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传奇,不在于他在IT业的地位,而在于他的眼光,从软件跨越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雷军不败神话的根源是他对事业的前瞻性判断。
互联网上一个人夸你的产品好,多半原因是超出了预期,不超出预期没人说你好。而预期是跟期望值比较的,过于高调只会把用户的期望值吊得越来越高。
雷军系的版图
2011年7月7日下午四点三十分,雷军、求伯君、张旋龙三个人走进位于北京上地的金山大厦五楼会议室,这里将举行一场宣布金山未来的媒体沟通会。
“来,你坐中间。”求伯君、张旋龙看到面前并列摆着的三个座位,默契地对雷军说。雷军微笑着,没有推托。
是的,他又将回到金山的舞台,成为金山的新任董事长,金山将重新开启另一个“雷军时代”。
在接任金山董事长之前,雷军已经够忙的了。“我已经是6乘24小时工作。但是,求总确实想退休,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挤总会有的,而且笑言我已经有10多个公司了,不差再加这一个。”雷军笑着说。
无独有偶,雷军当年离开金山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求总离开也同样是身体原因。其实,“身体原因”的实质,也许就是谁更有能力把金山带得更好更远。在求总挂帅的三年,金山的业绩变化不够显著,求伯君和张旋龙识时务地把此时堪称明星的董事长请了回来。雷军一回来,金山股价就大涨了13%。
雷军是金山的一名老兵,有着16年的“军龄”。当年在成功带领金山IPO(首次公开募股)后,雷军离开金山,转身做了天使投资人(通常是指投资于非常年轻的公司帮助其迅速启动的投资人)。所谓天使投资人,用雷军自己的话说就是,“拎着一麻袋现金看谁在做移动互联网,第一名不干找第二名,第二名不干找第三名”。
在他的投资名单上,有一批叱咤风云的公司:互联网快时尚服装品牌凡客诚品、网上鞋城乐淘、奢侈品购物网站尚品网、移动浏览器厂商UCweb、多玩网、语音聊天软件YY(多玩旗下产品)、电子支付运营商拉卡拉,以及休闲游戏7K7K、网络安全厂商金山网络、移动社区乐讯等十余家公司。
雷军投资的项目并不是完全公开的,很多初创期的项目很少有人知道,而当它们获得第二、三轮融资时,很多人才发现,原来雷军又多了个董事长头衔。
而对于“董事长专业户”的称谓,雷军自己不愿意承认,他说“是捧杀,是竞争对手的造谣”。但毫无疑问,雷军已经在当今中国互联网的商业版图上了,不再是“只闻楼板响,不见人下楼”了。
雷军投资的这些公司,很多估值远超金山。2010年年初,有媒体估计这些公司总资产为16亿美元,到2012年4月,这个数字至少翻了十倍,达到150亿-200亿美元。雷军投资的公司形势喜人,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他又有了用武之地,《硅谷之火》重燃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
他现在的一举一动不仅是商业伙伴和竞争对手关注的焦点,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从万籁俱寂到舞台中央的喧嚣,在探索中雷军实现了又一次华丽转身。
新东方原“三驾马车”之一、真格基金的董事长徐小平这样评价雷军:我最欣赏的天使投资人是雷军,他喜欢以创业的方式来做投资,有时脑袋中有个点子,就开始和朋友一起探讨,然后找投资,一步步把公司创立起来。雷军投资的很多公司是从零开始。雷军自己也说,有的企业名字都是他起的,可见雷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天使投资人,雷军的投资集中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领域三个方向。他坚持认为只要跟互联网相关,创业都有可能成功。
外界传言“雷军对于投资项目的控制欲很强”,雷军反驳,他认为自己并不谋求控制,而是非常放权的投资人。在他投资的公司中,除个别企业,大多数项目雷军放弃了决策投票权。
“你千万别听我的,如果听我的做对了是你的功劳,做错了是你的责任,你要独立判断。我需要的不是一个跟班的小兵,我需要的是中国未来知名企业家。”雷军放弃投票权的目的在于给创业团队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平台。
但雷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天使投资人,他无法放弃的是一颗企业家的心,他投资、创业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像自己的偶像乔布斯那样,打造世界第一流的公司。
天使投资并非他理想的事业,他更喜欢投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雷军虽然成功投资多个移动互联网的单点企业,却一直缺乏一个旗舰型平台。
小米手机就此应运而生。2011年,筹划近一年半的小米手机高调亮相。雷军对其他项目当甩手掌柜,但对小米科技却亲自披挂上阵……
创立刚刚两年的小米,迄今最新估值接近40亿美元。
雷军的互联网攻略
IT业内,雷军有着“雷校长”的美誉,这个美称来源于雷军出众的口才、激情四射的演讲、展露给公众的强烈的“追梦”味道,以及他在中关村无人替代的地位。
