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300000006

第6章 问题及其模式(一):经验 习惯与审慎(5)

阿奎那把技艺定义为“创造事物(factibilium)的正当理性”,把审慎定义为“做事情(agibilium)的正当理性”,有些现代翻译者把“ratio”译成“判断力”,以便减少区分从原理出发的“思辨理性”(speculative ratio)和向目的进发的“实践理性”(practicial ratio)的难度。[28]他接着引用西塞罗的话,提到“审慎的另外三个成分,即对过去的记忆,对当前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见”,然后他断定,它们“不是有别于审慎的美德”,而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或成分”。[29]现在十分清楚了,审慎是经验的现在时和未来时,习俗则是经验的完成时。习俗中的经验判断什么已被证明是好的和令人满意的;它还判断什么已被证明适合人民的特性或“性情”,这种判断很可能是自足的,因为习惯和习俗既创造这种“第二天性”,也对它进行评价——过去当然是已经完成的。法规中,经验判断哪些未来的经验有可能得到肯定,但它只能从理论上这样做,因为习俗尚未证明已经完成了它的工作。当人类事务(它在时间中是不稳定的和变动不居的)之进程中发生了某种不期而至的事情,它尚未融入习惯,那就必须迈出走向这种融合的第一步。法规是建立在经验上,并期待着得到进一步的经验的肯定,因此它是在不期而至的新事物出现了若干次时迈出的一步,这时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将它普遍化为习俗的过程已可起步。以审慎的形式做这种普遍化工作的经验是兼顾两面的(Janus-faced);它在创新与记忆,法规与习俗,现在、未来和过去之间搭起桥梁。

但是,对不期而至的事件的最初反应、最初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麦基文做出了他对“法律之代言”和“一人掌舵”的著名的,但也是有争议的区分。[30]他正确地说,对不期而至的事件的最初反应是审慎理论的一部分,但它最多也只能是间接地建立在经验之上。假设有些事情是第一次发生,它与以往的任何现象没有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语言来表达它,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对待它;或者,它与以往的现象有足够的相似性,看上去像是属于这种现象的一类,但又表现出它自身足够的特点(或一组特点),看上去能让我们忐忑不安地用“自成一类”(sui generis)或独一无二来称呼它。假如后一种特点很突出,那就不宜召开长老议事会来集中他们的经验;在处理这种事情时必须根据它的新颖性,而后者几乎肯定与它呈现于我们面前并要求做出反应的速度相对应。假如时间是变化的维度,呈现的速度与陌生程度便直接成正比。

因此,没有先例的事,必须由没有时间召集议事会的人来应付。但是,既然它不能靠经验来应付,那么在应付它时也就不太可能颁布能够用来对付未来同类事件的法规或精明审慎的一般性布告。那些做法必须等待这种不期而至的事件重复若干次,不再完全是没有先例的。由于人类事务的变动不居,有时正常的判断和法规是不适宜的;问题太新、太陌生,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但是,根据“经验”这个概念中包含的假设,使法规成为适宜的时刻想必是会到来的。因此麦基文发现,可以把中世纪国王的统治权力排列成一个从“jurisdictio”(法律之代言)到“gubernaculum”(一人掌舵)的谱系。在这个谱系的一端,经验的决定已经做出,君主只要说出它们是什么即可,他只需运用记忆,排除审慎的其他方面;他本人的经验不必对习俗做出补充,他不必有自身的原创行为。在不同的中间位置,随着陌生性和所要求的反应速度的增加,就需要把更多的审慎注入到习俗的形成过程之中;国王更少采纳顾问们的建议,更多依靠自己的审慎,但是做出的决定在普遍性、持久性和约束力方面也会相应地减少。最后达到这样一个位置,事情完全是陌生的,反应必须即刻做出,舵盘上只能有一只手;这时君主便成了绝对君主,也就是说,他的决定既不受习俗也不受顾问的约束,但是它们不会——因为它们不能——立刻变成普遍的行为规则。只有重复和进一步的经验才能让它们变成这样。

