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7700000009

第9章 导论(6)

当“50张帆”用来意指“50艘船”时,类似的表现也存在于这种转喻式表述中。不过,此处,“帆”取代了“船”,其方式是将整体还原为它的某一部分。像短语“我的爱人,一朵玫瑰”那样,两种不同的对象被暗中比较,可是,这两种对象相互间明显被想象为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然而,这种关系的形式不像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那样,倘若将“帆”设定为某种由“船”和“帆”共同拥有的品质的象征,那就是后一种关系,不过,这就是一种提喻了。当然,这也意味着,“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它自身的某部分如“帆”视为一体,没有“帆”,“船”也不能动弹。

在转喻中,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形态中而被含蓄地理解了,据此,人们能够使某一个部分还原为另一个部分的某个方面的状态或功用。理解任何一组像这样存在于部分与部分关系(不像隐喻中那种对象与对象的关系)形态中的特定现象,正是赋予思想一项任务,即在这些作为整体之表征的部分,与简单地作为整体某个方面的特征之间加以区分。这样,像“雷之咆哮”这样的表达就是转喻式的。在该表达中,产生雷声的整个过程首先被分成两种现象:一种与原因(雷)相关,另一种与结果(咆哮)相关。于是,区分有了,雷在因果还原的形态中与咆哮联系在一起。“雷”一词指称的雷声被赋予了某种“咆哮”(一种特殊类型的声音)的特征,它使人们可以(转喻式地)说“带来咆哮之雷”。

因而,运用转喻,我们能够同时在两种现象间进行区分,并将其中一种现象还原为另一种现象的表征状态。这种还原可以采取一种行为主体—行为的关系形式(雷在咆哮)或因果关系的形式(雷之咆哮)。并且,如同维柯、黑格尔和尼采等人所指出的,通过这种还原,现象世界必定为假定存在于现象世界背后的一大群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所占据。一旦现象世界被分成两类存在(一方面是行为主体与原因,另一方面是行为与结果),原始意识仅仅通过纯粹的语言学方式,就具有了概念范畴(行为主体、原因、精神、本质),这些对于反思文明的神学、科学和哲学来说是必要的。

但是,在所有的转喻性还原中都假定那两类现象之间本质上是外在的关系,而在提喻中则将其解释为共有特征这种内在的关系。转喻表明,在按部分与部分关系解释的现象之间存在区别。被看成是“结果”的经验“部分”以还原的方式与被看成是“原因”的经验“部分”相关联。然而,运用提喻,就有可能按照整体之内的综合方式说明这两个部分,而这个整体本质上不同于部分之和,各部分只是作为整体之微观复制品。

为了阐明提喻式用法中涉及的内容,我将分析“他惟有一颗心”这个表达。在其中存在看上去像转喻的东西,即身体中某部分的名称被用于表述个体的全身。但“心”一词经过象征性地理解,不再指身体的一部分,而是指西方文化中用“心”一词通常表现的特征的本质。“心”不是要被理解为指称一种解剖学上的部分,这个部分的功能可用于描述全身的功能特征,就如“50张帆”对于“50艘船”那样。相反,它被解释成整个个体特有的一种品质象征,被视为一种肉体和精神因素的结合,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一种微观—宏观的关系形态中分有这种品质。

这样,在“他惟有一颗心”这种表达中,提喻被叠加在转喻之上。倘若该表达从字面理解,它将毫无意义。以转喻方式理解,它将是还原性的,因为,为了恰好表现一种比喻性的意图,它将只是暗指这样一种共识,即对有机体的功能来说心具有中心地位。但是,若以提喻方式理解,即将它当成一种意指总体诸要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的陈述,它就是综合性的,而非还原性的。与转喻表达式“50张帆”是“50艘船”的象征不同,它意在表示的不单单是一种“名称变化”,而是一种标明总体(“他”)的名称变化。该总体具有某些品质(大方、同情等等),它们满足并构成了建构起“他”的所有部分的基本本性。作为一种转喻,该表达暗示着躯体不同部分之间的某种关系,它根据心在这些部分中的中心功能而被理解。然而,作为一种提喻,它暗示了个体的部分之间的某种关系,其中个体被视为肉体和精神属性的结合,其本质上是定性的,并且所有的部分都共有这种性质。

