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书中自有千里路
◆人生路上万卷书
神奇的九寨沟
金秋十月,我利用到成都法院学习的机会,前往自己神往已久,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九寨沟。
早晨出了成都,沿着悬在岷江山腰上蜿蜒盘旋的公路,大巴车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疾行,靠近了岷江的源头。到了松潘境内,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附近,天上飘起了雪花。在过一个海拔超过4000多米的大坂时,不少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心慌腿软甚至恶心,已经无心欣赏周围美丽的景色。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我们迎着灿烂的朝阳进入了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川西北高原,岷山山脉纵贯其间,海拔从1980米到3000米不等,因沟内坐落着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从九寨沟底依次向上,沿途阶梯般分布着一百多个清幽明净的高山湖泊。在皑皑雪山的映衬之下,在淙淙溪流的拥抱之中,构成九寨沟如梦如幻、似有似无的绝妙奇观。
九寨之奇在山,山是九寨的主宰。远处的山峰时而白雪皑皑,时而云雾缭绕。待到云雾散净,一束阳光斜洒在雪峰之上,雪峰反射出金黄色的光芒。站在她的脚下仰望,让人感到心地纯净,神圣而肃然,忽然懂得了藏族人为什么对雪山那么顶礼膜拜。
九寨之奇在水,水是九寨的精灵。九寨之水来自雪山,源于森林,水质洁净。一百多个高山湖泊,远看像一块块碧玉,镶嵌在曲折的山谷里,颜色深蓝中透绿,翠绿中泛白。因角度和光线不同,颜色也变幻无穷。水极净,水底蒲藻历历,不知何时倒下的树干卧在水底,几条细长的鱼儿旁若无人地游动着。水又极静,整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山的倒影和山一样清晰。九寨之水又好动,从雪山上涌下来的碧水,在连接梯湖的涧溪中翻着雪白的浪花一路奔腾而下,激流滚滚。有的梯湖下面形成了一个个瀑布。最大的诺日朗瀑布宽300米,高25米,湖水漫溢而出,倾泻而下,飞珠溅玉,水雾腾腾,涛声如雷,让人惊心动魄。
九寨之奇在人,人是九寨的点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沿着观光的九曲栈道,时隐时现在雪峰下,森林里,湖泊边,瀑布旁。人们为这童话般的世界深深地震撼,没有人高声喧哗。大家默默地走着,轻轻地看着,在心中慢慢地品着,不时地赞叹着。一根根粗大古老的树干,躺在森林里,搭在涧溪上,卧在湖底中,似乎在向人们暗示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不想证明,也许它们倒下的时候还没有人的存在。而当人们驻足湖边,静静地望着云在水里漂、鱼在云中游的时候,也恍然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深宅大院的悲哀——魏氏庄园观后
2008年1月,利用到滨州出差的间隙,我参观了在当地颇有些名气的魏氏庄园。
魏氏庄园坐落于惠民县东南的魏集镇,与烟台牟氏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并称为中国三大庄园。魏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历时3年完工,共占地40余亩,是清代布政司理问魏肇庆的私人宅第。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的军事防御功能和里面的人那种不安的心态——似乎危险随时会降临。它建造时正逢乱世,也侧面反映了北方人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先说城墙。住宅外面全部由高10多米的青砖砌成的高墙围起,向东开一大门,为厚重的铁门。城墙顶部外侧为垛口,内侧砌筑女儿墙,中间为可并走四人的道路。墙内四周建有12个壁龛式射击掩体,东南角、西北角建有半突出墙体的碉堡,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射击孔,因此从外面攻上城墙是十分困难的。即使一旦失守,敌人到了城墙上,北面城墙的内侧又变成了曲尺形,窄处仅容一人通过,防守的人可躲在曲墙的后面边打边退。
再看内院。原住宅群体共三进九座院落,大小256间房屋。现存院落6个,住房40余间。下到院里,只觉门户重重,机关密布,其中以主人的会客厅最为典型。会客厅在最北一排房子的中间,乍看很平常,平常的八仙桌,平常的交椅,奥秘就在两边的门上。会客厅两边共有四个对称的门,两扇明门各通着两边的卧室。我们拉开其中一个暗门,里面却是一个只容一人站立的空间。导游解释说,这是供保镖藏身的地方。客人来了后,保镖事先藏在里面,一旦主人发生不测,以摔茶杯为号,便可冲出来。如果形势危急,还有最后一招:跑。在这排房子的最东和最西的室内墙上,各架有一个梯子,爬上梯子,上有出口,外面是吊桥,直通城墙。不需几分钟,便可由会客厅逃到高墙之外。