这是对“法律之代言—独揽掌舵权”谱系的非常简单和理想化的表述,这也许会让它的作者吃惊;麦基文的批评者经常问,他的文章是不是过于简化了中世纪政府的事实。若不小心处置,它有可能导致一种同有关斯图亚特时代早期英格兰的理论颇为相似的、很不令人满意的理论:既存在着受到法律限制的王室权力,也存在着不受法律限制的王室权力,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矛盾;有些现代作家步17世纪的哈灵顿1和18世纪的休谟[31]之后尘,认为中世纪的政府既不那么连贯一致,在都铎王朝以前的条件下也比这里所说的更加灵活。[32]但是,认为“法律之代言”和“一人掌舵”的不同形式尚未被制度化、从而并无清楚的区分是一回事,认为上述两个概念所表达的思想方式并不是中世纪思考政府之人所能利用的主要或唯一的理论框架则是另一回事。这里我们不妨采用一种形式,把政府描述为应付不期而至事件的时刻的一套装置,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包含的结构是开放的,它仅仅区分出我们在组织时间时划分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刻。因此不必奇怪,中世纪的思想在论及习俗时,既可以说它是由王权或朝臣的行动所建立,也可以说它从Oceana(1656):“……这不过是一场摔跤比赛,如果国王更强壮,就能摔倒贵族,或者贵族更强壮,就能摔倒国王……因为法律是模棱两可的,可以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断无定论可言。”Toland(ed.),The Oceana, and Other Works of James Harrington(London,1771),pp.63,69.

古老的年代不经创造就存在着;制定新法律和公布旧法律的法规之间的区分既可见又经常被模糊起来;对发布仅限于单一事件的一次性决定的“一人掌舵”和创设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因而对未来有相应约束力的规则(“法律”)的“一人掌舵”所做的区分,在实践中是站不住脚的。经验之两面性,以及作为仅由连续性记忆所组织的时间中一个时刻的现在之两面性,从原则上解释了所有这些事情。

我们这里讨论的事情,更多地关系到政体必须求助的概念体系的缺乏,而不是政体中发生的事情。坐在法庭上的大法官亨汉很清楚如何通过重新解释旧法规来创设新法规;[33]但坐在书房里的大法官福特斯库却无法给出理论上的解释,亨汉和他的创新性审慎为何没有被吸收进由经验、习俗和回顾组成的世界。在光谱的一头,经验的概念完全失效,新事件及其对策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除了神秘性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我们与决策一起进入纯粹“一人掌舵”的领域,与习俗性的管辖权相距最远;在这里,所有的统治者被承认为既是绝对的,也是极不安全的。在政策问题上,国王和他的顾问们的作为只能以他们的审慎和经验作为自己的向导。这也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在一生中受过这方面的长期训练;上帝把这份差事交给他们,他的恩典的力量也许会协助他们做这件事;他们那在本质上有着“神秘”或“技艺”性质的职业会养成令人称奇的技巧。治国术,或“御世秘术”(arcana imperii),或权力的秘密,或判断时代、气候、事件、环境和人类意愿的变化,是他们的专长。大获成功的统治者,例如西班牙的腓力二世——绰号“精明”(El Prudente),或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便是以这种专长作为根据,宣称他们拥有神秘的、近似于神旨的权威。他们操作的领域是莫测高深的神意的领域,在这个领域的成功似乎是来自神意;据说他们行使权力是受命于上帝。但是,纯粹政策的治国术与司法或立法是脱节的,因为它不涉及建立和维持法治。它是在必须放弃把事物置于法律控制之下的一切希望时,应付特殊、突发事件和不测之事的神秘技艺,也就是说,它是非理性的技艺。可是,在能够运用习俗或人民的同意这些经验的形式、能够建立并解释普遍规则的情况下,统治就会变得不那么像是神秘莫测的技艺,而更像是——总是要对理性与经验做出严格区分——理性的方法或科学。按福特斯库等人的假设,国王的治国术并不能使他有资格充当法官或立法者;统治的要求与此不同。在审慎溢价、经验贬值的地方,他可能具有成为决策者的审慎;他的经验的数量不足却使他不能充当法官或立法者,就像任何不借助于他人的经验和审慎的人一样。

