字,强调《孙子兵法》的现代适用性。在本书中,编者刻意地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章,对孙武的兵法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编者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另作主题,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案例、故事,最大可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了起来,凸显了古为今用的终极目的。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的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 When the Sleeper Wakes

    When the Sleeper Wak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LD CURIOSITY SHOP

    THE OLD CURIOSITY 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