最后说说它的封闭。院子分为内宅外宅,两侧还设有供仆人等住的跨院。内宅的女人是不能到外宅的,同样男仆人也不能到女人的内宅。男仆人通过墙上预留的石道,从外面将水倒入,流进内宅。内宅的水池养有金鱼,有人投毒金鱼便出现异常。城堡内有粮仓50余间,可储备大量粮油,地下埋有大量煤炭,有两眼砖砌水井。遇到战争或灾荒,即使三年不开城门也有足够的生活保障。
魏家当时是当地望族,其中一个女儿竟无人敢上门提亲,一生也未跨出大院半步,仅到中年便郁郁而终。魏家庄园建成之时,也是魏氏家族的鼎盛之际,之后便代代渐衰,最后一代,仅存的女眷也带儿改嫁,不复姓魏。从这个意义上说,魏氏后人已不存在。
走出幽暗的深宅大院,眼前一片阳光灿烂。自古以来,封闭、保守就意味着消亡。而几乎同时期,广东由走出国门的华侨建造的开平碉楼,却代表着先进、开放的思想,也带来了今天的经济繁荣,人口昌盛,文化发达。两种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的思想,两种不同的追求,必然也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莫言文学馆里的思索
周末回到故乡,应我的同学、高密一中校长侯宗凯之邀,来到了莫言文学馆参观。
莫言文学馆位于高密一中校园的东面,是一座独立的三层楼。据我同学介绍,现在完成的是一期工程,展品全在二楼。
正面大门的上方,是由我国原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题写的馆名,白字红底,非常有冲击力,凸显了莫言作品的风格。大门两边是著名作家贾平凹撰写的楹联,“身居平安里心忧天下,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对莫言的评价可谓中肯。
走上装饰一新的二楼,也就走进了莫言的世界,走进了红高粱王国。几个品位很高的展区用大量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详细地向人们述说着莫言成长的足迹。莫言全部作品的集中展示,充分说明了他的勤奋;外国报刊对莫言的一次次推介,反映了他在海内外的巨大影响。
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边思。莫言,一个小学五年未上完的农家子弟,是什么原因使他跃上了中国现代文学之巅?
首先是天赋。以前我们大讲唯物主义,不太承认天赋,喜欢用“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天赋”去总结那些大家成功的原因。其实,人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天赋也各有不同。比如有的人学习不一定好,但做生意可能非常成功;有的人语言表达未必出色,但文字水平却是上乘。就拿莫言来说,从第一学历来看,只是小学五年级,但莫言从小便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学天赋。他在儿时写的诗歌,写的作文,无不显现出他对文字的热爱和骨子里那种独特的文学气质。他小学三年级时便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辍学回家后,尽管以放牛割草为业,但闲暇时仍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莫言的哥哥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在村里老百姓都说是天才,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但在文学成就方面显然和莫言无法相提并论。
其次是家传。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人格的确立,追求的方向与家传密切相关。这些年,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也走了不少地方,发现南方人中成功人士比北方要多,这源于他们良好的家教文化。南方人比较重视家传,家有家谱,族有族谱,上面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和荣耀。同时,每个家庭也都有自身的处事之道、治家格言,这些都让后人在潜移默化中有了追求的目标和底气,曾国藩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莫言本姓管,据考证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人。从家谱上看,自宋朝起,管家的文人名士便层出不穷,却无人习武。莫言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上过四年私塾,在当时的农村,文化程度已经是非常高了。父亲对莫言管教非常严厉,成就莫言优秀人品的同时,也压抑了莫言的性格,这从他的作品描写的扭曲但又不屈的人性中也可反映出来。