我们将迄今所探讨的三种比喻,视为由语言自身规定的操作范式。运用这些范式,意识为了随后使经验得到分析和解释,能够预构这些在认识上悬而未决的经验领域。这就是说,在语言用法本身之中,思想具有多种可选择的解释范式。隐喻是表现式的,如同形式论所采取的方式;转喻是还原式的,有如机械论;而提喻是综合式的,一如有机论。隐喻支持用对象与对象的关系来预构经验世界;转喻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而提喻用对象与总体的关系。每一种比喻也促成一种独一无二的语言规则的形成。这些语言规则可称为同一性语言(隐喻)、外在性语言(转喻)和内存性语言(提喻)。

与这三种我认为是“朴素”(因为它们只有在语言有能力用修辞性术语把握事物本质这种信念中,才能得到运用)的比喻相反,反讽这种比喻充当了一种“感伤的”(在席勒所谓“自觉”的意义上)对应物。人们指出,反讽本质上是辩证的,因为它代表着为了使言辞自我否定而自觉地运用隐喻。反讽基本的修辞方式是用词不当(从字面上说是“误用”)。明明是荒唐的隐喻,用来激发反讽式反思,它针对的是被描述事物的本质或该描述本身的不充分性。修辞上的疑虑(aporia,字面上是“疑难”)姿态,即作者对自己所陈述之事的真实性表现出一种真真假假的不信任,可以看成是反讽式语言偏爱的风格上的构思。这在更为“现实主义”类型的小说中,以及在以一种自觉的质疑语气撰述或以“相对化”的意向写作的历史中,都是如此。

反讽式陈述的目的在于暗中肯定字面上断然肯定或断然否定的东西的反面。它假定读者或听众已经了然于胸,或有能力识辨就某种事物所做的描述的荒谬性,而该事物通常由隐喻、转喻或提喻赋予其形式,并在其中被指定。这样,就“他惟有一颗心”这个表达,当它以一种特殊的语音语调说出来,或在所指某人的确不具备该提喻用法赋予他的品质的情况下,它就成了反讽。

由此马上可以看到,反讽在一定意义上是元比喻式的,因为它是在修辞性语言可能误用这一自觉意识中被使用的。反讽为一种有关实在的“现实主义”看法预留了空间,这是可能提供一种有关经验世界的非修辞性表现的前提。这样,反讽就代表着意识的一个阶段,在其中语言本身那种成问题的性质已经被认识到了。它指向的是所有关于实在的语言描述之潜在的愚蠢性,就如其讽刺模仿的信念一样荒谬。因而,像肯尼斯·伯克注意到的,反讽是“辩证的”。然而在其对世界进程的把握中,不如在其对语言功能的把握中来得更加辩证——它显示出语言在任何言语描述活动中都是模糊了而不是澄清了问题。在反讽中,修辞性语言折返回自身,并带回了自身的潜能,以便在问题中歪曲感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反讽模式构成的世界描述本质上是世故的和现实主义的。只有在自我意识的水平之上,一种关于世界及其过程的真正“启蒙性的”(即自我批评)概念化才有可能实现。因而,在一个探寻自我意识水平的特定领域内,反讽的出现看上去标志着思想的升华。

于是,反讽规定了一种思想模式的语言学范式,不仅就某个特定经验世界的概念化而言,而且就以语言尽可能记录事情真相的热切努力而言,它根本上是自我批判的。简而言之,它是一种语言规则模型,思想上的怀疑论和道德上的相对论在其中照样表达出来了。作为一种表现世界过程可能采纳的形式典范,它本能地与形式论、机械论和有机论解释策略的“朴素”表述相对立。而且,其故事形式,即讽刺剧,则本质上与浪漫剧、喜剧和悲剧原型产生了冲突,而后者都是些表现了重要人类发展之形式的模式。

存在性地将反讽投射到一种成熟的世界观之中,它就仿佛超越于意识形态之外。反讽能够策略性地为自由主义的或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立场辩护,这要看反讽者所言是反对既定社会形式,还是反对寻求改变现状的“乌托邦式”改革者;它也能被无政府主义者或激进主义者唐突地用来嘲笑其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对手们的理想。但是,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基础,反讽倾向于消解一切承认积极政治行为可能性的信念。在反讽的理解中,人类的状况根本上是愚蠢的或荒谬的,它往往造成一种文明自身处在“疯狂”之中的信念,并且针对那些寻求以科学抑或艺术的方式把握社会实在之本质的人,产生了一种保守而清高的蔑视。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重生三国做质子

    重生三国做质子

    刘范:“小璋璋,益州我来当家好不好?”刘璋:“大哥,这话您说的,你老大你做主!”占益州,夺长安,平西凉,扬鞭塞外纵横中原。无系统,硬核三国!
  • 关河梦

    关河梦

    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一举收复关河洛,不知消得几分愁。
  •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九界圣君

