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3000000007

第7章 解析拖延:走出拖延的怪圈(3)

如果以下5种情况你有3项以上符合,那么“恭喜”你,你已成功加入“拖延症候群”。

“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要做得更好!”

食品营养专业研究生在读二年级 小涵 24岁

自我诊断:学习型拖延症

最近一直很忙,明年就研究生毕业了,最近事情多的脑子直冒烟。一边在忙着准备年底的公务员考试;导师交代的调研课题也还没做完,年前也得完成;一直陆陆续续在考的证券资格考试和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又都只过了1门,放弃觉得可惜了,不放弃又一直这么拖着。

证券资格考试有5门: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和发行与承销。我本来过其中的2门,就可以拥有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有3门,只要通过2门就有从业资格了。本来我还算是挺省心的,几门课看了2个月就过了2门,但是最近又开始准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就是公务员的考试,那些从业资格考试的书本又放下了。顾得上公务员考试,导师交的任务又完成不了,那叫一个纠结。

我是那种从小读书不用太费劲成绩就不错的人,也许恰恰是这样,父母总是让我参加很多的兴趣班,奥英、奥数、钢琴、绘画,并且总是提醒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的父母是50后,经历了文革的那代人,年轻时候读书很好,但是碰上属于那个年代的很多不顺心的事,觉得自己不得志。有了我以后,他们把我当做自己的影子,在我身上寄予了很多的期望,让我去替他们完成他们遗留下的很多遗憾。

为了他们,也算是为了我自己,从小我都尽力去完成我的所有任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在我所在的每个集体,成绩和表现都比较拔尖。但是问题来了,渐渐的,我对自己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总是希望自己能好上加好。慢慢地不断给自己增加任务,各种考试,还有研究的课题,我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现在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觉得自己设下的各种任务就像一辆超载的校车,顾得上这个考试就顾不上那个项目,让我喘不过气。我真的想好好休息,于是,各种拖延就这样开始了。即使不拖,也只是恶性循环。

“我害怕再次失败。”

外企职员 JAMES 28岁

自我诊断:工作型拖延症

马上又到年底了,今年要求完成的项目估计悬了。每年年底做年终总结时,就是我觉得最纠结最有挫败感的时刻。

小时候的我不是一个自信的人,性格也比较内向。我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对我的要求也异常的严苛,无论成绩还是其他表现都一定要是最好的。每次考试只要没有拿到前3名,回家就会挨骂。从小到大,只要一踏进家门,我的神经就极度的紧绷,唯恐又有什么事情做得让父母不满意。

不管怎样,我的成绩一直还算名列前茅,各方面表现还算是令父母满意。直到高考,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从天而降。高考前3次模拟,我的分数都过了重点线,父母觉得读个重点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于是第二志愿也没有做特别周详的考虑,填了几个感觉差不多的学校就算了。高考前一周,我突然莫名地发高烧,整个人迷迷糊糊的,最后勉强上了考场。高考的成绩不言而喻——我只勉强考上了一个普通的本科,专业还是比较冷门的机械专业,父母对我彻底的失望了,而我也感觉掉进一个很深的灰暗漩涡,消沉了很长时间。后来本科毕业后,我努力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也算是为自己之前的失利平反了。但是那种深深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一直挥之不去,并潜伏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对待工作,其实我很认真也很拼命,但是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拖到最后一刻,甚至无法按时完成。每次一接到项目,那种挫折感就会慢慢浮现出来。我刚想好了一个方案,另一个我就会躲在心里发出异议,这样做会不会失败,到时候花了时间花了精力,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当我下决定开始执行时,那个我又会从脑海里冒出来,不断地嚷嚷。会有更好的方案,不能操之过急,要想得周全细致,否则机会成本太高了。

每一次接到项目,从考虑到执行再到调整,我感觉都是一场自我的博弈,有时候坚定,有时候迷茫,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左右为难。我的工作就在这种种的内心的抗争中被一次次的拖延了。

“我是处女座,我是完美主义者。”

电视台记者 娜娜 30岁

自我诊断:婚恋型拖延症

上周五,应该是我的第十二次相亲了。也许是因为做记者多年的职业习惯,每次相亲我都会在我的记录本上清清楚楚写上:时间,地点,和谁吃饭,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家庭状况,交往意向,还有我个人的感觉和是否考虑交往的原因。相亲后我都会把这个本儿拿给我妈看,我妈也觉得很无奈,又不能说什么。只能眼看着自己女儿奔3了还是在一个人奋斗的征途上。有一次相亲时我正往本儿上记东西,对方半开玩笑地问:“请问你今天是来采访的吗?”其实除了给父母一种姿态,我也真的希望认真对待我的感情,毕竟也不小了。