再就是追求。前边两项是基础,人发展到什么程度,与自己一生不懈的追求及追求方向密不可分。人在少儿时几乎没有多少差别,但在青年时代已经显示出了不同的追求方向,到中年时大家已经在各自的领域收获各自的成果了。当晚在一中的餐厅里,我同学开玩笑说:“想当年我们考不上一中,但现在可以干一中的校长!”莫言的追求就是文字,高密东北乡就是他的精神王国,他穷其毕生精力在拓展着王国的疆域。他为人低调,处事谦和。十几年前我曾和他喝过酒,当时莫言已经非常红了,但给我的感觉却像是一个邻家大哥。不见他在什么歌手大奖赛上评头论足,也不见他在什么讲坛上慷慨陈词。在默默耕耘的同时,他的作品却一次次引发大众关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建三郎对莫言的作品和人品十分推崇。他曾到莫言的老家坐在土炕上与莫言长谈,在那里过年,赶集……他认为,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能够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首推莫言。我也相信,凭莫言作品的实力,那一天最终会到来。
走出莫言文学馆,我们同学朋友几个人都感到头脑充实了许多,肩上也是沉甸甸的。
球迷狂欢夜
昨晚,在A3冠军杯和土伦杯赛场上,中国足球队员们不负众望,连续拿下3场比赛,给广大球迷奉献了一道大餐。
下午3点半赶到山东省体育中心的时候,原以为去得有点早,却发现已有不少穿橘红色火焰衣服的球迷聚集在周围。因为是国际比赛,又有日本队参加,警察如临大敌,安检比平时也严格许多。
6点整,比赛准时打响。首先进行的是上海申花队和韩国城南一和队的比赛。说实话,面对在亚冠联赛上淘汰鲁能队的强硬对手,大家都不太看好申花队。果然,比赛开始后,申花队打得非常被动,场面也不好看,却率先进球。上半时第十一分钟,申花进球,球场上一片欢呼,从上海专程赶来的“蓝魔”球迷更是又蹦又跳。后来,申花队竟又连入两球,以3:0战胜韩国城南一和,打破了中国队与韩国队比赛的比分记录。
8点半,令山东球迷期待的鲁能泰山队与日本浦和红宝石队的比赛正式打响,全场球迷都站了起来。双方的水平显然比上一场要高得多,攻防速度快,配合默契,线路流畅。日本队先进一球,让躲在看台一隅的十几个日本球迷兴奋了好一阵子。好在刚从国外归来的郑智再一次体现了王者风范,第30分钟扳平了比分。看台上的4万球迷顿时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旗帜翻飞,烟花升腾,围绕看台的人浪一浪高过一浪,那气势是山呼海啸,地动天摇,被我们第一次拉来看球的赵斐更是兴奋地手舞足蹈。随后,泰山队的舒畅、日科夫、周海滨又连入三球。终场结束前,正当大家要欢庆这完美的比赛时,日本队再次利用泰山队后防盯人不紧的漏洞,连入两球,将比分定格在了4:3。
出得球场,已是10点半,先前垫的火腿肠显然已经不起作用。李岩提议大家去练练摊,以实际行动来庆祝胜利。到了单位宿舍北面的“二子烧烤”,发现已有球迷在庆祝。我们又招呼来在另一看台的郭德民,四个人在大街边,就着夜风,把酒论球,共喝了近二十瓶啤酒,近凌晨一时方散。
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连看两场比赛,特别是中国队都赢了,共进了10个球,非常过瘾。今早起来看新闻,得知小弟弟们在土伦杯像事先预料的那样战胜了科特迪瓦,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决赛。一夜三战全胜,在中国的足球史上也是罕见的。
“我们是光,我们是电,我们是橘红色的火焰……”鲁能泰山队的队歌在脑海里久久回荡……
江湖足球——亚冠联赛鲁能泰山队PK越南隆安队
足球江湖近日狼烟四起。鲁能泰山派在上周末刚刚击退前来挑战的长沙金德帮,就接前方探马来报:亚冠擂台赛对手之一的越南隆安派门前来下战书,双方约好4月11日晚7点在鲁能派帐前开战。
却说这隆安帮来自南国的密林深处,擅长水战。虽说武艺不甚高强,因素不交手,难识对方套路,去年曾三度攻破申花大门。泰山派掌门人图巴科维奇嘱咐弟子们不可轻敌。
是日,天空春风正紧,山雨欲来,预示着一场精彩的大战即将开始。泰山派的数万粉丝到现场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场面甚是壮观。
开战伊始,图巴科维奇派出先锋官韩鹏、李金羽等11员大将以“四四二”攻击阵型冲击对方腹地,而越南隆安掌门人卡里斯多则以“五四一”防守阵型与之周旋。双方你来我往,因隆安防守严密,战了数个回合泰山派未有建树,却时时人仰马翻。场下粉丝大急,高呼:“进一个,进一个!”
战至第43分钟,泰山派几位大侠在隆安队门前亮出“迷踪脚”,前冲后突,左推右传,晃开对方门户,小将韩鹏拍马赶到,一剑封喉,1:0。泰山派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