刚刚从武汉大学走出来的湖北青年雷军跨入金山公司的大门时,他也许不会想到,此后数年内,他会与柳传志、鲍岳桥、王江民、段永基等人一起,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成名的IT传奇人物,金山也成为那个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民族软件公司。
有人把中关村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硬件为标志,以四通、联想等企业为代表,由段永基、柳传志等人书写;第二个阶段以软件为标志,以金山、江民等企业为代表,由求伯君、雷军等人书写的;第三个阶段以互联网企业为起点,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为代表,由马云、马化腾等人书写。
微软在全球独领风骚是20世纪末的事,苹果登上全球企业的顶峰是21世纪初的事,代表美国新一代互联网企业的脸书(Facebook)上市是2012年5月18日的事。雷军在自己事业发展的每个阶段,一直自觉地向这些行业巨头学习。
199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不久,雷军正式加入了求伯君创办的金山公司,历任北京金山公司开发部经理、金山珠海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公司总经理、总裁等职,一入金山就足足干了近16年。虽然求伯君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但真正带领这家公司折腾的是雷军。
期间,他负责了金山第一个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的开发工作。在进入网络游戏行业之后,他每天晚上至少要花三个小时的时间泡在游戏里面,亲自测试产品质量。
1992年起,雷军连续花了三年时间带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开发盘古组件。1996年,盘古组件彻底失败。雷军的程序员理想幻灭。他收起一个程序员的完美追求和浪漫理想,开始学习如何作为一个经理人领导金山渡过难关。
之后在前有微软,后有盗版的情况下,雷军带领金山从应用软件扩展至实用软件、互联网安全软件及网络游戏等领域。
后来,WPS97终于横空出世,这是第一款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国产文字处理软件。两个月后,WPS97的销量就达到了13000套。盖茨还公开承认:WPS看来更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早在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雷军就是中国第一批触网的人,据说他玩BBS(网络论坛)的时候,马化腾还是他手下的小站长。雷军曾经创纪录地一天写了100多个帖子,而且没有水帖。
担任总经理后,大权在握的雷军不顾种种异议,决心把金山带入互联网时代,带入商业时代。雷军打造了B2C网站卓越网。通过四年的发展,卓越成了中国最大的B2C购物商城之一。
雷军曾在1988年就对反病毒进行过研究。1997年电脑病毒猖獗起来之后,程序员出身的雷军决定再次杀入反病毒软件市场。2000年,金山推出了金山毒霸,迅速在信息安全领域崛起。仅仅用了两年时间,金山就拿下杀毒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当时开发团队压力很大,困难重重,雷军后来回忆道:当年的我们,每天像打仗似的,人都接近疯狂了。
……
从杀毒软件到翻译软件,从播放器软件到手机应用软件,从网络游戏到电子商务,从中国到日本,从越南到东南亚……雷军带领金山艰苦奋斗,生存,而后成长。
2007年10月9日,金山在香港上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那一天,雷军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虽然笑了,但难掩落寞。虽然他带着金山做软件、做网游、做电子商务,都做到细分领域的前几名,但他不是金山的董事长,没有把金山这家软件企业带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第一军团”。环视四周,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市值均远远超过金山。
这不是雷军能左右和决定的,他只是金山这个企业的操盘手。金山为了上市,为了财务报表数字,无法全面进军当时烧钱的互联网。虽然雷军创办了卓越网,但在投资不到位时,也只能卖给亚马逊。
也许,这也是雷军两个月后出走金山的缘故之一。
隐者雷军的“归零”心态