纯粹的“一人掌舵”就是纯粹的秘术;只要经验依然是将特殊事物普遍化和检验普遍因素对后者的适用性的唯一手段,那么“法律之代言”和经同意而立法就必然是建构和管理经得起理智检验的法律的唯一方式。但是,这种统治哲学肯定无法令人满足地解释“一人掌舵”包含在“法律之代言”之中的情况,国王在这种情况下感到他要亲自关心司法和立法,并且因其职责的缘故,对它们的正确运行负有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责任。福特斯库的论证倾向于剥夺他的与其职责相称的智力,让他(就像《英格兰法律颂》中的大法官对他的君主所做的那样)在一边充当法官之作为的尊敬旁观者,他不比其他任何有理智的普通人更聪明。但是,似乎没有“一人掌舵”的理论能够为国王提供一种司法和立法中的稳定而独特的角色,因为在我们所讨论的这种哲学中,“一人掌舵”说到底是一种技巧而不是科学,它涉及的是特殊性而不是重复性,是政策的管理而不是法律的创立。国王要承担这一极其困难的工作,所以他享有的权威类似于上帝授意的权威,或是以上帝的授意为基础;另外,存在着这种权威与议事会或法院所做的事情发生关联的时刻,存在着国王面对自己的顾问或法官的时刻,这时他可以运用其“一人掌舵”这种可怕的、类似于神的权威,像“狮吼”一样说话。这时不可与他顶嘴或反抗他;这时他可以运用其权威,暂时置法律于不顾。但是,如果事关做出判决、颁布法规,尤其是事关习惯法的技术,这时狮子的声音就要沉默下来,使他感到不便的事实重新出现,即法律是由理性和经验创设的,国王在这两个方面不比其他人更出色;詹姆士一世和柯克再次相遇。

国王高于常人之处是他的权威,但是权威这时不再是以任何人类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础。这里我们可以方便地借用瓦尔特·乌尔曼的“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权力论;[34]统治者的权威可以来自他的政治智慧(福特斯库所说的“手腕”[politice]),也可以来自上面的“立法者”(regaliter),来自被理解为“道”(rex)而不是“法”(lex)、理解为意志而不是理性的上帝本人。甚至连这一点,福特斯库也尽量贬低它的作用,把它等同于“自然法”,即普通人的理性能够认知的普遍规律的作用。但是在特殊事物中,神授权威并不是人人可得,国王如何得到它便成了神秘的事情,原因就在于它是来自神意。只有来自“永恒的当下”的上帝,能够领悟特殊事件序列的全部意义,人们也较容易把它视为他的意志。神意就是上帝主导这一过程的意志、至少是人们在时间中所领悟到的这种意志的名称;对于没有“永恒的当下”的他们来说,那是神秘莫测的。国王运用上帝从上面授予他的权威,像狮吼一般说话;因此他的权威也变成了神秘莫测的和不可抗拒的。但是,权威的授予不会增加他的受到时间约束的智力;这是一种神权统治的现象,而不是世俗现象;这便是让·博丹——就像主张“绝对君权”的许多理论家一样——有以下说法的原因:从权威的角度说,只要国王愿意,他随时可以置习俗于不顾;但是从审慎甚至智慧的角度说,他只有在极罕见的情况下才应当这样做。[35]甚至国王也不能完全消除上帝和人类之间的距离;因此似乎可以说,当权威离开人的记忆所领悟到的充满偶然性的时间领域,进入上帝的意志和神意所形成的时间领域时,它便把审慎置诸脑后了。但是,当神意颁布对人人都有约束力的实在法时,它是在西奈山而不是在罗马或拜占庭做此事;它的行动不是人类立法者的行动。在国王或人类共同体能够完全主张实在法的立法权力之前,必须先有一种理论,它赋予人们在世俗历史领域创设新秩序的能力。为了搞清楚为何仍然缺少这种理论,我们接下来要更充分地探讨受神意支配的时间观。

同类推荐
  • 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精装)

    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精装)