和我比较熟的同性朋友都笑称我是“HOLD住姐”,说我这种一丝不苟的相亲态度实在令她们由衷的敬佩。正因为我发明了这种“相亲记录法”,把我的父母彻底地搞定了,我父母也不再催我找对象了。外人会觉得我这样做带着几分戏剧性和幽默感,其实也是我在天天被父母催婚下想出的最无奈的解决方法。朋友亲戚感觉我职业不错,收入稳定,外形条件也不错,老大不小了,都劝我眼光不要太高了,找个合适的人就结婚。其实我并不是眼光高或者要求高。我的职业,在电视台工作,让很多人觉得这个职业都有一种光环笼罩着。但其实光环的背后是每天奔波在新闻路上的那种外人感受不到的艰辛和无奈。我是做社会性新闻的,今天一个校车事件,明天一个食品问题,我就必须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工作的不稳定性让我无法拥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感情。我原来的一个男朋友,处了快3个月,见面的次数可能都没超过10次,有一天他终于忍无可忍,打电话给正在外地出差的我,问道:“是不是以后天天只有在镜头里才能看见你这个‘空中飞人’?”记者是我的职业,但同时也是我的一个理想,我不想放弃,更不想顾此失彼。

渐渐地,身边很多同学和朋友都结婚有自己的孩子了,自己开始有点憧憬工作疲惫了能回家有个伴能一起吃饭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的温馨生活,于是下定决心要找个合适的人结婚,稳定下来。但是碰上的人不是感觉价值观不一致,就是没有共同语言,要不就是还跟个小孩儿似的,不够沉稳。感情这种事不是一个人单方面就能拍板的,难道真是因为我是处女座,要求太苛刻了吗?工作感情双丰收真的只是一个神话,我现在觉得是“被剩”了。

“有一种遗憾叫‘来不及’。”

私营企业主 杨先生 42岁

自我诊断:亲情型拖延症

我的母亲今年3月份突然心肌梗塞,去世了。我曾答应要回老家陪她待上一段时间,要带她去欧洲旅行,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拖了这么多年的愿望,不可能再有机会再实现了。

母亲去世的那天,我们家的阿姨告诉我,中午吃饭时还好好的,和她还有说有笑的,饭后还给我打了个电话聊了聊家常。等下午阿姨去给她收拾屋子的时候,怎么叫她都没反应,以为她在睡午觉,后来傍晚该吃晚饭了,摸她的手已经凉了,才知道她已经悄无声息地走了。

我的爸爸过世的很早,那个时候我和妹妹也才几岁。但是母亲一直没有改嫁,自己一个人省吃俭用,同时兼着几个活儿带大我和我妹妹,还要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妹妹从小成绩很好,后来被保送到国外深造,就留在了国外生活。而我只身一人带着几十块钱到广州闯荡,从路边摆摊到有自己的店面再到发展成现在的饭店。我一直拼命挣钱,希望弥补母亲年轻时的辛苦。那时候,我总是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让妈妈过上最好的生活。后来,钱慢慢有了,陪在她身边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年纪大了,妈妈不愿意离开老家,于是我在老家给她买了一套很大的房子,还雇了一个阿姨住在家里照顾她、陪着她。妈妈常常打电话过来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那边天气好吗?”“你们都挺好的吧?”“别老应酬喝酒,该把胃喝坏了”,最后才会轻轻问一句,“啥时候回来呀?忙就甭折腾了,就是想见见你们。”

我知道她是牵挂我们的。有好多次我都暗下决定,一定要给自己放上几天假,回去好好陪陪她老人家,但不是因为饭店里哪个大厨要辞职了立刻要找人,就是因为资金周转有问题要立即想办法解决等种种的原因搁浅了。每回我爱人带着女儿回去看她,回来都告诉我,她又把我小时候的照片翻出来,一遍遍的给她看,反反复复地说着我童年的故事。

有一回我在家里陪她看电视,电视里介绍英国的古堡,母亲自言自语,“真好的城堡,有机会亲眼看看一定很不错。”我就搂着母亲的肩膀说,“等我闲下来,一定带您去看。”她突然像小孩一样伸出尾指,笑眯眯地说:“拉勾了,一定要说到做到。”那个挂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孩童般的微笑,现在还不时显现在我的脑海里,但是这些都成为我毕生的遗憾了。