2007年12月的一个深夜,雷军端坐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门柏彦大厦的办公室,用一种复杂的心情,在告公司全体战友的邮件中写道:“目前,公司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持续成长的新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我认为目前自己到了可以从日常工作中脱身的时候。在此,我非常感谢求总,感谢董事会,也特别感谢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们。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项重要的决定:我决定辞去CEO等日常管理职务……”
告别,然后按灭手中的烟头,从办公室的沙发上站起,拎起双肩背包,慢慢走出办公室。包比平时沉,雷军的行动看上去比平时有些迟缓。
这是北京最寒冷的夜晚,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冻僵了一切,但这没有改变雷军的敏锐感觉。在走过楼下的十字路口时,绿灯闪烁,雷军突然意识到,从今天开始,他不再是金山的雷总,而只是雷军了。
为了金山“上市”的目标苦苦奋斗,却又在上市成功后离开,这使得雷军与媒体的距离变得忽远忽近,他似乎要用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很长一段时间,他总是以“身体原因”、“时机不成熟”、“不在宣传时期”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媒体采访,极其低调。
金山要继续给他配车与司机,他拒绝了,一个人背着双肩包走来走去,曾经在风雪夜里站在路边等半小时都拦不到出租车。他时不时回到金山总部所在的柏彦大厦楼下,但不上去,只肯进嘈杂拥挤的街边烧烤店,在那里和黎万强等兄弟在烟雾缭绕中讨论金山的新产品问题。
离开金山后,他低调地闭关反思。刚开始的时候,他体会到了尴尬。“你从别人看你的眼光就能感觉到了,那种心态真的不一样,我不想去批评别人,但那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尤其是前半年,很别扭,后来想想也没什么。”雷军说。
此后三年,雷军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江湖传说中的“隐者”。雷军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历史“归零”,以便重新开始。
对历史“归零”并不是出世冥想。在离开金山的时候,他已经留下了“暗语”。有人关切地问他以后做什么,他回答说,等有一天你们不叫我金山雷总,而是叫我雷军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低调对于雷军也许是面子问题。雷军说,他这样的人再创业,最难过的一关是面子问题和怕输的心态。
但低调对于雷军来说,也是一种智慧。雷军深谙互联网的精神:“专注、极致、用户口碑、快”,而用户口碑是重中之重。雷军认为,在今天浮躁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如果你想做成点事,最好静悄悄地低调去做,做出超出用户预期的东西。只有超过预期的东西才有口碑。如果你做了很多广告吹嘘产品,把用户的胃口吊得很高,而产品达不到预期,最后用户一定会失望的。
“互联网上一个人夸你的产品好,多半原因是超出了预期,不超出预期没人说你好。而预期是跟期望值比较的,过于高调只会把用户的期望值吊得越来越高。”雷军说,公司的产品在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宣传过早,会让用户期望值太高,对产品的口碑没有好处。相反,低调推出产品,让用户超出他本来的期望值,将会收获好的口碑,打造好的产品形象。
2010年5月10日,31个国家,204家企业,5000多人,在北京举行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
大会上,有人问雷军:“为什么当年做MIUI你不亮明身份?”雷军摆出他经典的忆苦状表情:“我这样的互联网老兵要进移动互联网也怕失败,只能隐姓埋名一年零三个月,有点成绩才敢公布。”
刚创业的时候,不论是谁在“米聊”上找他,他都认真扮演着客服的角色,客气而礼貌地回应或者微笑。
很多天使投资人经常拷问创业者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腾讯也做(这个)项目,你怎么办?”事实上小米手机“铁人三项”(小米手机、米聊、MIUI系统)之一的米聊出生两个月就受到了腾讯的挑战,因为腾讯推出了微信,使米聊只能艰难地生存,但正如雷军庆幸的是,米聊活下来了。
不仅如此,今天风头颇盛的小米手机在2012年也遭遇到激烈的竞争,阿里巴巴、360、百度、盛大都先后宣布要推出互联网手机。虽然,手机阵营现在还没有腾讯,但谁又能保证它不做?身在江湖,不要幻想没有竞争者,雷军要做的是见招拆招,逢凶化吉。
防与不防,低调与高调,雷军拿捏得很好。当小米手机在市场推出以后,雷军开发布会、接受采访、微博公关,一次次为小米造势。雷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他投资的企业甚至想借助雷军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如日中天也好,再造辉煌也罢,雷军的商业版图正渐次拓展,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