    本书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作者2013~2014年在国内外发表的68篇国际关系政论文章。作者结合30多年的外交、侨务实践经验,对当前国际形势、中外关系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特别是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世界经济等课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受到国内外学界、外交界和一般读者的广泛关注。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本书以台湾与大陆关系史中日据时期的此一断层进行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点,方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针对前期研究偏向于台湾义勇队、台湾籍民的状况,增加譬如两岸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等等的探讨,从总体上把握该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在书中作者还搜集藏于各地的稀见史料,包括原始档案、报章杂志等,提出了对日据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看法:尽管日本殖民当局的隔离政策使得海峡两岸的往来受到种种限制,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在夹缝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热门推荐
  • 云叟住禅师语录

    云叟住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猎君心

    猎君心

    御前初见,岳蘅是靖国公府的贵女,一箭倾人心,他,只是个有幸一睹英姿的普通人;重逢之时,岳蘅家国两亡,满心仇恨,他,位高权重,深藏惊喜。我为你复仇,你将心给我,可好?
  • 巧克力追爱记

    巧克力追爱记

    肤白貌美的校园女神原本是来找妹妹的,但半路遇到帅哥,居然贪恋男色,展开各种倒追模式,送巧克力、假装偶遇、甚至为了靠近男神化身“弱柳扶风”的小女子。路人:说好的软妹子呢?一脚踹飞流氓是怎么回事?果然小仙女什么的,都是骗人哒~你以为单单送巧克力、偶遇就可以得到美男心了吗?不不不,当然不!虽说女追男隔层纱,但女神采取的乃是“温水煮青蛙”计划,让猎物不知不觉的掉进坑了,并且舍不得爬出来~
  •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武状元要修仙

    女武状元要修仙

    刚遭雷劈穿越,就遇上了父兄下狱、皇子未婚夫退婚和被卖入妓院的悲情戏码,武力值爆表的赵九姑娘一撸袖子露出肌肉结实的手臂,“人不救我,我且自救!”某人拿出修仙指南,“姑娘,我看你骨骼惊奇,必是修炼奇才,要不要加入我修真一界?”赵九:“修真我会认真考虑的,不过,在那之前,你可以先做我男朋友!”
  • 一品御厨:厨梦奇缘

    一品御厨:厨梦奇缘

    【已完结】五夜缠绵悱恻的梦。一朝穿越陌生的时空,竟然发现未婚先孕?这到底是谁的孩子?偶然机会,学得一手好厨艺,带着刚出生的宝宝开了一间酒楼,成了人人羡慕的老板娘。可是好景不长,喜欢游山玩的她,哪里有热闹都有她的份。这不,京城美食大赛即将开始,她决定前去参赛。而她与宝宝的奇妙之旅才刚刚拉开帷幕。
  • 段家主母心太狠

    段家主母心太狠

    她历经情殇,淡漠不语,穿越时空,性情大变,不再是那个娇纵跋扈的冷家大小姐。跟随高人隐居在谜谷,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因为义父当年所欠下的人情债,她不得不出谷,帮助段家走出困境。嫁给了俊美无俦的短命鬼,他被道德礼教束缚的厉害,成天女子应当自重挂在嘴边。冷冬儿嫁入段府,做过许多大事情,与蛮横,不知廉耻的姨娘对着干,当面教训花心风流的公公。与坏心眼的小叔子大打出手,摆平段家顽固,守旧的长老。敢遮住全天下人的眼睛,将公公塞给相公,排挤她的女人在新婚之日丢给公公,当下来了一场老少恋的世纪婚礼。隔日,骄傲的三姨娘不得不喊自己的侄女为妹妹,此事一度成为杭州城的笑话。日子过得如此逍遥,当时空转换,她再次回到原点,面对曾经心爱的青梅竹马,又该如何?宅斗,种田,江湖,此书作者无能,只会写一对一,不喜者勿入。筱萋的群号:123678201、79253157,开门砖是书中人物的名字。想与亲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推荐好友的文文妖娆小桃:《废后,桃花纷乱》
  • 最终之自我救赎

    最终之自我救赎

    当伊戚能够触摸灵魂后,忽然发现世界是如此的黑暗与绝望……
  • 快穿之滟如天下

    快穿之滟如天下

    宿主,你的节操掉了苏滟:……你确定?说完定定看着系统系统:呃,今天天气真好,唉那谁,管好你媳妇哇某人一脸宠溺的看着苏滟,自家媳妇好美……系统: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