    九界圣君

    【诙谐幽默,暧昧爽文】人不风流枉少年。本文讲述一个小无赖成长为一代圣君的风流史和独霸史。且看他如何修炼绝世功法,击杀举世强者,手握乾坤,拥绝世美女逍遥万世。【跪求收藏、推荐】
  • 荞麦花开

    荞麦花开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我被鞭炮声吵闹得无法写作,就到阳台上去看,发现我们小区旁边的那块荒地上停了好多车,还有推土机……我赶紧跑下楼,一口气跑到父亲的那块荞麦花地旁,阳光下有蜜蜂和蝴蝶在那些烂漫的小白花上飞舞着,我伸了双手,想要阻挡向着荞麦花开过来的推土机,我看着那些飘扬在阳光下的白头芦苇纷纷倒下,我听见机器的轰鸣声离我越来越近……我终于被劝到了一边,因为这块地早被卖了,要开发成住宅小区的……
  • 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术

    什么是洞察力? 洞察力是人们对相互关系的犀利观察,对行为动机的透彻分?,对大众心理的快速判断,它是一种心灵的能力,一种智慧的升华。 洞察力使我们看清形势,认识困难,权衡利弊,妥善规划,把握机遇,它把我们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向正确的方向。 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至一个单位、一个人,我们的洞察力如何,往往能够决定事情的成败,它是做人做事的第一项修炼。
  •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请抽打我吧,为什么这么慢,为什么进展也这么慢...总有一些灰姑娘能博得王子的欢心,肖蒙却以为她并不是灰姑娘,而且他也不是王子,是国度里无情的国王。即使求婚和离婚那么快,蒋乔的名字依旧是陌生的。高傲到骄傲如同孔雀般的男人,眼神冰凉,言辞刻薄,嘲笑她的木讷和自卑,警告她不准靠近,然而内心渴望类似爱情的东西。他只愿索取,她只愿被爱。
  • 老汤

    老汤

    一碗老汤是陈家的镇宅之宝,一碗老汤炖来炖去炖到了民国,又从民国炖到了昨天,老汤炖出的酱肉海内外闻名,老汤里又炖进了多少人间沧桑?陈家老爷子的酱肉和别人们的酱肉味道不一样。老老年间,店铺里掌柜想吃酱肉,派徒弟上街去买,徒弟偷懒,好歹找个近地方买回来,掌柜一吃,啪,一个大耳光搧过来:“这酱肉木头渣子味儿,买半斤陈记酱肉来!”你瞧,没有陈记酱肉,天津人就活不下去。老天津卫陈记酱肉和别人制的酱肉有什么不同?说不出名堂来,反正就是味道不一样,陈记酱肉就是陈记酱肉的味道,别人卖的酱肉,卤不出这种味道。
  • 荣耀之子

    荣耀之子

    一个拥有能与恶魔合体之人,连妖精都成为了他的魔宠,同时还学会了无上武技的他,难道还不够强大吗?为何他还一次次的失败,他的敌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而战!欢迎来访!谢谢你的支持,喜欢的话别忘收藏与推荐!交流QQ群:67058016
  • 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责任心是金,它胜于任何能力。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在人心中就如同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动;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世界才会变得更精彩、更迷人!人人都有责任心,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保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与责任相联结,都必须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进步;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和谐。
  • 邪皇的弃后

    邪皇的弃后

    注意:我的读者群都散了<p>若是对我的文感兴趣,可以单Q:867865347
  • 黄泉客栈

    黄泉客栈

    夜风凛冽,像是刀锋不断切割着几个前行人的脸颊,带头走在前面的中年汉子扬起头喝了一口酒囊里的烧刀子,才说:“还有多久到?”“本来过了半山就该到那地方了,但这里鬼得邪乎,有点摸不准了。”一个留着鼠须的猥琐男子在后面说。“废物!”中年汉子露出了一排黄板牙,他扫了扫身上的灰尘,落满了一层污垢的衣衫露出了本来面目,竟是一身紫衣捕头的官服,男子身后三人穿着蓝衣捕装,最后一人则衣衫褴褛,手脚戴着铁镣,是一个囚犯。月光微移,照在几人屁股后面,那里有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本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书中语言朴实,译文精练、流畅,结构严谨,不仅不仅对心理专业人士具有借鉴作用,对普通读者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拥有的一部心理学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