“爸爸住在电话里。”

路边麻辣烫摊主 陈先生 34岁

自我诊断:社会型拖延症

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每次下定决心回去,咬咬牙又忍住了,总是想再等一等,想再多挣点钱回去,给我儿子女儿带点好吃的好玩儿的。我的手机里现在还有我儿子刚出生时的哭声和我女儿唱的歌,这是我最大的精神寄托和动力。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听一听。我要努力多攒点钱,以后让我的孩子都能上学,父母能穿好吃好,这是我现在最大的理想。

我原来在河南老家是种地的,一个月下来连家里的基本花销都承担不起,常常问人家借钱,都是借了东家补西家,每天都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我不想让父母还有我的孩子过得那么窘迫,于是决定和爱人北上打工。刚来北京第一个工作是做建筑工,后来干了快半年,钱没挣上,工头拿着我们几个老乡的工资跑了,第一年的春节我和爱人挤在不足5平米的地下室吃着泡面熬过去了。记得大年三十那个晚上,我往家里打电话,儿子刚满3岁,把电话抢了过去,问我:“爸爸,你为什么都不回家?你是不是要一直住在电话里呀?”我的心当即被针狠狠地刺了一下。我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女儿今年上学了,我问女儿以后想干什么,女儿想都不想就说:“我要当飞行员!”我问她为什么,她开心地说,“这样我就能‘嗖’地一下就飞到北京去看你和妈妈了。”我心里那种心酸和无奈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如果问我现在最想干嘛,我最想挣到足够的钱,不用再为家里的基本花销忧心;不用再因为交不起学费为借钱四处奔波;不用再为回一趟家做这么多内心的抗争。我想待在儿子和女儿身边,告诉他们:“爸爸一直都在你们身边。”

拖延的深层次心理原因

当拖延者用自己的能力来指导和控制自己的行动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就学会了使行动更加充实,能有更大的成就感。

掌握生活的人在不牺牲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组织时间、思想和行动。

“再拖一下,晚一会儿去做会感到非常有趣。”“哦,你没有必要去按时赴约。”这些想法说明你已经有了拖延的不良习惯,为此你几乎感觉不到一点点的乐趣。让我们来看看人们在拖延战斗中的几种典型做法吧。

1.你认为拖延可以破坏规则

确实,有一些时候遵守规则是一件令人厌烦的事情,你会有一种想冲破陈规陋习的冲动。对一些人而言,只是在有限的几种特殊情况下才会碰到这样的事,而另一些人却会经常面临想要抗拒规则的情景。不管你是偶然还是经常与规则作斗争,规则所给出的指令都会让你感到受拘束,并让你原有的自我感觉受到挤压。

一个公关专家在回忆他的中学和大学前两年的经历时说:“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开放式的,比如写一个内容不受限制的小故事,我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老师给我们限定一个题目叫我们写作文的话,我就会感到失去了发挥自己个性和想象力的空间,结果我总是延期交作业,而且所写的内容总是跟布置的题目不太相关。不管怎么样,虽然因为我没有按照题目来写所以总是得不到高分,但是这多少让我感到自己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规则是以某种外在力量加诸于我们身上的限制或者期待这种形式出现的——早上的时间我们应该忙于工作,驾驶的时候你不能超过限速,购买商品的时候按照政策可以退货。如果遵守规则让你显得无足轻重,那么你就会感到必须打破它。就像一个拖延者说的那样:“这些用于一般人的规则并不适用于我。”

同类推荐
  •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

    人事之间,难在说服;说服之间,成在心理。对于现代人来说,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打动对方的内心,用语言控制对方,谁就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或者是你应聘的主考官。并且,我们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说服的技巧,就难以达到让他人理解认可的目的。本书从八个方面对说服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解了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成功说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帮助,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身边人的人生方向。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图解九型人格

    图解九型人格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九型人格的基本理论,并在九型人格的应用上下足了笔墨,职场中的人,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职场优势生存的答案,领导可以从这里发掘选人、用人、激励以及提高领导力的有效措施;员工可以从这里学会如何突破自己个性的局限,冲出“事业高原”的方法;销售人员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客户的行事风格以及利益需求,更好地满足对方,取得理想的业绩,在日常生活中,本书也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人际交往中,它让你洞悉他人的性格特征、交际风格,从而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与爱人相处,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欣赏对方,改善夫妻关系;教育子女,它为你指明九型孩子的引导方法,让你能更有效地帮助子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心理学与人生

    心理学与人生

    本书探讨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 拿来就用的88个心理学小技巧

    拿来就用的88个心理学小技巧

    你是否时常会感到烦恼:做事总是拖延,反复看菜单却迟迟做不出选择,一时兴起买了不需要的东西,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不会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本书将带你探寻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对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以及心理学知识和规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辅以大量的心理学个案与实验案例,将日常生活、学习、教育、职场、人际交往及个人成功、投资理财、婚恋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和小技巧娓娓道来,帮你消除各种烦恼,让你轻松、快速地提高对自我和生活的认识水平,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用心理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此界修真不正常

    此界修真不正常

    并不是打打杀杀才是修仙,云飞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觉得自己对于修仙的认知在不断刷新。风琼门弟子:咔嚓咔嚓咔嚓……云飞扬:你们在干啥?风琼门弟子:嗑灵瓜子!…………风琼门弟子:刷刷刷刷刷……(奋笔疾书)云飞扬:你们在干啥?风琼门弟子:做《五千年修真三千年模拟》,发明这个的修士简直有毒!某人:嗷嗷嗷,年底就要考试了,想哭。…………风琼门:想哭!云飞扬:怎么啦怎么啦风琼门:都是你!我们怎么这么惨,收了你这么个弟子风琼门:你这只欧皇可不可以在自己欧气的时候别拉着我们倒霉!云飞扬:世界这么美好,你们别打我啊!日常轻松向
  • 女人吃出你的美丽

    女人吃出你的美丽

    本书融汇了对美丽、时尚的理解和经验总结,可供广大女性朋友阅读和应用。
  •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为审计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行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健康发展、促进企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极品小皇后

    极品小皇后

    圣夏四下看了一看,并未发现月寐儿的身影,身旁的太监小声提醒了一下:“皇上,娘娘她在树上。”圣夏这才往树上望去,看到月寐儿正兴奋地朝自己挥手,吃了一惊,笑着说:“寐儿,你怎么爬这么高啊?”语气中没有丝毫生气之意,没有为月寐儿的失体统而怪罪。“皇上啊,这里风景好好的呢,你要不要上来看看啊!”月寐儿提议道。圣夏没有丝毫犹豫,就在月寐儿话落的同时,圣夏已经坐在她身边了,月寐儿似乎已经习惯这么圣夏的高效率了。“寐儿,你眼光还真不错,这里风景真的不错呢。”圣夏一手搂住月寐儿,赞同地说道。“恩恩。”月寐儿高频率点头。树上两人甜蜜蜜,看得树下的人心慌慌。
  • 林间录后集

    林间录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落的珍珠(二)

    失落的珍珠(二)

    欢度刈草节野花和绿草争艳,鲜奶与草籽飘香的黄金季节,日子被说唱装点得色彩缤纷,如山口美丽的霓虹彩霞。他俩赶着畜群,朱布拉赶了几头驮着帐篷、粮食、什物的牦牛,绕着珍珠湖弯曲的湖岸,到远处疙瘩草滩去赶刈草节。朱布拉在离市稍远的一汪泉水边支起帐篷,旁边是水草繁茂的沼泽地。成双成对的男女青年,在沼泽地放牧溜跶,也许说着悄悄话,也许正商量几时支新帐篷。这是自古相传的风俗,也可能是近年的新风——这全是林夏的猜测。
  • 书生的思念

    书生的思念

    火夜风华年轻时的诗歌,伤感的思想,纯真的爱恋,朦胧的心念。
  • 小五虎演义

    小五虎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下白手创业,起点低,风险小,回报率稳定,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关注市场,不在乎形式。当人们都在一味地追求“最好”时,温州人重视的却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温州商人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所注目,吸引着许多人学习他们的经商模式,探寻他们的创业致富精神。《温州人:凭什么发财》从温州人生存理念、思维方式、经商手段、金钱观念、创业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他们创业致富的风雨历程。事例生动,故事感人,文笔清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立志从商者必读宝典。
  • 奇门风云(3)

    奇门风云(3)

    浩劫之后的江湖,风云再起,如意宝珠出世,祸起萧墙始于三大奇门之遁门。于是奇门遁甲不奇,毒门万毒不毒,刀门铸刃无锋。祸起奇门,顿破江湖微妙的均衡。数年后,一位如“海”般深邃的少年崛起江湖,以杀手的身份横空出世,在血雨腥风之中,破开重重迷雾,以有情的心作无情的杀戮,终在爱情、有情、亲情的“互网”中刺穿仇恨的外衣。雾散云消,真相横阵之际,却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现实。